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与读写齐飞,个性共多元一色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段写作指导课可围绕“四部曲”展开:引导学生“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师生互动“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写前认真“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最后动笔“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四部曲”让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也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个性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害怕上作文课,也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消除教师和学生的恐惧心理,改变文章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的现状,使教师有法可依、乐教作文,使学生“我手写我心”、乐写作文,笔者开始了中段写作指导课的四步研究,即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为例,对“四部曲”作逐一解读。
  一、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
  听一听,旨在激发写作兴趣。兴趣爱好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习作指导之前设置了“听一听”的环节,通过选取典型的、具有特色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觉得原来写作如此有意思。
  比如为学生读《油条先生》,听前设计如下导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班里有学习能手,在操场上有运动能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什么能手呢?
  油条先生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嵩山区旁边的小吃店吃早餐。这家店最有特色的就是炸油条。他家的油条色泽金黄,吃起来外脆内软,实在是棒极了。
  炸油条的伯伯围了一条蓝色的大围裙,背微驼,古铜色的脸上已经有不少皱纹了,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只见他从面盆里用刀割了一块面团放在面板上,然后双手快速地一拉、一拍,刚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块长方形的面片。紧接着,伯伯用闪电般的速度把面片切成均匀的条状,最后用双手轻轻一拉,依次放入沸腾的油锅里。一眨眼工夫,这些白色的面片就改头换面,变成了香喷喷的油条。
  称油条时我发现伯伯的双手红通通的,比胳膊和脸上的颜色还深,忍不住问:“伯伯,你的手为什么红?”伯伯笑着说:“油锅里的温度有上百度呢,我炸油条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日积月累,手就慢慢变成这样了,我的手现在绝对比普通人的手耐高温呢。”哦,伯伯真了不起!只见他拿起几根油条往秤上一放,刚好是我们要的量,这炸油条的伯伯太神了!伯伯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做、炸、称,盆子里的面团越来越少,队伍也越来越短。
  伯伯还告诉我,他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一直要忙到将近中午,就这样风吹日晒了这么多年。不过伯伯的脸上始终都挂着笑容,他说:“我靠油条养活了一家人,一点也不觉得累。”
  吃完饭,我和妈妈离开了小店,不过“油条先生”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学生听文章的时候,笔者又适时添加引导:你看到这位伯伯长什么样了吗?油条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你能模仿着做一做动作吗?伯伯的手为什么这么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听作文后一系列的提问、讨论,学生明白了,要想写好写人的文章就必须得运用各种描写方法。
  这样的“听作文”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要求、重点以及要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有了粗浅的认识。这不仅引起了他们习作的兴趣,更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
  说一说,旨在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如《我敬佩的一个人》的教学中,“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如何找对人、写好事、写好开头与结尾,从而为“写一写”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找对人
  对于《我敬佩的一个人》这样的作文题,学生大都只关注一些“高大上”的人物。其实,“敬佩”不需要那样的高度。敬佩的“点”可以是一种熟练的技能技巧,可以是一种幽默有趣的言行,也可以是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行动……这个人也许就在身边:有朋友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有同学跑步特别快,总在运动会上获奖;有伙伴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有邻居说话特有意思,劝架是她的强项;有长辈善良平和,待人真诚……
  引导学生明白选人物应该选自己最熟悉的,这样眼里可以直接看到他,心里可以想象出他的模样,脑海里可以浮现他的声音外貌。选好人物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提笔就写,而是观察。有的放矢,善于发现、观察,写作内容才不会空洞无物。
  (二)拥有一枝擅长描摹的笔——写好事
  1.选好事例。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会看见很多不相干的內容,但一定要牢牢锁定自己的写作目的,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值得敬佩的特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事例来写。如采用排除法,把能表现人物某方面特点的事例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筛选。
