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中不该出现“三跪九叩”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览群书》编辑部:
  清宫剧流行,很多人认为三跪九叩、对皇帝磕头、跪着谈事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甚至一些唐代背景的电视剧如《唐明皇》《大明宫词》中居然也出现了大臣跪奏的画面,其实是将清朝的情况视作中国历史常态了。但是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君臣之间是比较平等的同坐之礼,或至少没有跪奏和三跪九叩,君臣之间更接近师友关系而非主奴。
  先秦时代,君臣之间都是温情脉脉的亲戚,如甲骨中的子组、午组卜辞的主人,就是商王兄弟或从兄弟,君臣兼兄弟之伦。周王称呼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尚书·顾命》就记载大臣拜周王,周王回礼答拜。君臣之间互相拜,在人格上是互相尊重的。对于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周王对宋国君主之间更是行宾主之礼,而非君臣之礼。《礼记·曲礼下》就说国君对大夫以上的臣都要答拜,仲长统在《昌言》中也谈道:“古者君之于臣,无不答拜也。”朱熹提到,“三代之君见大臣多立,乘车亦立”,当时君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万岁爷”。他还提到“古者天子见群臣有礼,先特揖三公,次揖九卿,又次揖左右,然后泛揖百官”(《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先秦封建时代是一种“等级君主制”,当时“贵族政治下君臣身份相通,级差较小”(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6期)。体现在礼仪上,天子不但拜揖三公,也对百官行拜揖之礼。
  《礼记·曲礼上》记载周人贵族之礼,“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意思是驾车的家臣若身份低下,乘车之君也应该按驾车人的手,以表示感谢。正如朱熹所说,古人“待臣仆如子弟”(《朱子语类》卷十三),君臣的小共同体之间关系是以类似模拟亲属的方式展开的,因此礼制上有一种温情的氛围。《曲礼下》还记载,国君对于大臣和世妇,不应该称呼他们的名,而应该称呼他们的字,以表示尊重;大夫对于自己的家臣,士对于自己的家相,都应该如此,以示尊重。《说苑·臣术》:“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意思是君主对自己的伯父、叔父、庶子哥哥、异姓的长辈大臣,都应该只称呼字,而不能称呼名,以表达尊敬。
  战国时代,三代以来的小共同社会与贵族之礼开始解体。虽然也还有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宗室血缘之臣,但游士流动,已经是陌生人社会了,因此多举用没有血缘关系的臣。列国之间竞争激烈,于是竞相招揽外来人才,各国君主多敬礼士人,以师傅、朋友之礼相待。战国早期,魏国最得人才,因为魏文侯以士人为师、友“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资治通鉴·周纪一》),魏君不但对子夏、田子方等士人行师礼,还对贤士段干木的居所行礼。又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邹衍到魏国,魏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对他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侧身跟随他,亲自为他拂试席位;到了燕国,燕昭王手持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把他请入碣石学宫,拜为老师,自己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学习。《战国策·燕策》中也提到,能完成帝业的君主是将贤能大臣尊为老师,能完成王业的君主则与贤臣做朋友。
  到了秦汉,君臣之间不再是殷周时代那样一群宗族亲戚,温情抱团互相拜,而是皇权独大。君权甚强,也不是战国时代的礼尊士人之风。扬雄曾比较了秦汉前后待士人之礼的巨大变化:“邹衍以颉亢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而到了秦汉,“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汉书·杨雄传下》)。战国时代,邹衍、孟子等士人能获得万乘之尊大国君主以老师相待之礼,而到了秦汉,就连连郡守、县令也不再礼敬这些士人。
  秦朝实行尊君卑臣的制度,叔孙通制作上朝礼仪,可以达到令“群臣震恐”的效果,朱熹早就看透叔孙通这套“礼仪”不过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五)。这套能让大臣吓得哆嗦的“礼制”,却深受皇帝的喜爱。叔孙通让群臣震恐之后,刘邦就感慨自己终于知道皇帝的尊贵了。尽管秦汉以来,尊君卑臣成为大背景,但汉代皇帝见丞相仍要起立,以示尊敬。《汉书·翟方进传》:“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颜师古注释引用了《汉旧仪》说,汉代制度有谒者负责高喊:“皇帝为丞相起”,然后皇帝起立后再坐下。
