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义务教育新课改在岳阳县已推行近三年了,即将开花结果。三年来,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我感受到了新课程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新的体验,带来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其中的种种好处自然不需赘言;另一方面,我也在三年教学的实践当中发现现行教材里面有几处可以讨论的地方,现在提出来,以供方家鉴定。
其一、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以下只指出该教材所属年级和所属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里面有一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最后一句里的“风”用的却是“君”字,它所依据的版本是:《〈四部丛刊〉影印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十三》。
关于这个“风”字,我在上课时,有学生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既然把“愁心”都已经寄与“明月”,那又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呢?难道可以说“愁心”既要依靠“明月”,又要依托“风”“直到夜郎西”吗?
在诗歌正文前面的导读中,编者说:“诗人十分担忧,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即使是这个导读,也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风”的问题:“思念”已经“托付明月”了,“风”在这里就没有作用,“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是“明月”。
综上所述,我认为依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同上)里面的诗歌从意义上更好理解:“我”把“愁心”寄托给明月,托付她带着“我”的关心、思念随“君”(即随“你”)一直到“你”要去的地方——那个西南边远地区,也就是“夜郎西”,这样就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同情之心了。
其二、《九年级·下》有一篇传统中学课文《愚公移山》,虽然现在已经列入课内自读篇目,但仍然不可以放松对其的要求。文章最后一句是:“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而在课文下的注解【18】是这样解释的:“『陇断』山冈阻隔。垄,高地。断,隔绝。”
《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6月)中关于“垄”字有如下注解:“垄,并音陇。冢也。扬子《方言》:秦晋之间,冢谓之垄。《礼·曲礼》:适墓不登垄。又田中高处。《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亦作龙,通作陇。”
《古汉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学生版)解释“陇”为:【1】通“垄”。田埂,亦指高地。参见“陇亩”。【2】甘肃省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
笔者手中有一本《中学古汉语字典》(湖南出版社·1991年3月),里面对“陇”是这样解释的:【1】山名。今六盘山的南段,在甘肃省境内。如“陇右”、“陇西”皆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2】土冈,山。【3】农作物的行,田埂。又写作“垄”。
很明显,教材的注解中是把“垄”作为“陇”的通假字来处理的。整个初中教材的文言文里面含有“陇”或“垄”字的句子只有三处:《陈涉世家》里面的“辍耕之垄上”、《隆中对》里面的“亮躬耕陇亩”以及上文所引《愚公移山》里面的句子。但是没有一处标注“陇”通“垄”。笔者认为,《九年级·下》第180页注解【18】最少应该加上这么一点:“陇,通‘垄’”。
其三、在《九年级·上》第203页的知识短文“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中有一个例子,原文如下:“如果两个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会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例如:‘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应把‘但’改为‘也’。)”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按照要求把“但”改为“也”之后念起来仍然不通。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把“但”改为“也”之后再把它放到“语言”之后去。
编者在编订现行教材时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我们作为使用者,总是希望它能更完美一些。
(骆琦琦 湖南省岳阳县集英中学,周霞 湖南省岳阳县新开镇五垸中学)
其一、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以下只指出该教材所属年级和所属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里面有一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最后一句里的“风”用的却是“君”字,它所依据的版本是:《〈四部丛刊〉影印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十三》。
关于这个“风”字,我在上课时,有学生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既然把“愁心”都已经寄与“明月”,那又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呢?难道可以说“愁心”既要依靠“明月”,又要依托“风”“直到夜郎西”吗?
在诗歌正文前面的导读中,编者说:“诗人十分担忧,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即使是这个导读,也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风”的问题:“思念”已经“托付明月”了,“风”在这里就没有作用,“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是“明月”。
综上所述,我认为依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同上)里面的诗歌从意义上更好理解:“我”把“愁心”寄托给明月,托付她带着“我”的关心、思念随“君”(即随“你”)一直到“你”要去的地方——那个西南边远地区,也就是“夜郎西”,这样就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同情之心了。
其二、《九年级·下》有一篇传统中学课文《愚公移山》,虽然现在已经列入课内自读篇目,但仍然不可以放松对其的要求。文章最后一句是:“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而在课文下的注解【18】是这样解释的:“『陇断』山冈阻隔。垄,高地。断,隔绝。”
《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6月)中关于“垄”字有如下注解:“垄,并音陇。冢也。扬子《方言》:秦晋之间,冢谓之垄。《礼·曲礼》:适墓不登垄。又田中高处。《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亦作龙,通作陇。”
《古汉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学生版)解释“陇”为:【1】通“垄”。田埂,亦指高地。参见“陇亩”。【2】甘肃省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
笔者手中有一本《中学古汉语字典》(湖南出版社·1991年3月),里面对“陇”是这样解释的:【1】山名。今六盘山的南段,在甘肃省境内。如“陇右”、“陇西”皆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2】土冈,山。【3】农作物的行,田埂。又写作“垄”。
很明显,教材的注解中是把“垄”作为“陇”的通假字来处理的。整个初中教材的文言文里面含有“陇”或“垄”字的句子只有三处:《陈涉世家》里面的“辍耕之垄上”、《隆中对》里面的“亮躬耕陇亩”以及上文所引《愚公移山》里面的句子。但是没有一处标注“陇”通“垄”。笔者认为,《九年级·下》第180页注解【18】最少应该加上这么一点:“陇,通‘垄’”。
其三、在《九年级·上》第203页的知识短文“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中有一个例子,原文如下:“如果两个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会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例如:‘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应把‘但’改为‘也’。)”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按照要求把“但”改为“也”之后念起来仍然不通。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把“但”改为“也”之后再把它放到“语言”之后去。
编者在编订现行教材时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我们作为使用者,总是希望它能更完美一些。
(骆琦琦 湖南省岳阳县集英中学,周霞 湖南省岳阳县新开镇五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