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下)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三、教育发展中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只看到成就而不看到问题不仅是片面的,也是不勇敢的表现。事实上在30年教育发展中积累了众多问题,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难点问题主要指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两会提案的统计分析、对地市级教育局长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的公众调查、对相关专业人士的访谈,没有解决好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
  
  1 择校问题
  择校现象已经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存在,其中问题突出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和高中招生的择校、择班、择师,以及家长和学生为上好学校而有意安排的借读。2008年人民网的调查中,“关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解决择校问题”以22.37%的比率占据公众关注的各类教育问题之首。“以钱择校”还是“以权择校”又成为“择校”热点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社会公众对“择校”有较多的争议、抨击,“择校”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校际、学生家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近些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有限,多数薄弱校房子是新建的,但由于师资仍然较弱,成为新建起来的薄弱校,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异地更好的学校上学,仅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有三分之一非北京生源的学生,其中除了一部分农民工子弟,还有一部分为异地择校的学生。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城市取向,以及在教育制度和政策上的重点学校导向,教育评价上的单一标准,多年积累起来的效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同时,现实中依然存在进一步扩大新的不均衡的因素,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在内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会依然艰难。
  “择校”现象所折射的是教育是否公平,而目前与教育公平相关的社会体制和观念障碍尚未完全消除,阻碍了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相关教育政策、教育评价标准、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同时,政府的教育责任在不同地区和教育的不同领域落实情况不一,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和冲突将会以各种形式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这些都决定着“择校”问题能否最终彻底解决。
  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大,学校设施逐渐完备,各校硬件差距缩小的情况下,师资成为校际差距的决定因素。校长轮换、教师合理流动、学区(片)资源共享,这些已经被证明能够消除差别的改革能否再加快些;对待民办学校的政策能否体现真正的平等与公平;让差别不再仅仅意味着质量的不同,而成为各校办学特色、特点的代名词,等等,这些都是减缓择校压力的有效途径。
  
  2 高考招生
  高考招生成为热点和难点,其中包括高考和招生两个环节。在高考环节人们关注的是考试内容、命题、考试立法、高考改革等问题,考试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受教育权利和发展机会,继续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为千家万户所瞩目,人们关注的范围涉及考试与评价改革、高考模式的讨论、各地出台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考成绩的分类及录取、高中新课改与高考等问题;在招生环节人们关注的是加分、省际或区域公平、指标分配、过程的公开、志愿填写及其功能、特殊专业招生以及学校与学生在招生过程中有多大的自主性。
  高考招生已经融入中国社会的肌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成为初次社会分工的过滤器,是底层人群最主要的向上流动通道。高考不仅为高校选拔人才、规范引导中小学教育,而且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功能,关涉到社会公平和全民族的素质。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在于其功能发生了异化,不断地强化人才的选拔功能而弱化了人才培养功能,现已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刚性特征、超越人才选拔的泛功能化制度,滋生出违背教育宗旨的功利性倾向,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对多样性的人才成长发展形成压制和残害。相对于社会发展。高考改革渐显滞后。高考导致竞争激烈只是问题的表象,高考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
  高考原本就是一次测验,将高考的结果赋予过高的权重是当前高考招生制度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从这一根源出发,人们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招生制度而不在考试,所以改革必须从招生制度着手,摆脱唯分数的倾向,更多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潜能,更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和高校的自主选择权力,增加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机会。
  高考招生改革,是社会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环。更加公平、创新、多元化与适应本国国情,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高考招生改革的发展方向。
  
