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笔者认为,教师应努力构建“新、实、趣、雅”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新
教师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会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教学平台,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说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有人说过:“创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例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以教师和同学所做的为规为矩,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教师要注意整理学生的作品,在期末办相应的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登,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例如,让学生利用电脑为班级制作课程表、设计口号、班牌等等。这样,在 “求异、求新”观点的引领下,学生就会逐渐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二、实
信息技术课大多都是在机房里进行的,不管是边讲边练,还是先讲后练,教师都必须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训练取得实效。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训练,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训练目标,通过这节课的训练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掌握什么,不能因教师个人认识,盲目提高或降低目标,力争让学生“一点一得”或“一点多得”,让每堂课、每一次训练都落到实处。
现在学生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坚持分组教学,提高实效。在分组的基础上,让几位先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学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学生在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干好事情的前提。如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又何愁学生学不好呢?教师要秉承“趣味”的宗旨,致力于让学生喜欢微机课,通过自己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不再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是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上课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但设疑非常重要,这个疑要有一定难度,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自觉想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地一步步深入。而不是让学生毫无头绪,感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信息技术课中一些概念和术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有的还很抽象,显得很深奥。如果恰到好处地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如学生进行学习运用“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教师可以这样来打比方:“我们画图画,要用纸和笔,在电脑中画画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和纸(背景)的颜色……”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教师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不同类型的文件需要对应的应用程序才能打开,如看到扩展名为doc,就知道是word文档。”在讲“桌面”时,教师告诉学生:“桌面就像一个写字台,图标就像写字台上的笔、橡皮、尺子、笔记本等学习工具,你想用哪一个拿(双击)哪一个?”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学生在操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君子之教,喻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比喻,可以把抽象变得具体,把复杂变得简单,把高深莫测变得通俗易懂,把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四、雅
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要通晓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博采众长,一专多能。为此,教师应埋头研读教育教学专著及相关杂志,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和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反复揣摩,细细品味,逐步内化,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勤于向他人求教,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弥补不足。纵观优秀教师的课堂,无不以幽默的导语、洒脱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努力营造出一种文雅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画图工具的使用》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优秀电脑绘画作品展览,组织学生欣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运用画图工具的积极性。再比如,遇到有些学生课上很调皮,乱敲键盘,给计算机设置密码,造成其他同学无法登陆使用时,笔者就在黑板上露一手,用漂亮的粉笔字留下善意的提示,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改掉毛病、进行自我批评。
信息技术教育姓“教”不姓“技”,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是教育的革新者,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新模式,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责编黄桂坚)
一、新
教师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会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教学平台,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说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有人说过:“创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例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以教师和同学所做的为规为矩,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教师要注意整理学生的作品,在期末办相应的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登,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例如,让学生利用电脑为班级制作课程表、设计口号、班牌等等。这样,在 “求异、求新”观点的引领下,学生就会逐渐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二、实
信息技术课大多都是在机房里进行的,不管是边讲边练,还是先讲后练,教师都必须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采取一定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训练取得实效。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训练,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训练目标,通过这节课的训练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掌握什么,不能因教师个人认识,盲目提高或降低目标,力争让学生“一点一得”或“一点多得”,让每堂课、每一次训练都落到实处。
现在学生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坚持分组教学,提高实效。在分组的基础上,让几位先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学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学生在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干好事情的前提。如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又何愁学生学不好呢?教师要秉承“趣味”的宗旨,致力于让学生喜欢微机课,通过自己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不再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是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上课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但设疑非常重要,这个疑要有一定难度,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自觉想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地一步步深入。而不是让学生毫无头绪,感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信息技术课中一些概念和术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有的还很抽象,显得很深奥。如果恰到好处地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如学生进行学习运用“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教师可以这样来打比方:“我们画图画,要用纸和笔,在电脑中画画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和纸(背景)的颜色……”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教师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不同类型的文件需要对应的应用程序才能打开,如看到扩展名为doc,就知道是word文档。”在讲“桌面”时,教师告诉学生:“桌面就像一个写字台,图标就像写字台上的笔、橡皮、尺子、笔记本等学习工具,你想用哪一个拿(双击)哪一个?”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学生在操作上更加得心应手。
“君子之教,喻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比喻,可以把抽象变得具体,把复杂变得简单,把高深莫测变得通俗易懂,把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四、雅
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要通晓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博采众长,一专多能。为此,教师应埋头研读教育教学专著及相关杂志,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和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反复揣摩,细细品味,逐步内化,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勤于向他人求教,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弥补不足。纵观优秀教师的课堂,无不以幽默的导语、洒脱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努力营造出一种文雅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画图工具的使用》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优秀电脑绘画作品展览,组织学生欣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运用画图工具的积极性。再比如,遇到有些学生课上很调皮,乱敲键盘,给计算机设置密码,造成其他同学无法登陆使用时,笔者就在黑板上露一手,用漂亮的粉笔字留下善意的提示,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改掉毛病、进行自我批评。
信息技术教育姓“教”不姓“技”,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是教育的革新者,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新模式,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