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真探讨并建立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多元评价,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小学信息技术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努力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通过评价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多元智力 小学信息技术 相结合 评价原则 主体 方法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120-03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具有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师只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已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即: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一定的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利用身具备的信息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信息技术课的首要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评价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多元评价,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与小学信息技术课评价内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的语言、逻辑数理、运动、音乐、内省(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空间及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的均衡发展。该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它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评价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八种智能。
经过多年教学实验,笔者归纳出一些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内容与多元智能的相对应促进关系,如上表:
多元智能的理论证明,教学中学生的不同学习活动对应开发着不同的智能,对不同学习的活动、利用不同手段开展的评价能促进不同智能的发展。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的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观察、探究、交流、合作、操作、表达、努力、创造等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全面关注学生的多种智能的表现和应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多元智能的均衡开发。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相结合的实施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这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即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
2、全面性原则
小学信息的技术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成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
3、鼓励性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这关系到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而学生信息技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别人(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等)对他的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成就进行评价时,特别要注意无论是评价的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描述,都必须是激励性的而非打击性的。在评价学生学习成就时要多从学生的特长、特点出发,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权威武断和使人丧失自信心的语言,而应该多使用赞赏性、激励性的用语。
4、过程结果并重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不能只限于结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同样要进行评价。这就是要求: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学生的考查成绩,又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也既要看最后的成绩,又要看其学习的过程而在评价方式上,应把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查有机结合,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多元智力评价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其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我们的尝试的评价主体有学生自己、同学、任课教师、小组、全班,在公开课时还设置了听课教师的评价,较好地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策略有:
1、师评——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
老师的评价应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发掘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在指出学生不足时,态度要和蔼,以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一课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几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时我没有立即给予否定。而是等到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提出让这名学生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经过讨论研究动手实践,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等于删除操作,它是将对象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通过学生们的动手亲自验证后,几个认为错的同学及时改正了过来,这时我再给予了他们热情的评价。
当学生出现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延时评价,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为学生提供改正机会,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2、自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自我评价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态度、认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而,在课的总结阶段,我经常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可问:“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好吗?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做到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互评——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赏识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指出不足。在同学们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发言,又能客气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等方面互相评价。
4、家长评——家校沟通的良好渠道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尝试实现家长评价,也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开放日等活动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 把最能体现自己学业成就的内容做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之后在家长会期间进行循环播放,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做法。
(二)评价方法多样化
1、电子学档
电子学档就是以可视化、电子化的形式,记录学生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的一种特殊档案。由于这种评价载体的特殊性,它可以方便地为各种评价主体提供评价依据,因此,有利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个人成长记录
个人成长记录一般用于记录过程中内在的、隐性的所思所想(成就体验、失败困惑)。个人成长记录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氛围,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事、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信息技术课主要的新授课中,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完成作品、作品评价五个环节。笔者制定了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表,如下表。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方式较有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
四、多元智力评价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和效果
1、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自评,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在优势中找回自信,在缺点中完善自我,通过互评,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班级更加团结,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慢慢的培养起来;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就不仅只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多元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评价
以自评为例,通过自评教师不仅掌握了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而且可以从中分析教学的得失,这两个信息都可以为下面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多元评价,这种重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思维,认知发展经历了,评价教师教学得失,把评价尺度模糊化,在评价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化的评价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评价的结果更具客观性。
在教育改革中,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实施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一样的。多元化评价淡化了传统评价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真正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多元评价,在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适应当今现状的,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开明出版社,2003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美]Thomas Armstrong 著,张咏梅,王振强等译.课堂中的多元智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美]James Bellance等著,张咏梅等译.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多元智力 小学信息技术 相结合 评价原则 主体 方法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120-03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具有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师只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已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即: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一定的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利用身具备的信息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信息技术课的首要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教学评价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多元评价,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与小学信息技术课评价内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的语言、逻辑数理、运动、音乐、内省(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空间及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的均衡发展。该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它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评价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八种智能。
经过多年教学实验,笔者归纳出一些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内容与多元智能的相对应促进关系,如上表:
多元智能的理论证明,教学中学生的不同学习活动对应开发着不同的智能,对不同学习的活动、利用不同手段开展的评价能促进不同智能的发展。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的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观察、探究、交流、合作、操作、表达、努力、创造等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全面关注学生的多种智能的表现和应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多元智能的均衡开发。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相结合的实施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这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即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
2、全面性原则
小学信息的技术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成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
3、鼓励性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这关系到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而学生信息技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别人(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等)对他的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成就进行评价时,特别要注意无论是评价的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描述,都必须是激励性的而非打击性的。在评价学生学习成就时要多从学生的特长、特点出发,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权威武断和使人丧失自信心的语言,而应该多使用赞赏性、激励性的用语。
4、过程结果并重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不能只限于结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同样要进行评价。这就是要求: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学生的考查成绩,又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也既要看最后的成绩,又要看其学习的过程而在评价方式上,应把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查有机结合,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多元智力评价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其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我们的尝试的评价主体有学生自己、同学、任课教师、小组、全班,在公开课时还设置了听课教师的评价,较好地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策略有:
1、师评——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
老师的评价应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发掘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在指出学生不足时,态度要和蔼,以免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幻灯片的编辑——删除一张幻灯片一课时,学生在分组探索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几名学生认为在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编辑菜单——剪切就能删除这张幻灯片。从效果上说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但在原理上这与删除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时我没有立即给予否定。而是等到当课程进行到如何移动幻灯片后提出让这名学生利用先剪切后粘贴的方法来实现移动。此时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刚才你们不是告诉老师通过剪切可以将一张幻灯片删除吗,即然已经删除怎么可能又将他粘贴出来呢?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经过讨论研究动手实践,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剪切并不等于删除操作,它是将对象放到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通过学生们的动手亲自验证后,几个认为错的同学及时改正了过来,这时我再给予了他们热情的评价。
当学生出现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延时评价,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为学生提供改正机会,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2、自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自我评价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态度、认真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而,在课的总结阶段,我经常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可问:“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好吗?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做到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互评——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赏识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指出不足。在同学们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发言,又能客气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等方面互相评价。
4、家长评——家校沟通的良好渠道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尝试实现家长评价,也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开放日等活动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 把最能体现自己学业成就的内容做成一个多媒体作品,之后在家长会期间进行循环播放,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做法。
(二)评价方法多样化
1、电子学档
电子学档就是以可视化、电子化的形式,记录学生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的一种特殊档案。由于这种评价载体的特殊性,它可以方便地为各种评价主体提供评价依据,因此,有利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个人成长记录
个人成长记录一般用于记录过程中内在的、隐性的所思所想(成就体验、失败困惑)。个人成长记录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氛围,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事、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信息技术课主要的新授课中,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完成作品、作品评价五个环节。笔者制定了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表,如下表。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方式较有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
四、多元智力评价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和效果
1、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自评,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在优势中找回自信,在缺点中完善自我,通过互评,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班级更加团结,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慢慢的培养起来;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就不仅只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多元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评价
以自评为例,通过自评教师不仅掌握了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而且可以从中分析教学的得失,这两个信息都可以为下面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多元评价,这种重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思维,认知发展经历了,评价教师教学得失,把评价尺度模糊化,在评价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化的评价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评价的结果更具客观性。
在教育改革中,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实施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一样的。多元化评价淡化了传统评价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真正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多元评价,在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适应当今现状的,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开明出版社,2003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美]Thomas Armstrong 著,张咏梅,王振强等译.课堂中的多元智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美]James Bellance等著,张咏梅等译.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