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盲点” 遮望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ey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盲点”,从语文角度上来说,就是在读者阅读文本时,滋生了依赖和惰性的心理,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对文本的细微处视而不见,不启不发。如果在文本细读中滋生了“盲点”,那阅读教学就失去对话,更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突破“盲点”,找回自己的文本细读。
  一、突破标点中的“盲点”,品味精微的文本
  对于标点,在文本细读中,人们把关注点常常驻足在感情较为强烈的叹号、省略号中。而把并没有什么嚼头的句号,逗号弃之一旁。这就是标点细读中的一大“盲 点”。例如: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是巴迪父亲和母亲各说的一句话。教过此文的教师肯定把重点放在了后者,运用一切语文元素进行了“浓墨重彩”。因为后者罗列了一系列最有情感的标点,显耀地把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在标点“盲点”的错误认识下,教师对前面一句往往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如果细读过文本的人,应该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两种不同的爱,这两种爱缺一不可。所以,父爱也应在从容的心态下不急不躁慢慢品读嚼赏。那又如何突破这平淡而又无奇的句号呢?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的。
  1.于嚼赏中体验 :句号就是文本完美的化身
  第一步:在质疑中走进自误。
  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放回原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填出此处应是(!)号,绝非(。)号
  第二步:在体验中引发自悟。
  “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第三步:在练笔中感受父爱。
  当笔者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学生明白了看似批评的语气其实内含着提醒、希望。再让学生写一写句号后隐含着父亲心里想说的话。这样一来,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
  2.在有点处再加:标点就是文本灵敏的眼睛
  在标点的盲点中,很多教师只是从标点出发,把标点看成朗读的符号,却往往忽略了“从标点出发,再回到标点”。要知道,标点更是情感体验、提携文本价值的“眼睛”。例如: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这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所说的经典之言。粗看之,这一系列的问号囊括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琐事,可见凤辣子对林黛玉的关心与体贴。但真的是这样吗?细读之,一系列的问号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这显然是做给贾母看的。那怎样才能把这种解读自然地融入学生内心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在文本中补上破折号)
  师:关注标点,你认为凤辣子在问林黛玉这些问题时,是怎样的心情啊?
  生:很慎重,关切……
  当学生体会到这点时,笔者再出示原文,通过比较朗读,学生认识到了凤辣子的虚情假意。可见,正是这破折号潜在的、隐形的教学资源,让凤辣子主动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交融。
  二、突破词语的盲点,彰显深层的文本
  众所周知,能选入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遣词造句都是经过精心推敲的。所以,在文本细读时,我们往往会走入一个盲点:把过多的视线投向诗意化的、文学性强的、可比性明显的词语,而忽视了看似浅显甚至根本不起眼的词 。例如: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细读时,教师们都会把目光倾注在“沉着”与“静静”这两个词中,因为这两个修饰词完美地演绎了他们心中的那份美德,理应“浓墨涂抹”。但细细品之,“站”与“躺”不是更能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吗?在教学该环节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在浅显处挖掘 :词语就是文本优美的弧线
  第一步:联系生活,拟定动词。
  师:同学们,当突如其来的余震袭击我们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跑,逃,叫……
  师:对,这是我们的本能。可是李博士和青年的反应又是什么呢?用着重号画出。
  (生轮读站、躺)
  第二步:锁定人物,体会动词。
  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此时,李博士和青年应该是()病床,谁来填填。
  生:离开,逃离。
  师:可现在,他们是——(读这个句子)
  师: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两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生:危险,死亡,流血……
  师:是的,明知前路不平坦,明知生命在危关,可他们依然是——(读这个句子)
  第三步:依托动词,完成练笔。
  师:是的,他们选择了沉着的站,选择了静静的躺,一定有他们的理由,来,你们就是李博士,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做,好吗?
  (生练笔……)
  这一环节没有呆板说教 ,没有陈词滥调,紧扣“站”与“躺”这两个平凡的动词,在浅显处挖掘,化无声为有声,浅显的词语就这样定格在学生的心中,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就这样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2.在助词处添换:虚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
  对于词语,我们往往还有一个认识盲点,那就是重视实词,轻视虚词。殊不知,这些虚词往往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例如: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少年闰土》
  这一段话是天真可爱的闰土在向充满好奇心的“我”讲述看瓜刺猹的经历。看瓜刺猹,本是一件惊险之事,可回过神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惊险了吗?没有,读出的是闰土一脸的淡定与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里一连用了几个“了”,别小看它,没有这个词,能感受闰土的勇敢与见识吗?基于这点,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换词比较。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着,猹在咬瓜啦。你便捏起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时,看见猹,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开。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第二步:朗读体会。
  不用过多的言语,在一比一读间,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后者的紧张气氛明显增强,自此,闰土的聪明可爱、勇敢机智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你说,这虚词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吗?
  三、突破内容的盲点,涵咏“生命”的文本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过多地关注文本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却很少关注作者是“怎么写”和“用什么写”,即只关注了“语文内容”,而忽视了“语文形式”。例如: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落花生》
  在去年评选市教坛新秀练兵时,有位教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在参照中品味,于文本的平凡处见不凡
  师:读了许地山的这段话,说实话,这对话写得好吗?
