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方略与路径将有重大转变,面临关键抉择,研究和把握这种变化,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
一、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变为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正确处理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以发展带动调整,通过调整为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甚至以牺牲结构为代价,换取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需求快速扩大拉动下,通过扩大投资,多上项目,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不断加快,通过产业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经济达到较高的增长速度,困难就大得多。特别是由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加之产业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必要的体制和机制支持,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困难就更大。
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将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协调地区结构和城乡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对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和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切实放在结构调整上,不失时机地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否则经济即使一时上去了,也很快就会跌下来。其次在整个结构调整中,务必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注意把握调整力度和工作衔接,统筹协调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必然是有退有进、有上有下,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和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压缩和淘汰部分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会暂时影响一些地区的发展速度。但如果不这样,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还將进一步加大,那些有市场和产品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就难以快速发展,反过来会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从重视供给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需求结构的调整,以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缩小。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同比增长30.1%,一些部门和地区的“保增长”大有变味为“投资竞赛”的隐患。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危机与美国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有效消费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我国的消费率由1990年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的消费率则由1990年的49.8%下降到2008年的35.3%,储蓄率则由1992年36.3%上升到2008年的51.3%,2009年更是高达67%。目前大规模的投资不仅难从根本上化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还将带来产能的持续增长,导致未来经济结构更加恶化。
要改变重供给、轻需求,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改变调整结构就是上项目、增投资、搞改造的传统做法,针对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循环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消费方面的实现,不仅要重视解决供给方面的成本高、质量差、品种少、附加值低等问题,更要重视解决需求方面的收入低和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环境差、消费障碍多、消费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不仅要调整供给结构,更要重视调整需求结构;不仅要支持扩大生产,更要鼓励和支持消费。要从引导消费需求入手,达到生产结构升级的目的,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牢固基础上。要把进一步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将消费政策作为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并重的宏观调控手段,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考虑。坚持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基本立足点,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三、从重视工业产品生产,转变为更加重视服务产品的生产,以加快第三产业改革和发展为着力点,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为48.6%,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54.3%。总体上看,工业比重较高,符合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这个过程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这个特点的影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将其产业结构稳定在第三产业占70%以上的低能耗、低物耗水平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向以我国为重点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其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我们为外国消费者获取质优价廉消费品而慷慨耗用我国有限、宝贵的资源和环境。从目前国内外的条件变化看,再维持这样一种产业结构,过分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与工业相比,服务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能够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载体,能够调节生产、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要完成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必须从发展、改革、开放的层面上,多管齐下觅良策,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应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变服务业部分领域垄断严重、市场准入过严的局面,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外资和民营经济在更广的领域参与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和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四、从追求行政区完整的经济体系,转变为更加重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互动,形成合理区域开发格局
一国合理、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应当是互补的。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应当是能代表其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技术、地理位置等)的产业,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布局。在行政区经济条件下,行政区划的存在会阻碍区域经济联系和发展,使区域经济呈稳态结构,而且带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一个行政区的“经济”,往往以一个区域“不经济”为代价。由于行政区“经济”的牵引,各行政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之间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和协作难以寻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用经济打破行政区,竭力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和固化不合理的地区布局。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实现区域分工、错位发展。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按照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的要求,构建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助机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按功能区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是从全局利益出发对局部地区功能进行的调整。根据功能布局的要求,有的行政区域可能会局部“受损”,但各地都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中受益。国家对有全局影响的功能定位,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层面上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定位的功能区,要在市、县级层面上推进。因此,各行政区要树立大局意识,区域主体功能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
五、从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转变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有相当大部分的贸易所联结的国际分工主导权不在我国企业手中,导致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自主出口的部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主要用于满足国外对中国作为中低档产品制造基地有那部分特定需求。这种状况表明,在世界产业转移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产业格局中大规模投入、低成本产出传统产业的集中区域,从而强化了我国中低技术基础上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巨大。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和国内廉价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开放型自主创新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即在某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高技术和我国已有的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原始性创新;在已形成规模、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的产业进行集成性自主创新,确立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差距较大而又有可能引进和吸收外国投资的产业,要实行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完善种子基金、风险投资机制,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推广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抵押。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基础,选准方向、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研发基地,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成果产业化进程,抢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信息产业、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发展中赢得主动。
