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特素有“沉默大师”的美誉,停顿和沉默是品特戏剧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品特打破了以往强调的语言特点,用沉默这一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内心。在品特眼里,人们有时候说话未必是为了交流,有时候也会用沉默来掩饰人们内心的赤裸。那些恰当的沉默反倒传达更多的含义,沉默让品特的作品变得耐人寻味,沉默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品特作品沉默的风格,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关键词】沉默 语言 内心 品特的风格
一、哈罗德·品特
圣诞节之际,哈罗德·品特“沉默”了,这次不是他戏剧里的经典沉默,而是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戏剧事业。生前,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情形:一个破败的、小小的空间,几个被“困在”屋子里慌慌张张的人们。人们或站立,或坐着,或滔滔不绝,或沉默不语,这就是品特的戏剧,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有人说,品特戏剧中的对话是“录音机式”的对话,说说停停,停了又说,他自己在酝酿作品时,不像其他戏剧家把停顿留给演员,让演员自己去停顿话语,在品特的作品里,每一个停顿,在何时、何处沉默都要写出来。因此,在品特的语言中,充满着重复、回避、躲闪、啰嗦和沉默,而沉默使得文章意味深长。有媒体评价“品特擅长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不祥与平静状态下的噪声,这使他成为最有影响的剧作家并成为同代人模仿对象。”
1930年10月10日,品特出生在伦敦东部哈克尼一个犹太裁缝家庭,品特没有上过大学,16岁便辍学,后来读过几个戏校,但是心中有着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热爱,因此便产生了品特的第一步戏《房间》(1957)。品特27岁那年,品特的朋友想拍摄一部戏,想请品特来撰写,品特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让品特六个月内交稿,谁知品特四天就写好了,从此走上了剧本创作的道路。正是在这部剧作中,品特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不安与惶恐,近50年后,200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对》一剧,但是公众反应不佳。1960年《看门人》让品特名声大震,《生日派对》使品特再受关注。品特自1975年创作独幕剧《房间》起到2000年《往事记忆》止,品特在40余年的创作中创作了五十余部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和电影脚本。值得注意的是,品特的戏剧注重人物内心的潜台词,尤其是停顿(Pause)和沉默(Silence)下的潜台词,因此,有人称之为“潜台词之王。”
二、停顿与沉默
1.停顿与沉默的概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写道:“短暂的沉默,在剧中叫做停顿,停顿有语气上的问题,但有的停顿是一种无声的内心动作,这种戏剧性的停顿多表现在人物心理起伏变化的时刻,如一个外部动作之后向下一个外部动作转折时,剧中人物忖度自己的处境,思考着对策,就可能出现停顿,它是一种心理过渡。有时候,沉默意味着剧中人物的自我防卫,主人公们想寻求自保之道,有时候,沉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异化,有时候,用无声的沉默来进行有声的反叛,而这些沉默是有回声且掷地有声的。
2.停顿与沉默的功能。沉默并不是交流的停滞,剧作家正是用沉默表现着交流双方的内心活动。位高者用沉默的方式表现了自己的不可一世,位低者则用沉默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对位高者的尊重与顺从。沉默也可使剧作家的戏剧得到升华,制造了十足的悬念,为后文埋下伏笔。在刻画剧中人物时,剧作家也擅长使用沉默来表现说话人内心的慌乱以及没有信心。但是,沉默只是剧作家的写作策略,而不是空白。
三、沉默下的自我防卫
《看管人》是一个三人三幕剧。米克二十八、九岁,是个成功的小商人;阿斯顿三十多岁,是米克的哥哥,因接受电击疗法而变得迟钝,无法工作;戴维斯是个流浪的老头,穷困潦倒,沾染了不少坏的习气,又懒,脾气又坏,又软弱,又爱骗人。剧中一共出现大约360次的停顿,仅戴维斯自己就占了230处之多。第一幕米克一个人在屋子里,坐在床上,默不作声,仰望着天花板,目不转睛的看着桶,没有表情,接着米克又沉默了30秒。观众们屏气凝神的注视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期待着故事慢慢的展开。
第一幕最结尾,米克将戴维斯打倒在地,自己则走向椅子,坐下,毫无表情的注视着戴维斯,戴维斯没有与米克理论,而是不安的扭动着自己的身体,按摩着自己的胳膊,戴维斯依旧在地上没有起来,这时,舞台上是寂静的。这种寂静显示了米克优越的感和主人的地位,而戴维斯的寂静则显示了他的自卑和自我防卫。戴维斯不想再与米克理论,想了结被打事件。而第二幕一开场,两个人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没有变化,也充分说明了戴维斯的懦弱、屈服和自我防卫。对抗是延续的,而戴维斯却始终是防卫的。在被阿斯顿问道自己的身世时,戴维斯停顿多处。
例1.阿斯顿:你是威尔士人吗?
