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古诗文里多情景交融之句,往往以“落木”“猿啼”“寒蝉”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氛围,便于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怀国思乡之情。诗词中这些凄凉的画面为何多以秋为背景呢?難道说秋就是悲伤的代名词?士人为何“悲秋”呢?本文以唐诗《登高》、宋词《渔家傲?秋思》和宋散文《秋声赋》为例探寻其原因。
关键词:文人 秋景; 悲伤之情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把黄叶树在秋雨中哭泣的情景与孤灯下独坐的老人两幅画面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用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意象,描绘了一幅江边秋夜图: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诗人彻夜未眠,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仅凭几组名词意象就展现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旅途的艰辛和思乡的无奈,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为何这些凄凉的画面都以秋为背景呢?难道说秋就是悲伤的代名词?自古以来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说法。面对大好春光转眼而逝而联想到自己青春不再、容颜已老,许多女子难免会徒增悲伤。“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是真实的写照。面对收获的金秋,农民丰收了,商人忙碌了,将士凯旋了,而那些仍功未成、名未就却鬓先秋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万物萧瑟,因而触景伤情,满腹悲慨。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亲眼目睹了下层百姓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亲自见证了唐的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53时创作了被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秋景图。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感受秋,把动态的疾风,盘旋的海鸥与静态的高天、清渚、白沙聚集于一个镜头内,风的怒吼、猿的哀鸣、低徊的海鸥这些意象冲淡了原本的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增添了悲凉之意。诗人又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仰一俯,既写出了万物的萧索,时光的流逝,又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末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因而在杜甫眼中,秋色是淡的,秋风是烈的,秋的意味是悲伤的,因为此时的他经历了长年战乱,早已无家可归,多年万里飘泊作客他乡,与亲友音信全无,又正值暮年,人生的秋季,还体弱多病,本想借酒浇愁,不曾想因病断酒,更增一缕新愁。
悲秋的文人不止唐代的杜甫一人,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也感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心想驰骋沙场的辛弃疾也悲愤“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了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空有满腔爱国热情却不被重用的愤怒。带兵守卫边疆的范仲淹也在《渔家傲》中描写了边塞壮阔苍茫的秋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抒发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深沉的忧国乡思之情。
面对环境艰苦的边塞,心怀抱效国家,肩负抵御西夏的重任,终日听闻“四面边声连角起”,长年目睹“长烟落日孤城闭”,用“衡阳雁去无留意”衬托自己思乡不能归的无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①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只能在“浊酒一杯家万里”中借酒浇灭心中的思乡之愁,即便如此,舍小家,保国家,依然是将士们无悔的选择,战功没有建立,回乡的打算就不能安排,这里用窦宪刻石而返衬托自己无功可庆的无奈。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的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结果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加重了北宋的危机,他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出征在外长年守卫边塞的将士们头发都花白了,克服艰苦的环境,忍受无法与家人团聚的痛苦,还是流下了泪水,可见征人们身体遭受了多大的痛苦,内心备受了多少煎熬,秋霜照应了将士们的心伤,所以说描写秋景更适于抒发悲情,边塞的空旷、苍茫、萧瑟映衬了诗人孤独、悲凉、痛苦的情感。
有人在唐诗宋词中“悲秋”,也有人用散文抒发“悲秋”。欧阳修的《秋声赋》可谓写秋的经典作。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②,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文字很经典,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运用四个比喻的修辞把听觉的声音转换为视觉形象,化虚为实,让人体会到了“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的特点,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这到底是什么声音呢?紧接着转入人们对秋的总体印象:秋色惨淡,秋容清明,秋气栗冽,秋意萧条,秋乐悲伤,秋心肃杀。可以说“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脫”是秋风杀伤力的体现。然而在作者看来,这一切都是必然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不能把飘零归咎给秋风,人也是一样的,“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人也有自己的人生时段,更何况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过度地忧劳加速了生命体的衰老,黑发变白,容颜枯槁,这些都不是秋的错,不要怨恨秋声。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浮沉二十多年,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人生苦短,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这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经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情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秋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季节,本无感情可言,但诗人们给秋披上了悲伤的外衣,给秋涂上了悲凉的色彩,把自己内心的伤感寄托在秋景上,使秋有了悲的意味。后人读之也倍受感染,于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便流传至今。
古代的封建文人墨客,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和传统人生观、世界观的束缚,因秋而生悲的伤感情绪是必然的。我们不必苛责他们的狭隘,反而应从字里行间体会他们彼时的处境,走进他们敏感而悲伤的心灵,欣赏并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读懂秋的人更易于读懂诗人的内心,更易于理解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读秋,赏秋,味秋吧。赏秋,不仅赏它的金黄,也赏它的清淡;既享受它带来的收获,也体味人们付予它的悲伤。秋的气息令人清爽,秋的滋味令人难忘。不禁想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往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秋天,让我们通过古诗文这个媒介,与古人心灵相通,感受他们的情怀,寻找自己的秋天。