  并且随着汉代儒学重建,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向先秦的部分回归,尊君卑臣之礼开始褪去。儒者主张重建先秦士人作为君主之师的尊严。为了压低秦汉皇上的跋扈,董仲舒提出了“贬天子”之说,此说与同属于齐地的辕固生之间可能存在着思想的渊源(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70)。汉儒的《公羊》学,则强调朋友是“群臣与成王同志好者”,同时也以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关系,说明君臣为朋友之伦的道理(《公羊传·定公四年》疏)。同为今文经学的《韩诗》,也提出了周公踐天子位后,将十位有德性的士人尊为老师,将十二位比较有德性的人援为朋友的说法(《韩诗外传·卷三》)。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件西汉瓦当铭文是“尹寿亦王”(《文物》2000年10期),根据《汉书·古今人名表》,这个“尹寿”是尧的老师,这个铭文的意思是,君主的老师也是和君王一样尊贵的人。这些观点公然被铭刻在建筑瓦当铭文上,说明儒者的宣传,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此背景之下,君臣之间又出现了天子“养三老五更”之礼,皇帝对三老大臣行对父亲的礼,对五更的大臣行对兄长的礼,此种尊敬大臣的回归,和秦始皇那种让群臣“震恐”的“礼仪”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养三老五更”之礼在以后的南北朝仍然继续使用,如《周书·于谨传》就记载北周武帝对老臣于谨行礼,大臣坐在尊贵的南面,皇帝以更卑微的北面坐,给皇帝讲学,最后皇帝对大臣行再拜之礼。在南方的东晋,门阀政治也带有向先秦贵族政体回归的色彩,皇权并不强大,晋元帝与宰相王导一起同坐,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元帝、王导二人之间的法帖,都用朋友平辈之间的“顿首”一词。而到了晋成帝时期,他写给王导的手诏则多使用“惊慌言”“敬白”等对尊长的敬语,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正月初一,王导入朝,成帝还亲自起来迎接(《晋书·王导传》)。   晋朝以后一直到唐,君主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像先秦一样,不称呼大臣的名,而是称呼字或者官职,以表示尊敬。顾炎武就举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多个例子,如《南史》中梁武帝称呼蔡撙的姓名,蔡撙并不回答,直到梁武帝改称“蔡尚书”,他才回应,并告知“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因此“帝有惭色”。皇帝不小心呼唤了大臣之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因此梁武帝会为此感到羞愧。顾炎武指出,当时“君臣而有朋友之义,后世所不能及矣”(《日知录》卷二十三)。
  唐以及五代,宰相见皇帝议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宋初宰相虽不再与皇帝同坐并赐茶,而是站着议事,但其他大臣仍时有同坐并赐茶的礼遇,如真宗时杨亿担任顾问,就同坐并赐茶;理宗时真德秀经筵上讲课完毕,也是同坐赐茶,类似的还有一些例子。此外,宋代君臣常有“夜对”论事,也往往“命坐赐酒”,君臣之间亲密如“僚友”(王化雨:《宋朝的君臣夜对》,《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3期)。
  宋代人认为,宰相不再像是唐、五代时期那样坐而论道,从容赐茶而退,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核心的决策权,没有闲暇与皇帝坐而论道。正如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对宰相所说:“朕日与公卿等相见,每欲从容讲论治道,但患进呈文字频繁,所以不暇及。”因此,唐和五代负责和皇帝坐而论道的部分,转移到了代表士大夫道统的经筵讲官那里(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P222)。总体而言,宋代政治属于“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君臣之间并非清朝那种主奴关系。
  跪奏最早出现在女真统治下的金国,《金史》记载金国的宰相高汝砺向金宣宗跪奏。古代北方诸族重视主奴关系,赵翼就发现从鲜卑开始到金元,多有杖打大臣的情况,“魏初法严,朝士多见杖罚”,但南朝的情况就较好,至于“金元二朝此风尤盛”,“元时官吏杖罚之制,更烈于前代矣”(《陔余丛考》卷二十七)。陶晋生先生就指出,在契丹和女真部族中,经常有对大臣的笞刑,在完颜阿骨打时期,就普遍对本族臣下实施鞭打和杖打,到了金熙宗和海陵王时期,则开始鞭笞汉族士大夫。“这种野蛮的刑罚,后来才叫作‘廷杖’,在元、明两代继续使用,是屈辱士大夫的有效方法。”(《金代的政治冲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宋辽金元类》第二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P1708—1709)。金、元不仅鞭打、杖打士大夫,而且元朝还大汗还可以下令朝堂上打大臣的脸,也没有任何人的异议。元成宗时杖打了平章、御史后,居消息传出后,居然“众呼万岁”。吴晗就认为,明代廷杖是从元朝继承而来。
