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有路“赏”为径,学文无涯“品”作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欣赏课”是作文训练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教会学生发现美,更教会学生创造美;它不仅给被欣赏者以喜悦,而且带给欣赏者以收获;引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再创造。在过去的语文教学里,“欣赏”只是出现在中学、大学的语文课堂里,似乎只有大学生和中学生才懂得欣赏,而且他们欣赏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名家、名篇,很少有人涉及对自己或同伴习作欣赏的话题。而我恰恰认为:美的东西就在身边,审美能力应从小培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和写的关系,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欣赏和创造的关系。打开现行的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你会欣喜地发现,欣赏的字眼已开始在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习作的欣赏贵在细心、专心地多读、多赏、多品。
  1.全方位“赏”
  在作文欣赏的学习中,我们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比较、内容的挖掘、语言的体味等方面多角度进行欣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欣赏:标题——主题——语言——体裁。
  ①赏标题
  一个标新立异的题目带给作文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个道理如何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作文欣赏课时,把学生作文的题目很醒目地展示在屏幕上,趁势问:你最想看谁的作文?为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说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选自己最喜欢的作文题目并说出理由。在比较中他们认识到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以后一定要拟好作文的题目。
  ②赏主题
  在习作训练中,一般是老师出示一个话题,学生个性化写作,内容呈现五彩缤纷。欣赏同一话题下不同主题的习作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对比性强,可鉴性浓。如: 欣赏《放飞奥运》后,请同学思考选择这个材料的原因:有的说风筝比赛中我感觉同学间的快乐是最难忘的;有的说参加比赛的同学那种不气馁的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说我很遗憾这种活动学校组织得实在太少了……一句简短的话导出了作文的主题,在相互激发下以独特的感悟表达他们独特的见解,显示他们独特的创新力.这样他们把作文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是真情自然的流露,是心灵的对话。
  ③赏语言
  作文的美在语言。在欣赏中,我们要尽力把作文中的美段、佳句罗列出来,让学生美美地读,好好地体会,相机诱导学生品味佳句、美篇,提高学生的语感。
  A.“读”。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的表现,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B.“品”。小处入手: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画面、一个句子……都是品味的切入点。如:有一个学生写自己在大扫除时偷懒的情景:“我拎着半桶水,左右摇摆地在楼道上晃着。”抓住“晃”字欣赏,如果把“晃”改为“走”,读读,品味一下,学生就发现,这个“晃”写出“我”当时无聊的心理。抓住一个字加强体验,提高语言感知的效果。
  C.“比”。比较中品语言的精妙,比较中悟语言的魅力。在语文课或对学生的习作欣赏时,我们常常在很细小的词语上作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意思相近的不同词语的比较,体会巧用词语的魅力。
  ④赏体裁
  根据每次作文的不同要求,我们从体裁角度也展开了欣赏活动,如:
  
  2.多角度“品”
  在老师用心、用情创设的一个个情境中,学生有了很浓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作文的感受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是长期的读写训练,对语言不断地揣摩、欣赏中积累起来的。在欣赏课中,力求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来“品”语言的“味道”。
  ①图文结合品情境
  作文是含蓄的艺术,欣赏中采用“借景入境”教学法。品读习作时,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教学中,我们经常将配乐习作、朗诵带、广播剧、电视散文录像等搬入课堂,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享受这来自语言世界的一片清凉。这种视听式欣赏打破了封闭的学习模式,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具有深远的意义。
  ②乐文结合品情律
  一篇好的儿童习作,也是一首悦耳的乐曲。因此,利用乐文相通之处,调动学生听的感官,可以赏出文章的情韵。如:“美读式的欣赏”欣赏教学中,我经常选一些精短抒情的片段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们一起配乐吟咏美读。也让学生配乐朗读自己的作文,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通过品味,再引导学生读出作文的音韵、意境、情味。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验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鲁迅曾说:“言美感耳。”情到深处,学生自然而然能领会文章的内涵与意蕴。
  ③精略结合品情韵
  欣赏课的时间很有限,有时学生的习作很长,都要细细品味,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会对欣赏产生厌烦心理。于是我就采用这样的途径:欣赏题目——猜测大意——作者自介——欣赏品论——互相评价,效果很好。其中作者自介是重点,不但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更能使学生间产生一种攀比心理,收到“不须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如我选择了《中华儿女》这首诗作为精赏的内容。通过诗歌的精赏,学生了解了欣赏诗歌的一般途径:读——想——读。然后又链接了《地球的孩子》等诗作为略读的内容。
  ④符号相辅品情趣
  欣赏作文就是要学生明白“什么好”,“怎么样的好”的问题。我们发明了一些心声符号,介绍给学生。在欣赏修改中巧妙地用上“圆笑脸——大拇指——五角星——优秀线——”符号,每欣赏、互改一篇文章,就有生趣的符号相伴。 一篇篇满载快乐的文章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再把其中改得较认真,欣赏符号运用比较恰当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体会,最后再学着范例再次欣赏修改。
  ⑤强化口语品语感
  作文讲评课中,充分利用作文的内容,教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有序、有理、有情、有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A.互相说。当欣赏完作文后,互相交流时,要求不仅要认真听,还要适时地接话,谈自己的感想。在交流中不仅要语言文明,还要有身体语言,如表情、动作、神态等等。同时提出听的要求,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要边听边想。
