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肯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口头语言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意的工具,教师语言是其思想意图及授课风格的外化形式。语文教师的语言则充分体现着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当前,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随着电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教师的口头语言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
一、语文课堂重语言
语文是一门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工具,同时也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但正本清源,语文就是语言。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名“语文”的理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动的双边关系,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善于引导,而教师的“导”主要靠语言。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语言是其思想意图及授课风格的外化形式。语文教师的语言则充分体现着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标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精炼的语句,会使得学生在感官上达到愉悦,促进师生交流,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字的根本,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口语训练有助于书面文字水平的提高。而语言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模仿,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无意的语言模仿对象就是教师。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自身语言的锤炼,讲起话来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遣词造句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一篇美文被啰里啰唆地解析得索然无味,那就无法为学生起到语言示范的作用。即使在课上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电化教学手段是靠教师的语言来链接和进行内容诠释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破坏整个教学设计的整体和谐,无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吸取词汇、借鉴句式,更不会对祖国语言产生健康的审美感受,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在语言上下功夫。
二、教师在语文授课中运用语言
(一)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流畅,必须让学生毫不费力地领会到教师语言的中心内容。语文教师的发音和用词更要准确无误。因为语文教师的发音和用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语文教师的当堂传授不同于文学演讲,要尽量避免词藻的无意义堆砌和拖沓冗长、晦涩难懂的句子出现。教师过分投入地展示自己的文学语言功力往往会忽视掉面前的授课对象,模糊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确切、科学、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清晰悦耳,通俗易懂。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会使学生容易得其“要”,悟其“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反之,有些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语言罗嗦空无一物,在分析课文时语言颠来倒去无序可循,设疑提问时语言混乱不清不知所云 ……这样的语言引导即便是专心致志的学生也会精疲力竭、一头雾水。教师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教学指导,不但不会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反而会干扰学生自主学习的逻辑思考活动,导致学生的语言思维混乱,甚至会对语文教材本身产生厌恶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课文进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获得更真切更直观地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有一段描写少年闰土瓜地刺猹的情景。对这段内容,教师可以用舒缓的语气形象地把他描绘成一幅油画:“天,是深蓝的;月亮,是金黄的;西瓜,是碧绿的……在这样一个层次分明、充满梦幻色彩的背景下,伫立着一个勇敢威武的刺猹小英雄……景是美的,人是美的,回忆中的心绪也是美的……”如此生动的描绘会在学生脑海中铺展开一幅美丽而温馨的画卷,把学生带到“我”童年时美丽的故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我”对现实故乡的失望与迷惘,更为感性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再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形象描绘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诗词变得更具象更直观,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会记得快、印象深。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以学生的感悟程度为参照,要与讲课内容衔接自然,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给学生留下一片广阔的想象空间,绝不能牵强附会,破坏课文内容的可伸展性,阻碍学生的再创造。
(三)用音乐美的语言加深学生的文本体验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文情并茂,传达着恒久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应该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才能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教学语言和我们的生活语言不同,要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快慢适当的语言节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洪亮悦耳的发音,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语调会带给学生音乐美的享受;并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增强课文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讲萧红的《呼兰河传》时,一开始可以用平缓而客观冷静的语气语调来介绍萧红的生平:逃婚、疾病、情感挫折、写作、抗日、英年早逝……声音类似人物纪录片里的画外音,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然后用顿挫而稍快的语调介绍萧红的代表作及鲁迅对她的评价;接着再用惬意而抒情的语调介绍这篇文章的女性化风格,最后用轻松温婉的声音范读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富于变化的音乐一般的语言中捕捉到文学欣赏的灵感,体验到文章的风格韵味,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感悟。
(四)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艺术是情感激发、贮积、和转移的艺术。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可以直接传达出课文作者的情感和教师对文章的个人感受,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含蓄深刻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为学生开拓出一片知识生长的土壤,启迪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讲《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时,教师的语言要带有一种民族的仇恨,控诉日本政府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无耻罪行,谴责其无视历史真相、颠倒黑白、恶意中伤的丑恶行径,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激情,树立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信念。在讲《华威先生》时,教师的语言要含有讽刺和蔑视的味道,在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时要带着款款深情发出知音难觅的慨叹;对《海燕》的赞颂,对《李广》的敬慕,对《孔乙己》的同情,对《范进中举》的嘲笑,对《杨修之死》的惋惜,都可以通过教师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宣泄和表达,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带动学生的情感反馈和迁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主要的创造工具。”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把“语言”——这个简便快捷的创造工具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
