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设英语语感环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领悟的感应能力,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叶圣陶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而语感与语言的运用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对语感有意识地、有针对地培养,是让学习者达到有一定交际能力的关键。语感的获得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听、说、读、写是创设语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只有坚持听、说、读、写一起抓,才能使英语语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投入到语言的实践当中去。
  一、创设真实的听说环境
  教师平时就应该建议学生多听发音地道、纯正的录音,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边听边模仿,也可以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进行复述,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片段录下来,回放。这样随时纠正平时发错的读音,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15-20分钟的英语,注意单词的重读音节、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之间的停顿与连音,既练习了准确的语音,也为英语的语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灵敏的语感有助于迅速地辨别连音、略音和相近的语音,有助于从快速、含糊的语流中判断出准确的信息。
  在训练学生用英语口语表达时,创设学生有机会常说、多说、发展自己观点的环境,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相互提问,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等。建议学生以交际者的身份随时出现,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下课后更要用英语与朋友交流,让他们充分体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加深对语言的一种印象,达到对语言掌握的敏锐语感。语言的学习总是听说领先,读写侧重,只有听懂了,会说了,才能说出地道、流畅的英语,从而建立初步的语感,体现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
  二、创设活泼的朗读背诵环境
  朗读背诵是语言学习的特殊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通过大声地、反复地去朗读背诵可以加深对英语语感的理解。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重音、不完全爆破、连音略音等语音现象,还要把握好语流、语速。建议学生要自觉地去朗读、背诵教材中重要的句型,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朗读背诵不同题材的佳作,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经典文章,积累英语语感。但是在操练过程中,切忌机械盲目的重复,应把朗读背诵过的句子,段落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感悟,每一次操练,都要有一定的收获。长期反复地朗读模仿,背诵记忆有助于学习者超越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越熟悉就越流畅,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增强了。久而久之,你就能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联系,形成语感。
  三、创设良好的情景环境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真实的环境的,而语感的形成也是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英语的语感就是在环境中潜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过进入场景,语言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该适度地创设能够使语言表现出来的情景环境。
  1、质疑情境
  我们知道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疑而问,由问导思,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求知欲,提问是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最好办法。要激活学生的创设问题的动机,也要给学生质疑问题的空间,带着层层问题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才能增强学生对语感的认识。
  2、想像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和课型,设计出贴近生活,新鲜生动的情景环境,如打电话、看病、问路、买东西、求职等,将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与相关的情景联想起来,寓教于乐。英国帕尔默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法,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才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感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与想像情境的交互影响,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进一步的熏陶。
  四、创设广泛的阅读环境
  阅读文章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地逐词逐句的详解过程,加强阅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方式,增强语感的主要途径,在平时阅读中,要尽量扩大词汇量,多记习惯用法,句型句式等。让学生广泛阅读内容丰富多彩,题材不拘一格的文章,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文艺体育、新闻报道等范围涉及广泛的文章。更多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才能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阅读时,要抓住与题干相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领会句子的转换意义和隐含意义,正确辨析事实,做出合乎事实的逻辑推理,再者,只有在表层语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才能悟出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中,只有较强的语感就能对整篇的文章有个催化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有关文化背景,抓住话题,仔细推敲,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质量。
  五、创设有效的写作环境
  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语感的一种升华,以读促写,大有可写,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写作也是语感培养到比较娴熟的一个发展。
  首先,初写者可以先抄写、听写、默写一些典型的句型,短文,利用教材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然后让学生改头换面地,创设性地给句子加工、润色,或让学生把几个语言点扩充后,连接对话,短文。把平时学到的时态、语态,惯用词组恰当地融入到文章中去,读完课文后,可以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改写,缩写,扩写及其编写内容提要,把看、想、说、写结合起来。最后要求学生勤练笔,坚持写日记及其各种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写作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旦学生具备了英语语感的潜在力,那么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挖掘知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习语言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只要积极创设英语语感的环境,语言的能力会全面逐步地提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语感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地听、说、读、写练习中获得的,并非一日之功,相信大家只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拨的意志,一定能获得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感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政治课在许多学生眼里是非常枯燥的,因为传统的政治课除了说教还是说教,没有趣味,没有活力,让人昏昏欲睡。其实政治因与天下大事相关,尤其与时事联系密切,是完全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我们政治教师有义务、有责任让政治课堂充满活力,让政治课摆脱传统的说教方法,用现代教学观念来进行改造,以适应新课改的潮流。要做到让政治课充满活力,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励
【摘 要】要想学好高中地理,必须弄清楚地理学科的特点。高中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支撑地理学科的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门的学科知识。地理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区别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才能学好地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科特点 学习技巧  一、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
【摘 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
摘要: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对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关注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之中,而语言则是人类借以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的工具。本文从汉字和汉语表达方式入手,探究汉字和汉语表达中所隐含的女性地位的問题。  关键词:性别差异 歧视 女性地位 男女平等  一、从“女”字的演变看女性地位  “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现了对于女性的歧视。“女”字在甲  骨
【摘要】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全面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情的协调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感教育 素养提高  情感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一切可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清晰理性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  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成长性。生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生成,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生成。学生的发展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