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尝试教学法在年月日的认识中的探索,可以分为五步,在教学之前进行精心准备,通过学生讲述教师指导,摸清学生知识储备,通过学生自学,补充知识,通过练习掌握新知。实践表明在年月日的认识中应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得当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素质教育,也就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孩子,教师少说,学生多说。可是除了一些公开课之外,正常的小学课堂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在课上很少见到学生对某问题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而是一种单向的对话模式:教师问,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教师写,学生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很少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知识的求知欲都被压抑了,而尝试教学法就与之相反,它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研究,进而提出自己对某知识的见解。同时在课上教师做到了多听少说,充分尊重学生独立探索的自由,使课堂活跃、开放。
(二)问题没有层次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没有层次。虽然教师出了几道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问题过细过窄,这对有的学生来说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可能在课上“失控”,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比较难,做起来比较费劲,这就需要教师来掌握了。了解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节课上都能得到满足。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提出适当的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独立创作的能力,不要让学生习惯模仿和依赖。
(三)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即使是现在的课堂里,都有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的评判标准为:掌握本节课老师讲的知识点,能做题以及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教师对他的评价很高。其实不然,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积极思考、提出新的解题方法等,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应该提出表扬给予肯定,让更多的孩子加人进来,这才是我们的初衷。在尝试教学法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对每位学生积极思考的孩子提出夸赞。这样一节课下来,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有可能掌握起来还有困难,再让他们做一些练习,应该就可以了。
二、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教学实践
(一)尝试教学法的内涵
邱学华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符合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基本模式,它体现了“先试后讲、先练后讲”的特征,也符合了教学过程的规律。它主要包含:尝试准备、尝试指导、尝试练习、尝试评价、再次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尝试热情和主动性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尝试教学法的案例
l_案例1
以“认识年月日”这一节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说了几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后,教师会把其他没有说过的告诉学生,学生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它們,接着做几个练习本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可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既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利用尝试教学法进行了一场教学设计。
(1)尝试准备
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谜语,通过谜语导人。笔者出示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并说明理由。然后让学生在日历本上找一找今天的年月日,并找人读一读。其次,问学生我们以前学过长度单位,那时间也有时间单位,你们谁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呢?试着说一说。最后导入新课,今天一起学习“年月日”的进率。
(2)尝试指导
考虑到学生已经三年级了,本身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所以笔者从学情出发,首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例如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会知道:一年12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一天24小时、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等。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还有什么没有说到的地方以及他们的困惑。当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之后,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比如一年为什么是12月而不是16月、17月呢?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被称为“回归年”;同时月亮又围绕地球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29天。因此一年是12月,而不是16、17个月。
(3)尝试练习
在学生掌握大月、小月的认识之后,笔者会让他们做一个相关的练习。这个练习笔者会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既能具有趣味又能增进知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为小月,一组为大月。老师在报一个月份数之后,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然后相应的小组站起来。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又能使肯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起知识没有负担。
(4)尝试评价
学生学完大月、小月的认识之后,应该学习平年、闰年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有的学生会说:年分数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果是整百数,能被400整除是闰年。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评,他说的确实是对的,但是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进而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最简单的方式是“只需要看双数的后两位能不能被4整除;整百数看前两位能不能被4整除。”在学生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夸一夸他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认识”,你们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提出来并解决了,所以咱班学生你们太棒了,都是科学家。
(5)再次尝试练习
学生把本节课学完之后,对大小月的知识、平年闰年的划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在把这些知识混合起来之后,容易出现问题,于是笔者又进行了一次练习。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轮流作答,看看那组学生掌握好。练习题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基础题,考察对年月日的掌握情况,例如,一年有多少天、2005年,2006年等是平年还是闰年。然后是抢答题,比较拔高,是为那些学习比较快的学生准备的。例如,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在尝试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孩子对年月日知识了解的比较多,所以对于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习课本,提出比较难的问题进而通过学生的讨论,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得很快。同时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训练,效果也非常不错。
2.案例2
年月日的认识中第二节一天的时间,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把12小时的时间转为24小时,其实,这些学生自己研究之后,都会明白。所以在应用尝试法教学时,笔者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教师只做指导。
(1)尝试准备
这节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课前的准备非常必要,让学生区分两种计时方法。笔者通过看电影导人。小明和小红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星期天,他们约好6时去电影院看电影。第二天,他俩都准时去了电影院,但是都没有等到对方,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学生发挥想象,有的学生明白原因了,原来小明以为是早上六点,小红以为是晚上六点,时间没有对上。教师接着说电影票上的时间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都在哪见过?在学生说过之后,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学习这种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
(2)尝试指导
学生在生活中应该见过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所以笔者让学生把课本打开,让学生把看一看说一说完成。然后针对最后一句话展开追问“下午1时,为什么可以表现为13时”。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有的学生会说:因为下午1点是12点又过了一个小时,所以可以表示为下午一点。在这里教师应该重点强调0点,也就是过了24个小时之后,又是新的一天了,不要犯这样的错误:第二天1点,写成25点。
(3)尝试练习
学生已经对时间换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要进行训练。例如:①早上6时是( )②中午12时是( )③晚上8时是( )⑤下午3时是( )时⑥夜里10时是( )时
通过这些练习对学生用明白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有一定的帮助。
(4)尝试评价
已经学过24时计时法,那24时计时法与12计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下面通过几种时间的表示方法来看看:8:00 19:00 17:00;早上8点下午2點上午10点
找同学把上述的时间读一读以及谁能告诉老师,这两种计时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吗?有的学生会说:相同点,中午12点之前,两种计时方法所用的数字相同;不同点,12时计时法都有表示某个时间段的词语,而24时不用。所以24时计时法用起来更简洁,使人一目了然。同学们善于动脑、观察的非常仔细,很棒!
