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
据媒体报道,近日,新加坡正开展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其涵盖面甚广,就连华人的婚嫁礼饼制作也被纳入其中。
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给人高大上的感觉,新加坡把华人婚嫁礼饼的制作纳入非遗保护,令人顿感诧异。可仔细分析,源自福建的五色糖、豆沙饼、老妈糕等传统礼饼虽很微观,但它所传承的百年制作工艺,以及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却很有价值。一块香甜的礼饼,饱含着花好月圆的祝福,夹杂着浓浓的人情味,不正是海外华人眼中“乡愁”的味道么?
既然婚嫁礼饼具有非遗价值,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就更值得关注了。古人所说的“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喜”之一。可见,婚姻对人一生的重要。它关乎传宗接代、种族繁衍、文明延续,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生命仪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国婚礼制度的开始。不论是“三书”(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还是敬祖宗、拜高堂、闹洞房;不论是红双喜字、坐花轿,还是“哭嫁”“走婚”与省亲,都是浓郁而严肃的传统婚俗文化组成。这样的风俗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否则就会招致乡里非议,因此,传统婚俗文化就固化成我们这个民族某种共同的文化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们的传统婚俗文化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婚俗一二十道程序似乎太过烦琐,但仔细考量,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仍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比如传统婚俗所倡导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所指向的家道和合、尊礼孝亲,所展现的庄重严肃、充满仪式感等,都有现实价值。不能武断地把传统的就看成是“封建的”“落伍的”。时下,在一些地方,一些年轻人还在选择“披红挂彩相对拜”的传统婚礼,这是一种自由。并非一味地模仿西方婚礼才是时尚,把老祖宗的婚俗礼法捡起来,不也很酷很有中国风么?
精要点评:新加坡把华人婚嫁礼饼列入非遗珍视,韩国、日本等则把中国传入的宗庙祭礼、木匠、暖炕、武术、巫术、纺织工艺等拿去申遗。就在去年,韩、日还在积极联合中国推动筷子申遗。有人嗤笑这是“申遗控”,人家却认真得很。真不知道是他们太过看重文化遗产,得了某种“魔障”,还是我们因为文化遗产太多,以致对身边的宝贝视而不见,坐等它们逐步消亡。
适用主题:传承、文化与人情、风俗、老规矩、品味时尚……
二
解决编剧荒应有“栽树”的决心
剧本荒、编剧荒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些年几乎年年都在说。可不管专家、媒体怎么呼吁,剧本荒、编剧荒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倒有加剧之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剧本创作,前端连接着学校的戏剧教育,后端连接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剧本荒既有人才教育的问题,也有市场环境的问题,还有创作心态和创作风气的问题。解决剧本荒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务之急,先要解决编剧人才培养问题。
“剧本荒”的一个表现就是,制片方或院团在选剧本时,慌里慌张、急功近利,首先看的不是剧本质量,而是编剧的名气。选择名编剧,固然能够提高作品成功率,可名编剧就那么几个,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名编剧的时候,再能干的名编剧也会分身乏术,结果导致好剧本供不应求,也就表现为“剧本荒”。更为糟糕的是,名编剧对资源的“虹吸效应”,会让尚未出名的年轻编剧被边缘化,长期难以“上位”。久而久之,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编剧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离开编剧行当,这又反过来导致编剧人才“青黄不接”,加剧“编剧荒”。这也是每年虽有大量编剧专业的毕业生,可真正从事编剧工作的却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有的制片方和院团不愿使用年轻编剧的原因是:年轻人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剧本质量不过关。可曹禺创作《雷雨》时只有23岁,姜文改编《阳光灿烂的日子》剧本时不到30岁,韩志君、韩志晨兄弟创作《篱笆、女人和狗》时也不过三十几岁。这些编剧在创作这些作品前,都是“小字辈”。所以,问题不是年轻人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剧本质量不过关,而是制片方和院团能不能发现有才华的年轻人,愿不愿意给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樱桃好吃树难栽。好剧本就是那好吃的樱桃,而优秀的编剧人才就是产出樱桃的树。要从根本上解决“剧本荒”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编剧人才的培养。
精要点评:剧本创作中,有“十年磨一剧”的说法。这说明了剧本创作过程的艰难、漫长。剧本创作尚且如此,更何况培养创作剧本的人才。要培养出优秀的编剧人才,仅靠高校四年或七年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院团、制作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一起接续培养。从制片方和院团的角度看,使用年轻人、培养年轻人,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承担一定的风险,但这是必要的长期投资,回报终会在将来得以兑现。因此,我们呼吁制片方和院团从现在开始,少点“摘桃”的急躁,多点“栽树”的耐心,看准了就要下决心花成本培养,少围着“知名编剧”转,多给年轻编剧些机会。
适用主题:英雄出少年、人才培养、机会、长期投资、成本与回报……
三
科技报道更应坚持科学精神
