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史文化蕴含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现着激励、导向、塑造等育人价值。本研究深度挖掘校史文化中可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资源,基于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通过参观、对话、讨论等形式,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将校史历程融入该课程;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将校史展望融入该课程。将校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践,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充实性、生活化和感染力。
关键词:校史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14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以各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校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时代变化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多元性、批判性、前瞻性等特点,具有高度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等功能[2]。注重以校史文化涵育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校史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高校校史文化既是一部历史,也是一种文化。一部真实和系统的高校历史,记录了学校自成立到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凝结了该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人文环境等校史文化元素各有其特殊性,但无论是积淀了百年历史的老校还是创立不久的新校,其发展历程都体现着时代性,是构成我国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命运。办学历史上鲜活的人物与事件为校史文化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和生动性的内容为广大师生所了解。校史文化与师生生活密切联系,其精神内涵贴近生活实际,无论是在科研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方面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上,都有校史文化的印记。
高校校史文化不仅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内涵,还孕育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寻,高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壮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高校校史或多或少印刻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痕迹。校史文化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建校历程、学科特色、校风学风等,而这都得益于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形成。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3]。高校是一个通过某种形式将文化思想、教育精神、学术理念凝聚起来的特殊社会场所,因此校史文化深深地根植于高校的机体中,作为高校重要的育人资源,其涵养的精神气质和人文魅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塑造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锻造着师生的意志品质。每位师生既是传承校史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书写校史文化的参与者,同时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主体的地位。师生在参与校史文化宣传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形成对本校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于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路径
将校史文化融于“基础”课教学中,犹如把糖溶于水,在自然消融之后,方能尝得其中甜味。高校应从教学内容上对校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有助于“基础”教学的素材,而不是喧宾夺主地让校史文化的内容取代“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开展现场教学,活用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将两者有机融合,而不是生拼硬凑地将校史文化塞入“基础”课教学之中;在教学目标方面,不是用校史文化的价值目标冲淡“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而是将其作为“基础”课教学有益的材料和内容补充,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将校史历程融入“基础”课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4]。对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而言,爱国主义始终是校史历程中的核心力量。该校最早可追溯的办学渊源便是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在严师百年办学的过程中,学校先后15次更名,历经战火,数迁校址,办学不辍,形成了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诞生了建德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也是该校溯源中的重要部分,湘湖师范学校初创时期,民主进步气氛浓厚。1930年2月中共党员建立湘湖师范党支部,随后积极传阅马列书籍,发展党团组织,组织师生参加反封建剥削农民运动。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杭州告急,湘师人由湘湖迁往义乌、松阳、景宁等地,八年七迁坚持辦学,开办民校启迪民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基本教育实验,在浙西南山区播下抗日救亡和文化教育的火种。在一代代湘师人的努力下,湘师经受了抗日战火的洗礼,坚定教育报国志向,坚持实践生活教育、全民教育思想,形成了“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义”的湘湖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立志发展乡村教育的热血志士。这也正是该校校风中“苦硬进取”的来源,体现了该校对百年办学文脉的传承。“苦硬”就是埋头苦干、敢打硬仗的奋斗精神,是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核。“进取”就是努力上进、百折不回的赶超精神。
“基础”课中面对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优秀道德成果等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内陈列的校史文献、图片、实物以及校内的建筑、雕塑等校史文化资源,让学生与校史馆工作人员或校史研究者面对面交流,在参观中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在体悟中发扬革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将校史展望融入“基础”课教学
该校因地制宜,形成了高桥、翠苑、严州三个校区,启动了钱塘新区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紧紧把握杭州“拥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三江两岸”构架起“拥江发展”的空间布局,朝着“两步走、创一流”的目标砥砺奋进。从完成新校区建设到实现规模扩张,再到内涵建设的全面转型,该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立足于新时代,在学校的文化创新和未来展望的前提下开启学生职业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这是学生应当积极面对和回应的成长议题。该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南非以及台湾地区等国(境)外高校、教育文化机构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国(境)外合作蓬勃开展,文化交流互鉴共赢,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的眼光,弘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该校秉持“德业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强调德为立身之本,业为立身之基。引导学生明晰作为公民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学生要学好专业、规划职业、开启事业,作为劳动者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养,德之升,业之成,两者都要靠个人不断地领悟和修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养德与修业皆需“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学习和实践辩证统一,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学校办学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德业标兵、创业先锋、技能高手、运动达人和文艺之星。一代代的杭科学子在这方沃土之上德业兼修、知行合一,实践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
“基础”课中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道德践行等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文化墙体会学校精神、“一训三风”等核心价值体系,借助网络让学生在学校官网了解学校最新发展规划,在深度认识学校发展走向中认清自我的价值追求,在爱国爱校中展现青春力量,成就幸福人生。教师不局限于讲述校史文化中创新性的案例,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开办的优秀毕业生展或者在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阅读优秀校友的寄语,还可邀请老校友进“基础”课,以切身体会讲述先进事迹,给学生创造与榜样对话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精神滋养,激励学生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
