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法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逐步转变教法,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核心。本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对教材内容与问题情境的设计两方面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形成历史教法相关研究理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材内容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6-02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1]。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惟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应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努力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文着重以八年级历史为例,探讨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并使两者有机联系,以完成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历史教学任务。
  一、以“问题情景”为导,增进教材内容优化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江泽民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其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蒋介石?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
  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蒋介石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江泽民对他的评价。一言以譬之,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往往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二、以“思维能力”为本,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
  整幅历史画卷就是由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构成的[2]。离开了历史人物,历史就会黯然失色、暗淡无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引导学生对各类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还历史人物之真实面目,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洞察力。如讲洋务运动时,我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关李鸿章的史实,让学生各抒己见,要求学生对李鸿章进行评价,他们虽然意见不一,但均能从某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最后,引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并对之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对李鸿章做全面、客观的评价。在介绍历史人物事迹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倾注感情,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以“能力素养”为向,提升历史教学实效
  首先,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功能,合理利用图表[3]。在讲完第一章《侵略与抗争》时,我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时间、签约人、签约地点、背景、条款、影响等相关内容制成表格,让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从这些不平等条约看中国是怎么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其它的章节如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新文化运动、三大战役等等,我均让学生把这些章节的要点制成各式的表格。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又便于学生复习记忆。
  其次,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来丰富历史教学的文学涵养,使歷史课成为神采飞扬的文学课堂[4]。如左宗棠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光绪帝挽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黑旗军的“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宋庆龄挽孙中山“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后流传万古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用成语典故,做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只有这样,才能使陈年老酒般的历史鲜活起来,才能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百花园、思考的磁场和陶冶情操的音乐晚会。
  四、以“学习热情”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情感
  第一,教师要把上课当作艺术来看待,对教学投入自己的情感。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5]。其间有主权的丧失和人民的苦难,也有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历史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一定要满怀激情和爱国之心,语言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用典型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
  第二,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我们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他们心中的苦闷和困惑。有一次,有个学生告诉我她的苦恼──她们宿舍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和误会。针对这一情况,我给她们介绍了“杨度与孙中山的永乐园誓约”的故事。讲完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开导:我们学习历史,听伟人的故事,并不要求我们人人成为伟人,而是要学习伟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我们同学如果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彼此间互相交流沟通,就可以消除隔阂和摩擦,和谐相处,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宿舍。事后,据同学反馈,她和她的同学都进行了反思,同学间更加和睦了。我想这样,读史也就可以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在历史课上,只有真情倾注,才能使历史在激情飞扬的师生之间互动着[6]。只有这样,历史课才会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的历史课。也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实现它的终极目标,即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王建立.试论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使用.课程·教材·教法.2006,(5)
  [4]李稚勇.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6,(9)
  [5]赵文龙.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学历史(中学版).2009,(5)
  [6]张小亚.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提出了构建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然后通过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加大对实验的分析力度、优化实验设计思路、以实验题为训练手段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的。  【关键词】反思 有效 优化 探究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65-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摘要】本文对钢琴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具体的心理训练措施,为钢琴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引导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 心理分析 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72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68-02  钢琴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况对教学工作和学习状况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教师对各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逐渐的成为了致富强国的根本,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新时代的来临,使得新教育体制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应用在新时代的新的教育体制更要具备新的教育方法,新的创新视角,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视角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
【摘要】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是指依托时代发展中具有明显时代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元素而形成、产生和运用的校本课程,时代性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于保持学校的时代性、发展的与时俱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如何以时代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校本课程围绕时代性进行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校本课程 时代性 学校发展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的陈述上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很多教师和学生往往有一种误区——学习新知识、新授课时需要落实三维目标,老师对照新课标认真备课,落实三维目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复习课则只是知识的再现,没有必要注重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体现,这也就使得复习课的模式常常就是教师简
【摘要】面对打造高效课堂的新的教学形势,本文拟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角度来为其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从教师观念的更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前预习、课堂授课和讲评反馈等来浅谈操作的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习小组 合作探究 地理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已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学生的变化。课堂上,我们常常被学生那意外生成的问题所困扰,更多的时候,因为没有做好准备而将学生的问题搁置一边。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在课前尽可能多设想,为生成而预设,着眼于生成,着力于设计。这种预设更多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着重探讨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加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合理安排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对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阐述,目的在于提高中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
创业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无论从全球或国内来看创业活力在各个城市或区域显著不同。创业环境作为连接创业者与创业地的中介与区域的创业活力具有最直接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