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览群书》编辑部:
清宫剧流行,很多人认为三跪九叩、对皇帝磕头、跪着谈事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甚至一些唐代背景的电视剧如《唐明皇》《大明宫词》中居然也出现了大臣跪奏的画面,其实是将清朝的情况视作中国历史常态了。但是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君臣之间是比较平等的同坐之礼,或至少没有跪奏和三跪九叩,君臣之间更接近师友关系而非主奴。
先秦时代,君臣之间都是温情脉脉的亲戚,如甲骨中的子组、午组卜辞的主人,就是商王兄弟或从兄弟,君臣兼兄弟之伦。周王称呼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尚书·顾命》就记载大臣拜周王,周王回礼答拜。君臣之间互相拜,在人格上是互相尊重的。对于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周王对宋国君主之间更是行宾主之礼,而非君臣之礼。《礼记·曲礼下》就说国君对大夫以上的臣都要答拜,仲长统在《昌言》中也谈道:“古者君之于臣,无不答拜也。”朱熹提到,“三代之君见大臣多立,乘车亦立”,当时君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万岁爷”。他还提到“古者天子见群臣有礼,先特揖三公,次揖九卿,又次揖左右,然后泛揖百官”(《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先秦封建时代是一种“等级君主制”,当时“贵族政治下君臣身份相通,级差较小”(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6期)。体现在礼仪上,天子不但拜揖三公,也对百官行拜揖之礼。
《礼记·曲礼上》记载周人贵族之礼,“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意思是驾车的家臣若身份低下,乘车之君也应该按驾车人的手,以表示感谢。正如朱熹所说,古人“待臣仆如子弟”(《朱子语类》卷十三),君臣的小共同体之间关系是以类似模拟亲属的方式展开的,因此礼制上有一种温情的氛围。《曲礼下》还记载,国君对于大臣和世妇,不应该称呼他们的名,而应该称呼他们的字,以表示尊重;大夫对于自己的家臣,士对于自己的家相,都应该如此,以示尊重。《说苑·臣术》:“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意思是君主对自己的伯父、叔父、庶子哥哥、异姓的长辈大臣,都应该只称呼字,而不能称呼名,以表达尊敬。
战国时代,三代以来的小共同社会与贵族之礼开始解体。虽然也还有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宗室血缘之臣,但游士流动,已经是陌生人社会了,因此多举用没有血缘关系的臣。列国之间竞争激烈,于是竞相招揽外来人才,各国君主多敬礼士人,以师傅、朋友之礼相待。战国早期,魏国最得人才,因为魏文侯以士人为师、友“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资治通鉴·周纪一》),魏君不但对子夏、田子方等士人行师礼,还对贤士段干木的居所行礼。又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邹衍到魏国,魏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对他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侧身跟随他,亲自为他拂试席位;到了燕国,燕昭王手持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把他请入碣石学宫,拜为老师,自己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学习。《战国策·燕策》中也提到,能完成帝业的君主是将贤能大臣尊为老师,能完成王业的君主则与贤臣做朋友。
到了秦汉,君臣之间不再是殷周时代那样一群宗族亲戚,温情抱团互相拜,而是皇权独大。君权甚强,也不是战国时代的礼尊士人之风。扬雄曾比较了秦汉前后待士人之礼的巨大变化:“邹衍以颉亢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而到了秦汉,“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汉书·杨雄传下》)。战国时代,邹衍、孟子等士人能获得万乘之尊大国君主以老师相待之礼,而到了秦汉,就连连郡守、县令也不再礼敬这些士人。
秦朝实行尊君卑臣的制度,叔孙通制作上朝礼仪,可以达到令“群臣震恐”的效果,朱熹早就看透叔孙通这套“礼仪”不过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五)。这套能让大臣吓得哆嗦的“礼制”,却深受皇帝的喜爱。叔孙通让群臣震恐之后,刘邦就感慨自己终于知道皇帝的尊贵了。尽管秦汉以来,尊君卑臣成为大背景,但汉代皇帝见丞相仍要起立,以示尊敬。《汉书·翟方进传》:“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颜师古注释引用了《汉旧仪》说,汉代制度有谒者负责高喊:“皇帝为丞相起”,然后皇帝起立后再坐下。
