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段写作指导课可围绕“四部曲”展开:引导学生“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师生互动“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写前认真“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最后动笔“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四部曲”让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也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个性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害怕上作文课,也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消除教师和学生的恐惧心理,改变文章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的现状,使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使学生“我手写我心”、乐写作文,笔者开始了中段写作指导课的四步研究,即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为例,对“四部曲”作逐一解读。
一、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
听一听,旨在激发写作兴趣。兴趣爱好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习作指导之前设置了“听一听”的环节,通过选取典型的、具有特色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觉得原来写作如此有意思。
比如为学生读《油条先生》,听前设计如下导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班里有学习能手,在操场上有运动能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什么能手呢?
油条先生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嵩山区旁边的小吃店吃早餐。这家店最有特色的就是炸油条。他家的油条色泽金黄,吃起来外脆内软,实在是棒极了。
炸油条的伯伯围了一条蓝色的大围裙,背微驼,古铜色的脸上已经有不少皱纹了,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只见他从面盆里用刀割了一块面团放在面板上,然后双手快速地一拉、一拍,刚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块长方形的面片。紧接着,伯伯用闪电般的速度把面片切成均匀的条状,最后用双手轻轻一拉,依次放入沸腾的油锅里。一眨眼工夫,这些白色的面片就改头换面,变成了香喷喷的油条。
称油条时我发现伯伯的双手红通通的,比胳膊和脸上的颜色还深,忍不住问:“伯伯,你的手为什么红?”伯伯笑着说:“油锅里的温度有上百度呢,我炸油条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日积月累,手就慢慢变成这样了,我的手现在绝对比普通人的手耐高温呢。”哦,伯伯真了不起!只见他拿起几根油条往秤上一放,刚好是我们要的量,这炸油条的伯伯太神了!伯伯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做、炸、称,盆子里的面团越来越少,队伍也越来越短。
伯伯还告诉我,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一直要忙到将近中午,就这样风吹日晒了这么多年。不过伯伯的脸上始终都挂着笑容,他说:“我靠油条养活了一家人,一点也不觉得累。”
吃完饭,我和妈妈离开了小店,不过“油条先生”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学生听文章的时候,笔者又适时添加引导:你看到这位伯伯长什么样了吗?油条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你能模仿着做一做动作吗?伯伯的手为什么这么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听作文后一系列的提问、讨论,学生明白了,要想写好写人的文章就必须得运用各种描写方法。
这样的“听作文”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要求、重点以及要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有了粗浅的认识。这不仅引起了他们习作的兴趣,更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
说一说,旨在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如《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中,“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如何找对人、写好事、写好开头与结尾,从而为“写一写”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找对人
对于《我敬佩的一个人》这样的作文题,学生大都只关注一些“高大上”的人物。其实,“敬佩”不需要那样的高度。敬佩的“点”可以是一种熟练的技能技巧,可以是一种幽默有趣的言行,也可以是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行动……这个人也许就在身边:有朋友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有同学跑步特别快,总在运动会上获奖;有伙伴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有邻居说话特有意思,劝架是她的强项;有长辈善良平和,待人真诚……
引导学生明白选人物应该选自己最熟悉的,这样眼里可以直接看到他,心里可以想象出他的模样,脑海里可以浮现他的声音外貌。选好人物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提笔就写,而是观察。有的放矢,善于发现、观察,写作内容才不会空洞无物。
(二)拥有一枝擅长描摹的笔——写好事
1.选好事例。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会看见很多不相干的內容,但一定要牢牢锁定自己的写作目的,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值得敬佩的特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事例来写。如采用排除法,把能表现人物某方面特点的事例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筛选。
2.写好细节。事例中的人物具体有怎样的表现,有怎样的神情,有怎样的话语,有怎样的动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这需要我们捕捉瞬间,进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在写敬佩的人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值得我们敬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关键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3.抒发情感。通过事例写一个人,除了写出该人物的可敬佩之处外,还要自然流露出自己对其敬佩的情感。我们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接抒情,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流露敬佩之情。总之,一定要抒发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拥有一颗长于构思的心——新奇巧