六、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服务、调控和推动作用
(1)破解政府转型难题。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以“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使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和手段大为强化,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礎性作用遭到削弱。行政权力的扩张,不仅使结构调整绩效低下,而且寻租活动制度基础扩大,使腐败日益盛行。应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加快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目标的政府转型,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应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公民评议和参与制度,增加结构调整、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评估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去,着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统筹国内外发展的体制机制。
(2)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价格利益机制是引导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为什么长期存在、难以改变?因为它们是微观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调整经济结构应立足于发挥市场调节利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形成正确的市场价格信号,使创造价值多的行业和环节获得高回报;另一方面使要素能够自由流向效率高、回报高的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生产要素价格过低,已到了资源水平难以支撑的地步。我国的水,电,气,成品油,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正常均衡水平,企业以超低价格获取生产要素。由于社会性管制的缺失,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数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规避了其应承担的社会成本。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需建立“市场----政府”相互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调控机制,将扭曲了的资源价格扭转过来。维持相对较高的资源价格,有利于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可以促使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开采程度和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低炭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收入分配调整当务之急是改变财政分配体制,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1997~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国企未分配利润,政府全部收入几乎占到国民收入的30%。可见,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焦点应更多的放在调整初次分配上,力争在解决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企利润上缴和分红等初次分配改革难题上有突破,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合理、公正的分配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既复杂又敏感,难度极大,但必须改。要充分利用结构调整遇困思变的时机,把过去想推出却难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择机加快推出。
参考文献
[1]焉荣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重处理好六个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5)
[2]阎星,李霞,高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工程咨询.2010(1)
[3]郭锦辉.我国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J].金融博览.2010(1)
[4]迟福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发展理念变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0(5)
[5]逢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J].财会研究.2010(3)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
一、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变为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正确处理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以发展带动调整,通过调整为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甚至以牺牲结构为代价,换取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需求快速扩大拉动下,通过扩大投资,多上项目,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不断加快,通过产业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经济达到较高的增长速度,困难就大得多。特别是由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加之产业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必要的体制和机制支持,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困难就更大。
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将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协调地区结构和城乡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对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和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切实放在结构调整上,不失时机地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否则经济即使一时上去了,也很快就会跌下来。其次在整个结构调整中,务必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注意把握调整力度和工作衔接,统筹协调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必然是有退有进、有上有下,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和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压缩和淘汰部分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会暂时影响一些地区的发展速度。但如果不这样,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还將进一步加大,那些有市场和产品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就难以快速发展,反过来会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从重视供给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需求结构的调整,以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缩小。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同比增长30.1%,一些部门和地区的“保增长”大有变味为“投资竞赛”的隐患。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危机与美国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有效消费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我国的消费率由1990年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的消费率则由1990年的49.8%下降到2008年的35.3%,储蓄率则由1992年36.3%上升到2008年的51.3%,2009年更是高达67%。目前大规模的投资不仅难从根本上化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还将带来产能的持续增长,导致未来经济结构更加恶化。
要改变重供给、轻需求,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改变调整结构就是上项目、增投资、搞改造的传统做法,针对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循环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消费方面的实现,不仅要重视解决供给方面的成本高、质量差、品种少、附加值低等问题,更要重视解决需求方面的收入低和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环境差、消费障碍多、消费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不仅要调整供给结构,更要重视调整需求结构;不仅要支持扩大生产,更要鼓励和支持消费。要从引导消费需求入手,达到生产结构升级的目的,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牢固基础上。要把进一步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将消费政策作为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并重的宏观调控手段,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考虑。坚持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基本立足点,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三、从重视工业产品生产,转变为更加重视服务产品的生产,以加快第三产业改革和发展为着力点,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为48.6%,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54.3%。