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呈现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目标明确、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等特征,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缺乏对内容的合理设计、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作业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作业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其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作业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新课改是我国为了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改革,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对课堂教育活动的兴趣。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业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夯实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语文作业的科学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点
(一)语文作业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鼓励学生充分思考。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生若想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就需要预习新知识。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本内容,而是将其进行总结升华,以及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努力思考。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要求学生查阅课外资料增加其知识储量。语文知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所有文明的发展进步都可以纳入语文知识的范畴,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并没有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查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此增加他们的知识储量。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明确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知晓作业目标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進而在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完成语文作业。日本学者稻川三郎将目标分为四类:可达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可想像的目标以及可向往的目标。可达到的目标是指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切实实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是指学生相信自已可以达到的目标;可想象的目标是指学生的目标应当是可以进行语言表达并且在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可向往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想要努力实现的内容。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不同目标类型,帮助他们在实现“可达到目标”的前提下确立“可相信的目标”,进而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语文作业设计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育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阅读理解、古诗词朗诵、古文解读等,语文教学课本中的内容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增加学生的见识为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需要回顾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充分思考,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布置语文作业时都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通过各式各样的作业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尽可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语文练习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做答,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
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语文作业多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机械重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后作业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仅是将其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己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只注重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以及知识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后作业内容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作业环节只侧重于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导致出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安排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及内容。但是现阶段,鲜少有初中语文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后布置作业,他们都崇尚“一刀切”,即所有学生都安排相同的学习内容。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会拉大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以及知识差距,进而增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教师在作业环节不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条件,增加学生的信心。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但是其动手能力较强,而教师在很多课后实践性活动中也仅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关注。
(三)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又一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以阅读、练笔类作业为主。语文的学习本应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知识的多样性,大部分作业内容都是阅读和练笔,这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使得学生沦为了“机械的重复者”,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不注重对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要求学生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大量新兴知识,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种类。但是现阶段,教师很少借助各种新兴技术来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合理安排语文作业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作业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技能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安排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例如,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时期,而学生在思考时往往会调用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进而得出对新事物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多布置一些句子赏析类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在作文中寻找好词好句,并分析其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目前,初中学生的课外作業以理论知识为主,这不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将书本中一些内容作为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安排作业时注重体现个性化差异
首先,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布置作业。教师在日常作业布置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此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同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以及学习过程,并及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调整作业方式。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设置难度层次。虽然每个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平等”并不意味着“相等”,不同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都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完成同样的课后作业就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合理设置难度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要完成的内容。
(三)创新语文作业形式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作业内容安排不同的作业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为读写积累类以及采集编创类。读写积累类是指教师指定相应的书目让学生阅读,并在阅读结束后写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并写出原因,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外读物内容的印象。采集编创类是指要求学生在自己搜集优美篇章的基础上模仿名家进行创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借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作业形式。采用新兴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而现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当是抖音等短视频APP,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适合以视频形式提交的作业内容,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1]侯彩虹.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2020(23):1.
[2]耿会欠.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20(24):82.
[3]任彦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于佳.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徐冬霞.论农村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J].读写算,2020(05):134.
[6]程明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新课改是我国为了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改革,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对课堂教育活动的兴趣。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业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夯实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语文作业的科学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点
(一)语文作业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鼓励学生充分思考。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生若想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就需要预习新知识。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本内容,而是将其进行总结升华,以及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努力思考。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过要求学生查阅课外资料增加其知识储量。语文知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所有文明的发展进步都可以纳入语文知识的范畴,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并没有局限于书本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查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此增加他们的知识储量。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明确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知晓作业目标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進而在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完成语文作业。日本学者稻川三郎将目标分为四类:可达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可想像的目标以及可向往的目标。可达到的目标是指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切实实现的目标;可相信的目标是指学生相信自已可以达到的目标;可想象的目标是指学生的目标应当是可以进行语言表达并且在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可向往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想要努力实现的内容。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不同目标类型,帮助他们在实现“可达到目标”的前提下确立“可相信的目标”,进而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语文作业设计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育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阅读理解、古诗词朗诵、古文解读等,语文教学课本中的内容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增加学生的见识为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需要回顾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充分思考,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布置语文作业时都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资源,通过各式各样的作业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尽可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语文练习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做答,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
缺乏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语文作业多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机械重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后作业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仅是将其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己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只注重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以及知识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后作业内容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在作业环节只侧重于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导致出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二)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安排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及内容。但是现阶段,鲜少有初中语文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后布置作业,他们都崇尚“一刀切”,即所有学生都安排相同的学习内容。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会拉大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以及知识差距,进而增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教师在作业环节不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条件,增加学生的信心。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但是其动手能力较强,而教师在很多课后实践性活动中也仅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关注。
(三)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又一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以阅读、练笔类作业为主。语文的学习本应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知识内容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没有充分尊重知识的多样性,大部分作业内容都是阅读和练笔,这虽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使得学生沦为了“机械的重复者”,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不注重对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要求学生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大量新兴知识,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种类。但是现阶段,教师很少借助各种新兴技术来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合理安排语文作业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作业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技能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安排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例如,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时期,而学生在思考时往往会调用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进而得出对新事物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多布置一些句子赏析类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在作文中寻找好词好句,并分析其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目前,初中学生的课外作業以理论知识为主,这不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将书本中一些内容作为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安排作业时注重体现个性化差异
首先,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布置作业。教师在日常作业布置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此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同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以及学习过程,并及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调整作业方式。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设置难度层次。虽然每个人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平等”并不意味着“相等”,不同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都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完成同样的课后作业就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合理设置难度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要完成的内容。
(三)创新语文作业形式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作业内容安排不同的作业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为读写积累类以及采集编创类。读写积累类是指教师指定相应的书目让学生阅读,并在阅读结束后写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并写出原因,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外读物内容的印象。采集编创类是指要求学生在自己搜集优美篇章的基础上模仿名家进行创作,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借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作业形式。采用新兴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而现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当是抖音等短视频APP,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适合以视频形式提交的作业内容,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参考文献】
[1]侯彩虹.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2020(23):1.
[2]耿会欠.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20(24):82.
[3]任彦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于佳.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徐冬霞.论农村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J].读写算,2020(05):134.
[6]程明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