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定量分析中考几何压轴题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來,各地不少中考几何压轴题,用传统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难度很大,如果能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分析、解答,往往更加简捷、巧妙.本文以2017年广州中考的一道几何压轴题为例,进行对比说明.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几何压轴题;定量分析
  一直以来,围绕相似三角形、圆等内容命制的纯几何证明题,不断出现在各地的中考压轴题中.由于其常需添加辅助线、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众多、覆盖的知识面广,因此,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传统几何方法定性分析,完成的难度很大.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少几何压轴题如能有意识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分析,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现以广州市2017年中考数学第25题为例,简述该题的几何解题思路,并呈现建立坐标系定量运算的解题思路,凸显用建立坐标系法解决某些几何压轴题的优势.
  一、基本公式
  为了顺利运用建立坐标系法解几何压轴题,需提前补充如下公式:
  两点间距离公式 若平面内两个点A,B的坐标为A(x1,y1),B(x2,y2),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E|=(x1-x2)2 (y1-y2)2.
  点到直线距离 设直线l的方程为Ax By C=0,点P的坐标为(x0,y0),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Ax0 By0 C|A2 B2.
  两直线垂直斜率关系 若两直线都存在斜率y1=k1x b1,y2=k2x b,则k1·k2=-1.
  中点公式 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两点,则中点公式为x1 x22,y1 y22.
  二、原题呈现及思路简述
  (2017年广州数学中考第25题)如图1所示,AB是圆O的直径,AC=BC,AB=2,连接AC.
  (1)求证:∠CAB=45°.
  (2)若直线l为⊙O的切线,C是切点,在直线上取一点D,使BD=AB,BD所在的直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E,连接AD.
  ① 试探究AE与AD之间的是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 EBCD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思路简述:
  (1)如图2所示,连接BC,因为AB是直径,所以∠ACB=90°,因为AC=BC,所以∠ACB=∠BCA=45°.
  (2)分∠ABD为锐角和钝角两种情况:
  ① 当∠ABD为锐角时,如图3所示,作BF⊥l于点F,证四边形OBFC是矩形可得AB=2OC=2BF,结合BD=AB知∠BDF=30°,再求出∠BDA和∠DEA度数可得;
  ② 当∠ABD为钝角时,如图4所示,同理可得BF=12BD,即可以知道∠BDC=30°,分别求出∠BEC,∠ADB即可得.
  (3)分D在C左侧(图3)和点D在点C右侧(图4)两种情况,作EI⊥AB,证△CAD∽△BAE,得ACBA=CDAE=12,即AE=2CD,结合EI=12BE,可得BE=2EI=2×22AE=2AE=2×2CD=2CD,从而得出结论.
  评析:此题将相似、平行、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内容相结合,考查了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核心思想方法.不仅要想到添加数条辅助线,还要能想到∠DBF=30°这个关键点,但即使是学优生,要想在有限时间内找到这个关键点,也有很大困难.
  三、建立坐标系法解题思路详细分析
  评析:这样求解,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E点的坐标,则可求出AE,AD,EB,CD的长度,EBCD的值也易求出,而E点的坐标可看作是直线AC与直线BD的交点,只要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出,这样求解,思路清晰、简洁.
  四、教学思考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可以发现用建立坐标系法解此类几何压轴题避免了添加辅助线之苦,解题思路更简捷、巧妙.当我们面对一道几何压轴题,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可以尝试用建立坐标系法去应对,兴许你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解题妙境.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沟通“数”与“形”的桥梁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是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典范.
  如何巧妙建立坐标系,才能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若图形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其对称性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例如,可以选择对称中心为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第二,可以利用图形中2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对称轴,此外,充分挖掘平面图形的特征,结合平面几何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来减少坐标参数,也能简化解题过程.
  无疑,用建立坐标系法解几何压轴题,思路清晰简洁、易于上手.而几何解法思考线路众多,逻辑性强,需要较高的解题技巧.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味运用建立坐标系法.有时会由于计算量大、数量关系复杂,使得思维受阻,有时还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上例第(1)小问,运用坐标系法反而显烦琐.因此,应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选用,才能化繁为简、大大提高学生解几何压轴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传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J].数学通讯,2004(6):15-16.
  [2]沈岳夫.巧用“坐标法”,妙解几何综合题[J].数理化学习,2015(7):21-22.
  [3]王震伟.巧建坐标系,妙解几何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26):69-70.
  [4]伍晓焰.2017年广州市中考数学年报[R].广州教育研究院,2017.
其他文献
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动手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听讲、解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操作中逐步增强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便利.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能力.笔者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5页“长方形和正方形动手做”的教学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摘要】《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作为一位教师,传道为先.所谓传道即为育人之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这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一个责任.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教学中肯定要重视德育渗透.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渗透.  【关键词】情境;过程;数学活动;魅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学
【摘要】数学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不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设计的优劣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提问的艺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一个萌芽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但经过一年级一年的学习,他们的数学思维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可以进行一些稍微有一点难度的数学知识学习.在小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函数零点问题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作为基本初等函数,方程和图像的交汇点,要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要熟练灵活地变通.这类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蕴含了丰富的数形结合与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高考函数零點的考查大多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可能也会在导数压轴题中涉及,难度较大,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放弃.小题所考查的角度有解方程求具体函数的零点、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确定零点存
“计”,我认为是对于算理的理解,计谋、合计是观察思考后做出合理的选择;“算”,我认为是对算法的归纳,运用正确的理解,快速地解决问题.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探究与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立足理解,算理是基础  何为算理?顾名思义,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
【摘要】知识从生活中而来,同时知识最终运用于生活,以此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及时地进行教学改革,尽量缩短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更强,这样既能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可以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利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与探究数学问题,并透过生活现象来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真正解
【摘要】课堂是教师开展学习,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劣.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改变,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能力,因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做出分析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可以产生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优化课堂;兴趣;初中数学;策略;分析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学生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感,可以在有效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重提出“四基”“四能”,为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四基”、培育“四能”,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四基”;“四能”;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1361027,No.1127104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4A030313625);广东省教育
一道例题,如果静止、孤立地去讲解它,那么充其量只不过解决了一个问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探索性,大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笔者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图形、题设和结论进行恰当的变化,充分发挥例题、习题中图形的教学功能,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画图、观察、探索、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一题多解  如,75页例题10:已知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AB
背景分析:高考是一座独木桥,躲不掉也逃不过,高考中数学分数比例是8∶1∶1,80%是中低难度的题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得120分的,更不是所有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都能达到及格的分数.  近几年,阅读能力在数学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阅读仍然存在一些偏见,不少人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