  3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本身即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又是热点难点中的热点和难点,是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难题。2008年的人民网调查中,“关注代课教师、农村教师,提高教师待遇”以11.18%比率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农村教师的待遇过低。普遍而言,教师工资低于公务员这一与《教师法》相悖的现象大面积存在,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差距拉大,成为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农村教师而言,代课教师及普通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难以保证,偏远山区教师补助偏少且不到位、调整工资和评职称处于劣势等问题更加突出。包括县城教师福利房在内的农村教师周转房等实际问题也十分突出,导致农村教师质量偏低,队伍难以稳定。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其他问题主要是教师严重短缺且不稳定,培养和继续教育无保障,教师使用不合理,教师培训不落实,教师专业建设困难,教师准入制度不严谨,教师编制不足且受到地方行政编制的挤压,代课教师问题久拖未决,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短缺,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教师结构(学科、年龄、性别)失衡及结构性缺编,优秀教师外流问题严重,教师厌教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导致农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适应。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稳定是最为突出和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亟须落实经费,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关键在于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完善措施、建立区域流动等方面的规范;提升农村教师质量的难点在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教师教育的体制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变革。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必须科学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为客观评价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4 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关键问题在于职业教育本身需要投入比普通教育更高的成本。而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待遇和发展前景远远比不上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折射出劳动就业政策、体制存在问题,所以,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社会用人机制。
  职业教育发展难点在于如何擴大办学规模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何种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受 传统“重普轻职”观念影响。职业教育执法、投入不落实,发展滞后。反映出的问题有,普职招生比难以达到大体相当,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偏低,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难,职业教育自身能力建设受限,职业教育的总体投入少,职业教育地位仍然低下,职业教育难以与普通高中协调、与其他各类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师编制管理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和管理未能落实,职业教育实训设备不足、优惠政策未能落实,职业教育市场化存在阻碍,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不顺畅,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明晰,西部及欠发展地区职教发展困难较大。
  学历本位观念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和专长发挥;过于单一的公办学校体制难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因而使得职业教育高投入却只能获得低回报,生源不足,就业不畅。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如何处理好观念更新和制度保障、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依托行业和面向社会的关系。
  破除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就业政策,使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获得较高的社会回报。
  
  5 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问题与教育乱收费问题有着高度的关联,2008年人民网的调查中,“杜绝教育乱收费,治理教育腐败”以14.18%的比率成为公众关注第二位的热点问题。
  、
  教育经费问题涉及经费投入、成本分担、规范使用、办学条件改善、经费使用与督查、教育扶贫、经费分配。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难以到位,专项经费难以落实,危房改造县级配套不到位,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现有政策未落实,专款不能专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能建立与健全,三个增长未落实,经费没有依法管理使用。职业中学投入不及普通中学,义务教育债务、普通高中债务偿还未能落实。高等学校举债发展,教学仪器、图书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问题难点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一是总体上投入不足问题依然存在,依据国际比较,即便达到财政支持的4%仍然相对偏低;二是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亟待建立一系列法规、制度及监督机制;三是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等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成本分担机制,如何吸纳财政经费以外的社会资金,形成适合各类教育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共担机制尚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的不足与教育需求增长的矛盾依然激烈,数据表明,1998年OECD国家教育总投入占GDP比例平均为5.75%、公共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平均为4.64%,而我国则分別仅为4.83%、3.19%。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仅相当于OECD国家1998年平均水平的3/4,日本的3/5,美国的1/3不到。近五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生均教师数、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仪器整体上逐年下降,幼儿教育资源极其短缺,说明依靠经费共担机制扩大教育资源依然是中国未来教育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而现有的教育经费共担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科学、公正的规范尚未建立,政策和法制基础不牢固,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亟待在未来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6 高校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难点是如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建立怎样的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处理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财务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既有利于学术的健康、快速增值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适合中国的社会制度环境,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高等教育扩招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复杂,涉及校务公开、教师参与决策、综合改革、依法治校、教育质量、学生管理、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办学效率、资源配置、大学兴建、节约用地、高校负债、地方共建、學术腐败、成本分担、管理体制、投入不均等各类问题。过度行政化和较多的短期行为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解决高校管理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确立高校以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为本的观念,确立学术权力在高校的基本地位,建立并确保教职工参与校内民主管理的机制。
  
