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云南省兰坪县玉狮场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玉狮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玉狮场普米族生存环境的旅游资源特色及其蕴含的资源特色,探讨其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玉狮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0-02
1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聚落为平台,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及社区经济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乡村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现实途径,并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趋势之一。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在这种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真、土、古、始”主体特色的同时,外来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应等也为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代化过程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解体和全然悲惨的现象”,目前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剧烈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打破原有封闭的民族村落,导致了普米母语、风俗、祭祀、服饰等传统民族在年轻一代中淡去。虽然发展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但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规划后,旅游对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族群意识、社区经济等有重要作用。
2 玉狮场村旅游资源分析及特征
2.1 玉狮场概况
玉狮场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河西乡箐花村委会。位于河西乡东侧,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通甸镇12公里,2009年修通了通往河西乡的毛坯路,近期内实现道路硬化。该区域人口369,面积33.68平方公里,海拔2500m,年平均温10℃,年降水量850mm,耕地589亩,林地4813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2 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法、文献查阅、访问座谈等方法进行旅游资源概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大概有8大主类。(见表1)
2.3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以原生态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核心。通过对旅游区资源的分析,总结如下:
(1)古:寨子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它被认为是普米族文化的正宗位点。村里仅有589亩可耕地,却有8万多亩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榧木、云杉、铁杉、冷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其中树龄在1200年至2000年间的原始古树群最为壮观。当代原始森林的日益减少,使得玉狮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2)幽:玉狮场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多珍贵原始树种,山中生长着多种蕨类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态森林景观。
(3)险:该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纵横,地势险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马驿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测的山间峡谷中,别有洞天。尤其适合于科考、探险旅行。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韩归教”,有很多的鬼神,传统宗教仪式有:祭龙潭、祭山神、祭树神。这表明普米族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崇拜,对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树种有着敬畏之情,不会随意破坏。
(5)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性较好:普米族作为玉狮场的主体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与手工艺品、以人马驿道为代表的独特交通、内涵丰富的节庆与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树中孕育,嫣然构成了一副别致的民族田园风画卷,形成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极佳组合。此外,玉狮场周边坐落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高原生态森林与民族村寨相互衬托,且空间分布良好。这些都为玉狮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3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欠发达
本区域虽蕴含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当地居民以种植、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贫困导致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高门槛的旅游业需要经济建设作为后盾,故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首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乡村交通不便利,景区可进入性差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老君山脉中的玉狮场,整座村庄四面环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马驮为主。从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乡的道路蜿蜒曲折,时常受到雨天影响致使道路泥泞难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发展。
3.3 旅游资源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狮场最初受到关注是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森林而拒绝修路的报道。而后,陈哲的“土风计划”,使玉狮场名声大震。外界议论更多的是当地发展的经济问题,而关于旅游资源却鲜为人知。因此,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4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非常弱
目前,玉狮场缺乏外界的投资经营,当地村民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都制约其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5 缺乏社区管理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有发展旅游业的意愿,并讲述了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一个社区共同参与和进行旅游管理的组织。当地村民对待发展旅游业有不同看法:少数村民坚持陈哲的“土风计划”,他们抵制旅游业甚至“拒绝道路”,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多数村民支持发展旅游,但前提保证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环境。总的讲,当地人渴望发展,希望旅游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4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
4.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及开发指导思想
4.1.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自身独特的民风和原生态森林资源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拟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4.1.2 开发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度规划的理念,以保护促发展,在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旅游业。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和云南旅游发展规划战略以及《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展旅游发展的布局。坚持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普米族原生态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探险科考旅游作为补充,突出旅游脱贫的功能,强化当地旅游特色。
4.2 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性。玉狮场进行旅游主题开发要始终围绕着普米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展开,如“生态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
(2)特殊性。紧抓原生态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开发多元、专项的旅游产品。
(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深度策划开发。
(4)参与性。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意愿,使当地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加强对当地普米族村寨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村寨住宅布局,杜绝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游客需在本区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设施的同时,更好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这要求当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识较高的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的方式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
4.4 建立普米族文化传习馆,加强旅游宣传
经当地村委会指导,玉狮场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包括图书资料室、陈列室等)。但并未充分体现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应辅助开展举办培训和展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等活动。陈列室可展示当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饰、四弦等;依附当地丰富珍贵的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资源,可举办“认领绿色”环保活动,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资认领一株幼苗,附上认领人的基本信息,待成木后回归自然;也可通过类似公益方式或环保行动扩大玉狮场知名度。
4.5 营造活跃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的过程中,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广泛动员村民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既得利益联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朴的普米族文化习俗,讲普米话、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营造生态民族村寨的文化氛围。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米族民族风情表演团队,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
4.6 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组合区
由于玉狮场旅游资源同质性情况普遍,应加强与周围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协同发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长背包客的停留时间。徒步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还能欣赏到不同文化特质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
4.7 建立景区与社区一体、游人与居民一体的适合当地特色的社会运转机制
玉狮场内居民人口数量虽少,但也急需一支能够驾驭当地旅游经营的管理力量,除发挥原有玉狮场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外,也应该顺势成立类似于“玉狮场旅游管理协会”组织管理,并设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如环卫组(主要负责未来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厕所、垃圾处理等)等。通过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力求达到玉狮场人口数量稳定、农民收入增加、社区活力增强等目标的和谐统筹发展。
4.8 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5 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农村旅游”,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保意识的深化,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乡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生态旅游以其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乡村生态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尹弘.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以]S.N.艾森斯塔德,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林.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8.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6]李庆雷,明庆忠.旅游规划:技术与方法(理论.案例)[M].第1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134-135.