(停顿)
戴维斯:唔,我到处……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我四处……
此前,阿斯顿也在不断地询问戴维斯的身世,而戴维斯支支吾吾,始终说不出自己来自哪里,以及自己的身世。这时,阿斯顿碰触到戴维斯对于自己身份的敏感的神经。他游走于人与社会的边缘,对每个人甚至是这个社会来说他都是隐形的,他是不重要的。他也觉得外界社会是不安全的,同时,也觉得阿斯顿是不可靠的、不能信赖的。戴维斯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临时身份和沉默,展现了他身份的神秘性,戴维斯心灵的大门是关闭的,他不想对外界敞开自己的心门,自我防卫做的很到位。
四、沉默下生存的迷惘与社会的冷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品特的童年,同时也是的他丧失了安全感,战争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的恐惧。战争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政治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机器取代着劳动力,人们的精神危机也随之爆发,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環境中丧失了安全感,也弱化了对彼此的信任,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对外界世界是敏感、不信任、陌生和冷漠的。从品特的《送菜升降机》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人们的心理状态,戏剧中,班和格斯之间没有很大的冲突与矛盾,相反沉默确实非常常见。 《送菜升降机》讲述的是班和格斯两位杀手的故事。在两个人身上充满着神秘。升降机最后“命令”班杀掉格斯。虽然观众们不能直接看到幕后的操纵者,但是却能感到由衷神秘的力量。最后,格斯感觉到自己在权力与命运面前是无法抗争的,于是陷入了沉默,而且是长时间的沉默。在《送菜升降机》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左右次的沉默,足以表达了格斯内心的慌乱,人们之间的漠不关心。一个人面临着迷惑和冷漠的对待,无论用多少语言来描写人们的心理状态也显得苍白无力,那一刻,格斯是绝望、迷惘和疑惑的。同时,剧本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班翻弄着报纸,弄出很大的声响。”在那一刻,班是渴望交流的,并且试图与格斯交流,这一描写,道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班想试图改变这种冷漠的关系,但是却失败了。品特的戏让我们感到了宁静下的欲望、平淡下的不安。除了沉默,我们还能用什么面对这样一个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冷漠的社会呢?
五、品特的沉默
品特是个反战的作家,他反对北约空袭塞尔维亚,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品特在海德公园发表演讲:“美国这只怪兽已经失控了,我们必须坚决地挑战它,否则它的野蛮终将造成世界的毁灭。”2005年,品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曾公开指出,获奖是因为政治的原因。2005年3月,品特宣布他已决定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集中精力于政治活动,2000年的剧作《庆典》当属他的封笔之作。品特的作品,会经历时间以及读者的考验,获奖的政治原因是否存在不应该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品特在作品《山地语言》中明确的反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公带来的杀戮,对充斥世界的各种不公正境况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的反战情绪也受到了多方的不满,有人反感他的“诚实”,想让品特沉默。2008年,品特真的沉默了,而他的“沉默”也会像他的作品一样的耐人寻味,值得人们反复品尝其中的滋味。
品特曾自己说道,沟通太可怕了,是的,沟通时可怕的,就像一个没有随时可能炮炸的炸弹一样,谈笑间就能使得一切灰飞烟灭。在品特的戏剧中,经常使用沉默这一写作手法,品特是想通过沉默来传达一种“企图”,一种人们不想表达出来的话语。戏剧外的品特言辞犀利,有棱有角,而戏剧中的品特却是沉默不语的。1962年品特曾说过:“体验越是尖锐,表达越是含混。”沟通并不困难,理解也未必万岁,也许,品特也不知道应不应该沉默!
