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领悟的感应能力,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叶圣陶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有感觉。”而语感与语言的运用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对语感有意识地、有针对地培养,是让学习者达到有一定交际能力的关键。语感的获得要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听、说、读、写是创设语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只有坚持听、说、读、写一起抓,才能使英语语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投入到语言的实践当中去。
一、创设真实的听说环境
教师平时就应该建议学生多听发音地道、纯正的录音,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边听边模仿,也可以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进行复述,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片段录下来,回放。这样随时纠正平时发错的读音,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15-20分钟的英语,注意单词的重读音节、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之间的停顿与连音,既练习了准确的语音,也为英语的语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灵敏的语感有助于迅速地辨别连音、略音和相近的语音,有助于从快速、含糊的语流中判断出准确的信息。
在训练学生用英语口语表达时,创设学生有机会常说、多说、发展自己观点的环境,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相互提问,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等。建议学生以交际者的身份随时出现,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下课后更要用英语与朋友交流,让他们充分体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加深对语言的一种印象,达到对语言掌握的敏锐语感。语言的学习总是听说领先,读写侧重,只有听懂了,会说了,才能说出地道、流畅的英语,从而建立初步的语感,体现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
二、创设活泼的朗读背诵环境
朗读背诵是语言学习的特殊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通过大声地、反复地去朗读背诵可以加深对英语语感的理解。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重音、不完全爆破、连音略音等语音现象,还要把握好语流、语速。建议学生要自觉地去朗读、背诵教材中重要的句型,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朗读背诵不同题材的佳作,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经典文章,积累英语语感。但是在操练过程中,切忌机械盲目的重复,应把朗读背诵过的句子,段落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感悟,每一次操练,都要有一定的收获。长期反复地朗读模仿,背诵记忆有助于学习者超越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越熟悉就越流畅,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增强了。久而久之,你就能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联系,形成语感。
三、创设良好的情景环境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真实的环境的,而语感的形成也是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英语的语感就是在环境中潜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过进入场景,语言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该适度地创设能够使语言表现出来的情景环境。
1、质疑情境
我们知道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疑而问,由问导思,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求知欲,提问是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最好办法。要激活学生的创设问题的动机,也要给学生质疑问题的空间,带着层层问题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才能增强学生对语感的认识。
2、想像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和课型,设计出贴近生活,新鲜生动的情景环境,如打电话、看病、问路、买东西、求职等,将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与相关的情景联想起来,寓教于乐。英国帕尔默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法,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才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感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与想像情境的交互影响,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进一步的熏陶。
四、创设广泛的阅读环境
阅读文章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地逐词逐句的详解过程,加强阅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方式,增强语感的主要途径,在平时阅读中,要尽量扩大词汇量,多记习惯用法,句型句式等。让学生广泛阅读内容丰富多彩,题材不拘一格的文章,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文艺体育、新闻报道等范围涉及广泛的文章。更多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才能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阅读时,要抓住与题干相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领会句子的转换意义和隐含意义,正确辨析事实,做出合乎事实的逻辑推理,再者,只有在表层语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才能悟出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中,只有较强的语感就能对整篇的文章有个催化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有关文化背景,抓住话题,仔细推敲,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质量。
五、创设有效的写作环境
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语感的一种升华,以读促写,大有可写,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写作也是语感培养到比较娴熟的一个发展。
首先,初写者可以先抄写、听写、默写一些典型的句型,短文,利用教材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然后让学生改头换面地,创设性地给句子加工、润色,或让学生把几个语言点扩充后,连接对话,短文。把平时学到的时态、语态,惯用词组恰当地融入到文章中去,读完课文后,可以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改写,缩写,扩写及其编写内容提要,把看、想、说、写结合起来。最后要求学生勤练笔,坚持写日记及其各种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写作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旦学生具备了英语语感的潜在力,那么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挖掘知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习语言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只要积极创设英语语感的环境,语言的能力会全面逐步地提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语感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地听、说、读、写练习中获得的,并非一日之功,相信大家只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拨的意志,一定能获得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感的能力。
