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选用相关信息材料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第七单元主题是: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我先播放相关世界著名景点的视频,如让学生欣赏亚马逊热带雨林、佛罗里达海滩、夏威夷、墨西哥及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风光,并讲解这些地方的人文、地理、气候、旅游等知识。这时,我发现连平时最淘气的学生都在凝神静听。接着我说:“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places? What adjectives can you use to describe them? For example, Florida is a quiet, relaxing place. Amazon jungle is a dangerous but exciting place to go on vacation. Discuss in groups.
  当时,学生们情绪高涨,各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仅回答踊跃,而且还谈出了很多包括七年级、八年级教材里学过的意想不到的形容词。
  2.创设真实情境,进行语言交际
  当我问到,“It would be great if we could go on vacation to these places. Do you think so?”时,学生都大声回答说:“Yes!”这时我联系自己的情况并及时呈现目标语:“I would like to go to the jungle because I like exciting vacations.”接下来我问:“What about you?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Why?Interview as many classmates as you can, then report it to the class.”当时这节课是一节公开课,因此,我又说:“Youcanleaveyour seat and you can interview the teachers behind us.”听到这里,整个班全动起来了,学生们热情高涨,很好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并争先恐后地到前面作汇报。整节课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们学得快,效率高。
  
  二、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效率,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我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熟练朗读对话课本,课文复述语音语调准确、简约流畅。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可以形成语感,培养能力。
  2.学习英语耳、眼、口、手并用。即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用手写。
  3.及时总结积累,反复识记,形成技巧。
  ①课前预习,找出语言点及疑难句。
  ②课上注意听讲,积极活动,课下及时整理每课知识点。
  ③讨论答疑及巧记。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
  ④多做课外练习,这不仅复习了课本知识点,而且也形成了技巧,培养了能力。
  ⑤每单元或两单元结束后,进行阶段整理归纳、复习巩固。
  
  三、创设竞争情境,培养竞争意识,发展学生能力
  
  心理实验研究证明,人脑处于竞争状态时效率要比平时高得多。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学生对于即使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竞赛活动,因渴望竞争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件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争中去。
  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开展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多种比赛活动。如问答、朗读、速读、背诵、作文、单词默写、听写、作业、演讲、绘画、表演等比赛。每到这种时候,学生竞相表演,无拘无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的运转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愉悦感。学生在这种竞争、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每一节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点滴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要改进教学法并指导、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
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是只被动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法指导  1.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分为单元预习和课时预习。单元预习要求学生在每单
新课标指出:“应用新课程教学,教师不再是单纯满堂灌输的施教者,而要成为教学研究的研究者,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指导,重在创设情境,激励引导,提供条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更多的是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从“唯我论”中走出来,充分认识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一、语文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重视课堂中教学法的应用。  以往的案例和个人的实践研究证明,案例教学法无疑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丏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朗读课文,诱发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将其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在不少人的眼里,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无味的,思想政治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枯燥的理论、无用的框条,而政治教师大多严肃而淡漠,缺少艺术审美,总而言之,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生机无活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六个方面的联想。  1.同类知识的联想  历史知识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内容。在学习时将同类知识联想归纳,不但可以避免知识记忆的混淆,还有利于巩固知识
一、阅读理解的思维方法    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但还是可以总结成几个阅读理解的思维方法。  1.具体化  有人说:任何一个词,如果不放在句中,我就不知道其含义。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词不离句。翻词典查到的词的含义是抽象的,当词运用在句中时具体的语言环境赋予了该词特定的含义,使该词抽象的含义具体化,我们应当理解的是这具体化的含义。  2.形象化  语言都具有形象性,英语也不例外,它的形
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质量,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因此,教学调控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一、详略分明,调控教学内容  教材中储存的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确定教什么、教多少;凡学生自己能够感受的内容,就应尽量少讲或不讲,如欣赏与评述部分;凡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能理解、掌握的内容,就应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雨霖铃》中的佳句,也是宋词中传婉约之神的千古名句。  作者柳永一生坎坷,仕途失意,长期过着奔波漂泊的羁旅生活,因而他的词作“尤工于羁旅行役”(陈振孙《有斋书录解题》),且善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雨霖铃》就是描写羁旅相思的名篇佳作,而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因状出了“难状之景”,述出了“难达之情”而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