  (生摇摇头表示没写好)
  师:你们说实话了,是没写好,这位大作家是不是不会写对话呢?
  (生一脸的愕然)
  师:别着急,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出示《春桃》中:“你睡着啦?向哥回来没有?”她进屋里,掏出洋火,把灯点着,向炕上一望)
  师:这也是许地山写的,你说,他会写吗?
  (生点点头)
  师:那我们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看,作者描写的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所以在写文章时,怎样的语言才能与之相配呢?
  生:朴实,简洁
  师:对,这就是许地山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明白了吗?……
  对一这环节的处理,听课的教师无不点头称赞 ,都觉得此课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该教师捕捉到了语言所散发的魅力,在平凡中显现了不平凡,而这种形式的不凡恰恰是文本的生命。
  2.在比较中揣摩,于文本的经典处见个性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临死前的严监生》
  王崧舟老师说,对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成功的不是动作描写,最大的特点是在期待与结果之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是某一种突转,抖包袱。而这种反差与突转集中体现在亲人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三次摇头上。
  显而易见,我们又走入了一个盲点:在描写人物时,细读的无不是其神态、动作、语言。殊不知正是这种浅薄让我们失去了对文本的细读。而王艳霞老师在教此课时,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她大胆地改编了原文,删去了三次猜测的文字,直接写上了赵氏的话,并用课件出示。然后陈述了自己改的理由,再让学生说说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关注到作者为什么要写众人的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富有独特个性的讽刺手法。
  细读文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盲点”,但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以警觉的姿态全新地投入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语中,那么文本才是自己美丽的影子。让我们永远记住王崧舟老师说的一句话:细读文本的终级意义就是细读自己。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小学 323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诗歌融优美的韵律、生动的画面及真挚的情感于一体,唯有熟读成诵方可细品其种种滋味。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以诵读为抓手,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眼、身、心、口等,体悟寥寥数字间绽放的“原生姿态”。  【关键词】诗歌 朗诵 教学 策略  诗歌“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唯有反复朗诵,反复玩味,才能嚼出其中的滋味,食其艺术琼浆。诗歌教学的过程,理应成为教学生朗诵诗歌的过程,其间潜移默化地达成语言的品味、意境的
【摘 要】要提升阅读效果,教师须为学生筛选书目,打好阅读基础;择文赏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把握分寸,助推自主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阅读;整本书;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
优秀的课堂教学都有一条鲜明的探究主线贯穿教学始终,给人营造了一种匠心独运、荡气回肠的感觉。能够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适切的探究主题并以此为主线串起整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条理更清晰、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完整。那么如何根据课文来巧设探究主线,架构教学流程呢?这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一孔之见。    一、抓课题,以疑导究    课题是文眼,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或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久闻李镇西老师的大名,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着《爱心与教育》犹如品尝一份美味大餐。此书以手记的形式,通过大量故事性很强的案例描述,辅以画龙点睛式的理论点缀,深入浅出地呈现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老师在手记一的“爱心与童心”里这样写道:“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这话但凡教育者都会说,但真正做到
【摘 要】中段写作指导课可围绕“四部曲”展开:引导学生“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师生互动“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写前认真“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最后动笔“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四部曲”让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也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个性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害怕上作文课,也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消除教师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雨》一文按雨起、雨中、雨后的顺序,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尽管教材在安排上把它作为一篇略读课文,但是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是学生学文习语的典范。在反复的阅读揣摩中,笔者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许多名家写雨的片段,于是教学
摘 要: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抗疫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3月初开始,陆续有学校开学复课。特殊时期,如何防控、如何科学锻炼至关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开学复课后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进行指导。  关键词:抗击疫情;开学复课;体育与健康课;科学指导  庚子年初,一场来得突然、危害深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沉痛的教训让人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更让我们觉悟到健康的重要。的确,新型
王丽琼老师执教的“指向写作”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王老师基于高年级学生的学情和文体特点,设计了“激兴趣,导新课”“读课文,练概括”“讲顺序,分类别”“有选择,迁写作”四个教学流程,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内容指向,以“概括能力”和“构思意识”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渗透写作知识,迁移写作技法。我们能感受到王老师对传统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求变,展示了她对“指向写作”阅读课的理
【摘 要】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方法很重要。教师应探索、创新教学策略,巧用“六法”开展教学:用“语音训练法”纠正语音,调整气息;借“语感意会法”培养语感,学习技巧;以“情境创设法”激发兴趣,促进想象;创“情感连接法”表达情感,增加共鸣;设“多元评价法”关注评价,奖励学生;用“仪式体验法”创设机会,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运用“六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让少儿朗诵艺术“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摘 要】散文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细腻之处,品味精妙的言语表达,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仔细体味作者分享的人生经验。识微见几,从一个字、一个词,品言语之精妙;独具慧眼,从看似矛盾处、特别之处,品语句之精到;潜心会文,从语言风格、布局谋篇处,品行文之独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散文教学;言语表达;体认情感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