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枯燥乏味,以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要努力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数学兴趣能力
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内容,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学生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一)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轻松愉快,感受深刻。一堂课的开头,学生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理还想着课间活动,这时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以给学生一个强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进入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数学“8减几“的减法时,开始上课时给学生做《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数合起来等于8,老师拍7下,小朋友拍一下,老师拍6下,小朋友拍2下……,要是谁拍错了,谁就得把这道题算一遍给大家听,让大家纠正,使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活动之中,游戏结束,学生处于安定之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导入新课,使游戏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巩固练习时,做一下游戏,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疲劳,更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过“13减几”的知识,采用《送信箱》游戏,小朋友一边唱《我是快乐的邮递员》,一边把分给学生的算式卡片送到相应的信箱内,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综合练习课上如果能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的正确性。
(二)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境界,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在教20以内加减法时,预先录制一段配乐故事和一张图片,练习时先让学生听一段故事;鸭妈妈生的蛋又白又大,谁见了都喜欢,鸭妈妈乐的嘎嘎叫,可是鸭妈妈有个毛病,它们不习惯在屋里生蛋,而是走到哪里就生到哪里,所以它们常常找不到自己生的蛋,小朋友们,你能帮助每一个鸭妈妈找到它们自己生的蛋吗?(也就是相加或相减的结果与鸭妈妈身上的数相等的蛋)接着,让学生用彩笔把鸭与相应的蛋连起来。
(三)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比赛也是增加学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符合儿童积极向上的心理,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在教第一册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采用了“夺红旗”比赛。为了使同学们人人都参加比赛,制作四张比赛题,伴随音乐由四组同学同时从第一张位置开始把每一个题目做一遍,做完后传到后面一张位置上,直到做完为止,哪一组的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哪组就得到红旗。
数学知识的比赛形式很多,例如,上黑板进行“指数比赛”、分组进行抢答比赛,五分钟口算比赛、实物演示比赛、接力赛等。比赛完毕,教师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有时也要进行适当奖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掌握法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这为计算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调整、补充等创造性的处理,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它文字简练,易读好记,琅琅上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的主要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练习,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比如:数学准备课时,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一面红旗迎风扬,二位学生上学堂,三位同学踢球忙,四棵葵花向太阳,五个大字挂墙上,六朵花儿在开放,七只小鸟在飞翔,八棵大树站两旁,九个同学在操场,十位老师喜洋洋。再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图,按着顺序数出图中的实物,并利用这首做课中操,一边拍手,一边唱儿歌,不仅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易于解除学生的疲劳。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在教学进位加法时,讲清计算方法后,再用歌曲唱计算法则如下: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采用学生熟悉的旧曲填新词的方法,,让学生即兴演唱,只花一、二分钟学生就可以唱出来。当他们尝试到自己能编出新歌时,特别高兴。有的学生下课后,嘴里还哩哩啦啦哼个不停,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印象,培养了记忆力。
三、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认为既然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无需优化,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而我认为:在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各种算法,更不要强迫学生选用教师指定的算法,而是将学生的算法进行归纳整理,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算法比较,发现自己算法的不足,产生优化自己算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我在教学9+4=?时,尽管教材中出示了“一盒桃子放10个而只放了9个还空1个,盒子外面还放了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情境图,同时还用小棒操作来帮助理解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可是有一个学生却固执地用“从1数到13”最原始的方法计算结果。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喜欢这种方法。显然,这是“最笨”的计算方法,但此时,我如果硬要强行塞给她“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她可能接受不了,不理解,不能掌握,同时也可能挫伤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我有意识的开展了“口算我最快”比赛,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小女孩完成得最慢,这时我问她知道自己慢的原因吗?她说出了自己计算方法的不足,也领悟到了“凑十法”的好处。
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却使学生望而生畏,对于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关键词】数学兴趣能力
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内容,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学生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一)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轻松愉快,感受深刻。一堂课的开头,学生精神还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理还想着课间活动,这时把游戏引进课堂,可以给学生一个强刺激,引起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进入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数学“8减几“的减法时,开始上课时给学生做《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数合起来等于8,老师拍7下,小朋友拍一下,老师拍6下,小朋友拍2下……,要是谁拍错了,谁就得把这道题算一遍给大家听,让大家纠正,使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活动之中,游戏结束,学生处于安定之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导入新课,使游戏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巩固练习时,做一下游戏,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疲劳,更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过“13减几”的知识,采用《送信箱》游戏,小朋友一边唱《我是快乐的邮递员》,一边把分给学生的算式卡片送到相应的信箱内,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综合练习课上如果能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的正确性。
(二)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境界,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在教20以内加减法时,预先录制一段配乐故事和一张图片,练习时先让学生听一段故事;鸭妈妈生的蛋又白又大,谁见了都喜欢,鸭妈妈乐的嘎嘎叫,可是鸭妈妈有个毛病,它们不习惯在屋里生蛋,而是走到哪里就生到哪里,所以它们常常找不到自己生的蛋,小朋友们,你能帮助每一个鸭妈妈找到它们自己生的蛋吗?(也就是相加或相减的结果与鸭妈妈身上的数相等的蛋)接着,让学生用彩笔把鸭与相应的蛋连起来。
(三)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比赛也是增加学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符合儿童积极向上的心理,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在教第一册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采用了“夺红旗”比赛。为了使同学们人人都参加比赛,制作四张比赛题,伴随音乐由四组同学同时从第一张位置开始把每一个题目做一遍,做完后传到后面一张位置上,直到做完为止,哪一组的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哪组就得到红旗。
数学知识的比赛形式很多,例如,上黑板进行“指数比赛”、分组进行抢答比赛,五分钟口算比赛、实物演示比赛、接力赛等。比赛完毕,教师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有时也要进行适当奖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有效的掌握法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这为计算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调整、补充等创造性的处理,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它文字简练,易读好记,琅琅上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的主要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练习,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比如:数学准备课时,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一面红旗迎风扬,二位学生上学堂,三位同学踢球忙,四棵葵花向太阳,五个大字挂墙上,六朵花儿在开放,七只小鸟在飞翔,八棵大树站两旁,九个同学在操场,十位老师喜洋洋。再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图,按着顺序数出图中的实物,并利用这首做课中操,一边拍手,一边唱儿歌,不仅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易于解除学生的疲劳。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在教学进位加法时,讲清计算方法后,再用歌曲唱计算法则如下: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采用学生熟悉的旧曲填新词的方法,,让学生即兴演唱,只花一、二分钟学生就可以唱出来。当他们尝试到自己能编出新歌时,特别高兴。有的学生下课后,嘴里还哩哩啦啦哼个不停,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印象,培养了记忆力。
三、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认为既然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无需优化,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而我认为:在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学生的各种算法,更不要强迫学生选用教师指定的算法,而是将学生的算法进行归纳整理,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算法比较,发现自己算法的不足,产生优化自己算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我在教学9+4=?时,尽管教材中出示了“一盒桃子放10个而只放了9个还空1个,盒子外面还放了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情境图,同时还用小棒操作来帮助理解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可是有一个学生却固执地用“从1数到13”最原始的方法计算结果。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喜欢这种方法。显然,这是“最笨”的计算方法,但此时,我如果硬要强行塞给她“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她可能接受不了,不理解,不能掌握,同时也可能挫伤她学习的积极性。后来我有意识的开展了“口算我最快”比赛,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小女孩完成得最慢,这时我问她知道自己慢的原因吗?她说出了自己计算方法的不足,也领悟到了“凑十法”的好处。
培养学生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却使学生望而生畏,对于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