1.使人过目不忘的题目。一篇好文章一定会有一个抢眼的题目,如《最炫“活宝”》《美丽的“丑叔叔”》《会“变脸”的老师》《吨位计算的爸爸》《我们班的“超男”》等等,势必会勾起别人的阅读兴趣。
2.令人眼前一亮的开头。常用的开头方法如开门见山法、外貌描写法、先声夺人法、语言导入法等,能一下子吸引读者往下读。
3.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文章的点睛处往往都在结尾,因此结尾处不可忽略了事,比如可以采用主题升华法、修辞寓意法、首尾呼应法、名言借喻法等方法,让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三、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
读一读,旨在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文让学生阅读,使其充分了解这一类主题作文的格式、写法。所提供的范文可以是名家名篇节选,可以是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为避免范文局限学生的写作思路,我们在运用范文时,应该强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而不是具体的事件。读的时候,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阅读。初读大致了解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再读画出各种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的句子,看作者如何用好它们,凸显立意;三读看作者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描述。如以下范文。
快乐的“城市菜农”
我家住在繁华的大都市武汉,但老爸硬是在我们楼下的旮旯里,挤出一块巴掌大的菜地,做起了快乐的“城市菜农”。他总标榜自己种的菜纯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比在哪儿买的都好。
“小宝宝,睡觉觉,睡完觉觉撒尿尿——”老爸在哄谁家的孩子睡觉?我好奇地走进老爸的菜地。咦,冬瓜架下怎么吊起了一个个“小摇篮”?老爸见了我得意地说:“这是我的新发明。躺在地上长的冬瓜,不但容易被虫咬,而且阳光照射不足,个头长不大,我用米袋子给它们做了这些摇篮,让冬瓜舒舒服服躺在上面。我还天天给它们唱歌,这冬瓜一定会长得又白又胖,赛过胖娃娃!”“那您岂不成了‘冬瓜保姆’啦!”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过了些日子,老爸真的抱回了一个“胖娃娃”。这“娃娃”个头真高,快有1米了,妈妈称了称,有20斤哩!爸爸眉飞色舞地说:“怎么样?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吧!”更好笑的是,那天爸爸从菜地里抱回了一个大瓠瓜,进门就喊:“快看,我又种了一个‘瓠瓜王’!”天哪,这瓠瓜简直比棒球棍还长,足有5公斤!在我们的尖叫声中,爸爸得意扬扬地抱着瓠瓜有模有样地打起棒球来。只听“咔嚓”一声,瓠瓜碰到墙上,摔成了两截。老爸望着瓠瓜,露出了傻呆呆的表情,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瞧,这就是我的爸爸,我敬佩的快乐的“城市菜农”。
学生读后,写了简短的读后感:“小宝宝,睡觉觉……”这样的摇篮曲,让我们感受到老爸是一个称职的“冬瓜保姆”;“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语言描写和抱起瓠瓜、高喊挥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老爸的“爱瓜之心”;文中没有反复出现“敬佩”两个字,但字里行间却让我们感觉到小作者对老爸的喜爱、敬佩之情。
四、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
写一写,旨在让学生达成个性表达。随着听、说、读的循序渐进,学生对本次习作有了多元化的解读,引发的兴趣点不同,展开的思维流程不同,产生的震撼也不同。写作思路的不断开拓,素材的不断积累,中心立意的不断明确,写作方法的不断更新,带来的就是“水到渠成”的学生习作。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一定能够彰显他们的个性。此时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具体的个别辅导。文章千篇但不一律,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
(一)可以写身边的、影视里的、书本中的人物
若身边有熟悉的可敬之人,那么可以优先写;若在影视里、书本上看见令自己佩服不已的运动员、艺术家、英雄人物等等,也可以拓寬文路,尝试写一写。
(二)可以写写人物的外貌
外貌描写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写,且不一定从五官入手,能概括地写出人物的整体特征即可。但若那人的五官有特别之处,能突出一个人的个性,那么简短精彩的外貌描写就可以成为点睛之笔。
(三)可以借鉴优秀篇章
借鉴书本上经典的、有创意的篇章,对其结构、立意、细节的描述方法等加以分析并进行仿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写作指导课不应局限于一节课,功夫更在课堂外。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这耗时较长的“四部曲”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多元表达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的方式方法。这样的习作指导,把学生带进了真性情的写作情境之中,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中年级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痼疾。
(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 321200)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个性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害怕上作文课,也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消除教师和学生的恐惧心理,改变文章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的现状,使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使学生“我手写我心”、乐写作文,笔者开始了中段写作指导课的四步研究,即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为例,对“四部曲”作逐一解读。
一、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
听一听,旨在激发写作兴趣。兴趣爱好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习作指导之前设置了“听一听”的环节,通过选取典型的、具有特色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觉得原来写作如此有意思。
比如为学生读《油条先生》,听前设计如下导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班里有学习能手,在操场上有运动能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什么能手呢?