注释:
①“燕然”即燕然山,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②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关键词:文人 秋景; 悲伤之情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把黄叶树在秋雨中哭泣的情景与孤灯下独坐的老人两幅画面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用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意象,描绘了一幅江边秋夜图: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诗人彻夜未眠,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仅凭几组名词意象就展现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旅途的艰辛和思乡的无奈,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为何这些凄凉的画面都以秋为背景呢?难道说秋就是悲伤的代名词?自古以来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说法。面对大好春光转眼而逝而联想到自己青春不再、容颜已老,许多女子难免会徒增悲伤。“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是真实的写照。面对收获的金秋,农民丰收了,商人忙碌了,将士凯旋了,而那些仍功未成、名未就却鬓先秋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万物萧瑟,因而触景伤情,满腹悲慨。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亲眼目睹了下层百姓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亲自见证了唐的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53时创作了被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秋景图。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感受秋,把动态的疾风,盘旋的海鸥与静态的高天、清渚、白沙聚集于一个镜头内,风的怒吼、猿的哀鸣、低徊的海鸥这些意象冲淡了原本的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增添了悲凉之意。诗人又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仰一俯,既写出了万物的萧索,时光的流逝,又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末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因而在杜甫眼中,秋色是淡的,秋风是烈的,秋的意味是悲伤的,因为此时的他经历了长年战乱,早已无家可归,多年万里飘泊作客他乡,与亲友音信全无,又正值暮年,人生的秋季,还体弱多病,本想借酒浇愁,不曾想因病断酒,更增一缕新愁。
悲秋的文人不止唐代的杜甫一人,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也感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心想驰骋沙场的辛弃疾也悲愤“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了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空有满腔爱国热情却不被重用的愤怒。带兵守卫边疆的范仲淹也在《渔家傲》中描写了边塞壮阔苍茫的秋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抒发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深沉的忧国乡思之情。
面对环境艰苦的边塞,心怀抱效国家,肩负抵御西夏的重任,终日听闻“四面边声连角起”,长年目睹“长烟落日孤城闭”,用“衡阳雁去无留意”衬托自己思乡不能归的无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①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只能在“浊酒一杯家万里”中借酒浇灭心中的思乡之愁,即便如此,舍小家,保国家,依然是将士们无悔的选择,战功没有建立,回乡的打算就不能安排,这里用窦宪刻石而返衬托自己无功可庆的无奈。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的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结果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加重了北宋的危机,他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出征在外长年守卫边塞的将士们头发都花白了,克服艰苦的环境,忍受无法与家人团聚的痛苦,还是流下了泪水,可见征人们身体遭受了多大的痛苦,内心备受了多少煎熬,秋霜照应了将士们的心伤,所以说描写秋景更适于抒发悲情,边塞的空旷、苍茫、萧瑟映衬了诗人孤独、悲凉、痛苦的情感。
有人在唐诗宋词中“悲秋”,也有人用散文抒发“悲秋”。欧阳修的《秋声赋》可谓写秋的经典作。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②,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文字很经典,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运用四个比喻的修辞把听觉的声音转换为视觉形象,化虚为实,让人体会到了“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的特点,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这到底是什么声音呢?紧接着转入人们对秋的总体印象:秋色惨淡,秋容清明,秋气栗冽,秋意萧条,秋乐悲伤,秋心肃杀。可以说“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脫”是秋风杀伤力的体现。然而在作者看来,这一切都是必然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不能把飘零归咎给秋风,人也是一样的,“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人也有自己的人生时段,更何况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过度地忧劳加速了生命体的衰老,黑发变白,容颜枯槁,这些都不是秋的错,不要怨恨秋声。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浮沉二十多年,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人生苦短,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这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经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情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秋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季节,本无感情可言,但诗人们给秋披上了悲伤的外衣,给秋涂上了悲凉的色彩,把自己内心的伤感寄托在秋景上,使秋有了悲的意味。后人读之也倍受感染,于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便流传至今。
古代的封建文人墨客,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和传统人生观、世界观的束缚,因秋而生悲的伤感情绪是必然的。我们不必苛责他们的狭隘,反而应从字里行间体会他们彼时的处境,走进他们敏感而悲伤的心灵,欣赏并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读懂秋的人更易于读懂诗人的内心,更易于理解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读秋,赏秋,味秋吧。赏秋,不仅赏它的金黄,也赏它的清淡;既享受它带来的收获,也体味人们付予它的悲伤。秋的气息令人清爽,秋的滋味令人难忘。不禁想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往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秋天,让我们通过古诗文这个媒介,与古人心灵相通,感受他们的情怀,寻找自己的秋天。
注释:
①“燕然”即燕然山,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②鏦鏦(cōng)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