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局长,您好。郑东新区成立刚刚十几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一张白纸绘蓝图,十年春秋写华章。您能为我们描绘一下您心目中的郑东新区的未来教育蓝图吗?
田国安: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城市新区,随着“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目标的完成,郑东新区的规划正一步步落实。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到“十三五”末,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去改进和完善教育,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就是我们要培养有国际情怀的学生,我们绝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均衡化就是无论是建成区域还是农村区域,都要做到一体化发展。目前,我们郑东新区还存在校际差别,我们的策略是“提强、扶弱、促中间”,实现郑东新区教育整体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为我们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是郑东新区未来教育的蓝图规划。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您做过老师,当过学校管理者,现在又是一区的教育主管者。如今回头看,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田国安: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恰恰是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心意义就是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说德育工作是教育的灵魂,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只要有才学,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品学兼优”。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格、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可以说,加强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德育不被重视、德育效果不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德育内容过于教条,缺乏时代性;德育方法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德育评价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性;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实效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您找到开启未来德育的钥匙了吗?
田国安: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德育工作必须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新的拓展,在方式和策略上有新的改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新的突破。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能破解德育困境的钥匙。不能说找到了这把钥匙,只能说我们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收效。
我们认为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冷冰冰的规范守则,它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像阳光一样温暖,自然、和谐、温馨、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它的属性。由此我们想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我看来,绿色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蕴含的是简约朴素、返璞归真的自然本色,彰显的是公平公正的文化环境。这与我们对德育工作的诉求恰恰不谋而合。
绿色德育,不是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在德育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德育工作,就要创造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给学生一个无公害的绿色教育,让绿色成为学生精神成长最美的底色。让德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才有可能实现拓展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愿景,也才有可能使德育呈现出勃勃的绿色生机。目前,我区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依托,围绕绿色德育的理念、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正在努力构建绿色德育体系。
: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实施绿色德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田国安:课程是撬动学校教育与儿童未来的杠杆,加强课程建设是我们实施绿色德育的核心所在。近几年,我区一直致力于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选择,让课程成为学生对接社会的桥梁,让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我区各中小学以绿色德育理念为引领,在构建和实施德育课程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开发了“最好的教养”德育课程,昆丽河小学研发了《博雅读本》校本教材,商鼎路第一小学开发了“好习惯课程”,通泰路小学构建了“雅慧教育”德育课程体系……各校所开发和实施的德育课程,很好地践行了我区以自然、和谐、活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德育理念。
此外,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各个学科内实施德育。其实,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融合进去很多德育的元素和内容,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说,物理、化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非常好的教材;我们的数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的最好的教材;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教材;地理,则是实事求是观的教育……这些德育内容通过我们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无声地就把我们的德育融进去了,效果非常好。
实施绿色德育,在课程建设方面,我认为关键要做到基于核心素养,回归育人本位。课程开发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努力开发、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资源,尤其是本土、本区、本校的德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切性。课程实施要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在您看来,绿色德育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田国安:郑东新区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有到这里购房置业迁入人员的子女,有拆迁安置村村民的子女,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学生个体都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我们希望从郑东新区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能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阳光的心态,积极向上,不懈进取,奋发有为,等等。但是这不是说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但首先他應该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判断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在您看来要看什么?
田国安:目前,高考依然存在,或者假定高考不存在了,教育质量依然是中心内容。判断教育好坏的最根本的标准,即是不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话虽有点空但是一句实话。人才具体构成很传统也很现代,一是你必须要有做合格公民的基本知识文化水平,最起码每门课都要考及格分,这是基本的知识储备。二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三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毛泽东也讲“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强调身体的重要性。四是要有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意识。
评价引导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方向、目标,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求实的方法来评价学校,将学校办学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贵区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问题。您担不担心安全问题?
田国安: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具有唯一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内以及校外的安全问题,这是责无旁贷、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孩子的安全问题就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相反,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校外活动,来锻炼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要做一个封闭的人,要做一个开放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应该有的理念。我从来不反对这些实践活动,但是有一条:一定要确保安全措施到位,严密组织,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绿色德育实际上就是面向未来的有质量的德育。现在贵区学校硬件条件已经很好,落实绿色德育,关键在软件、在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您看来,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什么样?
田国安:我始终认为老师干的是“良心活”。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和我们的老师讲,一个人总要做点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有自己的价值体现。老师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教育好,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好人生基础。在我看来,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无私奉献的爱心、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做老师的前提和条件,却不是唯一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师德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才会受到他们的尊敬与爱戴。
我去一个小学调研,这所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听说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英语课,英语成绩都很优异,我就和这个英语老师座谈:“你的学生从来不参加培训班,到家之后也没有家长监管学习,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好?”他说:“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认真上好每一節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学习英语有困难,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补习,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成绩。”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这个老师有很强的专业能力;第二,这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感动了学生,使他们爱上了英语学科,成绩才会越来越好。所以,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以及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教育行政部门一个重要职责是为教师成长搭台。贵区作为一个新区,教师年轻化,一方面有活力,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经验少。那么,该如何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呢?
