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的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教学纯粹为了考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背单词和练语法上,最终学生们只会做题,不敢开口,不懂运用,更谈不上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理念在不断更新,伴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近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已经十分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尝试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所以,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在认真学习课标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从教学语境设计、课堂环节推进、鼓励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发展学生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稳固学生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语境,为学生提供思维条件
语言学习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语言学习和语言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的教材板块设计已经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我们会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结合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有趣生动的语境能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兴趣,产生了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因为有了活跃的思维,他们自然而然地运用核心知识并学会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语境能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条件。
在利用语境创设、提供思维条件中,我们也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首先要注意语境创设的适切性。一定要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话题具体,目的明确。二要注意语境创设的真实性。一定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要根据学情来创设语境,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和认知。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思维,增强语用。三要注意创设语境的趣味性。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毕竟小学英语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意愿,进而再创造出思维的空间,给予他們创造思维的条件。
二、有序推进,助学生训练思维方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而对于激发学生思维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去做所谓的“思考”,而要应该有序地围绕一个目标而展开思维。那么,教师如何去做好这个思维的“引导者”呢?
1.合理设计提问,循序渐进引导思维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需要有目的提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提问和有层次性地提问。在这有层次性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发展。笔者在执教上海牛津教材“2BM4U1 Activities”的教学中,运用有层次的提问对学生们进行思维训练。在本单元这一课时中,教师创设了几个卡通人物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境,这些人物前期提交了报名表,可惜报名表被颜料污染了,上面的关键信息看不清了,如何才能把这些缺失的信息找回来呢?教师通过层层的问题引领,让孩子们通过思维,运用核心语言,一步一步把关键信息都找了回来。在这样设计提问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而且随着提问难度的增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在这样的提问中,学生们就能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了。所以,教师的提问引导可以助推学生思维的训练。当然,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目的和提问的层次性。
2.利用教学资源,多重维度训练思维
除了提问引导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思维引导。比如,牛津教材中有很多小故事,教师可以用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运用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和音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发展做推断思维训练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巧妙的板书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框架式的板书设计可以在孩子们复述故事时提供支架辅助,从而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可以鼓励学生多思多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流程图式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鱼骨图式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进程,从而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维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3.借助多元评价,鼓励激发不同思维
评价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们而言,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使他们拥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获得感与满足感。但是教师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肯定与鼓励,而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评价,要注重思维的过程性评价。同时还应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要突出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维评判,激发出更多的思维,而不会被习惯思维固化。所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鼓励合作,促学生激发思维创造
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师把英语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当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同时也会有自己的见解,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想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学设计到最后的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故事结尾留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补充故事发展,给故事以发散性的思维结局。在牛津教材“5BM2U1Food and drinks”的第4课时“Read a story”中,教材本身就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What happens to Matt in the end?”让学生们想象拥有不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胖老鼠Matt和这只想吃了它的大白猫之间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在分组讨论后,孩子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有的组说Matt被吃了。可是更多的小组说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局,比如其中有一组孩子说:Matt被他的同伴Jim救了,然后知道了“to be healthy”的重要性。本节课中学生在自主表达时运用了大量所学的核心语言,紧扣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通过自主学习,共同合作,训练了思维,达成了语用输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处事、事情本质等产生想法,用自己课内外所学的知识,辩证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通过思维主动地去参与获得新知的转变,是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让孩子们在体验、合作、参与、思考中,形成了思维习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升了思维品质。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注重从各方面多角度出发,对孩子们的思维意识、思维习惯与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也是让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让他们用辩证思维去看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从而真正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认真学习课标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从教学语境设计、课堂环节推进、鼓励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发展学生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稳固学生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语境,为学生提供思维条件
语言学习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语言学习和语言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的教材板块设计已经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我们会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结合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场景,有趣生动的语境能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兴趣,产生了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因为有了活跃的思维,他们自然而然地运用核心知识并学会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语境能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条件。
在利用语境创设、提供思维条件中,我们也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首先要注意语境创设的适切性。一定要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话题具体,目的明确。二要注意语境创设的真实性。一定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要根据学情来创设语境,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和认知。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思维,增强语用。三要注意创设语境的趣味性。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毕竟小学英语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意愿,进而再创造出思维的空间,给予他們创造思维的条件。
二、有序推进,助学生训练思维方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而对于激发学生思维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去做所谓的“思考”,而要应该有序地围绕一个目标而展开思维。那么,教师如何去做好这个思维的“引导者”呢?
1.合理设计提问,循序渐进引导思维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需要有目的提问,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提问和有层次性地提问。在这有层次性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发展。笔者在执教上海牛津教材“2BM4U1 Activities”的教学中,运用有层次的提问对学生们进行思维训练。在本单元这一课时中,教师创设了几个卡通人物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境,这些人物前期提交了报名表,可惜报名表被颜料污染了,上面的关键信息看不清了,如何才能把这些缺失的信息找回来呢?教师通过层层的问题引领,让孩子们通过思维,运用核心语言,一步一步把关键信息都找了回来。在这样设计提问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而且随着提问难度的增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在这样的提问中,学生们就能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了。所以,教师的提问引导可以助推学生思维的训练。当然,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目的和提问的层次性。
2.利用教学资源,多重维度训练思维
除了提问引导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思维引导。比如,牛津教材中有很多小故事,教师可以用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运用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和音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发展做推断思维训练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巧妙的板书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框架式的板书设计可以在孩子们复述故事时提供支架辅助,从而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可以鼓励学生多思多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流程图式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鱼骨图式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进程,从而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维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3.借助多元评价,鼓励激发不同思维
评价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们而言,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使他们拥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获得感与满足感。但是教师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肯定与鼓励,而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评价,要注重思维的过程性评价。同时还应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要突出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维评判,激发出更多的思维,而不会被习惯思维固化。所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鼓励合作,促学生激发思维创造
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师把英语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当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同时也会有自己的见解,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想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学设计到最后的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故事结尾留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补充故事发展,给故事以发散性的思维结局。在牛津教材“5BM2U1Food and drinks”的第4课时“Read a story”中,教材本身就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What happens to Matt in the end?”让学生们想象拥有不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胖老鼠Matt和这只想吃了它的大白猫之间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在分组讨论后,孩子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有的组说Matt被吃了。可是更多的小组说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局,比如其中有一组孩子说:Matt被他的同伴Jim救了,然后知道了“to be healthy”的重要性。本节课中学生在自主表达时运用了大量所学的核心语言,紧扣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通过自主学习,共同合作,训练了思维,达成了语用输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处事、事情本质等产生想法,用自己课内外所学的知识,辩证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通过思维主动地去参与获得新知的转变,是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让孩子们在体验、合作、参与、思考中,形成了思维习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升了思维品质。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注重从各方面多角度出发,对孩子们的思维意识、思维习惯与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也是让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让他们用辩证思维去看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从而真正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