总体上看,工业比重较高,符合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这个过程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这个特点的影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将其产业结构稳定在第三产业占70%以上的低能耗、低物耗水平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向以我国为重点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其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我们为外国消费者获取质优价廉消费品而慷慨耗用我国有限、宝贵的资源和环境。从目前国内外的条件变化看,再维持这样一种产业结构,过分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与工业相比,服务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能够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载体,能够调节生产、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要完成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必须从发展、改革、开放的层面上,多管齐下觅良策,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应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变服务业部分领域垄断严重、市场准入过严的局面,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外资和民营经济在更广的领域参与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和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四、从追求行政区完整的经济体系,转变为更加重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互动,形成合理区域开发格局
一国合理、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应当是互补的。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应当是能代表其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技术、地理位置等)的产业,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布局。在行政区经济条件下,行政区划的存在会阻碍区域经济联系和发展,使区域经济呈稳态结构,而且带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一个行政区的“经济”,往往以一个区域“不经济”为代价。由于行政区“经济”的牵引,各行政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之间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和协作难以寻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用经济打破行政区,竭力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和固化不合理的地区布局。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实现区域分工、错位发展。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按照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的要求,构建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助机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按功能区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是从全局利益出发对局部地区功能进行的调整。根据功能布局的要求,有的行政区域可能会局部“受损”,但各地都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中受益。国家对有全局影响的功能定位,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层面上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定位的功能区,要在市、县级层面上推进。因此,各行政区要树立大局意识,区域主体功能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
五、从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转变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有相当大部分的贸易所联结的国际分工主导权不在我国企业手中,导致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自主出口的部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主要用于满足国外对中国作为中低档产品制造基地有那部分特定需求。这种状况表明,在世界产业转移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产业格局中大规模投入、低成本产出传统产业的集中区域,从而强化了我国中低技术基础上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巨大。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和国内廉价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开放型自主创新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即在某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高技术和我国已有的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原始性创新;在已形成规模、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的产业进行集成性自主创新,确立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差距较大而又有可能引进和吸收外国投资的产业,要实行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完善种子基金、风险投资机制,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推广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抵押。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基础,选准方向、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研发基地,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成果产业化进程,抢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信息产业、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发展中赢得主动。
六、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服务、调控和推动作用
(1)破解政府转型难题。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以“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使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和手段大为强化,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礎性作用遭到削弱。行政权力的扩张,不仅使结构调整绩效低下,而且寻租活动制度基础扩大,使腐败日益盛行。应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加快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目标的政府转型,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应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公民评议和参与制度,增加结构调整、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评估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去,着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统筹国内外发展的体制机制。
(2)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价格利益机制是引导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为什么长期存在、难以改变?因为它们是微观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调整经济结构应立足于发挥市场调节利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形成正确的市场价格信号,使创造价值多的行业和环节获得高回报;另一方面使要素能够自由流向效率高、回报高的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生产要素价格过低,已到了资源水平难以支撑的地步。我国的水,电,气,成品油,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正常均衡水平,企业以超低价格获取生产要素。由于社会性管制的缺失,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数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规避了其应承担的社会成本。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需建立“市场----政府”相互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调控机制,将扭曲了的资源价格扭转过来。维持相对较高的资源价格,有利于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可以促使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开采程度和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低炭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收入分配调整当务之急是改变财政分配体制,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1997~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国企未分配利润,政府全部收入几乎占到国民收入的30%。可见,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焦点应更多的放在调整初次分配上,力争在解决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企利润上缴和分红等初次分配改革难题上有突破,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合理、公正的分配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既复杂又敏感,难度极大,但必须改。要充分利用结构调整遇困思变的时机,把过去想推出却难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择机加快推出。
参考文献
[1]焉荣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重处理好六个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5)
[2]阎星,李霞,高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工程咨询.2010(1)
[3]郭锦辉.我国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J].金融博览.2010(1)
[4]迟福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发展理念变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0(5)
[5]逢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J].财会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