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直观向抽象过渡,知识迁移和自主合作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本文具体从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创设条件;引导探究;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合作学习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双边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条件,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把教师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实践去重新发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创设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条件,引导探究、感知,获取知识
首先,要重视直观演示,强化感知,引导探究。学生获取知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只是对具体材料感知了一定数量,感知了一定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地开始了。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参与准确的获取新知,提供充分的、准确的感性材料,显示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参与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
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这一概念时,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按以下几个步骤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探究。
首先教师演示把10支铅笔,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给几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接着演示9支铅笔,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给几人?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从而体会、感知到剩下的1支铅笔不够分一份的时候,那么,这个剩下的“1”就是“余数”。通过直观演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形成“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如:讲授几何知识,建立空间观念时,应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建立表象。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演示,运用感知规律,建立表象,遵循由直观具体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形成正确的几何概念,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如:《角的认识》,在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之后,课件出示两个角(这两个角大小相等,边不等长),请学生猜一猜哪个角大?如何进行比较呢?通过两个活动角进行演示:重叠、比较,这时学生除了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外,还会观察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使学生不仅看到了结果,更在头脑中形成区分角的大小的表象。
其次,借助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引导探究。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表象,为感知过渡到抽象架设“桥梁”。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积极思维,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我按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学生独立用教具学具操作——半直观说理操作——脱离学具,直接计算,口述计算过程。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看图和操作,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难。于是,我采取让学生操作的办法:先摆出6个圆,告诉学生三角形比圆少2个,让学生比较圆和三角形谁多?圆多。怎样比较的?可以把圆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圆比三角形多的部分或者说三角形比圆少的部分,另一部分和三角形个数相同。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操作,求三角形有几个?就是求同样的部分怎么办?通过两次反复操作,为突破算理这一难点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明确要求较小的数,就是求大数中和它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从大数中去掉相差的部分。
二、利用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知识各部分内容虽然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各部分知识之间又是环环相扣,紧密交错的。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这一规律,教学时要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矛盾中引导学生探究,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和联系点,为学生构筑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促使学生运用头脑中的认知结构,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去学会新知。
例如:多位数的读写这部分知识,就是在万以内的读写基础之上的扩展到万级和亿级。由此,教学时,只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注意引导,学生就能很顺利的获取新知识。
其次,還要注意新知与旧知的质变部分,根据新旧知识的矛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使新旧知识同化或分化,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宽不变,长每计算一次减少1厘米,让学生很快说出每次得到的面积。当出现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很快说出图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教师及时让学生观察这时出现的还是长方形吗?是什么形?(正方形)教师继续问,正方形的每条边都叫什么?(边长)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已经概括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正方形呢?为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弄清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利用以旧换新,新旧对比,在原有的知识上做文章,促使学生知一反三,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
三、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不是一种被动地吸取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用原有知识去处理新的学习内容,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应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学生是否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是看参与的深度,二是看参与的广度。只有这两方面都努力,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就可以袖手旁观,一定要注重教师自身参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经历探究的过程。同时,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0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能为了形式,不管内容是不是适合,拿来就合作。要选择切实需要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参与探究。这样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动脑,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秋兰编著 自主探究 多元互动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郑金洲编著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矿区民胜第一小学)
关键词:创设条件;引导探究;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合作学习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双边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条件,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把教师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实践去重新发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创设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条件,引导探究、感知,获取知识
首先,要重视直观演示,强化感知,引导探究。学生获取知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只是对具体材料感知了一定数量,感知了一定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地开始了。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参与准确的获取新知,提供充分的、准确的感性材料,显示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参与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
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这一概念时,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按以下几个步骤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探究。
首先教师演示把10支铅笔,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给几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接着演示9支铅笔,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可以分给几人?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从而体会、感知到剩下的1支铅笔不够分一份的时候,那么,这个剩下的“1”就是“余数”。通过直观演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形成“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如:讲授几何知识,建立空间观念时,应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建立表象。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演示,运用感知规律,建立表象,遵循由直观具体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形成正确的几何概念,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如:《角的认识》,在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之后,课件出示两个角(这两个角大小相等,边不等长),请学生猜一猜哪个角大?如何进行比较呢?通过两个活动角进行演示:重叠、比较,这时学生除了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外,还会观察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使学生不仅看到了结果,更在头脑中形成区分角的大小的表象。
其次,借助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引导探究。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表象,为感知过渡到抽象架设“桥梁”。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积极思维,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我按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学生独立用教具学具操作——半直观说理操作——脱离学具,直接计算,口述计算过程。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看图和操作,探究过程,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难。于是,我采取让学生操作的办法:先摆出6个圆,告诉学生三角形比圆少2个,让学生比较圆和三角形谁多?圆多。怎样比较的?可以把圆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圆比三角形多的部分或者说三角形比圆少的部分,另一部分和三角形个数相同。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操作,求三角形有几个?就是求同样的部分怎么办?通过两次反复操作,为突破算理这一难点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明确要求较小的数,就是求大数中和它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从大数中去掉相差的部分。
二、利用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知识各部分内容虽然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各部分知识之间又是环环相扣,紧密交错的。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这一规律,教学时要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矛盾中引导学生探究,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和联系点,为学生构筑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促使学生运用头脑中的认知结构,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去学会新知。
例如:多位数的读写这部分知识,就是在万以内的读写基础之上的扩展到万级和亿级。由此,教学时,只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注意引导,学生就能很顺利的获取新知识。
其次,還要注意新知与旧知的质变部分,根据新旧知识的矛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使新旧知识同化或分化,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宽不变,长每计算一次减少1厘米,让学生很快说出每次得到的面积。当出现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很快说出图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教师及时让学生观察这时出现的还是长方形吗?是什么形?(正方形)教师继续问,正方形的每条边都叫什么?(边长)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已经概括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正方形呢?为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弄清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利用以旧换新,新旧对比,在原有的知识上做文章,促使学生知一反三,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
三、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不是一种被动地吸取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用原有知识去处理新的学习内容,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应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学生是否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是看参与的深度,二是看参与的广度。只有这两方面都努力,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质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就可以袖手旁观,一定要注重教师自身参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经历探究的过程。同时,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0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能为了形式,不管内容是不是适合,拿来就合作。要选择切实需要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参与探究。这样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动脑,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秋兰编著 自主探究 多元互动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郑金洲编著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矿区民胜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