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类比中体会方程组的建模思想和化归方法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去学习。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并在“二元”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对于“元”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核心思想方法——建模思想与化归方法。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运用方程思想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在类比中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核心
  就方程中所蕴涵的未知数而言,“二元”与“一元”除表示未知数的个数不同外并没有本质区别。
  二、在类比中品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优越性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一道名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意思是说,在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一共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有很多的解法,如列表法、算术法等。下面我们仅以方程法为例谈谈如何解决此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表2吧!
  通过分别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难发现,用方程法解决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建立方程“模型”的抽象过程,即方程建模过程。
  解方程的要点在于运用“化繁为简、化生为熟”的化归方法。化归方法表现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中,就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方程的一边,将不含未知数的项放在另一边,进行代数式化简和计算,即可将方程化归为ax=b的形式,进而求出解,此为“化繁为简”。化归方法表现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之中,就是利用代人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再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解方程即可,此为“化生为熟”。
  只要掌握建模思想和化归方法,掌握方程的精髓,就可以解决一切的代数问题。正如著名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所说:“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成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问题又都可以转化成方程,因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这段话虽然有夸大方程作用的嫌疑,却清楚地表明了方程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同学们试试下面这道题吧。房间里有4条腿的椅子和3条腿的凳子,共16个,而椅子腿与凳子腿加起来共有60条。椅子和凳子各有几个?
  你能分别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解决之余,请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感受思维的难易程度和解题方法的难易程度,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建模思想和化归方法。
  责任编辑:胡云志
其他文献
你还在题海中挣扎吗?你所了解的数学题目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希望学习数学能像学习语文一样轻松呢?现在,刘东升老师将为你开启一扇学习数学的全新之门。  你可以选择以下任何一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下你的感受或发现,请将你的习作寄(450004)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尹娜收,并在信封正面注明《借题发挥》栏目。请在来信中标明学生姓名、辅导老师姓名、通信地址、学校班级
同学們对于求图形面积的问题并不陌生,但同学们知道吗?求图形面积一旦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结合,往往能散发出瑰丽的光彩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现代战争已是坦克、大炮、飞机、军舰等有机配合的海陆空一体化战争。无人机以体积小、质量小、机动性好、飞行时间长和便于隐蔽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空远程无人驾驶飞机——“全球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
数学课上,王老师給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图1所示的正方体中,有多少对互相平行的边呢?
研究函数问题要透视函数的本质特征,反比例函数y=k/x(k≠0)中,比例系数k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意义,那就是:过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用PM、PN,垂足为M、N(如图1所示),则矩形PMON的面积S=PM·PN=|y|·|x|=|xy|=|k|。
利用面积关系证明几何定理,最早的例子是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历史悠久,证法繁多,这个定理相当重要,被称为是几何学的基石,千百年来对它的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不断提出新的证法,参与证明的人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的数学爱好者;既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政要显贵,甚至有国家总统。
在1996年欧洲杯半决赛的时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同学们会解图形的计数题目吗?还是让王老师来告诉我们吧。  同学们还记得第9期“有趣的数学”《分类》一文中的两道计数题目吧,今天我们还要说说图形的计数,希望对同学们有新的启发。  责任编辑:尹娜
学习线段的有关知识后,我们会遇到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要注意因题而异,巧妙“借力”。  一、借转化之力  例1:如图1,C、D、E、F是线段AB上的四点。AC:CD=3:1,DF:BF=4:3,E是线段DF的中点,CE=8,BD=14,求线段AC的长度。  分析:如果知道线段CD或线段AD的长度,则条件AC:CD=3:1可以直接应用;如果知道线段DF或线段BF或线段BD的长度,则条件DF
一看到“模型”这个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汽车模型?飞机模型?这些都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那么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思想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带领大家认识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模型思想.  一、接触数学模型——“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如图1)是一个经典名题,在许多教材中都出现过,对于我们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解答这一问题,可以让我们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