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坦然面对生活的心态,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渗透的。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现的现实是审美之中的现实。这首诗歌是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的最好结合点。
但是《归去来兮辞》表现出的诗人内心世界并不平静,虽然诗人从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并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但是并不能真正做到“乐以忘忧”。本文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尤其是第三、四段鲜明地展示了陶渊明的性情,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段表示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第四段抒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不伸张心志,何不自由自在,又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展现出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应该抓住诗歌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课文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给以详尽解答,只要引导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对待社会的复杂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陶渊明是中国文人,所以他的济世情怀较之别人也不多让。但他又是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所以他的“济世”的确让学生费解。其实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显然表明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学生不难体味到作者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
当然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对此应有完整的认识。辞中各段也时隐时现地存有些疑问:“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在归去之时内心亦有波澜,情绪并不平静,这些近似于自我安慰的语句,以及对归去之时家园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其实是接受新生活之前的一种自我调节。但是,无论如何,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作者单位:上海市江镇中学)
但是《归去来兮辞》表现出的诗人内心世界并不平静,虽然诗人从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并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但是并不能真正做到“乐以忘忧”。本文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尤其是第三、四段鲜明地展示了陶渊明的性情,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段表示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第四段抒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不伸张心志,何不自由自在,又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展现出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应该抓住诗歌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课文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给以详尽解答,只要引导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对待社会的复杂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陶渊明是中国文人,所以他的济世情怀较之别人也不多让。但他又是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所以他的“济世”的确让学生费解。其实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显然表明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学生不难体味到作者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
当然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对此应有完整的认识。辞中各段也时隐时现地存有些疑问:“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在归去之时内心亦有波澜,情绪并不平静,这些近似于自我安慰的语句,以及对归去之时家园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其实是接受新生活之前的一种自我调节。但是,无论如何,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作者单位:上海市江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