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现象?追其原因是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创强、提质、改课堂”的口号,我认为语文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创造性”学习,让教师从传统的讲习者转向多角色,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这和课程标准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完全契合。
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权”,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让课堂彻底地还给学生,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想结合自己在讲授《孤独之旅》的体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现在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再加上教师不能对学生预习给以有效指导,即使有的学生预习了课文,也只是盲目地看看、读读,这样到了课堂上,孩子们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东西,他们想配合老师有一个好的表现,恐怕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可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我觉得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生的预习内容,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在预习时,按照预习问题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如在讲授《孤独之旅》时呈现的是以下的预习内容: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
(2)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3)找出文中关于鸭群、芦苇荡和风雨的描写,说说它们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这些问题是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后完成的任务,也是课堂上会涉及到的,需要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进行打记、评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范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全面的把握,课堂上还何愁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何愁提高不了课堂效率?
二、巧妙创设课堂情境
周成平先生说过:“我想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首先在于它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任何语文教师不应该忽视的。”一节优秀的语文科应该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熏陶感染。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主人公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下的心理感受,我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当画面扑入大家的眼帘,学生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自然的就体会到主人公当时内心的恐惧。再如文中关于暴风雨的片段:“天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到了末日。”屏幕上暴风雨的歇斯底里和电闪雷鸣的声音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通过对这两个情境的体验,使学生对孤独的感受更为真切,能引起学生与杜小康心灵的共鸣。
“读书是为了明理”,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讲授文本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成长如“蚕蛹蜕变为蝶”“凤凰涅”,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练之后才能见彩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从而文章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情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让学生进入了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进一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把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的讲解分析,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所以,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处于主导地位,做学生的向导,引路人,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的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拿起笔写写自己的体验感悟,并要求他们在小组交流时把成果展示出来。“我的孤独之旅,那一天我长大了,当我面对孤独时……”学生从杜小康的成长中找到了与自己成长的共鸣点,真实感人的作品让学生感悟到成长的滋味。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人文性,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放手给学生,学生没有令我失望,换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悟感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他们不仅能写,而且能写得好;他们不仅能说,而且都能说得棒,同时也实现了以读促说的目标,这样确实能让学生“一课一得”。
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划桨者,而成了轻松的引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因此而变得精彩。
课堂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放手吧,给学生一方舞台,他们会还我们一整世界的精彩!
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权”,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让课堂彻底地还给学生,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想结合自己在讲授《孤独之旅》的体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现在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再加上教师不能对学生预习给以有效指导,即使有的学生预习了课文,也只是盲目地看看、读读,这样到了课堂上,孩子们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东西,他们想配合老师有一个好的表现,恐怕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可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我觉得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生的预习内容,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在预习时,按照预习问题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如在讲授《孤独之旅》时呈现的是以下的预习内容: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
(2)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3)找出文中关于鸭群、芦苇荡和风雨的描写,说说它们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这些问题是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后完成的任务,也是课堂上会涉及到的,需要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进行打记、评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范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全面的把握,课堂上还何愁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何愁提高不了课堂效率?
二、巧妙创设课堂情境
周成平先生说过:“我想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首先在于它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任何语文教师不应该忽视的。”一节优秀的语文科应该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熏陶感染。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主人公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下的心理感受,我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当画面扑入大家的眼帘,学生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自然的就体会到主人公当时内心的恐惧。再如文中关于暴风雨的片段:“天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到了末日。”屏幕上暴风雨的歇斯底里和电闪雷鸣的声音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通过对这两个情境的体验,使学生对孤独的感受更为真切,能引起学生与杜小康心灵的共鸣。
“读书是为了明理”,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讲授文本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成长如“蚕蛹蜕变为蝶”“凤凰涅”,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练之后才能见彩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从而文章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情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让学生进入了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进一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把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的讲解分析,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所以,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处于主导地位,做学生的向导,引路人,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的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拿起笔写写自己的体验感悟,并要求他们在小组交流时把成果展示出来。“我的孤独之旅,那一天我长大了,当我面对孤独时……”学生从杜小康的成长中找到了与自己成长的共鸣点,真实感人的作品让学生感悟到成长的滋味。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人文性,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放手给学生,学生没有令我失望,换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悟感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他们不仅能写,而且能写得好;他们不仅能说,而且都能说得棒,同时也实现了以读促说的目标,这样确实能让学生“一课一得”。
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划桨者,而成了轻松的引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因此而变得精彩。
课堂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放手吧,给学生一方舞台,他们会还我们一整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