并且随着汉代儒学重建,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向先秦的部分回归,尊君卑臣之礼开始褪去。儒者主张重建先秦士人作为君主之师的尊严。为了压低秦汉皇上的跋扈,董仲舒提出了“贬天子”之说,此说与同属于齐地的辕固生之间可能存在着思想的渊源(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70)。汉儒的《公羊》学,则强调朋友是“群臣与成王同志好者”,同时也以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关系,说明君臣为朋友之伦的道理(《公羊传·定公四年》疏)。同为今文经学的《韩诗》,也提出了周公踐天子位后,将十位有德性的士人尊为老师,将十二位比较有德性的人援为朋友的说法(《韩诗外传·卷三》)。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件西汉瓦当铭文是“尹寿亦王”(《文物》2000年10期),根据《汉书·古今人名表》,这个“尹寿”是尧的老师,这个铭文的意思是,君主的老师也是和君王一样尊贵的人。这些观点公然被铭刻在建筑瓦当铭文上,说明儒者的宣传,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此背景之下,君臣之间又出现了天子“养三老五更”之礼,皇帝对三老大臣行对父亲的礼,对五更的大臣行对兄长的礼,此种尊敬大臣的回归,和秦始皇那种让群臣“震恐”的“礼仪”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养三老五更”之礼在以后的南北朝仍然继续使用,如《周书·于谨传》就记载北周武帝对老臣于谨行礼,大臣坐在尊贵的南面,皇帝以更卑微的北面坐,给皇帝讲学,最后皇帝对大臣行再拜之礼。在南方的东晋,门阀政治也带有向先秦贵族政体回归的色彩,皇权并不强大,晋元帝与宰相王导一起同坐,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元帝、王导二人之间的法帖,都用朋友平辈之间的“顿首”一词。而到了晋成帝时期,他写给王导的手诏则多使用“惊慌言”“敬白”等对尊长的敬语,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正月初一,王导入朝,成帝还亲自起来迎接(《晋书·王导传》)。 晋朝以后一直到唐,君主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像先秦一样,不称呼大臣的名,而是称呼字或者官职,以表示尊敬。顾炎武就举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多个例子,如《南史》中梁武帝称呼蔡撙的姓名,蔡撙并不回答,直到梁武帝改称“蔡尚书”,他才回应,并告知“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因此“帝有惭色”。皇帝不小心呼唤了大臣之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因此梁武帝会为此感到羞愧。顾炎武指出,当时“君臣而有朋友之义,后世所不能及矣”(《日知录》卷二十三)。
唐以及五代,宰相见皇帝议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宋初宰相虽不再与皇帝同坐并赐茶,而是站着议事,但其他大臣仍时有同坐并赐茶的礼遇,如真宗时杨亿担任顾问,就同坐并赐茶;理宗时真德秀经筵上讲课完毕,也是同坐赐茶,类似的还有一些例子。此外,宋代君臣常有“夜对”论事,也往往“命坐赐酒”,君臣之间亲密如“僚友”(王化雨:《宋朝的君臣夜对》,《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3期)。
宋代人认为,宰相不再像是唐、五代时期那样坐而论道,从容赐茶而退,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核心的决策权,没有闲暇与皇帝坐而论道。正如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对宰相所说:“朕日与公卿等相见,每欲从容讲论治道,但患进呈文字频繁,所以不暇及。”因此,唐和五代负责和皇帝坐而论道的部分,转移到了代表士大夫道统的经筵讲官那里(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P222)。总体而言,宋代政治属于“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君臣之间并非清朝那种主奴关系。