当前,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随着电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教师的口头语言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
一、语文课堂重语言
语文是一门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工具,同时也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但正本清源,语文就是语言。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名“语文”的理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动的双边关系,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善于引导,而教师的“导”主要靠语言。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语言是其思想意图及授课风格的外化形式。语文教师的语言则充分体现着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标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精炼的语句,会使得学生在感官上达到愉悦,促进师生交流,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字的根本,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口语训练有助于书面文字水平的提高。而语言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模仿,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无意的语言模仿对象就是教师。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自身语言的锤炼,讲起话来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遣词造句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一篇美文被啰里啰唆地解析得索然无味,那就无法为学生起到语言示范的作用。即使在课上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电化教学手段是靠教师的语言来链接和进行内容诠释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破坏整个教学设计的整体和谐,无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吸取词汇、借鉴句式,更不会对祖国语言产生健康的审美感受,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在语言上下功夫。
二、教师在语文授课中运用语言
(一)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流畅,必须让学生毫不费力地领会到教师语言的中心内容。语文教师的发音和用词更要准确无误。因为语文教师的发音和用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语文教师的当堂传授不同于文学演讲,要尽量避免词藻的无意义堆砌和拖沓冗长、晦涩难懂的句子出现。教师过分投入地展示自己的文学语言功力往往会忽视掉面前的授课对象,模糊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确切、科学、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清晰悦耳,通俗易懂。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会使学生容易得其“要”,悟其“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反之,有些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语言罗嗦空无一物,在分析课文时语言颠来倒去无序可循,设疑提问时语言混乱不清不知所云 ……这样的语言引导即便是专心致志的学生也会精疲力竭、一头雾水。教师运用这样的语言进行教学指导,不但不会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反而会干扰学生自主学习的逻辑思考活动,导致学生的语言思维混乱,甚至会对语文教材本身产生厌恶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课文进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获得更真切更直观地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有一段描写少年闰土瓜地刺猹的情景。对这段内容,教师可以用舒缓的语气形象地把他描绘成一幅油画:“天,是深蓝的;月亮,是金黄的;西瓜,是碧绿的……在这样一个层次分明、充满梦幻色彩的背景下,伫立着一个勇敢威武的刺猹小英雄……景是美的,人是美的,回忆中的心绪也是美的……”如此生动的描绘会在学生脑海中铺展开一幅美丽而温馨的画卷,把学生带到“我”童年时美丽的故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我”对现实故乡的失望与迷惘,更为感性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再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形象描绘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诗词变得更具象更直观,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会记得快、印象深。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以学生的感悟程度为参照,要与讲课内容衔接自然,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上给学生留下一片广阔的想象空间,绝不能牵强附会,破坏课文内容的可伸展性,阻碍学生的再创造。
(三)用音乐美的语言加深学生的文本体验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文情并茂,传达着恒久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应该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才能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教学语言和我们的生活语言不同,要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快慢适当的语言节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洪亮悦耳的发音,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语调会带给学生音乐美的享受;并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增强课文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讲萧红的《呼兰河传》时,一开始可以用平缓而客观冷静的语气语调来介绍萧红的生平:逃婚、疾病、情感挫折、写作、抗日、英年早逝……声音类似人物纪录片里的画外音,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然后用顿挫而稍快的语调介绍萧红的代表作及鲁迅对她的评价;接着再用惬意而抒情的语调介绍这篇文章的女性化风格,最后用轻松温婉的声音范读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富于变化的音乐一般的语言中捕捉到文学欣赏的灵感,体验到文章的风格韵味,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层感悟。
(四)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艺术是情感激发、贮积、和转移的艺术。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可以直接传达出课文作者的情感和教师对文章的个人感受,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含蓄深刻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为学生开拓出一片知识生长的土壤,启迪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讲《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时,教师的语言要带有一种民族的仇恨,控诉日本政府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无耻罪行,谴责其无视历史真相、颠倒黑白、恶意中伤的丑恶行径,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激情,树立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信念。在讲《华威先生》时,教师的语言要含有讽刺和蔑视的味道,在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时要带着款款深情发出知音难觅的慨叹;对《海燕》的赞颂,对《李广》的敬慕,对《孔乙己》的同情,对《范进中举》的嘲笑,对《杨修之死》的惋惜,都可以通过教师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宣泄和表达,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带动学生的情感反馈和迁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主要的创造工具。”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把“语言”——这个简便快捷的创造工具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语文学科授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