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内容。笔者以本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三五”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前置学习
  “前置学习”的内容《导学练案》中已有预设,目的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学习的困惑点、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
  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一般不直接指明,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难点。
  前置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两道整数工程练习题,目的是唤醒学生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记忆。此外,还设计了一道与新课衔接的推理题:一项任务,张师傅单独完成需10天,王师傅单独完成需8天,张师傅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王师傅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承前启后,是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二、学习目标
  这是新课开始的环节,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导入新课;二是出示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本节课采用了问题激疑法。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要修一段路,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8天完成。如果你是某工程队的总经理,你认为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路修完?最短要几天?”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两队合做的工程问题。”
  《导学练案》中预设了三条学习目标:一是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二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培养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让学生把前两条默读一遍,目的是明了学习内容,使学习探究有的放矢。
  三、学习探究
  学习探究是新授课的主体。为了有效地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导学练案》中设计了两项探究活动。
  探究一: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
  1.独立思考。教师出示例7的情境图:一条道路,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了两个问题:第一,你从情境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二,这道题与“前置学习”第1题有什么不同?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不难,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到已知(未知)条件,所以,教师把交流的重点放到第二个问题上。缺少工作总量怎么办?假设一个工作总量,假设成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经过短暂的沉默,一名学生说:“如果把工作总量假设成12和18的公倍数108,就和原来的题一样了。”一花引得百花开,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假设成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计算更简单。”“12和18的公倍数太多了,不如用一个字母[a]来代替。”“把工作总量假设为单位‘1’,更简单。”
  2.合作探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然后展示此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算式。
  “我是‘太阳部落’组的代表,我们组把工作总量假设成108,这样就可以算出一队每天修(108÷12)千米,二队每天修(108÷18)千米;接着就可以知道两队合修,每天能修(108÷12 108÷18)千米;最后用工作总量108除以两队每天合修的(108÷12 108÷18)千米数,就能求出合修需要的天数。”
  “我是二组的代表,我们组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先算出一队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2],二队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8];接着算两队合修,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2 118]=[536];最后用工作总量“1”除以两队合修的工作效率,即效率和[536],就得到合修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合修需要多少天?”
  教师结合各小组代表的汇报,将结果写在黑板上:[108÷(10812 10818)=7.2](天),[36÷3612 3618=7.2](天),[a÷(a12 a18)=7.2](天),[1÷(112 118)=7.2](天)。
  学生的智慧真的不能低估!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突破了一个个难点,从多角度找到了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习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
  探究二:验证解题思路,梳理解题策略。
  1.优化归纳。当解答问题的方法多样化时,必须进行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各种解法,并思考:①比较上述各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②你喜欢哪种方法?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解决方法是否正确?
  各小组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始交流,然后集体展示。针对第一个问题,“金鹰翱翔”组抢先发言:“不论把工作总量假设成多少,结果都是7.2天,因为一队、二队单独做的时间没变,所以合做时间就不会变。”“雏鹰高飞”组不甘示弱:“无论这条道路有多长,一队每天总是修总长的[112],二队每天总是修总长的[118],因此,合修的工作效率不变。合修的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合修的工作时间就是合修效率的倒数。”学生能做出这样的表述,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工程问题的关系和特点。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意见并不统一,经过反复比较,大部分学生倾向于把道路长假设成“1”,因为这样思考和解答都很简便。
  2.我会应用。这个环节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巩固练习,二是当堂小结。巩固练习时,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中的相关练习题,目的是了解成绩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工程问题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总结,进一步理清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四、自我测评
  《导学练案》在“自我测评”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了一组习题,以检测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全部做完,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进行练习。学生做完后,一般宜采用当堂面批的方式进行批改。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也可以发挥兵教兵、兵带兵的优势,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协助批改。   五、应用拓展
  “工程问题”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因此,教师设计了几道生活运用类的题目。如:①有一批布,如果只做西服的上衣可做20件,只做西服的裤子可做30条,请你算一算,这批布可以做几套这样的西服?你还能想到类似的问题吗?②单独打一份稿件,小李5小时可以打完,小王6小时可以打完。现在小李先打2小时,剩下的由小王单独打,小王还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这个环节渗透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思想,努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价值。
  【互动链接】
  “三五”模式推行之初,在一次教研会上,我让老师们围绕《导学练案》和“五步导学”使用中的问题谈谈意见或建议。“每节课都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展示,展示,全是学生展示,还要老师干什么?”老师们纷纷吐槽。
  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会后,我与教研组长李老师商讨。“试试微课题研究吧!”李老师提议。于是,学校成立了“三五”模式微课题研究小组,大家分头承担“前置学习”“学习探究”等某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运用“三五”模式越来越熟练。学校适时组织开展了“三五”模式展示课活动。课堂上,孩子们高举的小手、绽放的笑脸、激烈的争辩让人倍感欣喜;老师呢,站在教室一角,欣赏着孩子们的表现,时不时地点评两句,引导一下。“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大家眼前一亮,“相信学生,相信自己,我一定也能做到!”