  2.写好细节。事例中的人物具体有怎样的表现,有怎样的神情,有怎样的话语,有怎样的动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这需要我们捕捉瞬间,进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在写敬佩的人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值得我们敬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关键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3.抒发情感。通过事例写一个人,除了写出该人物的可敬佩之处外,还要自然流露出自己对其敬佩的情感。我们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接抒情,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流露敬佩之情。总之,一定要抒发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拥有一颗长于构思的心——新奇巧
  1.使人过目不忘的题目。一篇好文章一定会有一个抢眼的题目,如《最炫“活宝”》《美丽的“丑叔叔”》《会“变脸”的老师》《吨位计算的爸爸》《我们班的“超男”》等等,势必会勾起别人的阅读兴趣。
  2.令人眼前一亮的开头。常用的开头方法如开门见山法、外貌描写法、先声夺人法、语言导入法等,能一下子吸引读者往下读。
  3.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文章的点睛处往往都在结尾,因此结尾处不可忽略了事,比如可以采用主题升华法、修辞寓意法、首尾呼应法、名言借喻法等方法,让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   三、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
  读一读,旨在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文让学生阅读,使其充分了解这一类主题作文的格式、写法。所提供的范文可以是名家名篇节选,可以是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为避免范文局限学生的写作思路,我们在运用范文时,应该强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而不是具体的事件。读的时候,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批注的方式阅读。初读大致了解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再读画出各种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的句子,看作者如何用好它们,凸显立意;三读看作者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描述。如以下范文。
  快乐的“城市菜农”
  我家住在繁华的大都市武汉,但老爸硬是在我们楼下的旮旯里,挤出一块巴掌大的菜地,做起了快乐的“城市菜农”。他总标榜自己种的菜纯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比在哪儿买的都好。
  “小宝宝,睡觉觉,睡完觉觉撒尿尿——”老爸在哄谁家的孩子睡觉?我好奇地走进老爸的菜地。咦,冬瓜架下怎么吊起了一个个“小摇篮”?老爸见了我得意地说:“这是我的新发明。躺在地上长的冬瓜,不但容易被虫咬,而且阳光照射不足,个头长不大,我用米袋子给它们做了这些摇篮,让冬瓜舒舒服服躺在上面。我还天天给它们唱歌,这冬瓜一定会长得又白又胖,赛过胖娃娃!”“那您岂不成了‘冬瓜保姆’啦!”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过了些日子,老爸真的抱回了一个“胖娃娃”。这“娃娃”个头真高,快有1米了,妈妈称了称,有20斤哩!爸爸眉飞色舞地说:“怎么样?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吧!”更好笑的是,那天爸爸从菜地里抱回了一个大瓠瓜,进门就喊:“快看,我又种了一个‘瓠瓜王’!”天哪,这瓠瓜简直比棒球棍还长,足有5公斤!在我们的尖叫声中,爸爸得意扬扬地抱着瓠瓜有模有样地打起棒球来。只听“咔嚓”一声,瓠瓜碰到墙上,摔成了两截。老爸望着瓠瓜,露出了傻呆呆的表情,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瞧,这就是我的爸爸,我敬佩的快乐的“城市菜农”。
  学生读后,写了简短的读后感:“小宝宝,睡觉觉……”这样的摇篮曲,让我们感受到老爸是一个称职的“冬瓜保姆”;“我这个‘冬瓜王’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语言描写和抱起瓠瓜、高喊挥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老爸的“爱瓜之心”;文中没有反复出现“敬佩”两个字,但字里行间却让我们感觉到小作者对老爸的喜爱、敬佩之情。
  四、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
  写一写,旨在让学生达成个性表达。随着听、说、读的循序渐进,学生对本次习作有了多元化的解读,引发的兴趣点不同,展开的思维流程不同,产生的震撼也不同。写作思路的不断开拓,素材的不断积累,中心立意的不断明确,写作方法的不断更新,带来的就是“水到渠成”的学生习作。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一定能够彰显他们的个性。此时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具体的个别辅导。文章千篇但不一律,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
  (一)可以写身边的、影视里的、书本中的人物
  若身边有熟悉的可敬之人,那么可以优先写;若在影视里、书本上看见令自己佩服不已的运动员、艺术家、英雄人物等等,也可以拓寬文路,尝试写一写。
  (二)可以写写人物的外貌
  外貌描写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可以略写,且不一定从五官入手,能概括地写出人物的整体特征即可。但若那人的五官有特别之处,能突出一个人的个性,那么简短精彩的外貌描写就可以成为点睛之笔。
  (三)可以借鉴优秀篇章
  借鉴书本上经典的、有创意的篇章,对其结构、立意、细节的描述方法等加以分析并进行仿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写作指导课不应局限于一节课,功夫更在课堂外。听一听,激发写作兴趣;说一说,拓宽写作思路;读一读,学习写作方法;写一写,达成个性表达。这耗时较长的“四部曲”教学,既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多元表达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的方式方法。这样的习作指导,把学生带进了真性情的写作情境之中,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中年级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痼疾。