(5)再次尝试练习
两种计时方法都讲过了,那么两种时间怎样转化,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笔者设计几个这样的练习题,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作答,最后为抢答题,让学生参与进来。这几道题是这样的:
①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6:00 4:00
19:00
13:00
( )( ) ( )( )
②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数
小红早晨7时整点起床();中午11时用午餐( );下午3时40分放学( );晚uk9时30分睡觉()。
③小红和小明他们准备再去看电影,约好是星期日,下午2时30分,是第几场电影
第一场:9:00
第二场:12:00
第三场:14:30
根据三场电影开播的时间,笔者设计了这些数学问题
①第一场开播到第二场开播间隔()时。
②第一场开播到第三场开播隔了()时()分。
③小红13:50出发,她从家到电影院要30分钟,估计( )时( )分能到。
这三道题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的,包括基础题也有提升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会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占的时间较少,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本节课的主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做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三、结束语
在年月日的认识中应用尝试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氛围融洽,学生获得教师的认可,教师也受到了学生的接受,双方更加有激情和热情。促进双方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市渤海大学 辽宁]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得当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素质教育,也就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孩子,教师少说,学生多说。可是除了一些公开课之外,正常的小学课堂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在课上很少见到学生对某问题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而是一种单向的对话模式:教师问,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教师写,学生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很少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知识的求知欲都被压抑了,而尝试教学法就与之相反,它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研究,进而提出自己对某知识的见解。同时在课上教师做到了多听少说,充分尊重学生独立探索的自由,使课堂活跃、开放。
(二)问题没有层次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没有层次。虽然教师出了几道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问题过细过窄,这对有的学生来说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可能在课上“失控”,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比较难,做起来比较费劲,这就需要教师来掌握了。了解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节课上都能得到满足。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教师在提出适当的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独立创作的能力,不要让学生习惯模仿和依赖。
(三)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即使是现在的课堂里,都有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的评判标准为:掌握本节课老师讲的知识点,能做题以及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教师对他的评价很高。其实不然,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看看他们是否积极思考、提出新的解题方法等,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应该提出表扬给予肯定,让更多的孩子加人进来,这才是我们的初衷。在尝试教学法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对每位学生积极思考的孩子提出夸赞。这样一节课下来,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有可能掌握起来还有困难,再让他们做一些练习,应该就可以了。
二、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教学实践
(一)尝试教学法的内涵
邱学华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符合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基本模式,它体现了“先试后讲、先练后讲”的特征,也符合了教学过程的规律。它主要包含:尝试准备、尝试指导、尝试练习、尝试评价、再次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尝试热情和主动性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尝试教学法的案例
l_案例1
以“认识年月日”这一节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说了几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后,教师会把其他没有说过的告诉学生,学生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它們,接着做几个练习本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可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既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利用尝试教学法进行了一场教学设计。
(1)尝试准备
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谜语,通过谜语导人。笔者出示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并说明理由。然后让学生在日历本上找一找今天的年月日,并找人读一读。其次,问学生我们以前学过长度单位,那时间也有时间单位,你们谁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呢?试着说一说。最后导入新课,今天一起学习“年月日”的进率。
(2)尝试指导
考虑到学生已经三年级了,本身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所以笔者从学情出发,首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例如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会知道:一年12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一天24小时、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等。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还有什么没有说到的地方以及他们的困惑。当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之后,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比如一年为什么是12月而不是16月、17月呢?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被称为“回归年”;同时月亮又围绕地球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29天。因此一年是12月,而不是16、17个月。