跪奏最早出现在女真统治下的金国,《金史》记载金国的宰相高汝砺向金宣宗跪奏。古代北方诸族重视主奴关系,赵翼就发现从鲜卑开始到金元,多有杖打大臣的情况,“魏初法严,朝士多见杖罚”,但南朝的情况就较好,至于“金元二朝此风尤盛”,“元时官吏杖罚之制,更烈于前代矣”(《陔余丛考》卷二十七)。陶晋生先生就指出,在契丹和女真部族中,经常有对大臣的笞刑,在完颜阿骨打时期,就普遍对本族臣下实施鞭打和杖打,到了金熙宗和海陵王时期,则开始鞭笞汉族士大夫。“这种野蛮的刑罚,后来才叫作‘廷杖’,在元、明两代继续使用,是屈辱士大夫的有效方法。”(《金代的政治冲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宋辽金元类》第二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P1708—1709)。金、元不仅鞭打、杖打士大夫,而且元朝还大汗还可以下令朝堂上打大臣的脸,也没有任何人的异议。元成宗时杖打了平章、御史后,居消息传出后,居然“众呼万岁”。吴晗就认为,明代廷杖是从元朝继承而来。
到了清朝也打大臣,如康熙就号称“朕于他人欲打即打,若御史、给事中,亦必思而后打之”。杖打大臣,正是因为他们将臣视为家奴或养狗,《清太宗实录》卷三七就记载,皇太极训斥大臣,说养狗“畜养日久,尚收其益”,但这些大臣没用,所以“曾鹰犬之不若”,直接用养狗来比喻他和大臣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被视为养狗,随时可以被主人鞭打的主奴关系背景下,金国的高汝砺才选择了跪奏,并从此形成了新的制度。
姚大力教授谈到,元朝皇帝将臣下视为奴婢,一些官员给皇帝的上奏中也自称“歹奴婢每”“奴婢”,其中包括了御史台首席大夫、御史台第二大夫、将领、天文家,甚至连元末权臣脱脱也对元顺帝说“郎主使奴婢侍亲”(《论蒙元王朝的皇权》,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P305—307)。主奴结构下的元朝也实行跪制,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文天祥被召去见元朝宰相,他说南宋都只是作揖,元朝才是下跪,我是宋人,当然应该行宋的礼仪,而不是下跪。窝阔台时期,臣下见到大汗就需要跪拜,而忽必烈时期出现了跪奏,所谓“皆跪奏事”(《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到了明朝,君权更为集中,还继承了金元杖打大臣的传统,发展为廷杖。另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跪拜制度,为了彰显皇权的强大,发展出“五拜三叩首”的礼仪。
清朝在入关中原之前,就发明了一套比明朝五拜三叩首更加尊君卑臣的礼仪,即三跪九叩,入关以后便将这套东西推广全国。《清会典》规定:“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即所有君臣之礼都使用三跪九叩。同时,清朝也坚持跪奏制度。据清人《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十三年,一个叫刘于义的大臣因为跪得太久,居然被活活跪死。这种跪奏不但贬低士大夫的人格,而且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严重消磨。所以李鸿章、翁同龢等六十多岁的老臣,都还会经常坚持练习三跪九叩的技巧,并且自制护膝以保护膝盖,一些护膝可以厚达一寸。
正是因为金、元、清以来形成了主奴关系的皇权,所以当晚清儒者见到西方国家君臣之间那种比较对等的礼节之后,强烈的对比下会产生痛苦感,并因此回忆起中国古代君臣之间其实和西方一样,是互相尊重的,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感到“西礼之暗合乎中国古礼之遗意者”,实在批评清朝主奴关系的那种扭曲的皇权。中国历史漫长且复杂,金、元、清那种君臣为主奴、鞭打士大夫、跪奏的源流虽然时间上更近,但从整个中国主流传统来看,则不是常态,而只是一种畸形且扭曲的破坏。
辛亥革命后,君主制被废除,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了。虽然梁启超等学者认为,现代的工厂经理和雇员、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等仍然带有一定“君臣”的含义(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P8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26),但民国至今,各类正式的礼仪都是人格对等的握手礼,其精神也是向中国主流优秀传统的回归。当然,现在一些以“传统文化”为名,行跪拜的拜师礼,就其精神而言,其实并不符合古礼。窃以为,在席地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跪拜是适合的,而在垂足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行鞠躬礼即可,这才更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李竞恒(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戰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等。)