[7]龙启德.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特征及乡村旅游开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23).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玉狮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0-02
1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聚落为平台,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及社区经济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乡村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现实途径,并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趋势之一。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在这种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真、土、古、始”主体特色的同时,外来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应等也为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代化过程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解体和全然悲惨的现象”,目前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剧烈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打破原有封闭的民族村落,导致了普米母语、风俗、祭祀、服饰等传统民族在年轻一代中淡去。虽然发展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但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规划后,旅游对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族群意识、社区经济等有重要作用。
2 玉狮场村旅游资源分析及特征
2.1 玉狮场概况
玉狮场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河西乡箐花村委会。位于河西乡东侧,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通甸镇12公里,2009年修通了通往河西乡的毛坯路,近期内实现道路硬化。该区域人口369,面积33.68平方公里,海拔2500m,年平均温10℃,年降水量850mm,耕地589亩,林地4813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2 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法、文献查阅、访问座谈等方法进行旅游资源概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大概有8大主类。(见表1)
2.3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以原生态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核心。通过对旅游区资源的分析,总结如下:
(1)古:寨子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它被认为是普米族文化的正宗位点。村里仅有589亩可耕地,却有8万多亩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榧木、云杉、铁杉、冷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其中树龄在1200年至2000年间的原始古树群最为壮观。当代原始森林的日益减少,使得玉狮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2)幽:玉狮场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多珍贵原始树种,山中生长着多种蕨类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态森林景观。
(3)险:该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纵横,地势险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马驿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测的山间峡谷中,别有洞天。尤其适合于科考、探险旅行。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韩归教”,有很多的鬼神,传统宗教仪式有:祭龙潭、祭山神、祭树神。这表明普米族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崇拜,对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树种有着敬畏之情,不会随意破坏。
(5)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性较好:普米族作为玉狮场的主体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与手工艺品、以人马驿道为代表的独特交通、内涵丰富的节庆与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树中孕育,嫣然构成了一副别致的民族田园风画卷,形成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极佳组合。此外,玉狮场周边坐落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高原生态森林与民族村寨相互衬托,且空间分布良好。这些都为玉狮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3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欠发达
本区域虽蕴含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当地居民以种植、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贫困导致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高门槛的旅游业需要经济建设作为后盾,故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首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乡村交通不便利,景区可进入性差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老君山脉中的玉狮场,整座村庄四面环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马驮为主。从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乡的道路蜿蜒曲折,时常受到雨天影响致使道路泥泞难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发展。
3.3 旅游资源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狮场最初受到关注是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森林而拒绝修路的报道。而后,陈哲的“土风计划”,使玉狮场名声大震。外界议论更多的是当地发展的经济问题,而关于旅游资源却鲜为人知。因此,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4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非常弱
目前,玉狮场缺乏外界的投资经营,当地村民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都制约其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5 缺乏社区管理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有发展旅游业的意愿,并讲述了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一个社区共同参与和进行旅游管理的组织。当地村民对待发展旅游业有不同看法:少数村民坚持陈哲的“土风计划”,他们抵制旅游业甚至“拒绝道路”,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多数村民支持发展旅游,但前提保证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环境。总的讲,当地人渴望发展,希望旅游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4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
4.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及开发指导思想
4.1.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自身独特的民风和原生态森林资源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拟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4.1.2 开发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度规划的理念,以保护促发展,在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旅游业。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和云南旅游发展规划战略以及《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展旅游发展的布局。坚持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普米族原生态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探险科考旅游作为补充,突出旅游脱贫的功能,强化当地旅游特色。
4.2 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性。玉狮场进行旅游主题开发要始终围绕着普米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展开,如“生态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
(2)特殊性。紧抓原生态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开发多元、专项的旅游产品。
(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深度策划开发。
(4)参与性。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意愿,使当地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加强对当地普米族村寨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村寨住宅布局,杜绝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游客需在本区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设施的同时,更好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这要求当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识较高的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的方式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
4.4 建立普米族文化传习馆,加强旅游宣传
经当地村委会指导,玉狮场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包括图书资料室、陈列室等)。但并未充分体现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应辅助开展举办培训和展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等活动。陈列室可展示当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饰、四弦等;依附当地丰富珍贵的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资源,可举办“认领绿色”环保活动,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资认领一株幼苗,附上认领人的基本信息,待成木后回归自然;也可通过类似公益方式或环保行动扩大玉狮场知名度。
4.5 营造活跃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的过程中,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广泛动员村民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既得利益联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朴的普米族文化习俗,讲普米话、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营造生态民族村寨的文化氛围。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米族民族风情表演团队,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
4.6 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组合区
由于玉狮场旅游资源同质性情况普遍,应加强与周围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协同发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长背包客的停留时间。徒步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还能欣赏到不同文化特质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
4.7 建立景区与社区一体、游人与居民一体的适合当地特色的社会运转机制
玉狮场内居民人口数量虽少,但也急需一支能够驾驭当地旅游经营的管理力量,除发挥原有玉狮场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外,也应该顺势成立类似于“玉狮场旅游管理协会”组织管理,并设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如环卫组(主要负责未来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厕所、垃圾处理等)等。通过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力求达到玉狮场人口数量稳定、农民收入增加、社区活力增强等目标的和谐统筹发展。
4.8 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5 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农村旅游”,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保意识的深化,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乡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生态旅游以其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乡村生态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尹弘.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以]S.N.艾森斯塔德,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林.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8.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6]李庆雷,明庆忠.旅游规划:技术与方法(理论.案例)[M].第1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134-135.
[7]龙启德.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特征及乡村旅游开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