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咏雪》一文比较短小,全文只有71字,由于充分预习,学生当堂就能背诵,在进行导入、朗读指导、文意疏通之后,我按照教学参考书的一个环节,抛出一个问题:“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比喻好?学生在我鼓励多元化、个性化解读理念的诱导下,终于得出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理由是柳絮也是白的,在风中飘飞的场面以及动态的特点和平常见到的雪的状态比较像。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理由是雪较大,且没有风,盐的颜色和撒落的状态跟雪比较接近。我对学生的看法大加赞赏。
由于时间充裕,我又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片刻之后,一学生提出:“公大笑乐”,他笑乐什么?有的认为谢太傅对前一个答案表示满意而笑乐;有的认为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而笑乐;有的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的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由于人教版教材的参考用书上也列出了这几种答案,我在肯定他们回答的同时,不自觉地补上了一句,这几种理解都可以。
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应该是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在我的追问下,他说出了自己看法的理由:1.从文中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可以看出,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在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所以我认为谢太傅对第一个答案或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比较牵强。2.如果是“笑”前喻,“乐”后喻,那文章应该在胡儿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之后,太傅就应该笑了,而不应该在谢道韫回答之后才笑乐。3.另外课文的导读部分也介绍:《短文两篇》写了两个聪明机智的孩子,结合两篇文章来看不是指胡儿和道韫,而是道韫和陈元方,可见编者的意图也是肯定道韫的比喻,也暗含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还在为要不要对这两个比喻分出个高低,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否答出而犹豫时,这个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独到的理解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提醒我应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指出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应当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这一提法毋庸置疑。文本的内涵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是有主导倾向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就体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这就是文本的主导倾向。
既然新课程强调要多元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言,老师在表示理解、肯定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不能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不仅造成文本价值取向的偏离,还势必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因此,对胡儿和道韫的这两个比喻,还应分出个高下。
从回答的先后比较:兄子胡儿抢先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显然是仓促以对,缺乏思考;兄女继之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乃是得到片刻的沉思,有备而来。
从词语的角度比较:所谓“差可拟”,因率尔而拿不准的心情直而言之;所谓“未若”,明显压兄子一头,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从喻体的特点比较:兄子的“撒盐空中”虽然形象感也很强,但盐为何物?给人咸涩之感,何美之有?兄女的“柳絮因风起”不但形象感强,而且轻柔、优美、高雅,似胜兄子一筹。
从本体的特征比较:胡儿把雪比作“盐”,只取雪的特征之一,那就是“色”相似而已,而忽略了“雪”的质的特点是“轻飘柔软”。于是,等到兄女吟时就聪明地弥补了胡儿的弱点,而把“雪”的飘飞的场面及色彩、动态的特点神形兼备地表现出来了,真是既形象又贴切。
从意象的角度比较:“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显得浅近、鄙俗。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做到了两者的统一,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让人身处隆冬寒天,恍若见到春天来了,读之令人神清气爽。
这样一“比”,“比”出了高低,“比”出了优劣,在“比”的过程中,不仅紧扣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他们的个性化见解和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既看到支路也看到大路。只有把握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谈得上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由于时间充裕,我又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片刻之后,一学生提出:“公大笑乐”,他笑乐什么?有的认为谢太傅对前一个答案表示满意而笑乐;有的认为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而笑乐;有的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的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由于人教版教材的参考用书上也列出了这几种答案,我在肯定他们回答的同时,不自觉地补上了一句,这几种理解都可以。
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应该是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在我的追问下,他说出了自己看法的理由:1.从文中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可以看出,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在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所以我认为谢太傅对第一个答案或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比较牵强。2.如果是“笑”前喻,“乐”后喻,那文章应该在胡儿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之后,太傅就应该笑了,而不应该在谢道韫回答之后才笑乐。3.另外课文的导读部分也介绍:《短文两篇》写了两个聪明机智的孩子,结合两篇文章来看不是指胡儿和道韫,而是道韫和陈元方,可见编者的意图也是肯定道韫的比喻,也暗含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还在为要不要对这两个比喻分出个高低,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否答出而犹豫时,这个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独到的理解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提醒我应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指出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应当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这一提法毋庸置疑。文本的内涵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是有主导倾向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就体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这就是文本的主导倾向。
既然新课程强调要多元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言,老师在表示理解、肯定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不能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不仅造成文本价值取向的偏离,还势必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因此,对胡儿和道韫的这两个比喻,还应分出个高下。
从回答的先后比较:兄子胡儿抢先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显然是仓促以对,缺乏思考;兄女继之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乃是得到片刻的沉思,有备而来。
从词语的角度比较:所谓“差可拟”,因率尔而拿不准的心情直而言之;所谓“未若”,明显压兄子一头,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从喻体的特点比较:兄子的“撒盐空中”虽然形象感也很强,但盐为何物?给人咸涩之感,何美之有?兄女的“柳絮因风起”不但形象感强,而且轻柔、优美、高雅,似胜兄子一筹。
从本体的特征比较:胡儿把雪比作“盐”,只取雪的特征之一,那就是“色”相似而已,而忽略了“雪”的质的特点是“轻飘柔软”。于是,等到兄女吟时就聪明地弥补了胡儿的弱点,而把“雪”的飘飞的场面及色彩、动态的特点神形兼备地表现出来了,真是既形象又贴切。
从意象的角度比较:“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显得浅近、鄙俗。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做到了两者的统一,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让人身处隆冬寒天,恍若见到春天来了,读之令人神清气爽。
这样一“比”,“比”出了高低,“比”出了优劣,在“比”的过程中,不仅紧扣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他们的个性化见解和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既看到支路也看到大路。只有把握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谈得上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的体验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