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历程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十七年间我国教育系科大致经历了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我国教育系科在发展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都有所努力和表现,前一时期呈现出集中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的特征,后一时期则呈现出实践课程比重较大、政治性凸显的特征。
  [关键词]建国十七年 教育系科 转向重构 独立探索
  1901年,以《教育世界》连续刊登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学引进由此开始了中国教育学百余年发展之路,作为载体的教育系科也开始了百年的探索征程。建国十七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分为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
  一、教育系科的转向重构时期(1949——1956)
  (一)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转向
  建国初期,中央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长钱俊瑞首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把学习苏联教育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
  2.培养师资的需要
  建国初期社会逐渐稳定,中小学校的数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苏联教育系科注重系统知识的把握,转向学习苏联适合了我国短期内培养师资的需求。
  (二)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表现
  1.发展规模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该草案规定高师院校应根据中等学校教学计划设置教育系科。之后,教育系科陆续恢复重建。至1953年,全国共有23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教育系,学生计3600名,约占当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总数的10%。
  1953年7月20日,教育部做出《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英语、体育、政治系科的调整设置的决定》。根据《决定》,自1953年起,只限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招收本科生,其他各院校的教育及幼儿教育系科一律不招生,维持原状。
  2.培养目标
  1949年10月11日,《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正式公布,《暂行规定》确定教育系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中级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
  1952年全面学苏之后,我国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规定学校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教育学与心理学教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师范学校学龄前教育学及心理学教员。
  3.课程设置
  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公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公布了教育系3门公共必修课程,和13门基本课程。此外, 还规定教育系要分组修习,但具体课程则由各校自行酌定。
  1952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苏联专家的直接领导下,制定我国第一个《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教育系的必修课程。1954年该草案经过进一步修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也进一步修改。
  (三)教育系科转向重构的特征
  1.集中于师范院校
  建国后,按照苏联教育模式,独立设置师范学院,1949年我国205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师范院校,占6%,到1957年,229所普通高校中有58所师范院校,占到25%,数量上增加了46所,比例上增加了19%。这一时期,教育系科基本集中设置在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的教育系科或独立设置师范学院,或取消设置。
  2.专业设置单一
  我国模仿苏联设置学校教育组和学前教育组的方式,在教育系设置学校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建国前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专业被取消。1953年院系调整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设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或西北师范学院的教育系只设学校教育专业。
  二、教育系科的独立探索时期(1956—1966)
  1956年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为中国教育学、中国教育系科的独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原因
  1.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切断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片面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此时的中国,在美苏争霸的两极阵营中,既不能像美英等西方国家学习,也无法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在两难的政治环境下,只能选择自力更生,自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反思上一时期的学习、移植苏联教育学科体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探索。中国独立构建、自主发展教育学科的尝试要求教育系科进行适应性调整。
  (二)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努力
  1.培养目标
  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选编会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提出的草案,修改并通过了《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提出学校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培养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科的师资,而且还要培养教育行政工作者和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人才的规格标准由先前的一个变为三个。
  2.专业设置
  1957年我国公布了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教育系设置的专业主要有学校教育、学前教育和教育学,而且这三个专业只在本科阶段设置。
  1963年4月,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专业调整会议上,以1957年的专业目录为基础,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修订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取消了教育学专业的设置,只设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另增设了心理学专业。
  3.课程设置
  《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修订的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较大调整。针对五年制学校教育专业而言,5年内除寒暑假之外的225周,安排的课程主要分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四部分。
  (三) 教育系科独立探索的特征
  1.实践课程比重较大
  1958年至1960年教育领域开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运动,在对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开始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努力,教育系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的有了适应性调整。1961年《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修订方案)》对不同课程的时间进行了详细安排,生产劳动课占到了所有课程总数的20%,加上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實践性课程占到了29%,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
  2.政治性凸显
  教育系科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还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系科开设的课程中,开设了毛泽东文化教育论著选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政策报告等课程,前者50学时左右,后者80学时左右,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党加强教育领导的切实体现。这种政治性的凸显,同样体现在这一阶段编写的教育学著作中。这一时期编写的教育学教材往往有“方针政策学、方针政策诠释学之嫌”。从教育系使用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教育系科的政治性增强。
  [参考文献]
  [1]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郑金洲.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4]叶澜.“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5]包丹丹.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J].教育学报,2013,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核心的培养方案,注重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成人教育特色,面向生产实际。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教学方法。然而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思想观念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其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师 教学方法 创新  大学语文课是高校中进行母语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在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思
期刊
[摘要]灵活掌握块式语是实现流畅写作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从块式语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旨在揭示提高块式语应用能力是解决写作难题的好方法,需引起教师在教学上的反思,重视块式语的积累运用。  [关键词]块式语 英语写作 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块式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块式语言的应用情况、块式语与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关
期刊
[摘要]发展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都大学作为成都市的一所地方高校,在多年非学历教育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更新观念,在完善办学机制和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工作模式,最终实现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发展模式成都大学一、引言  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在
期刊
[摘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便会主动地去探知、去实践,并在探知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们,不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已经储备了一些基础知识,而随着知识及认识层面的不断扩大,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渴望更为强大,但在环境,心理发展等种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们会产生某些学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断改革,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听力教学的方法很多,本文简要介绍交互式教学法的概念,通过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研究突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交互式教学法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英语教师对教学主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习主席强调:“要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院校来说,学风建设是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院校求生存、谋发展、创一流的基础。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内在要求,优良学风是推动高素质军事人才层出不穷、部队建设不断前进的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持久地发挥作用。  一、按照培养高素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6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挫折心理与应对方式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挫折情景以及不同挫折情景下个体倾向于采用何种应对方式。为高校开展心理教育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结果: 1、大学生的挫折情景主要是自尊、自我实现、适应、就业、学习、人际、经济、家庭8个方面。最主要是就业和学业。2、大学生挫折情景在年级、学科上差异显著。3、总体上,不同的挫折感来源的被
期刊
[摘要]当前,在我军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军人铁的纪律和具有独立人格的科学精神培育,是在两个价值维度上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研究生队贯彻我军新共同条令的管理实践,着眼强化研究生任职教育指向,从法典意识、管理机制、学术环境、组织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融合军人与学者双重培育,强化岗位任职教育指向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军队院校 研究生 教育管理  军校研究生教育,首先是培育一名合格的军人
期刊
[摘要]根据社会教育本身的特点,社会教育者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定义 。专兼职社会教育教师是社会教育的主体;社会教育者在社会教育中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社会教育者是从事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也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广博的学识。社会教育者与教育者、社区教育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工作者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关键词]社会教育者 概念 特点 联系 区别  社会教育的发展依靠的力量是广泛的,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