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感、用数学的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层面的狭窄范畴,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带来不少争议和探索,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
  
  一、预习设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堂讲解要条理清晰、表达要流畅,练习设计要有利于学习运用并巩固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结做法”的过程。
  那么,学生要怎样才算养成了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呢?在解决数学问题前,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题目说的是什么?②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证(或计算)的是什么?③问题和条件有什么相似(关)的地方,有什么联系?④以前我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题目?⑤通过这些条件我们能得到些什么结论,这些结论对问题有帮助吗?⑥问题的解决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这些要素能从条件直接或间接得到吗?做必要的记号对此,当学生能按正确的途径去思考数学问题而不是一拿到手就开始解题时,他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了。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他就能驾轻就熟而不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了。
  
  二、激发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_________; 若a=0,则a=_________;若a<0,则a=_________。(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三、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再按每两人一组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教师也可利用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差异,促使发展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媒体教学,提高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全等图形”的教学,我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完成的:(1)先在网上查找完全一样的图片进行分析;(2)利用FLASH设计来移动图片,加强对全等图形这一概念的理解。(3)再收集部分图片一样,但大小不同进行对比,以巩固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题材,上课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搜集的材料和他们的活动过程,及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请他们作自我介绍,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探讨。这样做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关键词】教学 效果 引趣激发    “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知识或依托所学知识进行的发展,而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的成功,在乎孩子们自己“愿学、乐学、会学”,而学习的动力就是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会明显提高。因此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课堂兴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预设教学活动。接着预设和主题活动的有效融合。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带动和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  【关键词】预设课程 生成课程 教育机智    我是一名始终战斗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我在改革的洪流中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我去年从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后,短短的半年中,我尝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认真地研读孩
【摘要】本文从时代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往往借助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公布的数据,在迅速增长的网民中,学生用户占21%,是最热衷上网的一族,这远远超过了计算机从业人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图文并茂,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经过观察和思索,我认为这与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谈谈本人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数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给学生讲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小故事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标准、方法单一,主体错位;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多种功能。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评价 以学论教    一直以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完美,一直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即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多元化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广泛的知识技能外,更应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坚强的意志是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品质。幼儿教育是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是使幼儿独立自主,养成自理习惯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  
【摘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有创设情景,组织活动课, 实地考察,撰写论文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历史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指把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教学法引入到历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特别重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评价都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方式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预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初步理解,使学生更自信地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真正融入数学学习全过程,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