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察背景与准备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笔者对“教师指导”的探究,源于2010学年在本区组织开展的“利用课堂观察开展课例研究”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师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是课堂观察框架中的主要维度。笔者所制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见表1),旨在通过课堂观察,更加全面、具体、科学地对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具体观察背景由四个方面深入展开。
1.是否需要教师指导——指导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学生还处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对信息技术还比较陌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也有限,自学起来还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演示重难点、归纳梳理知识规律等来指导,引领学生逐步进入信息技术的殿堂,构建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信息技术成为他们今后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手段。
2.什么时候需要指导——教师指导的时机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也就是说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因此,“教师指导”要把握课堂时机。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不同,教师指导的时机可能发生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在一般的情况下,在情境导入、新知学习、巩固操作、评价交流、课堂小结等环节中,都需要“教师指导”,以有效落实对应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指导些什么——教师指导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知识概念的学习、操作步骤与方法的习得、重点难点的化解、具体问题的解决、对作品评价的指导等。另外还有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指导。尤其是对那些操作能力较弱、胆子较小、动作较慢的学生,要特别留意,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鼓励。
4.教师如何进行指导——教师指导的方式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际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指导的方式应有所不同,通过集中讲解、操作示范、问题分析、个别指导、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需求,灵活应变,有的放矢,真正达成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二、观察记录与统计
本次课堂观察确立了一个观察维度,六个观察视角,十八个观察点,由四位教师组成观察小组,根据制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详细记录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作文集》中“教师指导”情况。
观察内容: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作文集》
观察地点:杭州市采荷二小电脑教室
观察时间:2010年9月29日
观察班级:采荷二小四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36人
执教者:杭州市采荷二小高燕锋老师
观察者:徐群伟等四人观察小组
课后,笔者与其他观察员共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交流,并整合其他听课教师的意见与学生情况调研,结合新课标要求,听取指导专家的意见后,一致认为:虽然本课教学时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合并古诗”为题材设计了三个任务,比较符合认知发展的需要,但通过对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的数据整理,却发现“教师指导” 的有效性不甚乐观:“教师指导”环节共20次(第3、6环节中各包含2次),有效占9次,较为有效为1次(共计50%),低效占6次(30%),无效占4次(20%)。18个环节中,集中指导13次,巡视指导5次。总体来看,“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不容乐观。
三、拓展研究与分析
在本次课堂观察的后续教学中,笔者又参照观察框架中确立的观察维度、观察视角及观察点对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指导”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观看了以往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录像4节、区域/片组教研课6节、本校信息技术教师随堂听课2节和自己 的课堂教学录像1节,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归纳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教师指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学流于形式,疏于过程指导
【现象】 在完成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完成两首古诗的合并操作后,教师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未等学生思考,教师马上让学生看书,可是不到1分钟,有的学生还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教师马上讲解了操作要点“可以利用工具栏中‘复制’和‘粘贴’按钮来进行合并操作”,之后就让学生操作了。此处的看书指导是无效的。
【分析】 新课程倡导多种学习方式, 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自学书本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在具体实施时,缺少了应有的目标指向和内容指导,学习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那么看书自学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能发挥真正的效益。
2.介入时机不当,指导考虑不周
【现象】本课教学中介绍了三种“复制 粘贴”的方法来合并文档,一般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三种操作方法后,教师再归纳小结。而在本堂课中,可能教师疏忽,第三种方法引出后并没有让学生练习,教师就进行了三种方法的归纳小结,这对于全课教学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来说是不合适的。同样,教师在学生的美化工作完成后,再出示美化作品的要求,而后面又没有时间给学生进行美化修改,这样的学习指导也不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分析】什么时候指导才是最佳时机呢?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可以找到答案,即我们的指导就应该在学生的“愤、悱”之时,即学生想做经过思考、探索而又做不出时,这样的指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指导喋喋不休,影响学生操作
【现象】在一些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出示了任务以后,已经说了让学生开始操作,但话锋一转又在讲解操作时要注意什么;终于让学生动手操作了,教师一边巡视,一边不停地提示、讲解,安静的教室中充斥着教师喋喋不休的声音……再看学生们,都埋头操作,基本没人理会教师在讲什么。
【分析】讲解是教师的专长,绝大多数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整节课都是教师的声音,其实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的。学生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但观察后发现,每当学生操作时,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不但没有效果,还影响到学生的心境。
4.问题反馈盲目,价值辨析不准
【现象】在尝试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完成合并操作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学生直接在文档图标上点击右键,选择复制,在文档中粘贴。马上要求全体学生暂停操作,然后反馈问题。
【分析】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如果课堂中过分强调预设,以完成任务为己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使教学变得机械化。但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其中不免会有一些“偏离型”资源:可能游离了教学目标,可能偏离了价值取向,有的只是个别情况,教师应该通过辨析,选择关键性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的问题反馈应遵循普遍性问题集中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指导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反馈要分析其价值性,以正确选择反馈的形式。
5.忽视展评环节,指导预设不足
【现象】在学习三种合并方法后,教师提出如何对文章进行美化,可以用哪些方法?经过师生讨论得出:可以使用字色、字号、行距、边框底纹、动态效果、加粗、斜体、下划线等工具进行美化。然后,教师要求用上述方法完成对古诗集的美化操作。反馈时发现:几位基础好、动作快的同学居然把这些方法都用上了,并且得意地向老师示意,向同学炫耀。教师看着他们的美化效果,一下子不知如何评价。
