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阅读教学形态,但由于群文阅读产生历史较短、较多领域缺乏明晰定位、教学中引起了较多争议等原因,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越发明显。就目前群文阅读发展的现状而言,围绕群文阅读“确立议题、围绕议题的文本组元、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环节流程,参照现有的群文阅读理论成果,制订相应的教学实施、评价的标准,是引领群文阅读教学规范、有效、健康发展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A-0116-04
  一般认为,群文阅读概念源自已故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先生于2008年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随着港台地区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内地也逐渐关注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林博士、西南大学的于泽元教授等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浙江的蒋晶军、广东的李祖文等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四川省教科所和树人教育研究院也从行政层面在四川整体推行群文阅读教学,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群文阅读这种阅读教学形态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尽管如此,群文阅读其本质上仍是一种草根化的研究。一是因为专家学者介入较少,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备;二是由于其推进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实践样态较多基于对该阅读的个别化解读,呈现较大的随意性、不严密性,这些问题极大地妨碍了群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李祖文认为,群文阅读“产生历史较短,较多领域缺乏明晰定位”,“造成了一线老师莫衷一是,引起了教学现场的较多争议”。因此,要“提炼群文阅读课应该遵循的一般规律,寄望形成一些群文阅读课的标准”[1]。随着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积淀,尤其是群文阅读课成为了教学“新常态”。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便越发明显。
  群文阅读教学的完整流程一般包括“确立议题、围绕议题的文本组元、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环节。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就是要针对群文阅读流程的各环节,制订相应的执行、评价标准,以引领群文阅读教学的规范、有效、健康地发展。当然,标准的制订,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目前,群文阅读理论研究,业界比较认同西南大学于泽元教授的相关研究。笔者以于泽元教授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为主要理论参照,结合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对群文阅读的教学标准作浅显梳理。
  一、确立议题的标准
  议题的确立,首先要基于课程目标。群文阅读是基于多文本阅读的一种建构活动,其教学目标指向,需通过议题显现和判断。因此,解读并梳理课程目标,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专题、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工作。课程目标是确立议题的根本依据,议题是否与课程目标“吻合”,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标准。
  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笔者将各“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细化,形成若干学习板块,并依据板块内容,设计群文阅读专题,再依据每个专题,形成群文阅读议题,构建“任务群—板块—专题—议题”这一塔形结构,为议题确立提供一个实践参照。通过编制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施细则(见表1),可以清晰地判断议题设置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体现了教学是为了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避免了盲目性、无序性。
  于泽元教授认为:“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议题应该具备关键性、开放性、可议论性、贯通性等特点”[2]。这一论述及其解读可以作为议题选择和评判的重要标准。基于可操作性和简洁性要求,笔者在后文设计的“议题及文本组元评价标准”中,确立了“吻合性、贯通性、开放性”三个评价标准。“吻合性”是指与课程标准的目标吻合,与学生学情吻合;“贯通性”采用于泽元教授的解读,即“议题要能够贯通一组选文”;“开放性”就是议题能够为师生议论、探讨提供空间。
  二、文本组元的标准
  “文本组元”是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依据议题选择、组接一组文本的过程,选文的质量是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于泽元教授在《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一文中认为,选文的标准有四个指标,即议题贯通、文质兼美、难度适中、结合生活。除了围绕议题选文的基本要求外,刘大伟、蒋军晶等还特别强调选文的覆盖面及互文性,要尽量包含不同文体,文本之间要相互参照[3]。
  整合文本组元的相关论述,笔者提出文本组元“连缀性、参照性、适恰性”三个评判标准。“连缀性”强调议题对组元文本的组接连缀作用,这是选文的首要标准,如果没有贯通连缀的主要议题,文本组元就缺乏逻辑性,群文阅读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参照性”强调文本之间的互补互印,力求每个文本能够从不同层面反映议题指引的目标要求;“适恰性”强调文本组元的整体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征,能够贴近其学习、生活的“最近发展区”。
  鉴于议题和文本组元密切的因果关系,且从便于操作考虑,笔者将议题与文本组元的评价标准整合于一个表式中(见表2)。
  在实际操作中,一组组元的组接成功,需要有多次反复的修订,也需要专家团队的介入。因此,评价表中设置“问题建议”,一般可由学校群文阅读的行家里手进行审阅,提出意见,便于实施者的修订、完善。
  三、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标准
  群文阅读把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师生集体建构的过程。所谓“集体建构”,于泽元教授认为“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 [4]。参与者的不同意见是集体建構的基础,对他人意见的甄别、接纳是集体建构的核心,达成共识是集体建构的最终目标。
  四川省教科所的何立新等人认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是“比对读议”:“比”即对比,基于议题对多文本相关内容筛选、辨识;“对”即对照,基于议题所设计的问题,对多文本相关内容进行体验感悟;“读”即教师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引导;“议”即讨论,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信息提取、转换和整合,以达成共识的过程[5]。
