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来展开。语文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换言之,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围绕“学会学习”这一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开放;兴趣;自主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大基础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还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它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以此推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中的基础。
  因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教学目标放长远一些,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么,应该如何把两个“有利于”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呢?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来抓,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是创设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以此培养学生的學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开放的课堂,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开放的课堂是一种生态课堂,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以讲解分析为主要教法,学生以抄记为主要学法,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开放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想课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以此激发、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真正统一。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方面进行创设。
  课堂上,要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语文的人文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化——同一个内容或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课堂上要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才会产生。而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必须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一课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学了本文之后,获得了哪些启示?你对扁鹊或蔡桓公有何评价?”针对第一个问题,有学生说:“我读了本文之后,理解了‘讳疾忌医’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少年朋友来说,如果害怕别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但也有学生说:“我知道现实中‘讳疾忌医’不好,但还是‘讳疾忌医’,因为现实中很多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听着刺耳,反而对着干。”针对第二个问题,有学生说:“蔡桓公固执己见,疑心太重,最终害了自己。”但也有学生提出相反意见:“扁鹊也有错,作为医生,在蔡桓公不相信的情况下,应该想方设法让他相信;最后更不能逃走,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由于看法不同,学生们激烈争论起来。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我一边倾听,一边针对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言论进行引导;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做了全面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尽可能保留学生的不同观点,未能总结进去的观点也口头表示肯定和赞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
  课外,要创设一个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的环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口语交际内容,其中有一些内容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外进行,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创设另一种开放的课堂。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写保护环境的标语”时,就把学生带出教室,在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让学生观赏校园里的小草、小树和鲜花,我在旁边适时引导:“大家想象一下,沐浴在阳光下的花草树木,此时听到我们的脚步,它们最想说什么?请你把想到的写出来。”同学们很兴奋,积极动笔,写出了“我还没长大,请不要伤害”“我对你笑笑,请你把路绕一绕”“你若观赏,我奉献芬芳”“请给小鸟一个歌唱的舞台”等生动有趣的标语。有的学生又触类旁通,给学校走廊、楼梯、厕所等设计起了标语。这种在开放的环境中创设的课堂,不仅很好地让教学目标得到落实,还让学生在学中玩,既轻松又快乐。
  开放的课堂是思维发散的课堂,也是生活化的课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
  二、兴趣的激发,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条件
  如今的时代已离不开网络,网络里的世界吸引着无数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比起阅读,手游、动漫来得更直观、刺激。所以,要求小学生远离网络、学会学习,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之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因“趣”而“好”,因“好”而“乐”,学生一旦因学习而感到快乐,学会学习则成功了一半。所以,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首要条件。那么,小学语文课堂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要让学生感觉有趣,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是朗读兴趣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朗读培养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吟诵表演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朗读之中。新西兰著名学者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中特别强调朗读,他指出默读和写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两者的大脑活动区域不同。但朗读(即“有声朗读”)和写作就有联系了,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朗读最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因此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次是文本解读的兴趣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收获某种愉悦的体验,这样学生对阅读就能产生一定的内驱力。诚如明代王阳明所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让去演绎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是以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且情节简单的课文,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文情节在课堂上让学生表现。如在教学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说出自己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简直是对课文内容的“再创作”。这样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在活跃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愿学乐学。   最好是写作兴趣的培养。学生每次习作,我都会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利用媒体资源,把他们的习作挂在自己的QQ空间,或上传到家长QQ群进行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把它看作一种荣誉,使他们想方设法写出一篇让老师展示的作文,学生的写作欲望因而被激发出来,慢慢地,他们对写作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如果能自始至终地坚持“主体性”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喜欢表现的他们获得某种心理满足而感到愉悦,他们就会对语文产生一定的兴趣,“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就会成为可能。
  三、自主学习的培养,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布鲁纳这几句话所強调的自主性尤其适用于语文学习。文章的内涵本身有其多元性,不同的读者会因不同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而有不同解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然,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相反,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花一番心思。根据我的经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迁移”中得到锻炼。
