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语文新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给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就学生而言,课堂活动不外乎讨论交流、思考动手。但是学生讨论什么,怎么交流,思考什么,如何动手,还是要靠老师来想办法。也就是说,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动起来,而且自愿动起来,教师必须做到巧设计、巧点拨、巧组织,变课堂为活动的场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课堂前的活动化
课堂前的活动化指的是上课铃响后还未正式上课之前开展的活动。这个学期我主要是开展“三分钟说话”的活动。“说话”按学号轮流进行。“说话”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成语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时事评论、生活小事等。“说话”时要求脱稿,还要注意姿态。说完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位,再由一两个同学对其“说话”加以点评。“三分钟说话”既锻炼了学生表达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正式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课堂教学的活动化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活动?可以从课文导入、文义推敲、句段研读等几个方面着手。
导入对一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导入得好,可以使学生的情绪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过去我上课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现在我让学生参与到我对课文的导入中来,以活动的方式自然导入。我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先在黑板上写一首没有标点的古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耐公何”,然后让学生加标点并按自己的方式加以赏析。有的学生说这首诗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执著的精神;有的学生说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有学生说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学生纷纷发言,非常积极。然后我就着学生的回答顺势转到梁启超的一次演讲,导入课文。我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自己唱歌曲《丁香》,有的学生就跟唱起来,唱完后请学生说说歌词中描绘的意境,之后自然导入课文。这样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好的效果。导语的设计,应符合实际,应本着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原则,这样,将会给导语 设计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并对上好一堂课起到重要作用。
至于文义的推敲,句段的研读一般都是自己先讲一个例子,然后让学习小组展开活动,小组长负责。完成任务后分小组展示,之后老师加以评点。例如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提问:“以往的教材中删除了古代采莲的两段文字,你认为有必要将它恢复吗?”然后学生按四人小组讨论再进行集体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提问或点拨,以控制方向、范围,把探究引向纵深。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要求他们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可以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课堂迁移的活动化
课堂迁移是为培养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拓展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我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迁移训练,使一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并给学生留下回味的空间。例如《小狗包弟》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探究课文内涵。在学习小组讨论活动后归纳出三点:一是作家可贵的严于律己的精神,二是对文革罪行的披露,三是作者对善良人性的呼唤。学生明确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迁移训练:忏悔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你是否曾经伤害过你的亲人,朋友或老师?请以坦诚的心给他们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歉意。迁移训练遵循活动的原则是:让学生在自主地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有一定的成效。
经过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友善的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场”中围绕三维目标自由活动,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掘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想,这样的语文才有生机,才有活力,也才符合新课改的终极目的。
(责任编辑 吕 行)
一、课堂前的活动化
课堂前的活动化指的是上课铃响后还未正式上课之前开展的活动。这个学期我主要是开展“三分钟说话”的活动。“说话”按学号轮流进行。“说话”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成语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时事评论、生活小事等。“说话”时要求脱稿,还要注意姿态。说完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位,再由一两个同学对其“说话”加以点评。“三分钟说话”既锻炼了学生表达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正式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课堂教学的活动化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活动?可以从课文导入、文义推敲、句段研读等几个方面着手。
导入对一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导入得好,可以使学生的情绪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过去我上课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设计,现在我让学生参与到我对课文的导入中来,以活动的方式自然导入。我在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先在黑板上写一首没有标点的古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耐公何”,然后让学生加标点并按自己的方式加以赏析。有的学生说这首诗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执著的精神;有的学生说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有学生说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学生纷纷发言,非常积极。然后我就着学生的回答顺势转到梁启超的一次演讲,导入课文。我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自己唱歌曲《丁香》,有的学生就跟唱起来,唱完后请学生说说歌词中描绘的意境,之后自然导入课文。这样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好的效果。导语的设计,应符合实际,应本着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原则,这样,将会给导语 设计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并对上好一堂课起到重要作用。
至于文义的推敲,句段的研读一般都是自己先讲一个例子,然后让学习小组展开活动,小组长负责。完成任务后分小组展示,之后老师加以评点。例如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提问:“以往的教材中删除了古代采莲的两段文字,你认为有必要将它恢复吗?”然后学生按四人小组讨论再进行集体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提问或点拨,以控制方向、范围,把探究引向纵深。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要求他们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可以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课堂迁移的活动化
课堂迁移是为培养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拓展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我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迁移训练,使一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并给学生留下回味的空间。例如《小狗包弟》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探究课文内涵。在学习小组讨论活动后归纳出三点:一是作家可贵的严于律己的精神,二是对文革罪行的披露,三是作者对善良人性的呼唤。学生明确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迁移训练:忏悔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你是否曾经伤害过你的亲人,朋友或老师?请以坦诚的心给他们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歉意。迁移训练遵循活动的原则是:让学生在自主地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有一定的成效。
经过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友善的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场”中围绕三维目标自由活动,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掘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想,这样的语文才有生机,才有活力,也才符合新课改的终极目的。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