田国安:绿色德育追求活力,只有有活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活力的学生;同样,只有有创造力的教师,也才会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年轻教师虽经验欠缺,却善于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有非常活跃的思维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要发挥年轻教师的创造力就要给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的学习条件、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第一,靠自我。一个教师无论走上工作岗位多长时间,一定要不忘初心,坚持学习,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教师虽然物质上清贫,但一定要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第二,靠规划。我们郑东新区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多长时间做一名合格老师,多长时间做一名优秀老师。人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他前进的速度是慢的;有了目标,尽管不见得一天内就能实现,但终有实现的一天,这就是所谓的“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第三,靠典型。郑东新区建立了若干个校长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各类工作室的建立,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号召全区的老师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个多维度、有梯度的系列性工程,郑东新区教育的发展要依靠一支勤于钻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精于反思、勇于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我们永恒且重要的课题。
: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也是孩子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没有家校的一致性,绿色德育就成了空中楼阁。而贵区学生家长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教育能力也有所欠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田国安:一说到教育,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学校,想到的是老师,唯独没有想到家庭,想到家长。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学校,固然是孩子受教育的主渠道,但绝不是唯一的渠道。我们要实施绿色德育,就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我们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我们人才成长的摇篮。我们郑东新区的家长,确实有一部分对我们的孩子是不关注、不重视的,对学校的教育也是不配合的。但是,也存在另一种倾向,即过度的关注、过度的重视,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过度的关注和重视会给我们的孩子或者学校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两种倾向都需要纠正,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来培养好我们的孩子。
我们提倡家校共读,就是家长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成长;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微信群等,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使对教育不重视的重视起来,过于重视的宽松下来,形成家校的互动、互助、互补;同时,我们也积极利用社区平台,我们很多社区提供“四点半课堂”,给孩子们提供放学后写作业的地方,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家校社携手,才能为孩子们打造出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作为新区,贵区的教育做出了很多成绩。您能否介绍一下经验,为全国新城区的德育工作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田国安:我觉得教育是一项能改变新城区气质、提升新城区品质的事业,而德育恰恰是新城区教育的统领和灵魂。新城区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德育发展方向,要结合区域教育实际,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 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其次,要不断创新区域德育格局,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德育品牌,比如,我区持续开展的书香校园创建、经典诵读展演、优秀德育课程评选、班主任风采大赛、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最后,新城区要做好德育工作,还应挖掘区域德育资源,凝聚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力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德育体系。
:感谢田局长!
责任编辑︱赵 庭
田国安: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城市新区,随着“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目标的完成,郑东新区的规划正一步步落实。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到“十三五”末,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去改进和完善教育,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就是我们要培养有国际情怀的学生,我们绝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均衡化就是无论是建成区域还是农村区域,都要做到一体化发展。目前,我们郑东新区还存在校际差别,我们的策略是“提强、扶弱、促中间”,实现郑东新区教育整体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为我们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是郑东新区未来教育的蓝图规划。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您做过老师,当过学校管理者,现在又是一区的教育主管者。如今回头看,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田国安: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恰恰是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心意义就是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说德育工作是教育的灵魂,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只要有才学,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品学兼优”。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格、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可以说,加强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德育不被重视、德育效果不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德育内容过于教条,缺乏时代性;德育方法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德育评价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性;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实效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您找到开启未来德育的钥匙了吗?
田国安: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德育工作必须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新的拓展,在方式和策略上有新的改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新的突破。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能破解德育困境的钥匙。不能说找到了这把钥匙,只能说我们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收效。
我们认为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冷冰冰的规范守则,它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像阳光一样温暖,自然、和谐、温馨、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它的属性。由此我们想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我看来,绿色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蕴含的是简约朴素、返璞归真的自然本色,彰显的是公平公正的文化环境。这与我们对德育工作的诉求恰恰不谋而合。
绿色德育,不是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在德育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德育工作,就要创造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给学生一个无公害的绿色教育,让绿色成为学生精神成长最美的底色。让德育回归生命的原点,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才有可能实现拓展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愿景,也才有可能使德育呈现出勃勃的绿色生机。目前,我区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依托,围绕绿色德育的理念、方法、途径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正在努力构建绿色德育体系。
: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实施绿色德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田国安:课程是撬动学校教育与儿童未来的杠杆,加强课程建设是我们实施绿色德育的核心所在。近几年,我区一直致力于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选择,让课程成为学生对接社会的桥梁,让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我区各中小学以绿色德育理念为引领,在构建和实施德育课程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开发了“最好的教养”德育课程,昆丽河小学研发了《博雅读本》校本教材,商鼎路第一小学开发了“好习惯课程”,通泰路小学构建了“雅慧教育”德育课程体系……各校所开发和实施的德育课程,很好地践行了我区以自然、和谐、活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德育理念。
此外,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各个学科内实施德育。其实,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融合进去很多德育的元素和内容,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说,物理、化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非常好的教材;我们的数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的最好的教材;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教材;地理,则是实事求是观的教育……这些德育内容通过我们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无声地就把我们的德育融进去了,效果非常好。
实施绿色德育,在课程建设方面,我认为关键要做到基于核心素养,回归育人本位。课程开发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努力开发、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资源,尤其是本土、本区、本校的德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切性。课程实施要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在您看来,绿色德育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
田国安:郑东新区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有到这里购房置业迁入人员的子女,有拆迁安置村村民的子女,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学生个体都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我们希望从郑东新区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能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阳光的心态,积极向上,不懈进取,奋发有为,等等。但是这不是说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但首先他應该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判断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在您看来要看什么?
