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读序。无论是自序还是他序,首版序还是再版序,都像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背景音乐,既可独立成章,也可与正文相得益彰。
序里大多会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毕业于某所知名学府,处女作就已好评如潮、赞誉不断,在某一年经历人生重大转折点,诸如此类。而这又不同于大事年表,虽没有精确的数字,却因细致地叙述事件的起承转合,生动而又鲜活,仿佛是一段声情并茂的纪录片。于是,作者在读者心中呈现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会好奇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产生怎样的思考,他又得出怎样的感悟?相信书的正文会给我答案。
他序里大多会交代他序的作者与书的作者之间的情谊,有些是莫逆之交,两人深交多年,感情深厚,作者在初稿完成后会在第一时间一睹为快,彻夜不眠、一字不落地读罢全书,欣喜佳作再次诞生。他序里记录了作者日常生活的小事,记录了他创作时积累素材、废寝忘食的艰辛,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而有时他序的作者和书的作者可能只是以文会友,是素未谋面的“朋友”,通过作品来“认识”对方,了解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生活里的琐事,喜欢什么牌子的香烟,偏爱在几点钟去哪家咖啡厅喝焦糖拿铁。不要觉得这些是不可思议的,这些习惯、秉性已经明确无疑地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在书里,透过主人公的一言一行来表达,透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模式来表达。相处多年仍不了解彼此喜好的情况经常发生,而“以文会友”有时能够直击心灵深处,达到“I can see you” (我能读懂你)的境地。所以,素未谋面的两个人也可能在文字的交锋中达到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和谐。
不过,以文会友不见得一定会有默契。“犹抱琵琶半遮面”会因“距离产生美”,也会遇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被称作“腰封小王子”的梁文道曾说,经常会碍于情面写序或写腰封,写得越多,越不好推辞,而有些情况下对作者和正文并不了解,赞美或是有价值的评论语言实在匮乏。我曾看过一篇序,不记得书名和作者,他序却印象深刻。文中一半以上的篇幅在写自己根本不了解这本书,难以妄下赞美之词,还希望读者能够自行判断。我认定这篇序实属“有趣的文章”,他序作者是“负责任而又有趣的”,我也好奇编辑不删减这篇没有多少赞美之词的序是出于“好坏自在读者心中”的自信,还是只看重他序作者耀眼的头衔。
再版序常常让我对书有了新的认识。再版的书通常都是有广泛社会影响,特别是在今天对读者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的书。每一本书都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待,不只小说、诗歌是这样,即便是医疗保健、科学普及类的书都应该带上所属年代的烙印,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断难理解书的内容。再版序填补了从书首版到再版这一段时间的空白,那些由书引发的故事告诉我这些年什么变了,什么依然没有变。
如果你好奇再版书的序会讲什么故事,就翻翻龙应台的《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二十年前的龙应台三十三岁,是一个有些义愤填膺的热血青年;二十年后,龙应台从台湾旅居瑞士,迁居德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担任台湾“文建会主委”。生活环境的改变、身份的转换、社会的变迁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二十年前龙应台大声呵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因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而将大学称为“幼稚园大学”。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她会对中国人有怎样的期许,对大学生又该有怎样的评价?
二十年前《野火集》印行100版,在21天内再版24次,在80年代对台湾影响极为深远,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这本书,这个现象被余光中称为“龙卷风”。此书也曾一度被禁,相关出版人被请去“喝茶”。那些犀利的文字在今天读起来还会是那么贴切而又振聋发聩吗?龙应台在再版序中说,她认为有些二十年前的文字现在读起来确实不合时宜,但此次再版时一字未改,只因这些文字符合那个年代,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符合当时的心境和体会。而二十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谁是谁非,留给读者自行评判。在了解过二十年前作者的写作原由,二十年间这本书和她本人所经历的是是非非,再翻开内文的第一页,我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掩卷,也依然字外有音。
读书,很多时候是一种消遣,它赋予我想象力,告诉我除了平日里朝夕相处、平淡无奇的世界外,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怎样不同的生活。我在不同的书里看到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不真实,有赤裸裸的各种交易,人与人彼此不信任却又表面暧昧不清,而这些世界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现实?到底是分辨现实与梦境的旋转的陀螺停止了转动,还是谁把它放进了保险箱让我找不到它的踪迹,辨不清真与假?
