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需要创新,教育也需要创新.本文将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型人才教育进行相关的探讨,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是创新思维运用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思维运用
教育服务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我国正积极建设创新型社会,因此就要求教育也作出积极的回应,要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相应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高中数学教育是数学基础教育的转折阶段,既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又是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始.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因此,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探究型数学人才,就必须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探究和创新意识.而且,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应试教育,有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目标之一.所以,在新一轮课改下,在素质教育观下,高中数学教育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知识繁多,而且近年来题型的变化也呈多样化趋势发展.这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势必就加大了,而且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但是,基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只能随机应变,而不能退避三舍.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面对当前高中数学问题多变、题型多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在面对各种改头换面的数学问题时,就不会惊慌,不会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反而能迎难而上,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抱着创新解题的想法进行解题.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意识,并不是真的抛开所有传统观念进行创新,而主要是指应变能力和解题思维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有规律的调整,就能实现思维的创新.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口头上的强调,也不能以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而最好能以“无意注意”的方式开展.“无意注意”是指教师通过旁敲侧击,让学生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建立起创新意识.
案例 若0<α<π,证明:sinα2+cosα2>1.
解析 由题目信息0<α<π,可知:sinα2>0,cosα2>0.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想用均值不等式来解题,但最终都是陷入解题困境,都碰壁而回,枉此一举.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没有强调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而是适当地提出这样的一个信息:π2-α2+π2+α2=π.许多学生在看到这个条件后,都能很快地作出反应:可引进一个三角形,采取迂回式的间接手段,实现问题的解决.根据0<α<π0<α2<π2,构造一个三个内角分别是π2-α2,α2,π2的三角形,设其对应边分别是a,b,c,则依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又依正弦定理有a=2Rsinπ2-α2,b=2Rsinα2,c=2Rsinπ2,将此代入a+b>c中,可以得出2Rsinα2+2Rsinπ2-α2>2Rsinπ2,即命题成立.
教学结论 可以说在这过程中,思维的转变是问题解决的核心,思维的转换是创新意识的践行.一般来说,逻辑思维以其严谨而有序被人所称道.但是,如果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则效果会更明显,更有创造性.但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那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而采用无意注意的方式,不在教学中进行过分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当然,如何做到“无意注意”就看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二、创新思维教学的原则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运用,在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一般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而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创新思维教学的常态化.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不是教师用几节课、用一个专题教学就能实现的.特别是对高中学生而言,时间决定一切,教师不可能过多地以专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是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常态化教育.如上题的例子中,笔者就是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并没有以专项训练的形式进行.
其次,掌握教学艺术,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思维的教学,不一定是轰轰烈烈地进行,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如在上题中,笔者在“0<α<π0<α2<π2的提出和三角形的引进”这个环节上,是做了较为精心的布置的,既不能不给学生信息提示,又不能一下给学生明确的方向,毕竟思维创新是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的.因此,在此信息的提示中,笔者就采用了从侧面迂回出击的办法,结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思维创新就是要抛开常规思维的羁绊,把问题的解决途径预想成多种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有所悟,有所创新,既要遵循规律,又不可以墨守成规,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郁闯.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王延文,冯美玲.数学“双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思维运用
教育服务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我国正积极建设创新型社会,因此就要求教育也作出积极的回应,要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相应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高中数学教育是数学基础教育的转折阶段,既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又是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始.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因此,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探究型数学人才,就必须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探究和创新意识.而且,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应试教育,有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目标之一.所以,在新一轮课改下,在素质教育观下,高中数学教育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知识繁多,而且近年来题型的变化也呈多样化趋势发展.这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势必就加大了,而且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但是,基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只能随机应变,而不能退避三舍.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面对当前高中数学问题多变、题型多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在面对各种改头换面的数学问题时,就不会惊慌,不会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反而能迎难而上,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抱着创新解题的想法进行解题.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意识,并不是真的抛开所有传统观念进行创新,而主要是指应变能力和解题思维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有规律的调整,就能实现思维的创新.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口头上的强调,也不能以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而最好能以“无意注意”的方式开展.“无意注意”是指教师通过旁敲侧击,让学生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建立起创新意识.
案例 若0<α<π,证明:sinα2+cosα2>1.
解析 由题目信息0<α<π,可知:sinα2>0,cosα2>0.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想用均值不等式来解题,但最终都是陷入解题困境,都碰壁而回,枉此一举.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没有强调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而是适当地提出这样的一个信息:π2-α2+π2+α2=π.许多学生在看到这个条件后,都能很快地作出反应:可引进一个三角形,采取迂回式的间接手段,实现问题的解决.根据0<α<π0<α2<π2,构造一个三个内角分别是π2-α2,α2,π2的三角形,设其对应边分别是a,b,c,则依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又依正弦定理有a=2Rsinπ2-α2,b=2Rsinα2,c=2Rsinπ2,将此代入a+b>c中,可以得出2Rsinα2+2Rsinπ2-α2>2Rsinπ2,即命题成立.
教学结论 可以说在这过程中,思维的转变是问题解决的核心,思维的转换是创新意识的践行.一般来说,逻辑思维以其严谨而有序被人所称道.但是,如果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则效果会更明显,更有创造性.但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那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而采用无意注意的方式,不在教学中进行过分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当然,如何做到“无意注意”就看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二、创新思维教学的原则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运用,在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一般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而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创新思维教学的常态化.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不是教师用几节课、用一个专题教学就能实现的.特别是对高中学生而言,时间决定一切,教师不可能过多地以专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是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常态化教育.如上题的例子中,笔者就是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并没有以专项训练的形式进行.
其次,掌握教学艺术,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思维的教学,不一定是轰轰烈烈地进行,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如在上题中,笔者在“0<α<π0<α2<π2的提出和三角形的引进”这个环节上,是做了较为精心的布置的,既不能不给学生信息提示,又不能一下给学生明确的方向,毕竟思维创新是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的.因此,在此信息的提示中,笔者就采用了从侧面迂回出击的办法,结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思维创新就是要抛开常规思维的羁绊,把问题的解决途径预想成多种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有所悟,有所创新,既要遵循规律,又不可以墨守成规,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郁闯.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王延文,冯美玲.数学“双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