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多鸟啼。冬日树头结满小麻雀,吱吱喳喳,像刚放学的小孩。
  一受惊动,呼啦啦飞起,树就秃了;转眼又飞回来,继续喳喳喳、吱吱吱,无一刻停息。知道它们哪里吃米,不晓得它们哪里喝水。
  头顶飞过两只鸽子,阳光下翅膀成了银子打的,亮闪闪的。一只兀那飞,一只兀自追。那只飞的落在人家屋瓦上,那只追的也落下去,挨着人家排排站。人家往左边挪一挪,它也往左边挪一挪。人家再挪,它又再挪一挪。

  前天出外办事,偶然抬头,深冬木叶尽脱,大杨树的枝子密密纠集,干枝上栖着三只鸟儿。其中一只离另外两只远远的,静静抓着树枝,不动,亦不叫。另两只则在打情骂俏。一只小脑袋瓜儿歪歪蹭蹭另一只的小脑袋瓜儿,另一只不理;再接再厉再蹭蹭,另一只往旁边移一移。这只小爪子抓着细树枝也往它旁边移一移,肩膀挨住肩膀,另一只还是不理;这一只再接再厉再蹭再挨,另一枝再往旁边移一移。看得我一阵焦急,哎呀,你不要这么矜持嘛!
  不得不让人相信,鸟儿也是懂爱情的。爱情的鸟儿一对对。
  前天见五只鸽子,唰啦啦打着旋儿地飞,落在人家屋顶上,歇一歇,商量好似的再次冲天飞起。结果一只走神了,恍神一两秒才反应过来,立马拍拍翅膀追。它们绕得远,它切一条直线飞过去,居然追上了。结果那四只像开玩笑似的,立马折了一个角度,又把它落远了。它拍翅膀那个猛追呀,冬天人家囤里晾晒着无数的干玉米,它们吃得饱,长得肥,大身子小翅膀,忽闪忽闪紧忽闪,它终于追了上去。超过一个同伴、两个同伴、三个同伴,最后,它成了第二名,骄傲地跟着第一名飞远了。
  为什么看到这些,因为我很闲。买菜、做饭、洗衣、读书、写字、过日子,人不闲,可是我的心很闲。
  在乡村里,看得见麦田里落雪,听得到风吹木叶,城市里楼越盖越高,人越聚越多;村庄里房子越来越疲敝,屋瓦上冬草飘摇,人越来越少。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树,树树都有满满的鸟儿啼。
  日后乡村怕是鸟儿虫儿羊儿蝈蝈儿的世界,还有我一个不求进取的闲人。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说自己喜欢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说你不能学这个。你要学王维、杜甫、李白和陶渊明的。
  为什么呢?据钱穆分析,这是因为这两句诗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真正和这些景致融为一体的人:“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倒是王维的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蟲鸣”,深山小屋坐一人,他倾耳听着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外边的景致是活的,他的心也是活的,他在倾听。一边听,他或许觉到安谧,或许觉到悲凉。因了他的心思活动,外边的原本无知无觉的死景,也便是活的了。雨没有白下,山果没有白落,灯没有白点,草虫没有白鸣叫。
  数日前落雪,去城里开会办事。会也开了,事也办了,挺好的雪,落在挺好的、干干净净的城市里,可是,我却忘了有雪。强着提醒自己放眼去看,可是一忽儿神思又飞得很远,缠在要办的事、要说的话、要见的人上。雪白落了。至于鸟儿,飞过鸣过么?如果飞过鸣过,那么,它也白鸣白飞了。因为我是那个“重帘不卷、古砚微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俗人了。
  可是,人生本为稻粱谋,谁又不是俗人呢?只有王维那样不愁衣食的人,才不思虑这些事罢。可是,毕竟是教花白开,教雪白落,教鸟儿白啼,教青天白白地青了。天地间一番好功夫,浪费了。
  所以杜甫是值得感佩的。日子那么难过,他也看得见“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曹雪芹也是值得感佩的,家境那么破落,他还看得见“花谢花飞飞满天”,看得见“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老天爷给人一颗心,是可以让人把心分成两半儿使的。一半儿谋你的衣食去,一半,不妨腾出来,盛装世间好景色,一丝一朵、一点一滴都是好的。
  选自“中财论坛”
其他文献
秋天,稚嫩的青玉米被三三两两装进黑或红色的塑料袋里,源源不断从几十里外的乡下,颠簸到我手上。它们带着湿漉漉的夜露,携着泥土朴实的醇香,像一个村庄般一次次地呈现在我面前,带着特有气息,将我的记忆从僵冷的躯壳中一点一点剥离出来。我像一只远离巢穴很久的小雀,因嗅到家的气息而心潮起伏,热泪盈眶。我有些恍惚,甚至手足无措,与其说在与一颗玉米相依,不如说,我的生命正在回归村庄,回归原始的朴素。一颗玉米,代表整