序让我看到了作者和推荐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有时我和他们会不谋而合,像高山流水,琴瑟和鸣;更多的时候我和他们有着不同和分歧。其实,这又有什么呢?道理无须辨明,只要能给我新的视角和感悟,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就好。这便是我读序的初衷和乐趣。
序里大多会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毕业于某所知名学府,处女作就已好评如潮、赞誉不断,在某一年经历人生重大转折点,诸如此类。而这又不同于大事年表,虽没有精确的数字,却因细致地叙述事件的起承转合,生动而又鲜活,仿佛是一段声情并茂的纪录片。于是,作者在读者心中呈现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会好奇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产生怎样的思考,他又得出怎样的感悟?相信书的正文会给我答案。
他序里大多会交代他序的作者与书的作者之间的情谊,有些是莫逆之交,两人深交多年,感情深厚,作者在初稿完成后会在第一时间一睹为快,彻夜不眠、一字不落地读罢全书,欣喜佳作再次诞生。他序里记录了作者日常生活的小事,记录了他创作时积累素材、废寝忘食的艰辛,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而有时他序的作者和书的作者可能只是以文会友,是素未谋面的“朋友”,通过作品来“认识”对方,了解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生活里的琐事,喜欢什么牌子的香烟,偏爱在几点钟去哪家咖啡厅喝焦糖拿铁。不要觉得这些是不可思议的,这些习惯、秉性已经明确无疑地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在书里,透过主人公的一言一行来表达,透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模式来表达。相处多年仍不了解彼此喜好的情况经常发生,而“以文会友”有时能够直击心灵深处,达到“I can see you” (我能读懂你)的境地。所以,素未谋面的两个人也可能在文字的交锋中达到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和谐。
不过,以文会友不见得一定会有默契。“犹抱琵琶半遮面”会因“距离产生美”,也会遇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被称作“腰封小王子”的梁文道曾说,经常会碍于情面写序或写腰封,写得越多,越不好推辞,而有些情况下对作者和正文并不了解,赞美或是有价值的评论语言实在匮乏。我曾看过一篇序,不记得书名和作者,他序却印象深刻。文中一半以上的篇幅在写自己根本不了解这本书,难以妄下赞美之词,还希望读者能够自行判断。我认定这篇序实属“有趣的文章”,他序作者是“负责任而又有趣的”,我也好奇编辑不删减这篇没有多少赞美之词的序是出于“好坏自在读者心中”的自信,还是只看重他序作者耀眼的头衔。
再版序常常让我对书有了新的认识。再版的书通常都是有广泛社会影响,特别是在今天对读者有借鉴和学习意义的书。每一本书都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待,不只小说、诗歌是这样,即便是医疗保健、科学普及类的书都应该带上所属年代的烙印,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断难理解书的内容。再版序填补了从书首版到再版这一段时间的空白,那些由书引发的故事告诉我这些年什么变了,什么依然没有变。
如果你好奇再版书的序会讲什么故事,就翻翻龙应台的《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二十年前的龙应台三十三岁,是一个有些义愤填膺的热血青年;二十年后,龙应台从台湾旅居瑞士,迁居德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担任台湾“文建会主委”。生活环境的改变、身份的转换、社会的变迁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二十年前龙应台大声呵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因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而将大学称为“幼稚园大学”。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她会对中国人有怎样的期许,对大学生又该有怎样的评价?
二十年前《野火集》印行100版,在21天内再版24次,在80年代对台湾影响极为深远,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有这本书,这个现象被余光中称为“龙卷风”。此书也曾一度被禁,相关出版人被请去“喝茶”。那些犀利的文字在今天读起来还会是那么贴切而又振聋发聩吗?龙应台在再版序中说,她认为有些二十年前的文字现在读起来确实不合时宜,但此次再版时一字未改,只因这些文字符合那个年代,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符合当时的心境和体会。而二十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谁是谁非,留给读者自行评判。在了解过二十年前作者的写作原由,二十年间这本书和她本人所经历的是是非非,再翻开内文的第一页,我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掩卷,也依然字外有音。
读书,很多时候是一种消遣,它赋予我想象力,告诉我除了平日里朝夕相处、平淡无奇的世界外,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怎样不同的生活。我在不同的书里看到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不真实,有赤裸裸的各种交易,人与人彼此不信任却又表面暧昧不清,而这些世界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现实?到底是分辨现实与梦境的旋转的陀螺停止了转动,还是谁把它放进了保险箱让我找不到它的踪迹,辨不清真与假?
序让我看到了作者和推荐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有时我和他们会不谋而合,像高山流水,琴瑟和鸣;更多的时候我和他们有着不同和分歧。其实,这又有什么呢?道理无须辨明,只要能给我新的视角和感悟,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就好。这便是我读序的初衷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