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文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受到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课题。
一、关注真实
这里的真实性,一方面指为师者要对文本所含情感的真实性进行思考。即在教这个文本之前,教师先要考虑文本带给学生的情感是否能与生活实际产生关联,是否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所感,有所悟。教师如把本不真实的情感通过教学传达给学生,就难免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语文课堂要不得虚假和繁杂,简约为美,真实情感在简约中自然流淌。
情感的真实性是指,教者自己要先对所教文本的情感有真实的感悟。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情感理解力和表达力,要深刻地理解课文。只有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才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比如,同样教《一夜的工作》,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泪流满面,是因为真正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伟大和感人之处。他能深入地进出字里行间,一词一句中都看到了总理的感人品质,加上自身较强的情感感受力,能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把文本情感和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
二、重视文本
重视文本,一是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而不是更多地关注情感,更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代替学生的感受。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深切感受,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强加到学生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学生的不同之处,比如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年龄差距等,导致虽然课上得很深、很美,学生却没有自我感受。对学生而言,很多情感都变成了,虚的、假的。而关注语言特色,就好像是给学生的情感找了个拐杖。
比如,《桥》一课中最后两句话的处理。“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配上让人感动的音乐和画面,你会发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那种震惊绝对大于感动。教师让学生一个个地朗读,效果出奇得好,一个女生竟然读得满含泪水。但当问学生是被谁感动了时,答案不是被文本内容感动,而是被课堂气氛感动了,这就是脱离文本的一种不真实的情感体验。如果改为让学生去品味这两句话的语言特色,先比较“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和“她来祭奠她丈夫和儿子”两句不同的表达方式,再去体会情感,相信学生就能真正体会文本的感情了。
教师要重视文本,还要重视文本情感的个性化。很多的课堂中,情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所谓泛化,就是泛泛之谈,没有抓住文本最大的特点,就像是“正确的废话“。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情感最泛的莫过于“爱”,很多的课都能最后归为“爱”,而“爱“一泛,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品味语言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情感课堂过分强调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单纯用外在手段“激”情,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理解与感悟。比如,有的教师教《秋天的怀念》,课上回顾颂扬母爱的名言,还饱含深情地演唱了阎维文的《母亲》,再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体会。学生谈的却都只是“母爱很伟大”“我们很感动”“很难过、伤心”等程式化的语言。究其原因,是学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对文中语句进行仔细品读、体味,没有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没有达到理解语言和体验情感的统一。
课堂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情感的真切性,需要一种磁场。这种磁场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教师要借助生活活动和情感经历,创设情境,虚拟和亲临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作者失去爸爸的悲痛,两位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小作者想对牺牲的爸爸说些什么。结果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个班的学生说:“爸爸,你真了不起!爸爸,你很伟大!爸爸,你是为和平而牺牲的,我为你骄傲!”不管怎样,这些语言听起来是那样的不贴心,不像是一个孩子对牺牲的爸爸说的话,虽然理解是到位了,但情感体验没有到位;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则能从生活角度来说:“爸爸,我和妈妈想你,我想让你再带我去放风筝;爸爸,是战争让你离开了我们,我恨战争;爸爸,我多么希望你能回来;爸爸,你的牺牲能带来和平吗?但我多么想我们一家人在和平中一起生活啊!”句句真切,发自内心,听来让人潸然泪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不同。后一种情况的教师抓住文中“忘不了”一词理解,问学生小作者忘不了什么。此时,教师借助语言和课件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能进入角色,回忆起自己平时和爸爸的点滴温馨生活。这样的情感体验就非常到位,学生自然、真切地体会到了小作者的失父之痛。到后来,教师再问学生“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时,学生就不会公式化地回答了,情感水到渠成。
情感是美好的,有如涧边溪水,有如天上柔云,有如林中清风。一节成功的课,自然是情真意切,让学生如沐春光。
一、关注真实
这里的真实性,一方面指为师者要对文本所含情感的真实性进行思考。即在教这个文本之前,教师先要考虑文本带给学生的情感是否能与生活实际产生关联,是否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所感,有所悟。教师如把本不真实的情感通过教学传达给学生,就难免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语文课堂要不得虚假和繁杂,简约为美,真实情感在简约中自然流淌。
情感的真实性是指,教者自己要先对所教文本的情感有真实的感悟。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情感理解力和表达力,要深刻地理解课文。只有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才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比如,同样教《一夜的工作》,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泪流满面,是因为真正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伟大和感人之处。他能深入地进出字里行间,一词一句中都看到了总理的感人品质,加上自身较强的情感感受力,能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把文本情感和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
二、重视文本
重视文本,一是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而不是更多地关注情感,更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代替学生的感受。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深切感受,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强加到学生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学生的不同之处,比如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年龄差距等,导致虽然课上得很深、很美,学生却没有自我感受。对学生而言,很多情感都变成了,虚的、假的。而关注语言特色,就好像是给学生的情感找了个拐杖。
比如,《桥》一课中最后两句话的处理。“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配上让人感动的音乐和画面,你会发现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那种震惊绝对大于感动。教师让学生一个个地朗读,效果出奇得好,一个女生竟然读得满含泪水。但当问学生是被谁感动了时,答案不是被文本内容感动,而是被课堂气氛感动了,这就是脱离文本的一种不真实的情感体验。如果改为让学生去品味这两句话的语言特色,先比较“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和“她来祭奠她丈夫和儿子”两句不同的表达方式,再去体会情感,相信学生就能真正体会文本的感情了。
教师要重视文本,还要重视文本情感的个性化。很多的课堂中,情感出现了泛化的现象。所谓泛化,就是泛泛之谈,没有抓住文本最大的特点,就像是“正确的废话“。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情感最泛的莫过于“爱”,很多的课都能最后归为“爱”,而“爱“一泛,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三、品味语言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情感课堂过分强调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单纯用外在手段“激”情,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理解与感悟。比如,有的教师教《秋天的怀念》,课上回顾颂扬母爱的名言,还饱含深情地演唱了阎维文的《母亲》,再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体会。学生谈的却都只是“母爱很伟大”“我们很感动”“很难过、伤心”等程式化的语言。究其原因,是学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对文中语句进行仔细品读、体味,没有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没有达到理解语言和体验情感的统一。
课堂中,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情感的真切性,需要一种磁场。这种磁场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教师要借助生活活动和情感经历,创设情境,虚拟和亲临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作者失去爸爸的悲痛,两位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小作者想对牺牲的爸爸说些什么。结果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个班的学生说:“爸爸,你真了不起!爸爸,你很伟大!爸爸,你是为和平而牺牲的,我为你骄傲!”不管怎样,这些语言听起来是那样的不贴心,不像是一个孩子对牺牲的爸爸说的话,虽然理解是到位了,但情感体验没有到位;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则能从生活角度来说:“爸爸,我和妈妈想你,我想让你再带我去放风筝;爸爸,是战争让你离开了我们,我恨战争;爸爸,我多么希望你能回来;爸爸,你的牺牲能带来和平吗?但我多么想我们一家人在和平中一起生活啊!”句句真切,发自内心,听来让人潸然泪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不同。后一种情况的教师抓住文中“忘不了”一词理解,问学生小作者忘不了什么。此时,教师借助语言和课件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能进入角色,回忆起自己平时和爸爸的点滴温馨生活。这样的情感体验就非常到位,学生自然、真切地体会到了小作者的失父之痛。到后来,教师再问学生“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时,学生就不会公式化地回答了,情感水到渠成。
情感是美好的,有如涧边溪水,有如天上柔云,有如林中清风。一节成功的课,自然是情真意切,让学生如沐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