参考文献: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林陵译.演员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哈羅德·品特.施威荣译.送菜升降机[M].荒诞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关键词】沉默 语言 内心 品特的风格
一、哈罗德·品特
圣诞节之际,哈罗德·品特“沉默”了,这次不是他戏剧里的经典沉默,而是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戏剧事业。生前,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情形:一个破败的、小小的空间,几个被“困在”屋子里慌慌张张的人们。人们或站立,或坐着,或滔滔不绝,或沉默不语,这就是品特的戏剧,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有人说,品特戏剧中的对话是“录音机式”的对话,说说停停,停了又说,他自己在酝酿作品时,不像其他戏剧家把停顿留给演员,让演员自己去停顿话语,在品特的作品里,每一个停顿,在何时、何处沉默都要写出来。因此,在品特的语言中,充满着重复、回避、躲闪、啰嗦和沉默,而沉默使得文章意味深长。有媒体评价“品特擅长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不祥与平静状态下的噪声,这使他成为最有影响的剧作家并成为同代人模仿对象。”
1930年10月10日,品特出生在伦敦东部哈克尼一个犹太裁缝家庭,品特没有上过大学,16岁便辍学,后来读过几个戏校,但是心中有着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热爱,因此便产生了品特的第一步戏《房间》(1957)。品特27岁那年,品特的朋友想拍摄一部戏,想请品特来撰写,品特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让品特六个月内交稿,谁知品特四天就写好了,从此走上了剧本创作的道路。正是在这部剧作中,品特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不安与惶恐,近50年后,200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对》一剧,但是公众反应不佳。1960年《看门人》让品特名声大震,《生日派对》使品特再受关注。品特自1975年创作独幕剧《房间》起到2000年《往事记忆》止,品特在40余年的创作中创作了五十余部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和电影脚本。值得注意的是,品特的戏剧注重人物内心的潜台词,尤其是停顿(Pause)和沉默(Silence)下的潜台词,因此,有人称之为“潜台词之王。”
二、停顿与沉默
1.停顿与沉默的概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写道:“短暂的沉默,在剧中叫做停顿,停顿有语气上的问题,但有的停顿是一种无声的内心动作,这种戏剧性的停顿多表现在人物心理起伏变化的时刻,如一个外部动作之后向下一个外部动作转折时,剧中人物忖度自己的处境,思考着对策,就可能出现停顿,它是一种心理过渡。有时候,沉默意味着剧中人物的自我防卫,主人公们想寻求自保之道,有时候,沉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异化,有时候,用无声的沉默来进行有声的反叛,而这些沉默是有回声且掷地有声的。
2.停顿与沉默的功能。沉默并不是交流的停滞,剧作家正是用沉默表现着交流双方的内心活动。位高者用沉默的方式表现了自己的不可一世,位低者则用沉默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对位高者的尊重与顺从。沉默也可使剧作家的戏剧得到升华,制造了十足的悬念,为后文埋下伏笔。在刻画剧中人物时,剧作家也擅长使用沉默来表现说话人内心的慌乱以及没有信心。但是,沉默只是剧作家的写作策略,而不是空白。
三、沉默下的自我防卫
《看管人》是一个三人三幕剧。米克二十八、九岁,是个成功的小商人;阿斯顿三十多岁,是米克的哥哥,因接受电击疗法而变得迟钝,无法工作;戴维斯是个流浪的老头,穷困潦倒,沾染了不少坏的习气,又懒,脾气又坏,又软弱,又爱骗人。剧中一共出现大约360次的停顿,仅戴维斯自己就占了230处之多。第一幕米克一个人在屋子里,坐在床上,默不作声,仰望着天花板,目不转睛的看着桶,没有表情,接着米克又沉默了30秒。观众们屏气凝神的注视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期待着故事慢慢的展开。
第一幕最结尾,米克将戴维斯打倒在地,自己则走向椅子,坐下,毫无表情的注视着戴维斯,戴维斯没有与米克理论,而是不安的扭动着自己的身体,按摩着自己的胳膊,戴维斯依旧在地上没有起来,这时,舞台上是寂静的。这种寂静显示了米克优越的感和主人的地位,而戴维斯的寂静则显示了他的自卑和自我防卫。戴维斯不想再与米克理论,想了结被打事件。而第二幕一开场,两个人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没有变化,也充分说明了戴维斯的懦弱、屈服和自我防卫。对抗是延续的,而戴维斯却始终是防卫的。在被阿斯顿问道自己的身世时,戴维斯停顿多处。
例1.阿斯顿:你是威尔士人吗?