  到了清朝也打大臣,如康熙就号称“朕于他人欲打即打,若御史、给事中,亦必思而后打之”。杖打大臣,正是因为他们将臣视为家奴或养狗,《清太宗实录》卷三七就记载,皇太极训斥大臣,说养狗“畜养日久,尚收其益”,但这些大臣没用,所以“曾鹰犬之不若”,直接用养狗来比喻他和大臣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被视为养狗,随时可以被主人鞭打的主奴关系背景下,金国的高汝砺才选择了跪奏,并从此形成了新的制度。
  姚大力教授谈到,元朝皇帝将臣下视为奴婢,一些官员给皇帝的上奏中也自称“歹奴婢每”“奴婢”,其中包括了御史台首席大夫、御史台第二大夫、将领、天文家,甚至连元末权臣脱脱也对元顺帝说“郎主使奴婢侍亲”(《论蒙元王朝的皇权》,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P305—307)。主奴结构下的元朝也实行跪制,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文天祥被召去见元朝宰相,他说南宋都只是作揖,元朝才是下跪,我是宋人,当然应该行宋的礼仪,而不是下跪。窝阔台时期,臣下见到大汗就需要跪拜,而忽必烈时期出现了跪奏,所谓“皆跪奏事”(《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到了明朝,君权更为集中,还继承了金元杖打大臣的传统,发展为廷杖。另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跪拜制度,为了彰显皇权的强大,发展出“五拜三叩首”的礼仪。
  清朝在入关中原之前,就发明了一套比明朝五拜三叩首更加尊君卑臣的礼仪,即三跪九叩,入关以后便将这套东西推广全国。《清会典》规定:“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即所有君臣之礼都使用三跪九叩。同时,清朝也坚持跪奏制度。据清人《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十三年,一个叫刘于义的大臣因为跪得太久,居然被活活跪死。这种跪奏不但贬低士大夫的人格,而且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严重消磨。所以李鸿章、翁同龢等六十多岁的老臣,都还会经常坚持练习三跪九叩的技巧,并且自制护膝以保护膝盖,一些护膝可以厚达一寸。
  正是因为金、元、清以来形成了主奴关系的皇权,所以当晚清儒者见到西方国家君臣之间那种比较对等的礼节之后,强烈的对比下会产生痛苦感,并因此回忆起中国古代君臣之间其实和西方一样,是互相尊重的,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感到“西礼之暗合乎中国古礼之遗意者”,实在批评清朝主奴关系的那种扭曲的皇权。中国历史漫长且复杂,金、元、清那种君臣为主奴、鞭打士大夫、跪奏的源流虽然时间上更近,但从整个中国主流传统来看,则不是常态,而只是一种畸形且扭曲的破坏。
  辛亥革命后,君主制被废除,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了。虽然梁启超等学者认为,现代的工厂经理和雇员、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等仍然带有一定“君臣”的含义(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P8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26),但民国至今,各类正式的礼仪都是人格对等的握手礼,其精神也是向中国主流优秀传统的回归。当然,现在一些以“传统文化”为名,行跪拜的拜师礼,就其精神而言,其实并不符合古礼。窃以为,在席地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跪拜是适合的,而在垂足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行鞠躬礼即可,这才更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李竞恒(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戰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等。)
其他文献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宋词是“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充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节日习俗,与宋人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重阳节是宋词重要的题材之一,宋人创作了大量与重阳有关的词作。据现存较早记载重阳节习俗的三国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等文献记载,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佩茱萸或茱萸囊、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宴
在小说《黄河东流去》的《代后记》里,作家李凖回忆了1942年自己作为流亡学生在逃荒途中的所见所闻:  当时的陇海铁路线,是一条饥饿的走廊,成千上万的难民,向西边缓缓地移动着,他们推着小车,挑着破筐,挎着篮子,小车上放着锅碗,筐子里坐着孩子,篮子里放着拣来的草根树皮。  饥饿,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灾荒年代的主题。饥饿,不仅意味着死亡,还意味着秩序的混乱,意味着作为尊嚴的丧失。  《黄河东流去》写的正是赤
