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本往往是具有丰富情感价值的作品。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份份真挚的人间情感,决定了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体验这些丰富的情感是尤为必要的。语文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深入作品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激发想象,语境体验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大师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体验语境的多重内涵。
1.语境的文化背景体验
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定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诠释,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充妇人与“官吏”的对白,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孔子的经典语录添加问话,在添加过程中了解语录体这一文学常识并且感受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第九则语录是十则语录中相对较难的一则,从学生为其添加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该则语录的内涵。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渐渐触及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换位”——即设想自己成为孔子的学生,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并且在与孔子的交谈中,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来了解他、接受他的道理。
2.语境的心理活动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琢磨、体味。
在教授《芦花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商讨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进一步体味课文对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的精彩描写。又如这个单元的《蜡烛》一文,通篇人物描写极为感人,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课堂设计如下:
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语境的美感因素体验
在不同的文体中,语境所侧重的美感因素也不同。教师应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例如,文学作品侧重于语境内容方面的美感因素,其中,小说重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小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戏剧重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戏剧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一般文章则侧重于语境形式本身,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去体验;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方面去体验;说明文语言简洁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方面去体验。其实,文言教学也可以通过语境的设想,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挑选文中喜欢的一两句话,展开想象,描绘风景,并抓住关键字句作适当议论,教师也作了相应的例句供学生参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各抒己见,几乎每个语句都被学生提到了。细想这个环节的设置,既解决了文字翻译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品味其间的情感。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大部分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一些游记或描写山水的文章。如果按照一贯的直译法去教,则无法体现作品应有的魅力。 “美译”的处理、想象的放飞,能够使学生达到翻译的新境界,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味词语,细节体验
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词语本身的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凭借前后文临时营造的语境义;三是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发散出来的文外含义,即隐含义。
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串起文章内容,有时还是情感的辐射点,从这个点流露的情感往往渗透全文。例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对一个有争议的“强”字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爱有更深入地感悟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课文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词语,如果细细揣摩,会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这篇文章叙事简单、一目了然,然而作品的主题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以悟到“精神虐杀和鲁迅的自省精神”之外更深一层的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又如,如何理解《散步》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从字面来看,“儿子”和“母亲”就是“整个世界”,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词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当教师这样猜测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三、移情入文,角色体验
“移情”原是美学用语,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时,移情指的是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教学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丰富和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心灵的契合。角色,原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此处,我们所说的“角色”泛指文本中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于一身的各种人物,不管是外显的作品主人公,还是内隐的文本作者,他们的情感潮流,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都是我们角色体验的对象。教学小说、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教学散文、诗歌,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集中深入的体验。
比如,一些记叙文或小说,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为例。文中有“妈妈和我的对话”以及“我和万芳的对话”两大部分,让学生模拟人物的口吻,对情境加以想象朗读,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分角色表演,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编排课本剧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写好剧本的人物对话。然后由组长统稿修改,形成一致风格,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安排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课进行表演课本剧的比赛,还建议做一些服装的修饰,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境体验、细节体验、角色体验等活动,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四、比较阅读,疑异体验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异同,很容易激发思维,实现情感的生发。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两个问题:1.“改题目为《阿长》可以吗?”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确《山海经》一书对鲁迅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最能体现阿长对鲁迅的爱,有强调作用;交代了文章的结构:阿长情况、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阿长感情的变化:由憎恶到敬爱。2.“有人说,最后一句念来比较拗口,似乎改成‘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在你怀里永安魂灵’更为合适,你如何看?”从而明确:意思上有变化,阿长主动,地母主动;更能突出阿长此生的不幸及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祝福。
以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甚至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资料: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
4.余海晏《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学》。
5.韩雪屏《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17期。
一、激发想象,语境体验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大师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体验语境的多重内涵。
1.语境的文化背景体验
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定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诠释,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充妇人与“官吏”的对白,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孔子的经典语录添加问话,在添加过程中了解语录体这一文学常识并且感受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第九则语录是十则语录中相对较难的一则,从学生为其添加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该则语录的内涵。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渐渐触及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换位”——即设想自己成为孔子的学生,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并且在与孔子的交谈中,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来了解他、接受他的道理。
2.语境的心理活动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琢磨、体味。
在教授《芦花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商讨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进一步体味课文对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的精彩描写。又如这个单元的《蜡烛》一文,通篇人物描写极为感人,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课堂设计如下:
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语境的美感因素体验
在不同的文体中,语境所侧重的美感因素也不同。教师应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例如,文学作品侧重于语境内容方面的美感因素,其中,小说重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小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戏剧重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戏剧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一般文章则侧重于语境形式本身,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去体验;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方面去体验;说明文语言简洁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方面去体验。其实,文言教学也可以通过语境的设想,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挑选文中喜欢的一两句话,展开想象,描绘风景,并抓住关键字句作适当议论,教师也作了相应的例句供学生参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各抒己见,几乎每个语句都被学生提到了。细想这个环节的设置,既解决了文字翻译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品味其间的情感。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大部分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一些游记或描写山水的文章。如果按照一贯的直译法去教,则无法体现作品应有的魅力。 “美译”的处理、想象的放飞,能够使学生达到翻译的新境界,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味词语,细节体验
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词语本身的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凭借前后文临时营造的语境义;三是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发散出来的文外含义,即隐含义。
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串起文章内容,有时还是情感的辐射点,从这个点流露的情感往往渗透全文。例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对一个有争议的“强”字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爱有更深入地感悟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课文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词语,如果细细揣摩,会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这篇文章叙事简单、一目了然,然而作品的主题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以悟到“精神虐杀和鲁迅的自省精神”之外更深一层的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又如,如何理解《散步》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从字面来看,“儿子”和“母亲”就是“整个世界”,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词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当教师这样猜测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三、移情入文,角色体验
“移情”原是美学用语,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时,移情指的是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教学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丰富和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心灵的契合。角色,原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此处,我们所说的“角色”泛指文本中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于一身的各种人物,不管是外显的作品主人公,还是内隐的文本作者,他们的情感潮流,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都是我们角色体验的对象。教学小说、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教学散文、诗歌,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集中深入的体验。
比如,一些记叙文或小说,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为例。文中有“妈妈和我的对话”以及“我和万芳的对话”两大部分,让学生模拟人物的口吻,对情境加以想象朗读,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分角色表演,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编排课本剧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写好剧本的人物对话。然后由组长统稿修改,形成一致风格,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安排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课进行表演课本剧的比赛,还建议做一些服装的修饰,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境体验、细节体验、角色体验等活动,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四、比较阅读,疑异体验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异同,很容易激发思维,实现情感的生发。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两个问题:1.“改题目为《阿长》可以吗?”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确《山海经》一书对鲁迅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最能体现阿长对鲁迅的爱,有强调作用;交代了文章的结构:阿长情况、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阿长感情的变化:由憎恶到敬爱。2.“有人说,最后一句念来比较拗口,似乎改成‘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在你怀里永安魂灵’更为合适,你如何看?”从而明确:意思上有变化,阿长主动,地母主动;更能突出阿长此生的不幸及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祝福。
以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甚至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资料: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
4.余海晏《浅谈语文教学的情感教学》。
5.韩雪屏《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