据媒体报道,日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盖坦·布尔焦因无法重复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发明的新的基因编辑手段,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提供原始数据。
科学有科学的规律,科学需要科学的判断。然而在还没有一个科学家敢断言能辨别一切“真”“伪”的情况下,“造假”的猜测就铺天盖地了。就像论文发布之初,还没有等到科学评价,就被捧为“诺贝尔奖级”的“学神”一样,而现在,在还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韩春雨又被“打”成了“鬼”。
事实上,就从事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论文被学术杂志接收发表,只意味着对审稿人而言,这篇论文描述的实验过程是脉络清晰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还要等待实践和其他科学研究的验证。回顾历史,科学史上沉沉浮浮,当时轰动、之后湮没甚至被证“伪”的成果,并不是个案。 因此,在科技领域报道中,更应坚持科学精神,对“度”的把握尤其重要,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大多数科学家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会反复强调,研究的成果都只是一种“可能”,是探寻真理过程中的一个节点,科学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对成果进行修正。
由于科学家自身的研究条件和知识背景不同,对于一些发表的科研成果存在不理解、不认可和不接受,在科技领域也是常事。不能急于定性,随便给科学家“扣帽子”。就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来说,也有科学家表示“可以重复”,那么其他科学家的不能重复,究竟是实验系统建设的问题,还是韩春雨实验本身的设计有疏忽,都要等他公布原始实验数据后,做进一步验证。至于怀疑韩春雨数据“造假”的假设,则更不应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便妄加学术道德层面的恶意推测。
精要点评:有关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做出科学严谨的调查。在最后调查结论作出之前,舆论不应当武断地充当道德评判的角色,匆忙定性下结论。相反,应该客观报道事实,给真相以时间,理性地推动科学疑问的解决。
适用主题:捧与喷、科学精神、适度、道德评判、给真相以时间……
四
经典翻拍何以问题多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播完26集不到一周,不少网友又不干了,开始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微博上求更新。
《新葫芦兄弟》遭遇的市场吐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早在其传出要制作的消息之时,诸如“求放过”“不要毁童年”的调侃就盛行于网络。现在看来,确实只是又一次被不幸言中。
正如有评论者所称,一部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为什么要迎合“80后”的口味?事实上,《新葫芦兄弟》主创团队将该片主要观众定为7岁至11岁的小学年龄段儿童。也就是说,它是拍给当下的低龄观众看的,而非大多数已为人父母的“80后”,其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也有明显的低龄色彩。但这正是经典翻拍的难处所在——无论你是何种定位,都难逃倾心于原经典作品的观众以他们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因为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典之作会在观众心中自然地产生一种美化效果。这种记忆美化其实已经超越了经典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多是一种情感认知。这决定了对于经典的改编,必须要完成巨大的群体性的情感超越,方能取得预想的成功。这不只是《新葫芦兄弟》所面临的难题,而几乎是所有经典改编共同遇到的困境,可谓“成也经典,败也经典”。
选择翻拍经典,被有些制作单位视为寻求成功的捷径,以为只要扛起经典再现的宣传噱头,就自然能够俘获观众,而降低了对电影制作本身的质量追求。比如《新葫芦兄弟》的一个重要槽点,就是粗糙的视觉特效。若是如此,无疑体现了影视创作的一种功利和浮躁心态。
《新葫芦兄弟》的市场反应似乎有着两极化的色彩。如在某视频网站上,其总播放量达426亿次,评分也较高,而在另一网站上的评分却相当低。据此,也有专家认为,“一部作品无论是不是翻拍经典,它最终的成绩都将取决于其市场表现和文化表现”。此一说法或许并非毫无道理,但必须正视的是,衡量一部剧成功与否,票房或播放量并非唯一标准,如只是强调市场表现,恐怕无助于提升电影工业的水准和质量。然而,在当前我们的电影工业中,正是由于客观而多元的评价体系未能真正形成,导致多数时候,票房恰恰成了唯一的成败标准。
精要点评:随着中国影视剧市场的繁荣,更多的经典被再现或由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当前经典翻拍热和由此所折射的问题,包括创作心态、评价标准等,值得深思。
适用主题:定位、重温经典、众口难调、浮躁心态、评价标准……
五
看奥运与调心态
在观战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过后,很多观众颇为意兴阑珊地说“不够精彩”。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刚刚开始的奥运会正式比赛中,首个要决出金牌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在其改制后被公认为是当之无愧的“最刺激项目”;而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和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半个手臂”的冠亚军之差,也让人大呼过瘾。更别说在篮球比赛中,赵继伟晃倒梦之队巨星;在女足比赛中,谭茹殷上演惊天吊射破门。就我们国人关注的这些精彩瞬间,都足以见证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奥运盛会。