  就这样,课改之花在实小的土壤里次第绽放。
  (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王 莉)
  过关、晋星……教改让王林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郧阳区十大名师。
  2012年,茶店镇中心学校推行“教改过关四挂钩”制度(与教学岗位准入挂钩,与评先表模挂钩,与职称评审、岗位设置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要求全镇教师人人讲“三五”模式入门课、过关课。
  2014年,茶店镇被区教育局确定为教改实验区后,中心学校在“教改过关”的基础上又推出“晋星升级”制度。评选出的一星级、二星级教师,在评优表模、职称评审、岗位设置上赋予不同的分值。同时,学校还要求老师做到“五不准”,即:不准没有“二次生成”就进课堂上课;不准一问一答式教学;不准长时间让学生面对黑板;不准直接点名回答问题;不准说废话、多说话。
  环环相扣的措施,让茶店镇中心学校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十堰市郧阳区茶店中心学校 曾 永)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一、制作浮沉子,观察物体浮沉状态  八年级物理教材《浮力》第三节《浮力的应用》中,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了物体的浮沉条件:F>G时,物体上浮;F=G时,物体悬浮;F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启发也好,点拨也好,要注意适度、适时、适人。频繁的启发,是学生思维僵化、思绪低化、思想弱化的起点。点拨是扼要有效的启发,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浅及深的过程。“善教者,必善问。”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恰当的提问和巧妙的指点。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会点拨,在最需要的时间点化,在最不解的地方拨疑,以此强化教
谷城县整体推行“357”课堂教学模式。其中,“5”是指教学的基本流程:情境导学、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反馈测评。笔者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为例,谈谈五步流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境导学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学生都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至关重要。  情境导学环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由天上的星星我们能想象到地上的街灯,由奔流的小溪
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什么固然重要,但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这就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剖析学生平淡、稚嫩、精彩,亦或错误的回答背后隐藏的思想,站在同一思维频道上,解读学生思维,进而激起学生思考,跟进教学行为,成就课堂的精彩。  读懂学生情感,等待自省,唤醒思维认知  小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个体,只有读懂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才会真正了解学生,明白他们“因何而起”“何以如此”。  《分数的初步知识》
受生活经验局限,学生对古诗中的很多情境不熟悉,因而影响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学前,教师作足“外功”,能让诗歌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画古诗,让文字活起来  有的古诗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景色。理解诗意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诗中的情景画下来,能加深他们对诗意的理解。  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学生在纸上画出了红色的太阳、黛色的高山、银色的瀑布、紫色的云烟。教师见有的学生把瀑布画得太平、太短,再一次引导
一、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倍”  在教学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笔者采用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的办法来认识“倍”,效果颇佳。如,第一行画2个○,第二行画6个○,以第一行的2个○为标准,把第二行的圆片圈一圈,第二行画了3个圈,所以就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再让学生这样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刚开始,学生对“以第一行的两个○为标准”中的“标准”不能理解,笔者就
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北京市率先推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呼吁语文与英语要改革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发出了数学应退出高考的声音。根据网络调查数据,在网络上引发的“数学退出高考”之争,有七成网友反对数学继续留在高考科目中。“七成”是何等概念?这一现象的背后,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的数学,为何屡屡被吐槽?不少网友直言,自己
一、量的积累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的积累开始的。思维的发展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本质,笔者让学生不断画、反复看,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活动经验,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中笔者先用PPT出示主题图“鼹鼠钻洞”,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需要关注的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审题、分析题意,说出自己的困惑,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疑惑,进一步感知数学问题
笔者以省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获奖者——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丁席林老师主讲的八年级思想品德课《财产留给谁》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构建快乐、幸福课堂的。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感受学习趣味  本节课理论知识较多,如果老师只单纯讲解概念,不仅费时费精力,恐怕效果也不好。如果自始至终设置一个情境,依据情境的不断变化,引出不同的问题,将问题置入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点拨,完成教学任务就轻松有趣多了。所以,丁老师
“教什么”指的是教师对该学段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对本册教材编写意图的准确理解,以及对每一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本课时教材的透彻解读。教师只有明确了“教什么”,才能选择“怎么教”。下面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为例,谈谈小学数学运算课中“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一、深度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什么”  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不管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体例怎样,都是依据课标的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