  因此,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凸显群文阅读的特质,要基于多文本学习这一关键要素,在教学设计中,对标课程目标的整个系统,找准“着力点”;能提炼有内容广度、思维深度和感性触点的问题或任务,“集约化”地呈现;各项问题或任务有内在逻辑关联,环环相扣,前后呼应;能充分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比较”“诠释”“引申”“转换”等方法,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求证、探究等思维活动,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达成深度体验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设计“教学达成度”“体现群文教学特征”两个观察维度来具体实施。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评价标准》,如表3:
  “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制订后,经过二轮的实践操作,确实对教师群文阅读教学的规范、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课题组成员的群文阅读全市公开课,也受到广泛好评。
  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群文阅读理论的规范引领,需要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大力支撑。就目前群文阅读的发展现状而言,无论是理论和实践,还有一个不断深掘和积淀的过程。这里提出的“标准”,仅建立在现有浅显认知的基础上,其最大价值在于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内容的深入研究,以利于群文阅读教学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文. 我们这样来观评群文阅读课[J]. 语文教学通讯,2016(4):15.
  [2]于泽元.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13(6):63.
  [3]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1):33.
  [4]于泽元,王雁铃,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13(6):62.
  [5]何立新,王雁铃.阅读素养的教学逻辑与变革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17(4):71.
  责任编辑:李韦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制在国家倡导下正逐步发挥其重要作用,引导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南京商业学校烹饪专业建设为例,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社团建设等多方面与技能大赛机制有效融合进行阐述。主要表现在技能大赛对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养创新、专业建设创新的促进作用,意在通过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人才模式培养得到进一步深化、创新,培育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从“慢教育”理念出发,涵融“大阅读”的教学思想,通过创建阅读平台、整合阅读资源、优化阅读活动等三项系统工程,构建“经典阅读”学习场域,建设省级语文课程基地。  关键词:慢教育;大阅读;课程基地;学习场域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35-05  2011年江苏省
写作不是“语言游戏”,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将连同儿童自己的真实一块儿带出。让儿童言说儿童的言说吧。  ——题记  言说:儿童就是儿童,不是未长成的大人  儿童是什么?普遍观点认为儿童是成人的必经之路,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这样的观点貌似无过,然而它仅仅把儿童当作是成人的附庸品,却忽略了儿童是具有独特思维的个体。  周国平先生指出:“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儿童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
摘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这就涉及到如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职业院校较关注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从企业的角度看,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源于职业能力,但又不同于职业能力,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能力范畴。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没有形式和模式限制的,是师生共同徜徉的自由的语文精神世界。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往往难免落入形式的窠臼。以《少年王冕》听课和上课为例,从凸显形式到忽略形式再到破除形式,体现了对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在记住课堂上的形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形式背后的思索,这才是呈现形式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形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要: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每门课程,有利于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强化学考复习,必须认识学考基本性质,分析学考学生学清,明确学考复习目标,梳理学考复习进程,把握学考复习策略,才能充分彰显学校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
摘要: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重在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主线,启发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课程不仅为学生选科分科以及高考填报志愿提供相关的科学量化依据,从长远看,通过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推动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昆山市开展生涯教育种子教师孵化项目,有利于教师深化生涯规划课程的认识,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明确课
摘要: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对M县31所小学的171名校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现状,以及教师执行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能力等。从转变课程观念、提高课程能力、倡导多元样式、健全管理体制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57
摘要:教材中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中有很多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时,可以采用情境、操作、感悟、延伸等多种形式,关注学习过程,让操作与思维在动静中交替,动手动脑,进行个体心智运作和社会文化中介的交互的意义建构,并不断获得理解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理解性学习;情境创设;数学问题;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立足学校实际,以校本研究为抓手,实施“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明确目标,创新举措,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着力打造一支全市领先、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型”教师团队。  关键词:校本研究;专业教学团队;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