田国安:目前,高考依然存在,或者假定高考不存在了,教育质量依然是中心内容。判断教育好坏的最根本的标准,即是不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话虽有点空但是一句实话。人才具体构成很传统也很现代,一是你必须要有做合格公民的基本知识文化水平,最起码每门课都要考及格分,这是基本的知识储备。二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三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毛泽东也讲“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强调身体的重要性。四是要有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意识。
评价引导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方向、目标,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求实的方法来评价学校,将学校办学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贵区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问题。您担不担心安全问题?
田国安: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具有唯一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内以及校外的安全问题,这是责无旁贷、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孩子的安全问题就停止了一切社会活动;相反,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校外活动,来锻炼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要做一个封闭的人,要做一个开放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应该有的理念。我从来不反对这些实践活动,但是有一条:一定要确保安全措施到位,严密组织,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绿色德育实际上就是面向未来的有质量的德育。现在贵区学校硬件条件已经很好,落实绿色德育,关键在软件、在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您看来,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什么样?
田国安:我始终认为老师干的是“良心活”。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和我们的老师讲,一个人总要做点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有自己的价值体现。老师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教育好,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好人生基础。在我看来,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无私奉献的爱心、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做老师的前提和条件,却不是唯一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师德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才会受到他们的尊敬与爱戴。
我去一个小学调研,这所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听说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英语课,英语成绩都很优异,我就和这个英语老师座谈:“你的学生从来不参加培训班,到家之后也没有家长监管学习,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这么好?”他说:“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认真上好每一節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学习英语有困难,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补习,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成绩。”这说明什么呢?第一,这个老师有很强的专业能力;第二,这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感动了学生,使他们爱上了英语学科,成绩才会越来越好。所以,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以及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教育行政部门一个重要职责是为教师成长搭台。贵区作为一个新区,教师年轻化,一方面有活力,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经验少。那么,该如何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呢?
田国安:绿色德育追求活力,只有有活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活力的学生;同样,只有有创造力的教师,也才会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年轻教师虽经验欠缺,却善于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有非常活跃的思维和敢于尝试的勇气。要发挥年轻教师的创造力就要给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的学习条件、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第一,靠自我。一个教师无论走上工作岗位多长时间,一定要不忘初心,坚持学习,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教师虽然物质上清贫,但一定要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第二,靠规划。我们郑东新区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多长时间做一名合格老师,多长时间做一名优秀老师。人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他前进的速度是慢的;有了目标,尽管不见得一天内就能实现,但终有实现的一天,这就是所谓的“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第三,靠典型。郑东新区建立了若干个校长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各类工作室的建立,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我们号召全区的老师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个多维度、有梯度的系列性工程,郑东新区教育的发展要依靠一支勤于钻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精于反思、勇于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我们永恒且重要的课题。
: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也是孩子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没有家校的一致性,绿色德育就成了空中楼阁。而贵区学生家长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教育能力也有所欠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田国安:一说到教育,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学校,想到的是老师,唯独没有想到家庭,想到家长。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学校,固然是孩子受教育的主渠道,但绝不是唯一的渠道。我们要实施绿色德育,就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我们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我们人才成长的摇篮。我们郑东新区的家长,确实有一部分对我们的孩子是不关注、不重视的,对学校的教育也是不配合的。但是,也存在另一种倾向,即过度的关注、过度的重视,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过度的关注和重视会给我们的孩子或者学校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两种倾向都需要纠正,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来培养好我们的孩子。
我们提倡家校共读,就是家长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成长;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微信群等,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使对教育不重视的重视起来,过于重视的宽松下来,形成家校的互动、互助、互补;同时,我们也积极利用社区平台,我们很多社区提供“四点半课堂”,给孩子们提供放学后写作业的地方,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家校社携手,才能为孩子们打造出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作为新区,贵区的教育做出了很多成绩。您能否介绍一下经验,为全国新城区的德育工作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田国安:我觉得教育是一项能改变新城区气质、提升新城区品质的事业,而德育恰恰是新城区教育的统领和灵魂。新城区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德育发展方向,要结合区域教育实际,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 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其次,要不断创新区域德育格局,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德育品牌,比如,我区持续开展的书香校园创建、经典诵读展演、优秀德育课程评选、班主任风采大赛、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最后,新城区要做好德育工作,还应挖掘区域德育资源,凝聚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力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德育体系。
:感谢田局长!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