油条先生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嵩山区旁边的小吃店吃早餐。这家店最有特色的就是炸油条。他家的油条色泽金黄,吃起来外脆内软,实在是棒极了。
炸油条的伯伯围了一条蓝色的大围裙,背微驼,古铜色的脸上已经有不少皱纹了,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只见他从面盆里用刀割了一块面团放在面板上,然后双手快速地一拉、一拍,刚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块长方形的面片。紧接着,伯伯用闪电般的速度把面片切成均匀的条状,最后用双手轻轻一拉,依次放入沸腾的油锅里。一眨眼工夫,这些白色的面片就改头换面,变成了香喷喷的油条。
称油条时我发现伯伯的双手红通通的,比胳膊和脸上的颜色还深,忍不住问:“伯伯,你的手为什么红?”伯伯笑着说:“油锅里的温度有上百度呢,我炸油条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日积月累,手就慢慢变成这样了,我的手现在绝对比普通人的手耐高温呢。”哦,伯伯真了不起!只见他拿起几根油条往秤上一放,刚好是我们要的量,这炸油条的伯伯太神了!伯伯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做、炸、称,盆子里的面团越来越少,队伍也越来越短。
伯伯还告诉我,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一直要忙到将近中午,就这样风吹日晒了这么多年。不过伯伯的脸上始终都挂着笑容,他说:“我靠油条养活了一家人,一点也不觉得累。”
吃完饭,我和妈妈离开了小店,不过“油条先生”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学生听文章的时候,笔者又适时添加引导:你看到这位伯伯长什么样了吗?油条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你能模仿着做一做动作吗?伯伯的手为什么这么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听作文后一系列的提问、讨论,学生明白了,要想写好写人的文章就必须得运用各种描写方法。
这样的“听作文”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要求、重点以及要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有了粗浅的认识。这不仅引起了他们习作的兴趣,更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
说一说,旨在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如《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中,“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如何找对人、写好事、写好开头与结尾,从而为“写一写”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找对人
对于《我敬佩的一个人》这样的作文题,学生大都只关注一些“高大上”的人物。其实,“敬佩”不需要那样的高度。敬佩的“点”可以是一种熟练的技能技巧,可以是一种幽默有趣的言行,也可以是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行动……这个人也许就在身边:有朋友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有同学跑步特别快,总在运动会上获奖;有伙伴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有邻居说话特有意思,劝架是她的强项;有长辈善良平和,待人真诚……
引导学生明白选人物应该选自己最熟悉的,这样眼里可以直接看到他,心里可以想象出他的模样,脑海里可以浮现他的声音外貌。选好人物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提笔就写,而是观察。有的放矢,善于发现、观察,写作内容才不会空洞无物。
(二)拥有一枝擅长描摹的笔——写好事
1.选好事例。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会看见很多不相干的內容,但一定要牢牢锁定自己的写作目的,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值得敬佩的特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事例来写。如采用排除法,把能表现人物某方面特点的事例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筛选。
2.写好细节。事例中的人物具体有怎样的表现,有怎样的神情,有怎样的话语,有怎样的动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这需要我们捕捉瞬间,进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在写敬佩的人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值得我们敬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关键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3.抒发情感。通过事例写一个人,除了写出该人物的可敬佩之处外,还要自然流露出自己对其敬佩的情感。我们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接抒情,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流露敬佩之情。总之,一定要抒发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拥有一颗长于构思的心——新奇巧
1.使人过目不忘的题目。一篇好文章一定会有一个抢眼的题目,如《最炫“活宝”》《美丽的“丑叔叔”》《会“变脸”的老师》《吨位计算的爸爸》《我们班的“超男”》等等,势必会勾起别人的阅读兴趣。
