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编 王富仁 郑国民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众所周知,任何一场成功的变革都必须立足于历史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只有清晰地把握过去,才有可能提出适合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计划或方案。”这是援引于《当代语文教育论争》中的一句话,也是我阅读这本书的缘由。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长一段时间,让很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缺少对语文教育历史的了解,没有认清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阅读《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将为我们弥补这一缺憾。
《当代语文教育论争》是一部语文教育在当代的论争史,书中论述了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末这50年以来,发生在我国语文教育批评和论争方面的重要问题,从文艺学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并通过微观的具体分析,研讨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缺憾和失误。书中选择了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当代语文教育文道关系的演变”,此主题讲述了建国初到今天有关“文”与“道”的论争;“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价值”,此主题涉及50年代那场短命的“汉语”、“文学”分科的历史;“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讲述了关于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著名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20世纪末语文教育论争”,论述了关于上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这本书我间歇性地读了两遍,感觉还将进行第三遍、第四遍研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发现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收获。
脉络清晰,不含混。“文”与“道”的关系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一些专家、学者和教师争论的焦点问题。但书中首先把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阶段性划分,从建国初期的“构建公共话语模式”到承前启后的“文道统一”,再到后来的“工具理性”的强化,到目前主体精神的回归,其演变过程呈现得清晰可鉴,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和与政治千丝万缕的牵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其次,书中对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为我们分析文学无用论或者微用论的说法是否正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后面论及的注重教育实效性的“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为我们如何正确发挥文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引领学生从文学的经典中汲取力量,指引了一条道路。
观点公正,不偏颇。20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论争,当时令每位语文教师汗颜。现在看来尽管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客观上说,那场论争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思想交锋,以及各类观点的碰撞。在论争的过程中,不论是文学教育理念的呼吁,还是人文精神的倡导,各种观点、各个流派、各个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书中既介绍了钱理群、王富仁、童庆炳三位学者的学科背景和所持观点,也涉及了一线教师的看法。即便是对专家学者的观点介绍,也突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尊奉哪一家、哪一派为正宗,将其它各派进行贬抑,体现了做学问的大气和豪气。作者客观地从文学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当时存在于教育层面,以及各个领域的问题,还谈到此次大讨论后语文教育的变化,与我们现今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接轨,让我们在思考中辨别正确的方向。
论述充实,不空泛。此书的作者们为了印证一些观点,除有一些客观的陈述之外,还为我们呈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学材料,选取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经典课文后面的习题作为例证,让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语文教育的真实面貌。为了对20世纪50年代文学改革在文本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作者把当时的所有课文与后来教材的课文一一作了比对分析;为了分析文章解读方面的变化和变化中所隐含的理念,书中还选择了不同时期同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计作了相应对照。
曾记得有人说过:读史利于明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教育的历史,在认清教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成为教育的智者。□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编辑 王宇华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众所周知,任何一场成功的变革都必须立足于历史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只有清晰地把握过去,才有可能提出适合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计划或方案。”这是援引于《当代语文教育论争》中的一句话,也是我阅读这本书的缘由。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长一段时间,让很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缺少对语文教育历史的了解,没有认清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阅读《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将为我们弥补这一缺憾。
《当代语文教育论争》是一部语文教育在当代的论争史,书中论述了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末这50年以来,发生在我国语文教育批评和论争方面的重要问题,从文艺学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并通过微观的具体分析,研讨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缺憾和失误。书中选择了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当代语文教育文道关系的演变”,此主题讲述了建国初到今天有关“文”与“道”的论争;“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价值”,此主题涉及50年代那场短命的“汉语”、“文学”分科的历史;“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讲述了关于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著名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20世纪末语文教育论争”,论述了关于上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这本书我间歇性地读了两遍,感觉还将进行第三遍、第四遍研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发现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收获。
脉络清晰,不含混。“文”与“道”的关系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一些专家、学者和教师争论的焦点问题。但书中首先把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阶段性划分,从建国初期的“构建公共话语模式”到承前启后的“文道统一”,再到后来的“工具理性”的强化,到目前主体精神的回归,其演变过程呈现得清晰可鉴,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和与政治千丝万缕的牵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其次,书中对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为我们分析文学无用论或者微用论的说法是否正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后面论及的注重教育实效性的“科学主义背影中的语文教育”为我们如何正确发挥文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引领学生从文学的经典中汲取力量,指引了一条道路。
观点公正,不偏颇。20世纪末的那场语文教育的论争,当时令每位语文教师汗颜。现在看来尽管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客观上说,那场论争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思想交锋,以及各类观点的碰撞。在论争的过程中,不论是文学教育理念的呼吁,还是人文精神的倡导,各种观点、各个流派、各个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书中既介绍了钱理群、王富仁、童庆炳三位学者的学科背景和所持观点,也涉及了一线教师的看法。即便是对专家学者的观点介绍,也突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尊奉哪一家、哪一派为正宗,将其它各派进行贬抑,体现了做学问的大气和豪气。作者客观地从文学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当时存在于教育层面,以及各个领域的问题,还谈到此次大讨论后语文教育的变化,与我们现今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接轨,让我们在思考中辨别正确的方向。
论述充实,不空泛。此书的作者们为了印证一些观点,除有一些客观的陈述之外,还为我们呈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学材料,选取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经典课文后面的习题作为例证,让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语文教育的真实面貌。为了对20世纪50年代文学改革在文本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作者把当时的所有课文与后来教材的课文一一作了比对分析;为了分析文章解读方面的变化和变化中所隐含的理念,书中还选择了不同时期同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设计作了相应对照。
曾记得有人说过:读史利于明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教育的历史,在认清教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成为教育的智者。□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