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叮铃铃铃铃……”单调而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我从厚厚的一摞教师年度考核表中移开眼睛,用力揉揉太阳穴,迷茫地注视着窗外。很快,校园里热闹起来,我恍然大悟,原来课间操时间到了。单调的铃声如一根弦,不经意间拨动了沉睡的记忆。
1991年,中师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保康县龙坪镇小学,都啟桓老师是时任教导主任。那时,学校没有电铃,敲钟是老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是用半截炮弹筒做成的,表面锈迹斑斑,下沿参差不齐;上部正中钻有一个比拇指略粗的孔,一节倒“U”形钢筋从孔中穿出,焊结在内壁;一根手臂粗细的木杠穿过“U”孔,架在综合楼前一棵桃树的树杈间。当时,新参加工作的同事很多,大家对敲钟充满了好奇,但各敲各的调,毫无章法。都老师发现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细心揣摩,拟订了一套钟谱,通过节奏快慢、响声次数等明确标示钟声的具体含义。如:单敲“当”约10次表示上课;反复敲“当当”约5次表示下课;反复敲“当当当当”约10次或表示就寝,或表示集合,区别在于就寝钟的节奏慢,集合钟的节奏快,等等。有了这套钟谱,校园里的钟声节奏分明,起止有序,浑厚而悠远,优美而神圣。
在中师生稀缺的年代,我们被视为“黄埔生”,当全科教师使用。当时,我不仅带一个班的语文,还带其他班的自然、体育、音乐等。一次,我上二年级体育课,首先进行队列训练。“右转弯,齐步——走!”刚刚毕业的我,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激情,朝气蓬勃的哨声如一头受惊的小鹿,在操场上撞来撞去。学生则用满是活力的脚步声回应着。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良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正在自鸣得意时,都老师让人叫我去他办公室。是这节课有问题吗?我快速在头脑中回放了一遍教学流程:队列训练——新授——示范——练习。整节课讲授准确,示范到位,练习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没什么问题啊!或许是想表扬我吧!我胡思乱想着走进了都老师的办公室。“你的课,整体是好的!”都老师搬了把凳子让我坐下,“但你让学生‘右转弯齐步走’是错的,应该是‘左转弯齐步走。’”两者有区别吗?我怔怔地看着他,一脸茫然。
“嗯——”他大概是看出了我的迷茫,张了张口,先吐出一个“嗯”字来。我知道他的这个习惯。都老师本不口吃,但说话过程中总爱带“嗯”字,仿佛是为了挑选出最准确的词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准确;事实上,他的语言是很严谨的,但听者常常受他拖长了调子的“嗯”所干扰,而忽略了他表达得极为严密而准确的意思。“因为我们喊的口令是‘121’‘左右左’, 嗯——学生齐步走时,第一步应该迈左脚。‘左转弯齐步走’, 嗯——是便于老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统一。”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我在钦佩之余,分明感受到了他对后生的关心与爱护。
参加工作后的第5年,我因为业绩突出,被调到教管会(当时乡镇级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现在已撤销)工作,有幸成了都老师的同事。当时,都老师负责办公室和人事工作。每学年结束时,教师照例要填写年度考核表。他要求所有人在“个人总结”栏按每厘米一格的距离用铅笔分好栏,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客观公正地总结一年的工作,然后他一一审阅、批改,对不合格式要求、字迹潦草、总结有失客观的,一律返回重写。有的教师重写三五遍才过关,难免在背地里指責他,埋怨他折腾人,小题大做。听到这些话后,我问他为什么如此“折腾”自己和别人。他语重心长地说:“嗯——我们处在最基层,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把好第一道关,这是为上级负责。嗯——年度考核表是要进入个人人事档案的,将会伴随每位教师一生,嗯——出了这个门,老师们一年的辛劳就定性了。这就要求我们把好最后一道关,为每个教师负责。”我心头一热。他的一片苦心有几人能理解呢?难怪他总是那么孤独!