三、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成效
(一)增强“基础”课内容的充实性
校史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富矿,潜藏着爱国爱校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行为教育,在高校发展中该校师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基础”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矿藏资源。校史文化办学者的初心,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紧扣“基础”课教学的主题。校史文化中高校成长的脉络,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质,反映出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和高校学生遵纪守法的法治思维,这些都与“基础”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校史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吸纳和创新文化的基础。在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来自不同高校的师生齐心协力走上战“疫”之路,共同谱写抗疫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而在脫贫攻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高校师生支持乡村振兴、助力教育扶贫,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力量,锻造形成脱贫攻坚精神。这些都是校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也为“基础”课内容注入了新鲜的、有益的血液。
(二)加强“基础”课教学的生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5]。高校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校史文化就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有力教学资源,校史馆和档案馆是各高校“家门口”的育人基地,是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有力阵地。校史文化浓缩了高校整个人文历史发展轨迹,校史文化中历代师生追求真善美、各届校友向善向上的生活实践对当代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熏陶。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往往让高校学生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窘境,部分校史文化内容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中,有助于让高校学生在认知当下、感知校园、感悟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在内省中实现自我完善,从而引导自己健康生活。高校应让“基础”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生活实践,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之中。
(三)提升“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
校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在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其真实性和生动性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打破了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是枯燥、无趣的传统认知。校友文化是构成校史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应重现优秀校友的行为事迹,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学生不仅能贴近榜样人物,走进榜样生活,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而且自觉向榜样看齐,在潜移默化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成就出彩人生。校史文化在反映该高校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时代发展的需求。校史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不断,必然是顺应时代、顺应国情,这也体现了高校担当的历史使命。校史文化体现出的价值导向,能让学生不断吸收高校以往文化中的养分,增强对本校文化的认同,在无形中自觉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在传承中创新文化。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切实提升“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政治素养与道德素质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列平. 透视:大学校史文化[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3]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有的放矢)[N]. 人民日报,2020-09-10(09).
[4]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10-21(02).
[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01).
(荐稿人:吴太胜,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关键词:校史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14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以各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校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时代变化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多元性、批判性、前瞻性等特点,具有高度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等功能[2]。注重以校史文化涵育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校史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高校校史文化既是一部历史,也是一种文化。一部真实和系统的高校历史,记录了学校自成立到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凝结了该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人文环境等校史文化元素各有其特殊性,但无论是积淀了百年历史的老校还是创立不久的新校,其发展历程都体现着时代性,是构成我国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命运。办学历史上鲜活的人物与事件为校史文化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和生动性的内容为广大师生所了解。校史文化与师生生活密切联系,其精神内涵贴近生活实际,无论是在科研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方面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上,都有校史文化的印记。
高校校史文化不仅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内涵,还孕育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寻,高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壮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高校校史或多或少印刻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痕迹。校史文化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建校历程、学科特色、校风学风等,而这都得益于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形成。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3]。高校是一个通过某种形式将文化思想、教育精神、学术理念凝聚起来的特殊社会场所,因此校史文化深深地根植于高校的机体中,作为高校重要的育人资源,其涵养的精神气质和人文魅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塑造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锻造着师生的意志品质。每位师生既是传承校史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书写校史文化的参与者,同时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主体的地位。师生在参与校史文化宣传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形成对本校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于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二、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路径