  (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 321200)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使教师面临教材中保留下来的老课文怎么教的新问题。以《女娲补天》为例,教学时教师应开展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明确教学目标,课上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巧设训练点,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神话教学;言语训练;想象  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使教师面临教材中保留下来的老课文(经典课文)怎么教的新问题。笔者认为,课文在不同的版本中肯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
【摘 要】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可尝试进行“微写话”教学,具体可从积累词句、模仿表达、抒写生活、互动交流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低段语文 微写话 积累  综观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仅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两次“我会写”,在二年级下册安排了五次专项写话。尽管教材上的专项写话次数不多,但笔者认为,学生的写话训练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起。只有
【摘 要】三年级对于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非常关键。为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随文练笔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每课至少一练,每练至少一得,每练至少一改”的教学策略,细分练笔内容,使“读”与“写”有机融为一体,以读寓写,写中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随文练笔;三年级;语用  作为起步阶段,三年级对于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非常关键,但三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当下流行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有时效果却不太理想。要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在组建群文时必须明确阅读目标,精准定位文本:可以作者为轴心,但要避免重“文”轻“语”;可以文体为轴心,充分考虑文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可以立意为轴心,强化和突出阅读主题;可以构思为轴心,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模仿;可以语言为轴心,加强品读,提升语感;可以话题为轴心,拓展思路,提高思辨能力。  【关键词】
【摘 要】古诗教学中,运用吟诵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赏边仿,加深对吟诵的印象,夯实基础;将感性的体悟和理性的讲解结合在一起,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从易到难,由扶到放,给学生搭建自主吟诵的阶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吟诵;核心素养  吟誦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关于古诗文的读法,是按照一定规则,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读,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艺
从汉字语言规律来看,汉字是音、形、义的結合体,每个汉字所含信息量大,在阅读中识字不仅能建立起生字音、形、义的联系,更是一个丰富的智能开发的过程。因此,如何以阅读为载体,依托语言环境进行有效的识字,让识字与阅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就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 巧倚导入,引发识字  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合过来,能把学生的情趣由潜伏状态激发到活动状态,
【摘 要】诗歌融优美的韵律、生动的画面及真挚的情感于一体,唯有熟读成诵方可细品其种种滋味。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以诵读为抓手,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眼、身、心、口等,体悟寥寥数字间绽放的“原生姿态”。  【关键词】诗歌 朗诵 教学 策略  诗歌“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唯有反复朗诵,反复玩味,才能嚼出其中的滋味,食其艺术琼浆。诗歌教学的过程,理应成为教学生朗诵诗歌的过程,其间潜移默化地达成语言的品味、意境的
【摘 要】要提升阅读效果,教师须为学生筛选书目,打好阅读基础;择文赏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把握分寸,助推自主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阅读;整本书;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
优秀的课堂教学都有一条鲜明的探究主线贯穿教学始终,给人营造了一种匠心独运、荡气回肠的感觉。能够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适切的探究主题并以此为主线串起整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条理更清晰、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完整。那么如何根据课文来巧设探究主线,架构教学流程呢?这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一孔之见。    一、抓课题,以疑导究    课题是文眼,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或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久闻李镇西老师的大名,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着《爱心与教育》犹如品尝一份美味大餐。此书以手记的形式,通过大量故事性很强的案例描述,辅以画龙点睛式的理论点缀,深入浅出地呈现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老师在手记一的“爱心与童心”里这样写道:“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这话但凡教育者都会说,但真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