清宫剧流行,很多人认为三跪九叩、对皇帝磕头、跪着谈事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甚至一些唐代背景的电视剧如《唐明皇》《大明宫词》中居然也出现了大臣跪奏的画面,其实是将清朝的情况视作中国历史常态了。但是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君臣之间是比较平等的同坐之礼,或至少没有跪奏和三跪九叩,君臣之间更接近师友关系而非主奴。
先秦时代,君臣之间都是温情脉脉的亲戚,如甲骨中的子组、午组卜辞的主人,就是商王兄弟或从兄弟,君臣兼兄弟之伦。周王称呼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呼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尚书·顾命》就记载大臣拜周王,周王回礼答拜。君臣之间互相拜,在人格上是互相尊重的。对于商朝后裔建立的宋国,周王对宋国君主之间更是行宾主之礼,而非君臣之礼。《礼记·曲礼下》就说国君对大夫以上的臣都要答拜,仲长统在《昌言》中也谈道:“古者君之于臣,无不答拜也。”朱熹提到,“三代之君见大臣多立,乘车亦立”,当时君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万岁爷”。他还提到“古者天子见群臣有礼,先特揖三公,次揖九卿,又次揖左右,然后泛揖百官”(《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先秦封建时代是一种“等级君主制”,当时“贵族政治下君臣身份相通,级差较小”(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6期)。体现在礼仪上,天子不但拜揖三公,也对百官行拜揖之礼。
《礼记·曲礼上》记载周人贵族之礼,“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意思是驾车的家臣若身份低下,乘车之君也应该按驾车人的手,以表示感谢。正如朱熹所说,古人“待臣仆如子弟”(《朱子语类》卷十三),君臣的小共同体之间关系是以类似模拟亲属的方式展开的,因此礼制上有一种温情的氛围。《曲礼下》还记载,国君对于大臣和世妇,不应该称呼他们的名,而应该称呼他们的字,以表示尊重;大夫对于自己的家臣,士对于自己的家相,都应该如此,以示尊重。《说苑·臣术》:“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意思是君主对自己的伯父、叔父、庶子哥哥、异姓的长辈大臣,都应该只称呼字,而不能称呼名,以表达尊敬。
战国时代,三代以来的小共同社会与贵族之礼开始解体。虽然也还有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宗室血缘之臣,但游士流动,已经是陌生人社会了,因此多举用没有血缘关系的臣。列国之间竞争激烈,于是竞相招揽外来人才,各国君主多敬礼士人,以师傅、朋友之礼相待。战国早期,魏国最得人才,因为魏文侯以士人为师、友“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资治通鉴·周纪一》),魏君不但对子夏、田子方等士人行师礼,还对贤士段干木的居所行礼。又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邹衍到魏国,魏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对他行宾主之礼;到了赵国,平原君侧身跟随他,亲自为他拂试席位;到了燕国,燕昭王手持扫帚在前面为他清扫道路,把他请入碣石学宫,拜为老师,自己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学习。《战国策·燕策》中也提到,能完成帝业的君主是将贤能大臣尊为老师,能完成王业的君主则与贤臣做朋友。
到了秦汉,君臣之间不再是殷周时代那样一群宗族亲戚,温情抱团互相拜,而是皇权独大。君权甚强,也不是战国时代的礼尊士人之风。扬雄曾比较了秦汉前后待士人之礼的巨大变化:“邹衍以颉亢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而到了秦汉,“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汉书·杨雄传下》)。战国时代,邹衍、孟子等士人能获得万乘之尊大国君主以老师相待之礼,而到了秦汉,就连连郡守、县令也不再礼敬这些士人。
秦朝实行尊君卑臣的制度,叔孙通制作上朝礼仪,可以达到令“群臣震恐”的效果,朱熹早就看透叔孙通这套“礼仪”不过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五)。这套能让大臣吓得哆嗦的“礼制”,却深受皇帝的喜爱。叔孙通让群臣震恐之后,刘邦就感慨自己终于知道皇帝的尊贵了。尽管秦汉以来,尊君卑臣成为大背景,但汉代皇帝见丞相仍要起立,以示尊敬。《汉书·翟方进传》:“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颜师古注释引用了《汉旧仪》说,汉代制度有谒者负责高喊:“皇帝为丞相起”,然后皇帝起立后再坐下。