  四、3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启示
  
  3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
  
  1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中国长期形成且一以贯之的政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6年邓小平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987年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2年十四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7年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突出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事实证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的形成是一个由满足国内建设人才需要,到具有经济、科技和人才竞争的国际视野的过程;由经济建设为中心,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需要的过程;由教育配合社会经济改革,到追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独立价值的过程,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正是由于决策者拥有“在其他方面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搞上去”的政治勇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取得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事业,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其基本出发点在于教育的优先发展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前提。教育的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全局性,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讲,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而言,更具有重要性、紧迫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证明了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坚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才会真正地重视教育,切实推进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过去30年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要求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为优先发展教育提供根本保障,依法增加教育投入。   
  2 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推进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中国要用世界上比例极低的公共教育支出办世界规模最大、门类齐全的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便是在众多选择中被挑选出来的。在这两件事上当时都面对两个选择,要么放慢速度等待各方面条件完全具备的10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再发展;要么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选择了后者才取得了今天巨大成功。
  在实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践证明,这一原则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得了显著实效。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教育发展面临严重的体制障碍,1985年的《决定》就明确提出,“教育改革要从体制人手”,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对教育管得过细、统得过死,学校发展缺乏活力的现实,启动中央向地方分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教育体制改革;90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努力改进管理教育的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
  如何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依据我国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搞“一刀切”,而是“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保障贯彻执行总方针,地方政府又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方案。
  
  3 坚持在发展中促进教育公平
  没有教育规模上的大发展、没有教育供给总量上的大提高,盲目地谈论教育机会的分配公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和根基。
  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级各类教育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规模和总量的继续扩大,教育机会的供给也继续扩大,这时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有学上”变成“上好学”,变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适合不同教育需求的满足。因此,教育发展要在量的满足基础上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与质量,使教育供给的扩大建立在新的教育机会分配机制的基础上,使教育发展成为具有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公平程度的增长。
  中国教育规模和总量的增长对于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随着教育的发展,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則,教育政策必须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提,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形成“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即教育发展要基于质量、规模、速度、效益的协调发展之上,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教育上的体现。人们对于“发展”、“公平”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科学发展”、“有质量的公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指向。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是质量上的提升,公平也不仅仅是公民受教育机会的扩大,还是公民就学权利、能力上的增强、就学条件上的均衡以及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的资源提供和政策支持。
  30年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为适龄青年创造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效地保障了更多的入的受教育权利,获得了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
  
  4 坚持政府责任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乐于助学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指导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投资办学”,“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
  政府在教育上担有主要责任,但以政府为主,并不是政府就能够大包大揽。人口众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情决定着充分利用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办好教育的重要经验。政府为主强调的是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教育投入、教育管理上政府负有职责:同时政府不能承担起无限责任,調动社会力量承担起教育的部分责任更有利于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财力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普及义务教育采取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办法,这是对较长时间国家包办教育体制的一个重大改革与创新,调动了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使得义务教育得以全力推进,“普九”目标得以快速实现。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引入成本分担机制是将政府责任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有效机制。1989年国家计划内学生开始缴费上大学。当时学费仅为100元/入/学年,“国家计划内学生”的收费标准与自费生、委培生收费标准“并轨”,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高等学校的收费进行了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学费占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在聚集了更多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教育资源基础。
  在政府财力更强并已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政府不能在教育领域中退出,或者推卸应尽的公共教育责任,而是应更加突出教育的多样性和公平性,致力于办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因而同样需要鼓励社会、家长、企业参与教育,在教育的结构、类型、教育管理方式上,为更高质量和更丰富多元的教育发展而努力,因此“两条腿走路”的教育事业发展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所必须坚持的。
  