2013年6月韩国女总统朴槿惠访华,掀起一股狂劲的新韩流,她将此次访华主题定为“心信之旅”——“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她的原创),是“心灵”和“信赖”的融合(或可用“心诚则灵”来阐释)。朴女士从小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可谓“中国通”。自2005年以来,她先后五次来华,2013年的这次中国之行可以说煞费苦心——就职演说、特使团派出顺序、出国访问顺序、访华的主题、访华文宣用品、随行访华商团
文学式微,附着在文学上的评论自然就更是退居到了连文学范畴中的人也少有关注的境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减损真正的文学与真正的评论的质地,不过是因为投机取巧沽名钓誉急于求成上蹿下跳者多了,让人们对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这一领域都有了怀疑,有了因噎废食不屑一顾的敬而远之罢了。  好的文学评论,从来都既是立足于文本的精读,也同时是超越于感性的理性光芒的照耀。人的意念和精神,纷纭复杂错综纷乱,不经过理论的光辉归纳
2018年初,欣闻李存山先生主编、吴小龙责编、笔者参与撰述的《家风十章》,入选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主办的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不禁十分惊喜。所惊者,这样一本正本清源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著作,竟会被大众所喜爱并入选;喜者,国人对传统文化之热爱、对优良家庭之渴望,正在日益加强。两者相结合,正可见家风这一看似遥远的事物,其实并非缥缈之物,它仍扎根在国人的心中,是
斗转星移中,春回大地时。在我们的无限期盼中,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春草,春花,春山,春水,这些生机勃勃的春景,昭示着年轻的生命又将进行一次华丽的远航。为此,我们情不自禁,带着欢欣和激动,也心怀歌颂和祝福。回望来路,在苍莽深秀的文学史上,分明地映现着春天的千娇百媚,跳动着春天的敏感心灵,诉说着春天的婉转情怀。“寒山吹笛唤春归”,是对春天的深情呼唤;“阳春召我以烟景”,是与春天的洒脱应和;“春与青溪长
作为兼具宗教信仰、社会文化与审美娱乐等多重属性与功能的说唱形式,宝卷在中国南北各地民间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过长期的重要影响。它不仅扎根中国底层民间社会,深度建构着其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休闲娱乐等生活形式,而且曾经严重危及国家政治大厦的安危。  尽管如是,在帝制社会时期,除了查办民间教门教案活动所涉及的档案文书、数本有限的小说戏曲之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宝卷的身影,也更谈不上探讨了。进入 20世纪20年代
在理想国里,美女是怒放的鲜花,芳香,娇嫩,永不凋零;在现实中,美女和我们常人一样,有生,也有老、病、死,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于是,在历史上,这个地方如同沙场,理想与现实旅进旅退、此起彼伏、交互作用,美女的下场总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沸沸扬扬,永无定论。西施就是这样。  关于这位美女的本事,我们多少都知道一些,史书上虽有记载,但诘屈难读,不妨看诗仙——王安石抱怨李白“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
或许受儒家文化复兴思潮的影响,近几年《论语》译注、校注、别裁、新解、今读之类层出不穷,笔者翻阅过一些,总的感觉是对《论语》文句的解释或陈陈相因而缺乏新意,或新说很多而证据不足。当见到《论语新校释》时,扉页上赫然“本项目承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字样,让人感觉严肃可信,虽然价格不菲,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该书在《论语》校释方面,打破常规,大胆创立新说,的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人深受
在人类历史上,19世纪可谓日新月异,人文蔚兴,科学发展突飞猛进。1873年,英国时任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惊讶地说:  这五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多少事情——我要说的是,在人类历史中,这是前所未有的非凡时代。我所说的并非帝国的兴起衰落,朝代的更替,或是政府的建立。我所说的是科学的革命,这些革命的影响远胜过任何政治事件,这些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地位和前景,其作用是史上所有的征服、所有的法典、所有的立法者都无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