(3)尝试练习
在学生掌握大月、小月的认识之后,笔者会让他们做一个相关的练习。这个练习笔者会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既能具有趣味又能增进知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为小月,一组为大月。老师在报一个月份数之后,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然后相应的小组站起来。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又能使肯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起知识没有负担。
(4)尝试评价
学生学完大月、小月的认识之后,应该学习平年、闰年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有的学生会说:年分数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果是整百数,能被400整除是闰年。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评,他说的确实是对的,但是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进而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最简单的方式是“只需要看双数的后两位能不能被4整除;整百数看前两位能不能被4整除。”在学生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夸一夸他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认识”,你们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提出来并解决了,所以咱班学生你们太棒了,都是科学家。
(5)再次尝试练习
学生把本节课学完之后,对大小月的知识、平年闰年的划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在把这些知识混合起来之后,容易出现问题,于是笔者又进行了一次练习。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轮流作答,看看那组学生掌握好。练习题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基础题,考察对年月日的掌握情况,例如,一年有多少天、2005年,2006年等是平年还是闰年。然后是抢答题,比较拔高,是为那些学习比较快的学生准备的。例如,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在尝试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孩子对年月日知识了解的比较多,所以对于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习课本,提出比较难的问题进而通过学生的讨论,去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得很快。同时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训练,效果也非常不错。
2.案例2
年月日的认识中第二节一天的时间,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把12小时的时间转为24小时,其实,这些学生自己研究之后,都会明白。所以在应用尝试法教学时,笔者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教师只做指导。
(1)尝试准备
这节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课前的准备非常必要,让学生区分两种计时方法。笔者通过看电影导人。小明和小红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星期天,他们约好6时去电影院看电影。第二天,他俩都准时去了电影院,但是都没有等到对方,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学生发挥想象,有的学生明白原因了,原来小明以为是早上六点,小红以为是晚上六点,时间没有对上。教师接着说电影票上的时间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都在哪见过?在学生说过之后,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学习这种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
(2)尝试指导
学生在生活中应该见过这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所以笔者让学生把课本打开,让学生把看一看说一说完成。然后针对最后一句话展开追问“下午1时,为什么可以表现为13时”。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有的学生会说:因为下午1点是12点又过了一个小时,所以可以表示为下午一点。在这里教师应该重点强调0点,也就是过了24个小时之后,又是新的一天了,不要犯这样的错误:第二天1点,写成25点。
(3)尝试练习
学生已经对时间换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要进行训练。例如:①早上6时是( )②中午12时是( )③晚上8时是( )⑤下午3时是( )时⑥夜里10时是( )时
通过这些练习对学生用明白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有一定的帮助。
(4)尝试评价
已经学过24时计时法,那24时计时法与12计时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下面通过几种时间的表示方法来看看:8:00 19:00 17:00;早上8点下午2點上午10点
找同学把上述的时间读一读以及谁能告诉老师,这两种计时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吗?有的学生会说:相同点,中午12点之前,两种计时方法所用的数字相同;不同点,12时计时法都有表示某个时间段的词语,而24时不用。所以24时计时法用起来更简洁,使人一目了然。同学们善于动脑、观察的非常仔细,很棒!
(5)再次尝试练习
两种计时方法都讲过了,那么两种时间怎样转化,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笔者设计几个这样的练习题,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作答,最后为抢答题,让学生参与进来。这几道题是这样的:
①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6:00 4:00
19:00
13:00
( )( ) ( )( )
②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数
小红早晨7时整点起床();中午11时用午餐( );下午3时40分放学( );晚uk9时30分睡觉()。
③小红和小明他们准备再去看电影,约好是星期日,下午2时30分,是第几场电影
第一场:9:00
第二场:12:00
第三场:14:30
根据三场电影开播的时间,笔者设计了这些数学问题
①第一场开播到第二场开播间隔()时。
②第一场开播到第三场开播隔了()时()分。
③小红13:50出发,她从家到电影院要30分钟,估计( )时( )分能到。
这三道题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的,包括基础题也有提升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会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占的时间较少,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本节课的主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做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三、结束语
在年月日的认识中应用尝试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氛围融洽,学生获得教师的认可,教师也受到了学生的接受,双方更加有激情和热情。促进双方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市渤海大学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