2.令人眼前一亮的开头。常用的开头方法如开门见山法、外貌描写法、先声夺人法、语言导入法等,能一下子吸引读者往下读。
3.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文章的点睛处往往都在结尾,因此结尾处不可忽略了事,比如可以采用主题升华法、修辞寓意法、首尾呼应法、名言借喻法等方法,让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三、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
读一读,旨在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文让学生阅读,使其充分了解这一类主题作文的格式、写法。所提供的范文可以是名家名篇节选,可以是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为避免范文局限学生的写作思路,我们在运用范文时,应该强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而不是具体的事件。读的时候,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阅读。初读大致了解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再读画出各种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的句子,看作者如何用好它们,凸显立意;三读看作者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描述。如以下范文。
快乐的“城市菜农”
我家住在繁华的大都市武汉,但老爸硬是在我们楼下的旮旯里,挤出一块巴掌大的菜地,做起了快乐的“城市菜农”。他总标榜自己种的菜纯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比在哪儿买的都好。
“小宝宝,睡觉觉,睡完觉觉撒尿尿——”老爸在哄谁家的孩子睡觉?我好奇地走进老爸的菜地。咦,冬瓜架下怎么吊起了一个个“小摇篮”?老爸见了我得意地说:“这是我的新发明。躺在地上长的冬瓜,不但容易被虫咬,而且阳光照射不足,个头长不大,我用米袋子给它们做了这些摇篮,让冬瓜舒舒服服躺在上面。我还天天给它们唱歌,这冬瓜一定会长得又白又胖,赛过胖娃娃!”“那您岂不成了‘冬瓜保姆’啦!”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过了些日子,老爸真的抱回了一个“胖娃娃”。这“娃娃”个头真高,快有1米了,妈妈称了称,有20斤哩!爸爸眉飞色舞地说:“怎么样?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吧!”更好笑的是,那天爸爸从菜地里抱回了一个大瓠瓜,进门就喊:“快看,我又种了一个‘瓠瓜王’!”天哪,这瓠瓜简直比棒球棍还长,足有5公斤!在我们的尖叫声中,爸爸得意扬扬地抱着瓠瓜有模有样地打起棒球来。只听“咔嚓”一声,瓠瓜碰到墙上,摔成了两截。老爸望着瓠瓜,露出了傻呆呆的表情,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瞧,这就是我的爸爸,我敬佩的快乐的“城市菜农”。
学生读后,写了简短的读后感:“小宝宝,睡觉觉……”这样的摇篮曲,让我们感受到老爸是一个称职的“冬瓜保姆”;“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语言描写和抱起瓠瓜、高喊挥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老爸的“爱瓜之心”;文中没有反复出现“敬佩”两个字,但字里行间却让我们感觉到小作者对老爸的喜爱、敬佩之情。
四、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
写一写,旨在让学生达成个性表达。随着听、说、读的循序渐进,学生对本次习作有了多元化的解读,引发的兴趣点不同,展开的思维流程不同,产生的震撼也不同。写作思路的不断开拓,素材的不断积累,中心立意的不断明确,写作方法的不断更新,带来的就是“水到渠成”的学生习作。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一定能够彰显他们的个性。此时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具体的个别辅导。文章千篇但不一律,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
(一)可以写身边的、影视里的、书本中的人物
若身边有熟悉的可敬之人,那么可以优先写;若在影视里、书本上看见令自己佩服不已的运动员、艺术家、英雄人物等等,也可以拓寬文路,尝试写一写。
(二)可以写写人物的外貌
外貌描写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写,且不一定从五官入手,能概括地写出人物的整体特征即可。但若那人的五官有特别之处,能突出一个人的个性,那么简短精彩的外貌描写就可以成为点睛之笔。
(三)可以借鉴优秀篇章
借鉴书本上经典的、有创意的篇章,对其结构、立意、细节的描述方法等加以分析并进行仿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写作指导课不应局限于一节课,功夫更在课堂外。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这耗时较长的“四部曲”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多元表达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的方式方法。这样的习作指导,把学生带进了真性情的写作情境之中,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中年级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痼疾。
(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 3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