【分析】难道他们不会修饰字体字号、不会插入艺术字和设置图片格式?不会使用自选图形么?其实这些技术他们都会,但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作品中。这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要在备课时进行预设。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制订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不断反思,积极改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笔者对“教师指导”的探究,源于2010学年在本区组织开展的“利用课堂观察开展课例研究”小学信息技术系列教研活动,以教师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是课堂观察框架中的主要维度。笔者所制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见表1),旨在通过课堂观察,更加全面、具体、科学地对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具体观察背景由四个方面深入展开。
1.是否需要教师指导——指导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学生还处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对信息技术还比较陌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也有限,自学起来还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演示重难点、归纳梳理知识规律等来指导,引领学生逐步进入信息技术的殿堂,构建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信息技术成为他们今后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一种手段。
2.什么时候需要指导——教师指导的时机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也就是说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因此,“教师指导”要把握课堂时机。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不同,教师指导的时机可能发生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在一般的情况下,在情境导入、新知学习、巩固操作、评价交流、课堂小结等环节中,都需要“教师指导”,以有效落实对应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指导些什么——教师指导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知识概念的学习、操作步骤与方法的习得、重点难点的化解、具体问题的解决、对作品评价的指导等。另外还有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指导。尤其是对那些操作能力较弱、胆子较小、动作较慢的学生,要特别留意,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鼓励。
4.教师如何进行指导——教师指导的方式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际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指导的方式应有所不同,通过集中讲解、操作示范、问题分析、个别指导、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需求,灵活应变,有的放矢,真正达成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二、观察记录与统计
本次课堂观察确立了一个观察维度,六个观察视角,十八个观察点,由四位教师组成观察小组,根据制订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详细记录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作文集》中“教师指导”情况。
观察内容: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我们的作文集》
观察地点:杭州市采荷二小电脑教室
观察时间:2010年9月29日
观察班级:采荷二小四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36人
执教者:杭州市采荷二小高燕锋老师
观察者:徐群伟等四人观察小组
课后,笔者与其他观察员共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交流,并整合其他听课教师的意见与学生情况调研,结合新课标要求,听取指导专家的意见后,一致认为:虽然本课教学时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合并古诗”为题材设计了三个任务,比较符合认知发展的需要,但通过对教师指导情况观察记录表的数据整理,却发现“教师指导” 的有效性不甚乐观:“教师指导”环节共20次(第3、6环节中各包含2次),有效占9次,较为有效为1次(共计50%),低效占6次(30%),无效占4次(20%)。18个环节中,集中指导13次,巡视指导5次。总体来看,“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不容乐观。
三、拓展研究与分析
在本次课堂观察的后续教学中,笔者又参照观察框架中确立的观察维度、观察视角及观察点对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指导”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观看了以往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录像4节、区域/片组教研课6节、本校信息技术教师随堂听课2节和自己 的课堂教学录像1节,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归纳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教师指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学流于形式,疏于过程指导
【现象】 在完成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完成两首古诗的合并操作后,教师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未等学生思考,教师马上让学生看书,可是不到1分钟,有的学生还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教师马上讲解了操作要点“可以利用工具栏中‘复制’和‘粘贴’按钮来进行合并操作”,之后就让学生操作了。此处的看书指导是无效的。
【分析】 新课程倡导多种学习方式, 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自学书本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在具体实施时,缺少了应有的目标指向和内容指导,学习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那么看书自学只能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能发挥真正的效益。
2.介入时机不当,指导考虑不周
【现象】本课教学中介绍了三种“复制 粘贴”的方法来合并文档,一般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三种操作方法后,教师再归纳小结。而在本堂课中,可能教师疏忽,第三种方法引出后并没有让学生练习,教师就进行了三种方法的归纳小结,这对于全课教学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来说是不合适的。同样,教师在学生的美化工作完成后,再出示美化作品的要求,而后面又没有时间给学生进行美化修改,这样的学习指导也不能较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分析】什么时候指导才是最佳时机呢?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可以找到答案,即我们的指导就应该在学生的“愤、悱”之时,即学生想做经过思考、探索而又做不出时,这样的指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指导喋喋不休,影响学生操作
【现象】在一些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出示了任务以后,已经说了让学生开始操作,但话锋一转又在讲解操作时要注意什么;终于让学生动手操作了,教师一边巡视,一边不停地提示、讲解,安静的教室中充斥着教师喋喋不休的声音……再看学生们,都埋头操作,基本没人理会教师在讲什么。
【分析】讲解是教师的专长,绝大多数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整节课都是教师的声音,其实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的。学生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但观察后发现,每当学生操作时,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不但没有效果,还影响到学生的心境。
4.问题反馈盲目,价值辨析不准
【现象】在尝试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完成合并操作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学生直接在文档图标上点击右键,选择复制,在文档中粘贴。马上要求全体学生暂停操作,然后反馈问题。
【分析】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如果课堂中过分强调预设,以完成任务为己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就会使教学变得机械化。但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其中不免会有一些“偏离型”资源:可能游离了教学目标,可能偏离了价值取向,有的只是个别情况,教师应该通过辨析,选择关键性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的问题反馈应遵循普遍性问题集中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指导解决,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反馈要分析其价值性,以正确选择反馈的形式。
5.忽视展评环节,指导预设不足
【现象】在学习三种合并方法后,教师提出如何对文章进行美化,可以用哪些方法?经过师生讨论得出:可以使用字色、字号、行距、边框底纹、动态效果、加粗、斜体、下划线等工具进行美化。然后,教师要求用上述方法完成对古诗集的美化操作。反馈时发现:几位基础好、动作快的同学居然把这些方法都用上了,并且得意地向老师示意,向同学炫耀。教师看着他们的美化效果,一下子不知如何评价。
【分析】难道他们不会修饰字体字号、不会插入艺术字和设置图片格式?不会使用自选图形么?其实这些技术他们都会,但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作品中。这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要在备课时进行预设。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制订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不断反思,积极改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