并且随着汉代儒学重建,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向先秦的部分回归,尊君卑臣之礼开始褪去。儒者主张重建先秦士人作为君主之师的尊严。为了压低秦汉皇上的跋扈,董仲舒提出了“贬天子”之说,此说与同属于齐地的辕固生之间可能存在着思想的渊源(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70)。汉儒的《公羊》学,则强调朋友是“群臣与成王同志好者”,同时也以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关系,说明君臣为朋友之伦的道理(《公羊传·定公四年》疏)。同为今文经学的《韩诗》,也提出了周公踐天子位后,将十位有德性的士人尊为老师,将十二位比较有德性的人援为朋友的说法(《韩诗外传·卷三》)。在洛阳新安县出土的一件西汉瓦当铭文是“尹寿亦王”(《文物》2000年10期),根据《汉书·古今人名表》,这个“尹寿”是尧的老师,这个铭文的意思是,君主的老师也是和君王一样尊贵的人。这些观点公然被铭刻在建筑瓦当铭文上,说明儒者的宣传,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此背景之下,君臣之间又出现了天子“养三老五更”之礼,皇帝对三老大臣行对父亲的礼,对五更的大臣行对兄长的礼,此种尊敬大臣的回归,和秦始皇那种让群臣“震恐”的“礼仪”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养三老五更”之礼在以后的南北朝仍然继续使用,如《周书·于谨传》就记载北周武帝对老臣于谨行礼,大臣坐在尊贵的南面,皇帝以更卑微的北面坐,给皇帝讲学,最后皇帝对大臣行再拜之礼。在南方的东晋,门阀政治也带有向先秦贵族政体回归的色彩,皇权并不强大,晋元帝与宰相王导一起同坐,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元帝、王导二人之间的法帖,都用朋友平辈之间的“顿首”一词。而到了晋成帝时期,他写给王导的手诏则多使用“惊慌言”“敬白”等对尊长的敬语,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正月初一,王导入朝,成帝还亲自起来迎接(《晋书·王导传》)。 晋朝以后一直到唐,君主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像先秦一样,不称呼大臣的名,而是称呼字或者官职,以表示尊敬。顾炎武就举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多个例子,如《南史》中梁武帝称呼蔡撙的姓名,蔡撙并不回答,直到梁武帝改称“蔡尚书”,他才回应,并告知“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因此“帝有惭色”。皇帝不小心呼唤了大臣之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因此梁武帝会为此感到羞愧。顾炎武指出,当时“君臣而有朋友之义,后世所不能及矣”(《日知录》卷二十三)。
唐以及五代,宰相见皇帝议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宋初宰相虽不再与皇帝同坐并赐茶,而是站着议事,但其他大臣仍时有同坐并赐茶的礼遇,如真宗时杨亿担任顾问,就同坐并赐茶;理宗时真德秀经筵上讲课完毕,也是同坐赐茶,类似的还有一些例子。此外,宋代君臣常有“夜对”论事,也往往“命坐赐酒”,君臣之间亲密如“僚友”(王化雨:《宋朝的君臣夜对》,《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3期)。
宋代人认为,宰相不再像是唐、五代时期那样坐而论道,从容赐茶而退,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核心的决策权,没有闲暇与皇帝坐而论道。正如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对宰相所说:“朕日与公卿等相见,每欲从容讲论治道,但患进呈文字频繁,所以不暇及。”因此,唐和五代负责和皇帝坐而论道的部分,转移到了代表士大夫道统的经筵讲官那里(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P222)。总体而言,宋代政治属于“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君臣之间并非清朝那种主奴关系。
