【摘 要】
:
【摘要】 线上教学灵活方便,容易操作,但是虚幻空间大,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开展线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分组,持续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学生自律性和自主管理能力、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有效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合理分组 线上管理 精细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素质就是现代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特别是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能够积极地落实新课改的各项理念,切实的开展素质教育。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三地理 课堂教学 新课改理念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摘要】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为了体现高中语文的育人价值,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章在分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培育路径,以为广大同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教学中农村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教师身份的引导作用,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彰显语文教学中独特的艺术性,将教学实践创设出有益且多彩的活动形式,将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引导和带动起小学生们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大力有效的发展,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激发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助力传统课程教学方面发挥了越发显著的作用,是现阶段学科教学中打造“智慧课堂”的基础,也是优化传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技术。本文立足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对智慧课堂理念的内涵及应用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提出一些借助智慧课堂理念优化课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智慧课堂 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 ”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智能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
【摘要】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确定了方向,党的十九大報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段中,也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理学科教育涉及地理课程教学与地理德育部分,高中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科的特性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立德树人方面应做出学科应有的贡献。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
【摘要】 社会的发展使得英语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要,这使得高中英语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本文在了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探讨借助核心素养来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 培养策略 外研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摘要】 书面表达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构成,也可以充分展现了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水平。初中书面表达是以提高写作和英语使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现实情况,对现阶段中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存在的不足点进行了调查,对如何更好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书面表达教学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书面表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摘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5大化学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高考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 全面对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程标准,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
【摘要】 目前科技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也逐渐向信息化靠拢。初中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速度快,这就需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革新,以适应新时期信息化的潮流,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革新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信息化 语文教学 革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审视综合实践活动,完善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 彰显课程的教育价值,创新课程的开展,在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课程教育提供活动课程规划,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改革和落地。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 资源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