“叮铃铃铃铃铃……”铃声再次响起来。我收回思绪,重新坐下来,认真审阅面前的考核表,唯恐漏过一处失误。
(作者单位: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
1991年,中师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保康县龙坪镇小学,都啟桓老师是时任教导主任。那时,学校没有电铃,敲钟是老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是用半截炮弹筒做成的,表面锈迹斑斑,下沿参差不齐;上部正中钻有一个比拇指略粗的孔,一节倒“U”形钢筋从孔中穿出,焊结在内壁;一根手臂粗细的木杠穿过“U”孔,架在综合楼前一棵桃树的树杈间。当时,新参加工作的同事很多,大家对敲钟充满了好奇,但各敲各的调,毫无章法。都老师发现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细心揣摩,拟订了一套钟谱,通过节奏快慢、响声次数等明确标示钟声的具体含义。如:单敲“当”约10次表示上课;反复敲“当当”约5次表示下课;反复敲“当当当当”约10次或表示就寝,或表示集合,区别在于就寝钟的节奏慢,集合钟的节奏快,等等。有了这套钟谱,校园里的钟声节奏分明,起止有序,浑厚而悠远,优美而神圣。
在中师生稀缺的年代,我们被视为“黄埔生”,当全科教师使用。当时,我不仅带一个班的语文,还带其他班的自然、体育、音乐等。一次,我上二年级体育课,首先进行队列训练。“右转弯,齐步——走!”刚刚毕业的我,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激情,朝气蓬勃的哨声如一头受惊的小鹿,在操场上撞来撞去。学生则用满是活力的脚步声回应着。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良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正在自鸣得意时,都老师让人叫我去他办公室。是这节课有问题吗?我快速在头脑中回放了一遍教学流程:队列训练——新授——示范——练习。整节课讲授准确,示范到位,练习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没什么问题啊!或许是想表扬我吧!我胡思乱想着走进了都老师的办公室。“你的课,整体是好的!”都老师搬了把凳子让我坐下,“但你让学生‘右转弯齐步走’是错的,应该是‘左转弯齐步走。’”两者有区别吗?我怔怔地看着他,一脸茫然。
“嗯——”他大概是看出了我的迷茫,张了张口,先吐出一个“嗯”字来。我知道他的这个习惯。都老师本不口吃,但说话过程中总爱带“嗯”字,仿佛是为了挑选出最准确的词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准确;事实上,他的语言是很严谨的,但听者常常受他拖长了调子的“嗯”所干扰,而忽略了他表达得极为严密而准确的意思。“因为我们喊的口令是‘121’‘左右左’, 嗯——学生齐步走时,第一步应该迈左脚。‘左转弯齐步走’, 嗯——是便于老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统一。”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我在钦佩之余,分明感受到了他对后生的关心与爱护。
参加工作后的第5年,我因为业绩突出,被调到教管会(当时乡镇级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现在已撤销)工作,有幸成了都老师的同事。当时,都老师负责办公室和人事工作。每学年结束时,教师照例要填写年度考核表。他要求所有人在“个人总结”栏按每厘米一格的距离用铅笔分好栏,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客观公正地总结一年的工作,然后他一一审阅、批改,对不合格式要求、字迹潦草、总结有失客观的,一律返回重写。有的教师重写三五遍才过关,难免在背地里指責他,埋怨他折腾人,小题大做。听到这些话后,我问他为什么如此“折腾”自己和别人。他语重心长地说:“嗯——我们处在最基层,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把好第一道关,这是为上级负责。嗯——年度考核表是要进入个人人事档案的,将会伴随每位教师一生,嗯——出了这个门,老师们一年的辛劳就定性了。这就要求我们把好最后一道关,为每个教师负责。”我心头一热。他的一片苦心有几人能理解呢?难怪他总是那么孤独!
“叮铃铃铃铃铃……”铃声再次响起来。我收回思绪,重新坐下来,认真审阅面前的考核表,唯恐漏过一处失误。
(作者单位: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