  B.评价说。老师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一评语言。语言是否规范、确切。二评思路。说话内容是否清楚、有逻辑性。三评仪表。声音是否响亮、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
  可以说,小学生习作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作排列形式上的美,作品的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的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欣赏习作的过程中,慢慢地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他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具有“闪光点”,都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培养习作兴趣,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筻
其他文献
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际、交流是学生学习掌握任何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础。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专家对于语言学习关键期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语言教学,早期接触丰富的语言环境能使儿童的语言快速地发展。这说明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可塑性极大。为此,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安排了较为丰富的听说训练。  我在二十多年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科
刘延革 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2001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荣获一等奖;多次在北京市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市、区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辅导教师在全国、市、区评优课中获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参与新课程北京版教材的编写,主编了由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现代信息技术教与学范例丛书》,出版个人
在中国,谷子栽培已有7000年的悠久历史。谷子以其耐旱、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时至今日,现任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并有着“杂交谷子之父”之誉的赵治海依旧保持着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人文情怀。  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作为唯一一个发言的中国代表,赵治海一番《走向世界的杂交谷
下面是两位老师执教的《认识方向》这一课的教学片段:  A教师的设计  1.复习旧知:认识东南西北  师:刚才咱们通过儿歌知道了,当我们面向太阳的时候,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你能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昵?(在教室的四周分别贴上东、南、西、北)现在让我们一起用手势来表示一下东南西北。  师:如果我想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应该怎么贴呢?(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引导学生探
Science封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发,南非力争在2030年消除艾滋病。Science杂志第6294期封面文章报道南非全国对艾滋病的抗争。目前,南非统计数字显示有六百六十万人感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病毒,是世界上感染艾滋病最多的国家。其中,约有一半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ARV)的治疗,这对国家的医疗体系产生巨大的压力。HIV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音乐背景、歌曲或乐曲情绪,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然后通過各音乐要素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教学手段,才能带领学生走进音乐课堂的大门。  一、挖掘教材创作背景。为歌曲的学习作好铺垫  “同学们,抗日时期儿童团员们拿着刀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工学院张珏课题组通过纳秒脉冲电场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阿维菌素产量的高效提,并揭示了这种崭新的生物电技术对阿维链霉菌胞内关键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阿维菌素是由格兰氏阳性菌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十六元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高效、安全以及农、牧、医三用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无公害生物杀虫剂之一。纳秒脉冲电场技术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有效地缩短阿维链
2009年,我校成立“我型我塑”彩泥社团。四年多的课程实践证明,彩泥的“随形”“随时”“随地”“随性”,让“我型我塑”彩泥社团的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  一、细化目标内容,让课程缤纷起来  我们始终在追问:通过彩泥,究竟要给学生带来什么?是技术?是知识?是素养?还是人生?这一追问其实是在拷问:我们的目光究竟是只盯着脚尖走路,还是投向数年之后。答案不言而喻,彩泥的价值诉求当有五点:一是给学生与大自然亲
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一、二年级的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那么,面对刚入
十多年前,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的重视.电影《后天》用超炫的特效打造出了惊心动魄的灾难场景,呈现出气候对人类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21世纪初,几乎在世界上每个角度都可以清楚感觉到地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展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刻不容缓。  近几年,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刘利的科研重点就放在对全球变化研究软件工具的开发上,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器C-Coupl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