  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主要体现,但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教师要利用课内文章引导他们如何阅读。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有关专家的科研成果,采用了“一读、二思、三写、四用”的方法。“一读”,就是将课文读通顺,了解文章思路线索;“二思”,就是看“预习提示”和课后知识点;“三写”,就是再读课文,带着课后问题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就是使用工具书,初步解决问题。这种自主阅读的方法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实际,其层次性、渐进性体现了“生态课堂”“有序、有效”的特点。
  其次,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比较简单,但是再简单的文章在意义的理解上并非就是单一的,加上小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思维特点,他们的很多想法往往是成人没有想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针对某一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我在教授《草船借箭》时,有学生问: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计划就会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还有学生因为看过《三国演义》通俗本,因而提出问题:孔明明知几天后有东风,为什么要装神弄鬼来个“借东风”?另一学生又问:孔明为什么要安排关羽守在华容道?如果安排张飞守在这里,把曹操杀了不就得了!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让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我马上把问题列出,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猜想,最后逐一让学生上台发言。
  最后,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阅读贯穿人的一生,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课外阅读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就教学而言,精读(即课内阅读)是主体,略读(即课外阅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诠释了课内和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由此看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课内来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明白,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主要凭借。在学生课内“学会”之后,教师要利用相关的链接,引导学生“会学”课外的内容。“会学”就是语文素养的一大体现。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正体现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观点和主张。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他们建构知识和培养迁移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我们知道,语文素养往往是学生“学”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所以,“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来展开。语文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换言之,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齐文辉.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杜可琦.自主学习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探索[J].学理论,2011(25).
  [3]李云.关于农村中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3月5日后,“创客”这个词火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客”于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之后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提出“创客”一词,并号召全社会掀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的浪潮。  【关键字】创客;创客教育;创客空间;校园创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
【摘 要】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是存在差异性较高的一门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分化严重。采用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对学生先分层,然后分层备课,最后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有的放矢,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各自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微课;分层备课;分层教学  清远市虽然是广州的后花园,但同时也是山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不尽相同,导致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尽相同,家里条件好的学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美术作为一门旨在提升审美观与个人涵养的学科,在教学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中的课程案例,论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手段。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
本报综合消息 2月14日下午,梅州市教育局长工作会议在梅州市教育局十楼会议室召开。梅州市政府张晨副市长亲临大会指导并讲话,梅州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梅州市政府黄伟华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对2018年各县(市、区)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认真研究了2019年教育重点改革工作。  张晨副市长聆听完全市及各县的汇报后对各县(市、区)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摘要】在微时代下,基于微课的研学后教课堂模式,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形成课前研学,课堂后教的课堂模式,使信息技术课堂真正能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成为引导者。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研学后教;初中信息技术  在农村初中如何创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培养现如今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这意味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校可以有更加自主的模式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校本课程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摘要】“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这句话强调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追求,树立德行之所以处在首要位置,是因为一个人的德行是社会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树人必先树立德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必先以德育为主。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德育渗透于
【摘要】小古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内容的整体理解,以读为本、熟读精思,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我们要深入挖掘小古文教学的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因素,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小古文教学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小古文古香古色、纯朴典雅、含义深刻的特点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习小古文,为学生从白话文过渡到文言文架起一座联通的桥梁,让学生穿过时间、跨过空间和
【摘要】本文在中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分析了现行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以培养中职技能型人才为驱动力,构建了新的“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并以《连锁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为例,具体运用学习情境任务的过程性考核和主体、内容、形式的多元化考核这一新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  一、考核模式改革背景  近年来,中职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游览的第三天,我们去了小印度、马来王宫、滨海堤坝、摩天轮。  我們一早吃完饭后,就去了小印度,那边几乎都是印度人,且基本没人会说中文。他们文化程度不太高,很多都靠摆摊为生。我们走的一路上,不断有人推荐我们买一些手工艺品,非常精致又可爱,不过有点贵。还有就是,他们身上的香水味很重,很呛鼻,让无法适应的我躲得远远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马来王宫,却只能在外面远远观望,不能进去。这时,导游推荐了附近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