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l1s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习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如果能有效地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渗透习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习作方法;渗透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习作教学并不是孤立于语文教学之外的,而是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习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是基础,如果能有效地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渗透习作知识,进行习作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品味妙词佳句,在训练中得到内化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粗读某些课文,觉得很普通,但若细加品味,便会发现好些妙词佳句蕴含其中,它们用得别具匠心,去掉不行,用其他词句替代也不行。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并增加一个“尝试运用语言”的环节,进行迁移训练。就像数学课一样,学完了例题接下来应该做几道习题。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他先引导学生体会写鸟的段落:“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随后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画横线的部分,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尝试填空:“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声,到处都是____影。_____的,_____的_____的,____的,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一般会认为,该段落的教学至此该结束了。然而,这位老师继续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形式,描述一个自己见过的场景。这种处理,先让学生领悟并内化课文表达方式,然后模仿迁移,提高习作水平。
  二、揣摩布局谋篇,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因为题材和体裁不同,在表达顺序、行文结构、组织材料方面也各不相同。阅读教学中理应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的结构特点,并在习作实践中加以应用。
  1、从写作顺序入手。譬如《颐和园》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按游览顺序写作的典型文本。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然后一起交流。学生能够领悟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在此基础上完成课后安排的小练笔,学生也就觉得容易多了。
  2、从结构层次入手。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也在思考:如何既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体会表达情感,又让学生关注、领悟文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和作用。也就是要结合典型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感知、揣摩文章在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并在平常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虽然现在的课堂不提倡分段,归纳段意,但我认为,有时候还是有必要渗透和训练的,因为初学写作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会分段,全文只有一个自然段。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划分段落的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抓住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一步一步把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怎样联系衔接的。学生只有在学习别人文章段落层次安排的基础上,感知,理解,最后才会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在教学《白鹅》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明确文章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然后通过细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围绕中心句,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写出了白鹅的哪些特点。学生能够找出: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③鹅吃饭时三板一眼、专人侍候。这样,学生通过逐步阅读,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总分关系的结构安排,也更能体会到运用这种方法,会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读者读起来也更加明白。
  三、积累表达技巧,在运用中得到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等课文后,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写罗丹如痴如醉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写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可见,阅读教学中,完全可以挖掘这些教材中已有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学习写作,而不应该抛弃这些现成的好例子,专门去讲述习作技巧,或者费尽心思从课外寻找习作例文,那样反而可能事倍功半。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作文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深化、升华,是注重语文学科实践性特点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把阅读训练与作文训练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因素,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蒋慧.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J].考试周刊,2010,(25).
  [2] 郭其平.发挥教材例子功能提高习作教学成效[J].小学教学研究,2010,(10).
  [3] 何静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J].语文学刊,2012,(20).
其他文献
摘要:未来社会是人才的社会,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软实力,所以各国都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高中阶段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联系中学与高等院校的重要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及思维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学习过程都不能一味的、机械的死啃课本,需要重视
摘要:新时期新阶段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师培养的主渠道,当前的培养与需求存在矛盾,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讨论和思考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逐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各个相关院校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课程
《大学》中“亲民”、“致知”、“格物”诸词含义,原本平易,然历经各代,时日久远,诸儒解释均异。本文综合各家之说,研讨一番,以阐释其微言大义。
摘要: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是对学生成长进行联系的关键因素。但是有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付出很多心血,学生却并不接受其教学模式,因此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教育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的选择一些学生兴趣浓厚或是教育意义的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基于此,本文就将在对高中学生的研究下,进一步分析高中学生
摘要: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贯彻了“学讲计划”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的教学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受益更多。  关键词:精讲;多练;困惑思考  “学讲方式”教学要求课堂结构按照自主先学、交流展示、合作助学、质疑问学和检测促学等教学步骤来进行。但是一些教师机械地执行这一理念,缺乏灵活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反对教
摘要:笔者依据3至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在园本化的混龄教育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浅析混龄班幼儿教师面临的困难及压力,主要来自家长的质疑,混龄班工作不易得到认可,缺失完善的混龄理论体系,混龄教育对幼儿教师教育实践水平的要求高,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混龄教育的工作是幼儿园的共同难题。  关键词:园本化;教师实践水平;家园配合  幼儿园混龄教育是3至6岁的幼儿,在同个班级环境下游戏、生活和学习。蒙混龄
摘要:在许多农村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发展中遇到了教师参与内动力不足,语文校本教研制度落实不到位,忽视校本培训,教研组作用发挥不明显,教研成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建议从正确理解语文校本教研的理念,制訂合理的语文校本教研制度,创新语文校本教研的形式,重视校本培训,抓好语文校本教研成果的实效管理来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质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现状与对策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逐渐发生变化,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体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旨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探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合作、探索学习能改变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指导好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作进一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往往以学生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往往只重视学生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后,对这些方面有所倾斜,但依然存在着问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予以改善,这是教学改革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初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全国的中小学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而小学数学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成功构建了高效课堂。实践证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高大有帮助,促进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意义;效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