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十七年间我国教育系科大致经历了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我国教育系科在发展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都有所努力和表现,前一时期呈现出集中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的特征,后一时期则呈现出实践课程比重较大、政治性凸显的特征。
[关键词]建国十七年 教育系科 转向重构 独立探索
1901年,以《教育世界》连续刊登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学引进由此开始了中国教育学百余年发展之路,作为载体的教育系科也开始了百年的探索征程。建国十七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分为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
一、教育系科的转向重构时期(1949——1956)
(一)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转向
建国初期,中央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长钱俊瑞首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把学习苏联教育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
2.培养师资的需要
建国初期社会逐渐稳定,中小学校的数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苏联教育系科注重系统知识的把握,转向学习苏联适合了我国短期内培养师资的需求。
(二)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表现
1.发展规模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该草案规定高师院校应根据中等学校教学计划设置教育系科。之后,教育系科陆续恢复重建。至1953年,全国共有23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教育系,学生计3600名,约占当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总数的10%。
1953年7月20日,教育部做出《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英语、体育、政治系科的调整设置的决定》。根据《决定》,自1953年起,只限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招收本科生,其他各院校的教育及幼儿教育系科一律不招生,维持原状。
2.培养目标
1949年10月11日,《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正式公布,《暂行规定》确定教育系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中级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
1952年全面学苏之后,我国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规定学校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教育学与心理学教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学龄前教育学及心理学教员。
3.课程设置
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公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公布了教育系3门公共必修课程,和13门基本课程。此外, 还规定教育系要分组修习,但具体课程则由各校自行酌定。
1952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苏联专家的直接领导下,制定我国第一个《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教育系的必修课程。1954年该草案经过进一步修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也进一步修改。
(三)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特征
1.集中于师范院校
建国后,按照苏联教育模式,独立设置师范学院,1949年我国205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师范院校,占6%,到1957年,229所普通高校中有58所师范院校,占到25%,数量上增加了46所,比例上增加了19%。这一时期,教育系科基本集中设置在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教育系科或独立设置师范学院,或取消设置。
2.专业设置单一
我国模仿苏联设置学校教育组和学前教育组的方式,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建国前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专业被取消。1953年院系调整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设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只设学校教育专业。
二、教育系科的独立探索时期(1956—1966)
1956年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为中国教育学、中国教育系科的独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原因
1.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切断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片面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此时的中国,在美苏争霸的两极阵营中,既不能像美英等西方国家学习,也无法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在两难的政治环境下,只能选择自力更生,自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反思上一时期的学习、移植苏联教育学科体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探索。中国独立构建、自主发展教育学科的尝试要求教育系科进行适应性调整。
(二)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努力
1.培养目标
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选编会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提出的草案,修改并通过了《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提出学校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的师资,而且还要培养教育行政工作者和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人才的规格标准由先前的一个变为三个。
2.专业设置
1957年我国公布了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教育系设置的专业主要有学校教育、学前教育和教育学,而且这三个专业只在本科阶段设置。
1963年4月,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专业调整会议上,以1957年的专业目录为基础,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取消了教育学专业的设置,只设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另增设了心理学专业。
3.课程设置
《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修订的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较大调整。针对五年制学校教育专业而言,5年内除寒暑假之外的225周,安排的课程主要分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四部分。
(三) 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特征
1.实践课程比重较大
1958年至1960年教育领域开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运动,在对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开始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努力,教育系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的有了适应性调整。1961年《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对不同课程的时间进行了详细安排,生产劳动课占到了所有课程总数的20%,加上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實践性课程占到了29%,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
2.政治性凸显
教育系科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还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系科开设的课程中,开设了毛泽东文化教育论著选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报告等课程,前者50学时左右,后者80学时左右,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党加强教育领导的切实体现。这种政治性的凸显,同样体现在这一阶段编写的教育学著作中。这一时期编写的教育学教材往往有“方针政策学、方针政策诠释学之嫌”。从教育系使用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教育系科的政治性增强。
[参考文献]