将校史文化融于“基础”课教学中,犹如把糖溶于水,在自然消融之后,方能尝得其中甜味。高校应从教学内容上对校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有助于“基础”教学的素材,而不是喧宾夺主地让校史文化的内容取代“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开展现场教学,活用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等,将两者有机融合,而不是生拼硬凑地将校史文化塞入“基础”课教学之中;在教学目标方面,不是用校史文化的价值目标冲淡“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而是将其作为“基础”课教学有益的材料和内容补充,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将校史历程融入“基础”课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4]。对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而言,爱国主义始终是校史历程中的核心力量。该校最早可追溯的办学渊源便是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在严师百年办学的过程中,学校先后15次更名,历经战火,数迁校址,办学不辍,形成了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诞生了建德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也是该校溯源中的重要部分,湘湖师范学校初创时期,民主进步气氛浓厚。1930年2月中共党员建立湘湖师范党支部,随后积极传阅马列书籍,发展党团组织,组织师生参加反封建剥削农民运动。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杭州告急,湘师人由湘湖迁往义乌、松阳、景宁等地,八年七迁坚持辦学,开办民校启迪民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基本教育实验,在浙西南山区播下抗日救亡和文化教育的火种。在一代代湘师人的努力下,湘师经受了抗日战火的洗礼,坚定教育报国志向,坚持实践生活教育、全民教育思想,形成了“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义”的湘湖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立志发展乡村教育的热血志士。这也正是该校校风中“苦硬进取”的来源,体现了该校对百年办学文脉的传承。“苦硬”就是埋头苦干、敢打硬仗的奋斗精神,是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核。“进取”就是努力上进、百折不回的赶超精神。
“基础”课中面对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优秀道德成果等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内陈列的校史文献、图片、实物以及校内的建筑、雕塑等校史文化资源,让学生与校史馆工作人员或校史研究者面对面交流,在参观中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在体悟中发扬革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将校史展望融入“基础”课教学
该校因地制宜,形成了高桥、翠苑、严州三个校区,启动了钱塘新区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紧紧把握杭州“拥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三江两岸”构架起“拥江发展”的空间布局,朝着“两步走、创一流”的目标砥砺奋进。从完成新校区建设到实现规模扩张,再到内涵建设的全面转型,该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立足于新时代,在学校的文化创新和未来展望的前提下开启学生职业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这是学生应当积极面对和回应的成长议题。该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南非以及台湾地区等国(境)外高校、教育文化机构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国(境)外合作蓬勃开展,文化交流互鉴共赢,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的眼光,弘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该校秉持“德业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强调德为立身之本,业为立身之基。引导学生明晰作为公民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学生要学好专业、规划职业、开启事业,作为劳动者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养,德之升,业之成,两者都要靠个人不断地领悟和修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养德与修业皆需“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学习和实践辩证统一,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学校办学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德业标兵、创业先锋、技能高手、运动达人和文艺之星。一代代的杭科学子在这方沃土之上德业兼修、知行合一,实践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
“基础”课中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道德践行等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文化墙体会学校精神、“一训三风”等核心价值体系,借助网络让学生在学校官网了解学校最新发展规划,在深度认识学校发展走向中认清自我的价值追求,在爱国爱校中展现青春力量,成就幸福人生。教师不局限于讲述校史文化中创新性的案例,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开办的优秀毕业生展或者在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阅读优秀校友的寄语,还可邀请老校友进“基础”课,以切身体会讲述先进事迹,给学生创造与榜样对话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精神滋养,激励学生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
三、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成效
(一)增强“基础”课内容的充实性
校史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富矿,潜藏着爱国爱校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行为教育,在高校发展中该校师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基础”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矿藏资源。校史文化办学者的初心,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紧扣“基础”课教学的主题。校史文化中高校成长的脉络,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质,反映出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和高校学生遵纪守法的法治思维,这些都与“基础”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校史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吸纳和创新文化的基础。在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来自不同高校的师生齐心协力走上战“疫”之路,共同谱写抗疫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而在脫贫攻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高校师生支持乡村振兴、助力教育扶贫,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力量,锻造形成脱贫攻坚精神。这些都是校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也为“基础”课内容注入了新鲜的、有益的血液。
(二)加强“基础”课教学的生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5]。高校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校史文化就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有力教学资源,校史馆和档案馆是各高校“家门口”的育人基地,是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有力阵地。校史文化浓缩了高校整个人文历史发展轨迹,校史文化中历代师生追求真善美、各届校友向善向上的生活实践对当代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熏陶。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往往让高校学生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窘境,部分校史文化内容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中,有助于让高校学生在认知当下、感知校园、感悟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在内省中实现自我完善,从而引导自己健康生活。高校应让“基础”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生活实践,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之中。
(三)提升“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
校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在融入“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其真实性和生动性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打破了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是枯燥、无趣的传统认知。校友文化是构成校史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应重现优秀校友的行为事迹,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学生不仅能贴近榜样人物,走进榜样生活,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而且自觉向榜样看齐,在潜移默化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成就出彩人生。校史文化在反映该高校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时代发展的需求。校史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不断,必然是顺应时代、顺应国情,这也体现了高校担当的历史使命。校史文化体现出的价值导向,能让学生不断吸收高校以往文化中的养分,增强对本校文化的认同,在无形中自觉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在传承中创新文化。校史文化融入“基础”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切实提升“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政治素养与道德素质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列平. 透视:大学校史文化[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3]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有的放矢)[N]. 人民日报,2020-09-10(09).
[4]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10-21(02).
[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01).
(荐稿人:吴太胜,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