一、创设真实的听说环境
教师平时就应该建议学生多听发音地道、纯正的录音,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边听边模仿,也可以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进行复述,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片段录下来,回放。这样随时纠正平时发错的读音,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15-20分钟的英语,注意单词的重读音节、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之间的停顿与连音,既练习了准确的语音,也为英语的语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灵敏的语感有助于迅速地辨别连音、略音和相近的语音,有助于从快速、含糊的语流中判断出准确的信息。
在训练学生用英语口语表达时,创设学生有机会常说、多说、发展自己观点的环境,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相互提问,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等。建议学生以交际者的身份随时出现,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下课后更要用英语与朋友交流,让他们充分体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加深对语言的一种印象,达到对语言掌握的敏锐语感。语言的学习总是听说领先,读写侧重,只有听懂了,会说了,才能说出地道、流畅的英语,从而建立初步的语感,体现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
二、创设活泼的朗读背诵环境
朗读背诵是语言学习的特殊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通过大声地、反复地去朗读背诵可以加深对英语语感的理解。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重音、不完全爆破、连音略音等语音现象,还要把握好语流、语速。建议学生要自觉地去朗读、背诵教材中重要的句型,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朗读背诵不同题材的佳作,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经典文章,积累英语语感。但是在操练过程中,切忌机械盲目的重复,应把朗读背诵过的句子,段落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感悟,每一次操练,都要有一定的收获。长期反复地朗读模仿,背诵记忆有助于学习者超越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越熟悉就越流畅,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增强了。久而久之,你就能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内在联系,形成语感。
三、创设良好的情景环境
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真实的环境的,而语感的形成也是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英语的语感就是在环境中潜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过进入场景,语言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该适度地创设能够使语言表现出来的情景环境。
1、质疑情境
我们知道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疑而问,由问导思,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求知欲,提问是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最好办法。要激活学生的创设问题的动机,也要给学生质疑问题的空间,带着层层问题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才能增强学生对语感的认识。
2、想像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和课型,设计出贴近生活,新鲜生动的情景环境,如打电话、看病、问路、买东西、求职等,将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与相关的情景联想起来,寓教于乐。英国帕尔默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法,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才能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感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与想像情境的交互影响,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进一步的熏陶。
四、创设广泛的阅读环境
阅读文章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地逐词逐句的详解过程,加强阅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维方式,增强语感的主要途径,在平时阅读中,要尽量扩大词汇量,多记习惯用法,句型句式等。让学生广泛阅读内容丰富多彩,题材不拘一格的文章,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文艺体育、新闻报道等范围涉及广泛的文章。更多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等,才能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阅读时,要抓住与题干相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领会句子的转换意义和隐含意义,正确辨析事实,做出合乎事实的逻辑推理,再者,只有在表层语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才能悟出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中,只有较强的语感就能对整篇的文章有个催化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有关文化背景,抓住话题,仔细推敲,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质量。
五、创设有效的写作环境
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语感的一种升华,以读促写,大有可写,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写作也是语感培养到比较娴熟的一个发展。
首先,初写者可以先抄写、听写、默写一些典型的句型,短文,利用教材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然后让学生改头换面地,创设性地给句子加工、润色,或让学生把几个语言点扩充后,连接对话,短文。把平时学到的时态、语态,惯用词组恰当地融入到文章中去,读完课文后,可以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改写,缩写,扩写及其编写内容提要,把看、想、说、写结合起来。最后要求学生勤练笔,坚持写日记及其各种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使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写作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旦学生具备了英语语感的潜在力,那么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挖掘知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学习语言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只要积极创设英语语感的环境,语言的能力会全面逐步地提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语感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地听、说、读、写练习中获得的,并非一日之功,相信大家只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拨的意志,一定能获得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