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理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为什么要读古诗?当笔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时,回答有惊人的雷同:大人们要求的,考试会考到的。我一阵心悸,我们引以为豪的古诗词在孩子们的眼中竟然成了一盘索然无味的鸡肋。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理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动机认识的缺失,势必造成吸收的障碍。只有亲身体会到诗歌的含蓄美、意境关、章法美、凝练关,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原动力,拨开尘封的历史,切己体察,感同身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此诗写于公元763年,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被官兵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激情的七言律诗。
  在教学时,因为诗歌的历史背景、诗人的颠沛人生离学生太过久远,学生们并不能从心理上理解诗人的狂喜心情。读诗其实就是读作者。“诗人,一个向人们说话的人”(威廉·华兹华斯)这句话就启示着我们,只有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纳入学生的生命体验,唤醒学生对人生的寻访、记忆和展望,才能实现无缝的对接、无声的共振。为此,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文化“苦”旅,设计了叙事系列的幻灯片,与“史”同行。
  (课件出示杜甫形象)“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刚进家门,杜甫听到的是幼子活活饿死的噩耗,身为一位父亲,痛心、哀伤、自责之情可想而知,因此发出了“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悲叹诗人最大的梦想是能与家人相聚,因而有:“有客有客杜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杜甫白头乱发垂过耳,风雨飘摇中,在山谷里拾橡粟充饥,凄情惨景令人心揪……
  “他就这样弓着背,踉跄着走来。一路上坑坑洼洼,风雨交加,他跌跌撞撞,每一步,却又迈得沉稳而坚决。他皱着眉,一脸的疲惫忧愁,但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却炯炯有神,他双眼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家,辗转沟壑的流民。”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面对沦陷的长安,他“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新安吏》中“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兵。”骨肉亲情即将生离死别的深切哀痛,令人心酸落泪;《潼关吏》:“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惨浸染其中;《石壕吏》中的老妇道出征夫之惨: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一家三口,惨苦至极;而“三别”中,洞房花烛夜却是明日生离死别时;老翁赴战,泪水汇聚人间深悲剧痛:征夫孑然形影相吊,泣问上苍“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杨国忠捕人再攻南诏,他听到“哭声直上千云霄”;身临岳阳楼,他还是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在这些诗里,我们和唐代的百姓一起,感受战争的恐惧,听他们的唏嘘、呻吟、饮泣、痛诉、长啸,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百姓的疾苦、贫富的悬殊、战争的残酷、酷吏的蛮横、国家的纷乱,杜甫将自己的血磨成墨,一笔一画,写的尽是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忧患。奸臣的丑恶,他在黑暗中为别人点灯,饱览着民生疾苦,体察着人间冷暖,他的一生,都围绕着忧国忧民坎坎坷坷。直到官军收河南河北,他日夜的期盼,终于得到了一点回应,泪水夺眶而出,这已不再是普通的喜悦了,他的酸楚、苦涩、疯狂交织在一起,难以言喻。这仿佛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他“漫卷诗书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从他近乎疯狂的喜悦里。我们可以看到昔日他多少的苦涩和艰辛。他将他的情感全部倾注在那些沉重朴实的文字上。学生们被这研血成字的诗歌深深震颤着。
  还有什么理由不阅读呢?当抽象凝练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学生才能如此地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蕴,才能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文本的表层展示着世相,在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热爱、执著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人文意识,这是诗歌最具魅力的部分,在看似非理性的思维下闪烁出本该有的金属般的光泽。
其他文献
书名:语文学科案例教学法  作者:蔡伟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7563551  定价:96元  目前,教师职前培训即师范教育仍然面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困境,师范毕业生的学科教学理论往往不能有效指导其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和课堂设计能力低下。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提升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并启发其不断反思、创新的指导性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案
设计理念    为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理念,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拉萨的天空,您____”的读书交流中开展一系列的紧扣文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5”的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告诉学生,我国是菊花的王国并提出具体观察要求;第二部分是部分名贵菊花的图片资料;第三部分是学生范文。整个习作要求学生以菊花为题材,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将搜集到的信息写成一篇文章。    【训练目标】  1.以菊花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探究兴趣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抓住特点写下来。  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有意识地到野外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特点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气息,或者回忆秋游活动中感受到的秋天景象。  2.教师:有关秋天景色的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审清题意  1
阅读有“道”,笔者教语文二十多载,虽然阅读了不少诗文,却总觉得不能登堂入室。偶读郑振铎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鉴赏与研究》一文,有了意外的收获。    学生应该怎样阅读一篇课文?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究竟应给予怎样的引导?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教师自己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切实可行的鉴赏方法,便只能对学生泛泛地讲些诸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大而空的道理。阅读有“道”,笔者教语文二十多载,虽然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保证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平等,关键是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场”,即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会有高质量的对话。本教学设计,以文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基础,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感悟人物形象。
《冯谖客孟尝君》出于《战国策》,该书记载了春秋《左传》以后至楚、汉统一245年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包含《左传》《国语》所未见的史料,在刘向(前77—前6年)将之编撰成书以前,不少就為司马迁(前145—?)所征用。然而,许多史料是不确切的,更多是策士们的夸张甚至虚构,就是司马迁有时也难免上当。《汉书·艺文志》将《战国策》列为史,有学者不认为是史,将之归入子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应该将其作为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运用他那炉火纯青的读、品功夫,使学生对母爱的解读真可谓是入木三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于老师,走进他的《秋天的怀念》。    一、语言有温度,披文入情,读中知母爱  师:谁来把课题读一读?
近年的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更重视对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量,尤其是矛盾分析型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题面中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的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仅仅停留于以往的作文程式教学或者概念化的审题立意指导,不指导学生如何具体分析,不引导学生如何理性判断,学生写作水平很难提高。  矛盾分析型作文指导重在做好两方面事情:一是分析题意;二是分析矛盾。下面分而论之。  一、矛盾型作文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综合运用,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已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之后,小学生作文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学生被动作文,逐步向主动作文转化;由模式化作文逐步向个性化作文转化;由作文的成人化向写童心童趣转化;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