(停顿)
戴维斯:唔,我到处……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我四处……
此前,阿斯顿也在不断地询问戴维斯的身世,而戴维斯支支吾吾,始终说不出自己来自哪里,以及自己的身世。这时,阿斯顿碰触到戴维斯对于自己身份的敏感的神经。他游走于人与社会的边缘,对每个人甚至是这个社会来说他都是隐形的,他是不重要的。他也觉得外界社会是不安全的,同时,也觉得阿斯顿是不可靠的、不能信赖的。戴维斯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临时身份和沉默,展现了他身份的神秘性,戴维斯心灵的大门是关闭的,他不想对外界敞开自己的心门,自我防卫做的很到位。
四、沉默下生存的迷惘与社会的冷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品特的童年,同时也是的他丧失了安全感,战争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的恐惧。战争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政治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机器取代着劳动力,人们的精神危机也随之爆发,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環境中丧失了安全感,也弱化了对彼此的信任,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对外界世界是敏感、不信任、陌生和冷漠的。从品特的《送菜升降机》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人们的心理状态,戏剧中,班和格斯之间没有很大的冲突与矛盾,相反沉默确实非常常见。 《送菜升降机》讲述的是班和格斯两位杀手的故事。在两个人身上充满着神秘。升降机最后“命令”班杀掉格斯。虽然观众们不能直接看到幕后的操纵者,但是却能感到由衷神秘的力量。最后,格斯感觉到自己在权力与命运面前是无法抗争的,于是陷入了沉默,而且是长时间的沉默。在《送菜升降机》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左右次的沉默,足以表达了格斯内心的慌乱,人们之间的漠不关心。一个人面临着迷惑和冷漠的对待,无论用多少语言来描写人们的心理状态也显得苍白无力,那一刻,格斯是绝望、迷惘和疑惑的。同时,剧本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班翻弄着报纸,弄出很大的声响。”在那一刻,班是渴望交流的,并且试图与格斯交流,这一描写,道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班想试图改变这种冷漠的关系,但是却失败了。品特的戏让我们感到了宁静下的欲望、平淡下的不安。除了沉默,我们还能用什么面对这样一个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冷漠的社会呢?
五、品特的沉默
品特是个反战的作家,他反对北约空袭塞尔维亚,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品特在海德公园发表演讲:“美国这只怪兽已经失控了,我们必须坚决地挑战它,否则它的野蛮终将造成世界的毁灭。”2005年,品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曾公开指出,获奖是因为政治的原因。2005年3月,品特宣布他已决定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集中精力于政治活动,2000年的剧作《庆典》当属他的封笔之作。品特的作品,会经历时间以及读者的考验,获奖的政治原因是否存在不应该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品特在作品《山地语言》中明确的反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公带来的杀戮,对充斥世界的各种不公正境况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的反战情绪也受到了多方的不满,有人反感他的“诚实”,想让品特沉默。2008年,品特真的沉默了,而他的“沉默”也会像他的作品一样的耐人寻味,值得人们反复品尝其中的滋味。
品特曾自己说道,沟通太可怕了,是的,沟通时可怕的,就像一个没有随时可能炮炸的炸弹一样,谈笑间就能使得一切灰飞烟灭。在品特的戏剧中,经常使用沉默这一写作手法,品特是想通过沉默来传达一种“企图”,一种人们不想表达出来的话语。戏剧外的品特言辞犀利,有棱有角,而戏剧中的品特却是沉默不语的。1962年品特曾说过:“体验越是尖锐,表达越是含混。”沟通并不困难,理解也未必万岁,也许,品特也不知道应不应该沉默!
参考文献: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林陵译.演员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哈羅德·品特.施威荣译.送菜升降机[M].荒诞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