[1]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郑金洲.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4]叶澜.“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5]包丹丹.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J].教育学报,2013,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关键词]建国十七年 教育系科 转向重构 独立探索
1901年,以《教育世界》连续刊登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学引进由此开始了中国教育学百余年发展之路,作为载体的教育系科也开始了百年的探索征程。建国十七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分为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
一、教育系科的转向重构时期(1949——1956)
(一)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转向
建国初期,中央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长钱俊瑞首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把学习苏联教育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
2.培养师资的需要
建国初期社会逐渐稳定,中小学校的数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苏联教育系科注重系统知识的把握,转向学习苏联适合了我国短期内培养师资的需求。
(二)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表现
1.发展规模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该草案规定高师院校应根据中等学校教学计划设置教育系科。之后,教育系科陆续恢复重建。至1953年,全国共有23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教育系,学生计3600名,约占当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总数的10%。
1953年7月20日,教育部做出《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英语、体育、政治系科的调整设置的决定》。根据《决定》,自1953年起,只限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招收本科生,其他各院校的教育及幼儿教育系科一律不招生,维持原状。
2.培养目标
1949年10月11日,《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正式公布,《暂行规定》确定教育系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中级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
1952年全面学苏之后,我国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规定学校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教育学与心理学教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学龄前教育学及心理学教员。
3.课程设置
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公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公布了教育系3门公共必修课程,和13门基本课程。此外, 还规定教育系要分组修习,但具体课程则由各校自行酌定。
1952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苏联专家的直接领导下,制定我国第一个《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教育系的必修课程。1954年该草案经过进一步修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也进一步修改。
(三)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特征
1.集中于师范院校
建国后,按照苏联教育模式,独立设置师范学院,1949年我国205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师范院校,占6%,到1957年,229所普通高校中有58所师范院校,占到25%,数量上增加了46所,比例上增加了19%。这一时期,教育系科基本集中设置在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教育系科或独立设置师范学院,或取消设置。
2.专业设置单一
我国模仿苏联设置学校教育组和学前教育组的方式,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建国前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专业被取消。1953年院系调整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设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只设学校教育专业。
二、教育系科的独立探索时期(1956—1966)
1956年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为中国教育学、中国教育系科的独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原因
1.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切断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片面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此时的中国,在美苏争霸的两极阵营中,既不能像美英等西方国家学习,也无法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在两难的政治环境下,只能选择自力更生,自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反思上一时期的学习、移植苏联教育学科体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探索。中国独立构建、自主发展教育学科的尝试要求教育系科进行适应性调整。
(二)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努力
1.培养目标
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选编会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提出的草案,修改并通过了《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提出学校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的师资,而且还要培养教育行政工作者和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人才的规格标准由先前的一个变为三个。
2.专业设置
1957年我国公布了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教育系设置的专业主要有学校教育、学前教育和教育学,而且这三个专业只在本科阶段设置。
1963年4月,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专业调整会议上,以1957年的专业目录为基础,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取消了教育学专业的设置,只设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另增设了心理学专业。
3.课程设置
《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修订的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较大调整。针对五年制学校教育专业而言,5年内除寒暑假之外的225周,安排的课程主要分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四部分。
(三) 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特征
1.实践课程比重较大
1958年至1960年教育领域开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运动,在对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开始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努力,教育系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的有了适应性调整。1961年《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对不同课程的时间进行了详细安排,生产劳动课占到了所有课程总数的20%,加上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實践性课程占到了29%,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
2.政治性凸显
教育系科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还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系科开设的课程中,开设了毛泽东文化教育论著选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报告等课程,前者50学时左右,后者80学时左右,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党加强教育领导的切实体现。这种政治性的凸显,同样体现在这一阶段编写的教育学著作中。这一时期编写的教育学教材往往有“方针政策学、方针政策诠释学之嫌”。从教育系使用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教育系科的政治性增强。
[参考文献]
[1]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郑金洲.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4]叶澜.“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5]包丹丹.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J].教育学报,2013,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