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涵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和思维方式。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特点,因此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载体。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学习呢?“语文教学除了读还是读”,古诗是有效的阅读素材,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渠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感情朗读、赏析品读与想象精读,从而体验古诗的美。
一、感情朗读体会音乐美
古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小学生进行古诗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古诗的音乐美。教学中,教师具体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比如根据古诗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掌握朗读的重音与节奏等。
例如,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因为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喜悦、激动之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这一首诗的起始句和结束句,因此在朗读时要急促一些,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朗读时要舒缓一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古诗中的“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等词语读出重音。学生只有掌握了古诗的情感基调、节奏和重音后,朗读时才会抑扬顿挫,才会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阅读是学生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古诗情感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情感基调、节奏、重音等方面表现出古诗的音乐美;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方式才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并进一步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古诗的音乐美。
二、赏析品读感受意境美
古诗虽然语言简短,但是却意境深远,这就是古诗的独特魅力所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品读,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语感。古诗是小学生进行赏析品读的良好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品读的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链接背景,进行品读。古诗,如果单从字面上去品析,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古诗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久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品读时,教师要根据古诗内容链接诗人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小学生在进行古诗品读时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时,要让学生明白诗人写这一首诗时正值金人入侵,再加上南宋政局动乱,内忧外患让南宋屈辱求和,从而导致民不聊生的景象。陆游是爱国诗人,虽然已经85岁高龄,却依然对此感到气愤。学生在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才会感受到古诗所创设的意境,才能在品读中体验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延伸拓展,进行品读。学习古诗的过程应该是拓展延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有效的品读中感受和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从而有效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当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这首诗的主体内容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辩论题进行辩论:诗人游园是“值”还是“不值”?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首诗所蕴涵的深刻意境:这是对人生观的价值取向。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样,学生对古诗的感受与理解才是深刻的。
实践证明,古诗品读是小学生解诗的重要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品读,就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想象精读领悟诗情美
古诗中总是蕴涵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古诗的诗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积累和社会阅历都不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想象精读中领悟古诗的诗情美。所谓想象,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经验对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通过加工改造形成新意象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精读才能与古诗内容产生共鸣,并在共鸣中进行移情,在移情中进入诗情。
例如,在教学《如梦令》(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我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想象,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溪亭日暮图”,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误入藕花图”, 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 “惊起鸥鹭图”……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并进行朗诵。这样,学生通过想象精读,就有效地感受到了这首古诗的诗情美。
总之,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财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古诗为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读、精读的方式体会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诗情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更扎实,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得更快速。
(责编 刘宇帆)
一、感情朗读体会音乐美
古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小学生进行古诗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古诗的音乐美。教学中,教师具体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比如根据古诗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掌握朗读的重音与节奏等。
例如,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因为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喜悦、激动之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这一首诗的起始句和结束句,因此在朗读时要急促一些,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朗读时要舒缓一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古诗中的“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等词语读出重音。学生只有掌握了古诗的情感基调、节奏和重音后,朗读时才会抑扬顿挫,才会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阅读是学生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古诗情感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情感基调、节奏、重音等方面表现出古诗的音乐美;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方式才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并进一步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古诗的音乐美。
二、赏析品读感受意境美
古诗虽然语言简短,但是却意境深远,这就是古诗的独特魅力所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品读,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语感。古诗是小学生进行赏析品读的良好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品读的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链接背景,进行品读。古诗,如果单从字面上去品析,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古诗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久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品读时,教师要根据古诗内容链接诗人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小学生在进行古诗品读时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时,要让学生明白诗人写这一首诗时正值金人入侵,再加上南宋政局动乱,内忧外患让南宋屈辱求和,从而导致民不聊生的景象。陆游是爱国诗人,虽然已经85岁高龄,却依然对此感到气愤。学生在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才会感受到古诗所创设的意境,才能在品读中体验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延伸拓展,进行品读。学习古诗的过程应该是拓展延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有效的品读中感受和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从而有效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当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这首诗的主体内容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辩论题进行辩论:诗人游园是“值”还是“不值”?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首诗所蕴涵的深刻意境:这是对人生观的价值取向。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样,学生对古诗的感受与理解才是深刻的。
实践证明,古诗品读是小学生解诗的重要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品读,就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想象精读领悟诗情美
古诗中总是蕴涵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古诗的诗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积累和社会阅历都不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想象精读中领悟古诗的诗情美。所谓想象,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经验对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通过加工改造形成新意象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精读才能与古诗内容产生共鸣,并在共鸣中进行移情,在移情中进入诗情。
例如,在教学《如梦令》(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我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想象,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溪亭日暮图”,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误入藕花图”, 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 “惊起鸥鹭图”……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并进行朗诵。这样,学生通过想象精读,就有效地感受到了这首古诗的诗情美。
总之,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财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古诗为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读、精读的方式体会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诗情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更扎实,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得更快速。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