跪奏最早出现在女真统治下的金国,《金史》记载金国的宰相高汝砺向金宣宗跪奏。古代北方诸族重视主奴关系,赵翼就发现从鲜卑开始到金元,多有杖打大臣的情况,“魏初法严,朝士多见杖罚”,但南朝的情况就较好,至于“金元二朝此风尤盛”,“元时官吏杖罚之制,更烈于前代矣”(《陔余丛考》卷二十七)。陶晋生先生就指出,在契丹和女真部族中,经常有对大臣的笞刑,在完颜阿骨打时期,就普遍对本族臣下实施鞭打和杖打,到了金熙宗和海陵王时期,则开始鞭笞汉族士大夫。“这种野蛮的刑罚,后来才叫作‘廷杖’,在元、明两代继续使用,是屈辱士大夫的有效方法。”(《金代的政治冲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宋辽金元类》第二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P1708—1709)。金、元不仅鞭打、杖打士大夫,而且元朝还大汗还可以下令朝堂上打大臣的脸,也没有任何人的异议。元成宗时杖打了平章、御史后,居消息传出后,居然“众呼万岁”。吴晗就认为,明代廷杖是从元朝继承而来。
到了清朝也打大臣,如康熙就号称“朕于他人欲打即打,若御史、给事中,亦必思而后打之”。杖打大臣,正是因为他们将臣视为家奴或养狗,《清太宗实录》卷三七就记载,皇太极训斥大臣,说养狗“畜养日久,尚收其益”,但这些大臣没用,所以“曾鹰犬之不若”,直接用养狗来比喻他和大臣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被视为养狗,随时可以被主人鞭打的主奴关系背景下,金国的高汝砺才选择了跪奏,并从此形成了新的制度。
姚大力教授谈到,元朝皇帝将臣下视为奴婢,一些官员给皇帝的上奏中也自称“歹奴婢每”“奴婢”,其中包括了御史台首席大夫、御史台第二大夫、将领、天文家,甚至连元末权臣脱脱也对元顺帝说“郎主使奴婢侍亲”(《论蒙元王朝的皇权》,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P305—307)。主奴结构下的元朝也实行跪制,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文天祥被召去见元朝宰相,他说南宋都只是作揖,元朝才是下跪,我是宋人,当然应该行宋的礼仪,而不是下跪。窝阔台时期,臣下见到大汗就需要跪拜,而忽必烈时期出现了跪奏,所谓“皆跪奏事”(《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到了明朝,君权更为集中,还继承了金元杖打大臣的传统,发展为廷杖。另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跪拜制度,为了彰显皇权的强大,发展出“五拜三叩首”的礼仪。
清朝在入关中原之前,就发明了一套比明朝五拜三叩首更加尊君卑臣的礼仪,即三跪九叩,入关以后便将这套东西推广全国。《清会典》规定:“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即所有君臣之礼都使用三跪九叩。同时,清朝也坚持跪奏制度。据清人《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十三年,一个叫刘于义的大臣因为跪得太久,居然被活活跪死。这种跪奏不但贬低士大夫的人格,而且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严重消磨。所以李鸿章、翁同龢等六十多岁的老臣,都还会经常坚持练习三跪九叩的技巧,并且自制护膝以保护膝盖,一些护膝可以厚达一寸。
正是因为金、元、清以来形成了主奴关系的皇权,所以当晚清儒者见到西方国家君臣之间那种比较对等的礼节之后,强烈的对比下会产生痛苦感,并因此回忆起中国古代君臣之间其实和西方一样,是互相尊重的,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就感到“西礼之暗合乎中国古礼之遗意者”,实在批评清朝主奴关系的那种扭曲的皇权。中国历史漫长且复杂,金、元、清那种君臣为主奴、鞭打士大夫、跪奏的源流虽然时间上更近,但从整个中国主流传统来看,则不是常态,而只是一种畸形且扭曲的破坏。
辛亥革命后,君主制被废除,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了。虽然梁启超等学者认为,现代的工厂经理和雇员、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等仍然带有一定“君臣”的含义(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P8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P26),但民国至今,各类正式的礼仪都是人格对等的握手礼,其精神也是向中国主流优秀传统的回归。当然,现在一些以“传统文化”为名,行跪拜的拜师礼,就其精神而言,其实并不符合古礼。窃以为,在席地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跪拜是适合的,而在垂足而坐时代,学生对老师行鞠躬礼即可,这才更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李竞恒(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戰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