  5 坚持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0年来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教育必须坚持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强调的是教育功能的某个方面,从强调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到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以至提出教育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是一个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是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对教育功能的完善。
  只有坚持对教育功能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坚持教育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中国教育才能够避免失主片面,才能够纠正曾经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因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健康地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校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6 坚持教育的科学发展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注重实现教育的质量、速度、规模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从恢复高考开始招生制度改革,到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改革,以及农村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课程改革、民办教育发展都显示出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有些地方曾经不顾教育教学所必备的条件,盲目追求教育的规模、速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最终导致教育效益的下降。科学发展要求教育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后要在“好”的方面花大力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对于个人、家庭、国家、民族、社会都有着怎么样强调也不为过的意义,不能用牺牲质量来追求规模,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教育的效益。
  鉴往知今,以往为镜,这些经验是谋划未来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其他文献
一、一位数学教师的思考和痛苦    我是一位数学教师,用数学的方法看世界已经成为习惯。  在数学教师眼里,这个案例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讨论,“全科发展”和“全面发展”各方面都相同吗?显然不是。所以,等号是无法成立的。  然而,问题远不是如此简单。大家需要听到的是非数学的表达。在逻辑学上,要说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必须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而要说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此处不妨举一个反例。高考
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所学校赢得比较优势、凸显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核心发展力。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日益凸现。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元素之一,是教育改革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所以,建设一支稳定高效优质的教师队伍不仅能够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动学校的社会性发展,而且能够为教师和
编者按 2008年11月7日,江苏省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无锡市北塘区隆重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管向群、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杨晓江、江苏省人大常委、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胡瑞文、国家督学成尚荣、北塘区区委书记沈建、区长王进健、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南京大学DovleSlater教授等。全省近50名各地教育局局长、校长应邀参加
[摘要]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产生源于最初为儿童教育而作的学堂乐歌。本文旨在通过回溯中国早期教育家和音乐人将音乐作为儿童教育及学校教育的手段,进行德育、文化启蒙、语言与语文教育、美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儿童审美教育的有利手段。历史的经验是今天的资源,上海早期流行歌曲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为当下教育界提供了审视流行音乐乃至流行文化的另一视角。进一步的启迪在于,如何在儿童教育中强化音乐教育,
一、主题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二、对象    1.35周岁以下的小学青年教师。  2.40周岁以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三、组织    1.本次征文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或学校组织。  2.有条件的地区可由市、县(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初赛,具体办法可与《江苏教育》编辑部协商。  3.发文组织参赛的市、县(市、区)有资格参加“突出贡献奖”评选。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从学习品质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可以寻找到新的解释.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品质,提供主导程度不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数学概念构建、规律形成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顺利地完成学习. 同时,能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与反思,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品质;数学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经常遇到的困惑是:同样的课堂,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
为“分数”辩?    庞荣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学生较高的应试水平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待,是学校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名校崛起的经验之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要分数为上,一方面批判分数,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不对。我的观点是,不要回避分数,因为整个社会在崇尚,而我们教育人士批判它,这是不自然的。哲学上讲“不破不立”,但教育问题不能依照这条逻辑。教育上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可能要强调“不立不
一    同一本教材,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水平的解读,这种解读能力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积淀。解读教材的能力无疑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经常有老师问。到底该怎样来研究和解读教材?有没有什么“绝招”或者“捷径”?我也曾尝试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甚至写短文论述过这类问题,但是从大家的反馈中我感觉到自己的回答似乎还很“苍白”。大家普遍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做,我们还是感觉有些无从下
办好一所学校,有两样“法宝”不可或缺——校长的教师心态和教师的校长意识。  什么是校长的教师心态?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先生曾经十分形象地说:管理中,管即为人人官,意为人人都可以轻松为官。而理却是一门艺术,学校之理包括情理、法理、事理等等,实乃丰富之极。由此看来,作为学校管理者,最要不得的便是“我是长官”的意识,好校长们思考的只是理的艺术。实践也证明一点:把自己当作官来做,而从主观上人为脱离教师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是成了勤快能干的小主人,还是害怕得瑟瑟发抖?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参加本期PK的同学们都有哪些“奇遇记”吧。  ★一号攻擂手:贵港桂平市油麻镇油麻中心小学四(2)班 陈衍越  今天是周末,爸爸、妈妈出差还没回来,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一直睡到早上九点才醒。“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叫了几声,原来是“早餐铃”响了。可我根本不会做饭,怎么办呢?“有了!”我看过表姐煮面条,于是我学着表姐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