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有助于帮助主动参与,智力投入,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的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反思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会数学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有着独特的优势。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兴趣和动机密不可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应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
2.教师点拨,分析任务,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分析任务。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重新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活跃学生的思维,探讨学习新知。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和道德倾向的正确轨道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
下通过尝试来体会、理解操作方法。
3.师生互动,解决任务,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把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列为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中,“数学用于问题的解决”居于首位。瑞典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和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要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作出合理的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的同时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分析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拓展的空间等。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要能提供想象创意的空间,要能激发好奇心,要具有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4.多元评价,反思任务,让学生的情动起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個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每一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又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
在解答一题多解类题目或开放类题目时,对学生说出、写出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加以激励,如写出激励性评语:“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再如,在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对的,但由于未看清数字,在解题列式时算式是错的。这时,我们就不能光看算式本身和结果的正确性,而要看到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在旁加注“提示语”,如“如果你细心些!相信你一定能解答正确。”在评价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反思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多种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反思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谋求发展,在反思中获取创新。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有着独特的优势。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兴趣和动机密不可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应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
2.教师点拨,分析任务,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认识。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分析任务。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爱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当然不能“一视同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重新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5人),各个小组有不同的要求,小组内既合作又竞争。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活跃学生的思维,探讨学习新知。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和道德倾向的正确轨道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
下通过尝试来体会、理解操作方法。
3.师生互动,解决任务,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把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列为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中,“数学用于问题的解决”居于首位。瑞典的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和引导,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要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作出合理的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的同时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分析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拓展的空间等。任务要富有挑战性,要能提供想象创意的空间,要能激发好奇心,要具有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4.多元评价,反思任务,让学生的情动起来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個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每一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又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
在解答一题多解类题目或开放类题目时,对学生说出、写出的不同解法,教师要加以激励,如写出激励性评语:“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再如,在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对的,但由于未看清数字,在解题列式时算式是错的。这时,我们就不能光看算式本身和结果的正确性,而要看到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在旁加注“提示语”,如“如果你细心些!相信你一定能解答正确。”在评价时,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可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冷静下来,对自己的判断、发现、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反思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多种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反思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谋求发展,在反思中获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