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也同样存在着面向现代化的问题。尤其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铸魂的事业,能否放眼世界,着眼未来,直接关系着一代青年的品格素质,关系着民族的前途和兴衰。因此,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前。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原因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商品经济的特点愈发突出。市场经济的浪潮如此汹涌澎湃,它的负面影响冲击到了宁静的校园,也冲击着原始的传统的德育,碰撞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着中学生还不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学生总的说是好的,但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社会、在家庭本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因而养成了满脑子“一切为我”、“、知识面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分析认识问题能力强,但又缺乏文明礼仪和集体观念,不懂得爱惜财物、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生活上怕艰苦,学习上怕动脑,在他们中间拜金主义盛行,准有钱谁就被人羡慕,修身养性并不被看重,甚至不畏艰苦、勤奋学习的人反遭他们的耻笑,出钱请人做作业、给钱请人打扫卫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些学生中还常有这样的顺口溜: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学不在勤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六十即行,以上这些现象尽管只在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然而却十分值得注意。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何在呢?客观上看: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不当、学校工作的不足。主观上看: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这些原因严重的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决不能等闲视之。要把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而且一定要抓出成效。藉以全门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素质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要加强思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历史感与责任感。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生中滋长“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肩负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使他们充满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才有可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奋学习,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如可以召开“展望2015年”主题班会、团队会,举办“理想与未来”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国歌颂”诗歌朗诵,开展“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调查,运用正面人物、特别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为榜样,从不同侧面帮助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建设祖国、奉献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加强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代中学生中盛行着高消费且盲目攀比之风,穿名牌服装、骑名牌车子已屡见不鲜。因为他们对劳动的艰苦体验不深,花起钱来心就不痛,所以我们除了口头上多讲一些道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让他们经常尝一尝劳动的滋味: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观养殖场,组织假期打工,让學生懂得每一分钱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促使学生自觉的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朴素无华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第三、加强关心别人、体贴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民主法制意识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道德修养。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宠爱,许多中学生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他们不懂得关心别人,更不懂得体贴父母,甚至目无法纪,这样严重的影响了他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汉代贾谊指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将然之后”。礼能够“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渺,使民日近善远罪而不自知”。的确,法律偏重于惩恶于后,礼仪则偏重于倡善于前。相对法律而言,礼仪对于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更有实在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向学生进行关心别人、热爱父母的礼仪教育,使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父母的培育。爱父母是爱人民的起点,只有首先做到爱父母,才可能进一步爱人民。教育工作者可以自己切身的感受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导他们并加强法制教育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教育他们学会做人,组织班级讨论、论辩,专题对话,座谈交流开展调查访问等,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头脑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从而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道德修养,打好今后进入社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的基础。
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从小抓起,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好公民”。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真人”呢?要成为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的人、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一个律己严格、待人宽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原因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商品经济的特点愈发突出。市场经济的浪潮如此汹涌澎湃,它的负面影响冲击到了宁静的校园,也冲击着原始的传统的德育,碰撞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着中学生还不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学生总的说是好的,但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社会、在家庭本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因而养成了满脑子“一切为我”、“、知识面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分析认识问题能力强,但又缺乏文明礼仪和集体观念,不懂得爱惜财物、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生活上怕艰苦,学习上怕动脑,在他们中间拜金主义盛行,准有钱谁就被人羡慕,修身养性并不被看重,甚至不畏艰苦、勤奋学习的人反遭他们的耻笑,出钱请人做作业、给钱请人打扫卫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些学生中还常有这样的顺口溜: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学不在勤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六十即行,以上这些现象尽管只在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然而却十分值得注意。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何在呢?客观上看: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不当、学校工作的不足。主观上看: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这些原因严重的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决不能等闲视之。要把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而且一定要抓出成效。藉以全门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素质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要加强思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历史感与责任感。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生中滋长“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肩负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使他们充满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才有可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奋学习,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如可以召开“展望2015年”主题班会、团队会,举办“理想与未来”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国歌颂”诗歌朗诵,开展“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调查,运用正面人物、特别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为榜样,从不同侧面帮助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建设祖国、奉献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加强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代中学生中盛行着高消费且盲目攀比之风,穿名牌服装、骑名牌车子已屡见不鲜。因为他们对劳动的艰苦体验不深,花起钱来心就不痛,所以我们除了口头上多讲一些道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让他们经常尝一尝劳动的滋味: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观养殖场,组织假期打工,让學生懂得每一分钱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促使学生自觉的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朴素无华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第三、加强关心别人、体贴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民主法制意识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道德修养。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宠爱,许多中学生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他们不懂得关心别人,更不懂得体贴父母,甚至目无法纪,这样严重的影响了他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汉代贾谊指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将然之后”。礼能够“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渺,使民日近善远罪而不自知”。的确,法律偏重于惩恶于后,礼仪则偏重于倡善于前。相对法律而言,礼仪对于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更有实在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向学生进行关心别人、热爱父母的礼仪教育,使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父母的培育。爱父母是爱人民的起点,只有首先做到爱父母,才可能进一步爱人民。教育工作者可以自己切身的感受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导他们并加强法制教育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教育他们学会做人,组织班级讨论、论辩,专题对话,座谈交流开展调查访问等,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头脑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从而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道德修养,打好今后进入社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的基础。
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从小抓起,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好公民”。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真人”呢?要成为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的人、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一个律己严格、待人宽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