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打出了“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总让人觉得气氛沉闷,缺乏吸引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课堂的沉闷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活跃历史课堂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新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不能给予学生直观历史感受的缺点,以集图、声、像、动画于一身的特有优势形成了一种新的能够充分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现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考虑到以抗日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较多,为此,我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了关于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的影像资料、报道等,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731部队的罪恶等,并配以歌曲《大刀进行曲》在课堂上予以呈现,使学生明白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随后播放了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电影片段,包括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境外战场,并配以经典老歌《万里长城永不倒》,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使学生在影片的观看中理解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再播放了抗战胜利后的场面以及日本投降的片段,以震撼人心的激动场面让学生记住这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明白抗战胜利的意义深远。这种有别于常规的教学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并用,身临其境般地参与认识过程,快速理解和掌握了教材内容,对历史事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不再觉得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活篇章。
  二、正确运用史料,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
  梁启超曾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基本素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再现历史真实性,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改变学生原本靠死记硬背被动掌握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实的历史感受,我向一位爱收藏的朋友借了些古币展示给学生观看。虽然这些天禧通宝、嘉庆通宝、光绪通宝的古币上已布满斑斑锈迹,但还是压抑不了学生的兴奋心情。随后我提出疑问:“这些古币分别来自哪些朝代?你能说出这些朝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吗?”在学生激烈讨论的同时,我再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各朝代市场与城市的发展史实,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中分析其原因。这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商业繁荣昌盛的影子,体会到经济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这种课堂形式生动形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现,积极探究,在大量的史料中寻找答案,学会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培养了综合思维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善用历史图表,巩固课堂知识
  历史图表是表达历史信息的简便、直观方式,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内容纷繁复杂且头绪众多的高中历史,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望而生畏。如果教师能立足课标,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行图表教学设计,以新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分析美国二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以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根据历史事物的主要数据自己动手设计图表,并尝试解读图表材料,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发展之后,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到一战结束期间经历的三次发展浪潮,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坐标曲线示意图,清晰地展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借助历史图表,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真实直观地加以展示,能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掌握方法,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对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长华,李会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
  [2]林文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学周刊,2013(11).
  [3]葛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2).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工程设计所成立于1985年11月,是经工商注册的院属内部机构。现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二级建筑师1名,一级注册结构师3名,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3名。配备了AutoCAD软件和建筑、
“数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围绕一个数学题目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探究型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数学题目做出初步研究,渐而对数学产生热情和兴趣,同时可以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1.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  在教育这块领域中,建构主义包
美术史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理论课程,其宗旨是指导学生艺术创作实践、提高美术审美、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文章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两方面讨论
一、生本教学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
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探索出有效的读写结合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读写训练系统。很多学生认为写作难,写作时“无米下锅”或不知如何处理材料,这就需要从课文下工夫,寻找读写结合的联结点。  一、“读写结合”在课文中的五个联结点  1.拟题的联结  一个好的题目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亮点。课文中名篇的题目就是范例。学生在写作时,经常着眼点很大,写得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生活化教
滨海新区宜居生态型城区建设需要低碳生活的助推.这不仅因为低碳生活是当下生活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也因为低碳生活与宜居生态建设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滨海新区宜居生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设立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但在实践中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并未能得到良好发挥,同时,公司董事会设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亦是普遍现象,二者在职能上有重复交
天津市大港中医医院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单位.拥有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业务过硬、思想过硬的工作队伍。多年来.该院一直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工作重点.按照文明单位的标准严格要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个永恒的话题。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好、自学性较差、自信心不强的部分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接受能力不及同龄人,生活经验、思考方式、学习方法不如其他同学,而一时沦为学困生。教育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师帮生、生助生”的方法,使学困生得到逐步的转化。  一、剖析原因,更新观念,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困生  教师要走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