关于寺庙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片段中,在描写藏传佛教的大殿里,一般都是酥油灯万盏齐明,把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烘托出佛教的庄严肃穆。一盏盏酥油灯一排排堆叠起来,椭圆形的灯心一动不动地向上燃烧着。看了,我始终有一个疑问,这么多的灯同时在燃烧,产生的油烟味应该是很呛人,但是影片清晰度很高,没有被污染的痕迹。到雍和宫游玩,夏日炎炎,宫内绿荫匝地。雍和宫是“龙潜福地”,出过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后来改成喇嘛庙,这
很多希望和觉醒都是在温暖的春天滋生,古人在烟花三月的烟雨蒙蒙中迷醉,从乍暖还寒的凉风中寻找翠绿的心情,从偷偷绽放的嫩黄里看到生命的复苏。但不知何时,整座城市正在蜕变成一座泛着金属冷光的水泥森林,唯有那一声响彻于天地间的惊雷,才能让人嗅到遗失已久的灵魂的味道,让浮躁而空洞的心得到休憩。于是,试着在阳春三月来到田野。用漫山遍野黄灿灿的油菜花,代替那一声响彻于天地间的惊雷,慰藉浮躁而空洞的灵魂。油菜花,
人的表现,我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奇情”,一种是“俗情”。“奇情”是超乎“俗情”的表现,“俗情”本身,有时并非一定要不得,但是“奇情”,却必是要得。也就是说:“俗情”本身,有时并不一定不好,但是若不来“俗情”而来“奇情”,那就更好。人间很多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完;看起来没完,其实常常完了。用诗来说,前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者是“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因此,智者和达者看人生,
第一,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比如在家里坐在非常舒服的沙发上,泡着绿茶或者红茶,我就会读纸质书籍。所谓的书香,必须有书的油墨香味才有这种感觉。我家里的纸质书籍有一万多本,每個月以30~50本的速度在增加,每年购买新书的速度是500本左右,再加上出版社给我寄的书就更多了。第二,读电子书,24小时不离身,我已购买的有3000多本电子书。我是一个总是在路上的人,每年坐飞机180多次,再加上坐火车、
叩开春天的门扉,三月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飘然而至。三月的春天,到处是一片阳光灿烂的景象,树上冒出绿芽,花朵绽露在兀秃的枝头,天空湛蓝湛蓝。油菜花儿不知何时已经开了,黄黄的花儿撑满了菜杆儿,朵朵惹人喜爱。小草已经呈现出绿意了,翠绿翠綠地,给人带来了一翻新鲜感。农夫们怀揣希望和喜悦,开始忙碌于田畴地间,耕耘属于自己的梦想。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旷野上,满眼是三月的风景。行走在三月的春风中,心灵充满春色。我徜
曾经有朋友说我处世消极,他说:你这样,说得好听些是看淡、不计较,说得难听就是废物。我笑着回答:也不曾立志当废物,我这个人最大特点也许就是懒。可是若说我不认真,我是不承认的。我有我在乎的事情。比如:茶要好,朋友要有趣。这么多年断断续续地在纸上涂涂抹抹,基本上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状态。最佩服的就是每年都有写作计划而且总能完成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我看来,这和规划哪一年要开始恋爱、一生恋爱几次
一虽然人的美感很难做孤立的分析,但视觉美与听觉美毕竟有很大的独立性,绘画和音乐不隶属于文学。“孤松矮屋板桥西”,“十亩桑荫接稻畦”,“桃花流水鳜鱼肥”……许多佳句寓形象美于语言美,诗中有画,脍炙人口。但仔细分析,其中主要还是偏文学的意境美。如从绘画的角度看,连片的桑园接稻田可能很单调;孤松、矮屋、板桥间的形象结构关系还须具体环境具体分析;桃花流水的画面,通俗与庸俗之间时乖千里,时决一绳,文学修养不
有些地方,有些风景,我是极少在短时间内去第二次的。刚刚领略不久,余韵未淡,浪潮还未过去,再度重来,依然是第一次的心境和目光,熟悉的依然熟悉,忽略的依然无睹。只有经过时间的过滤,脚步重临,那些未曾经眼经心的,才会在岁月的等待中,散发出一种召唤。而有些地方,我会故意遗落一些风景,这样,再次来时会有一个目标。或者无缘重来,在心底留一份帶着遗憾的想念。有时候,遗憾会让人对某些事物念念不忘,不求圆满,在心里
风雪中,雪花像翩翩仙子,闪动着晶莹剔透的身躯,迎着呼呼的北风,在空中劲舞。梅在风中摇曳着自己的身姿,凌寒不畏,惊诧诧地绽开着,纯美如雪,品性高贞,陶冶着多少仁人志士的情操。我多想借着家乡皑皑的白雪,邀来一场梅花的盛宴,让我在飘雪的清晨或是黄昏,静立梅树下,聆听梅花开放的声音!一朵梅、一片雪、一阕词、一怀香,把心情放逐在这天地的精灵间,纵有万千言语,都可尽情诉说。在梅雪共吟的季节里,感触她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