其实,观众“不够精彩”的潜台词,是中国军团在里约奥运会首个比赛日未见金牌入账,因此感到“激烈有余,精彩不足”。诚然,在首日可以夺金的项目中,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杜丽、易思玲双保险“失效”;被寄厚望的击剑女子重剑被挡在了决赛大门之外;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里,孙杨惊天大逆转但功亏最后一刻,所谓奥运首日的金牌兜底就此不复存在。然而,不正是无法对奥运金牌“内定”,才使得体育竞技充满未知的魅力吗?如果看到杜丽、孙杨毫无悬念地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恐怕观众们又会有“索然无味”的另一番感慨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奥运会金牌是走向人生巅峰的“证物”,但凡有机会争取,必会倾尽全力。而作为观看奥运的大众来说,把期盼夺金和欣赏比赛做五五开,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比例。但有些观众却舍本逐末,过于看重金牌花落谁家,而对整个过程不闻不问。“最后告诉我谁拿金牌了”——这其实是把丰盛的奥运大餐给囫囵吞枣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优秀运动员焦刘洋获得一块宝贵的银牌。在其后一次赠送“奥运英雄”名家字画活动中,轮到焦刘洋时,工作人员问:“你是奥运冠军吗?”焦刘洋摇头。工作人员表示:“不好意思,你不是,就没有。”试想一下,谁都能体会到焦刘洋被刺痛的尊严。联想到我国的一些优秀运动员获得奥运银牌铜牌时,却垂头丧气,这其中,恐怕就有“没拿金牌,如何对大家交代”的心理落差。而这种语境,往往是外界强加的。
精要点评:看奥运,论奥运,我们还真得对金牌“去杠杆”。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奥运金牌的掐尖,既是对运动员的隔空施压,也是对自己的情绪抬杠。想来,观看奥运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毕竟四年才有一次。看到中国运动员夺金,当欢呼;但银牌、铜牌甚至是没牌,也不妨乐在其中。
适用主题:见证、舍本逐末、真正的魅力、尊严、心理落差……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
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
据媒体报道,近日,新加坡正开展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其涵盖面甚广,就连华人的婚嫁礼饼制作也被纳入其中。
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给人高大上的感觉,新加坡把华人婚嫁礼饼的制作纳入非遗保护,令人顿感诧异。可仔细分析,源自福建的五色糖、豆沙饼、老妈糕等传统礼饼虽很微观,但它所传承的百年制作工艺,以及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却很有价值。一块香甜的礼饼,饱含着花好月圆的祝福,夹杂着浓浓的人情味,不正是海外华人眼中“乡愁”的味道么?
既然婚嫁礼饼具有非遗价值,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就更值得关注了。古人所说的“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喜”之一。可见,婚姻对人一生的重要。它关乎传宗接代、种族繁衍、文明延续,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生命仪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国婚礼制度的开始。不论是“三书”(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还是敬祖宗、拜高堂、闹洞房;不论是红双喜字、坐花轿,还是“哭嫁”“走婚”与省亲,都是浓郁而严肃的传统婚俗文化组成。这样的风俗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否则就会招致乡里非议,因此,传统婚俗文化就固化成我们这个民族某种共同的文化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们的传统婚俗文化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婚俗一二十道程序似乎太过烦琐,但仔细考量,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仍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比如传统婚俗所倡导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所指向的家道和合、尊礼孝亲,所展现的庄重严肃、充满仪式感等,都有现实价值。不能武断地把传统的就看成是“封建的”“落伍的”。时下,在一些地方,一些年轻人还在选择“披红挂彩相对拜”的传统婚礼,这是一种自由。并非一味地模仿西方婚礼才是时尚,把老祖宗的婚俗礼法捡起来,不也很酷很有中国风么?
精要点评:新加坡把华人婚嫁礼饼列入非遗珍视,韩国、日本等则把中国传入的宗庙祭礼、木匠、暖炕、武术、巫术、纺织工艺等拿去申遗。就在去年,韩、日还在积极联合中国推动筷子申遗。有人嗤笑这是“申遗控”,人家却认真得很。真不知道是他们太过看重文化遗产,得了某种“魔障”,还是我们因为文化遗产太多,以致对身边的宝贝视而不见,坐等它们逐步消亡。
适用主题:传承、文化与人情、风俗、老规矩、品味时尚……
二
解决编剧荒应有“栽树”的决心
剧本荒、编剧荒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些年几乎年年都在说。可不管专家、媒体怎么呼吁,剧本荒、编剧荒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倒有加剧之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剧本创作,前端连接着学校的戏剧教育,后端连接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剧本荒既有人才教育的问题,也有市场环境的问题,还有创作心态和创作风气的问题。解决剧本荒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务之急,先要解决编剧人才培养问题。
“剧本荒”的一个表现就是,制片方或院团在选剧本时,慌里慌张、急功近利,首先看的不是剧本质量,而是编剧的名气。选择名编剧,固然能够提高作品成功率,可名编剧就那么几个,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名编剧的时候,再能干的名编剧也会分身乏术,结果导致好剧本供不应求,也就表现为“剧本荒”。更为糟糕的是,名编剧对资源的“虹吸效应”,会让尚未出名的年轻编剧被边缘化,长期难以“上位”。久而久之,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编剧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离开编剧行当,这又反过来导致编剧人才“青黄不接”,加剧“编剧荒”。这也是每年虽有大量编剧专业的毕业生,可真正从事编剧工作的却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
有的制片方和院团不愿使用年轻编剧的原因是:年轻人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剧本质量不过关。可曹禺创作《雷雨》时只有23岁,姜文改编《阳光灿烂的日子》剧本时不到30岁,韩志君、韩志晨兄弟创作《篱笆、女人和狗》时也不过三十几岁。这些编剧在创作这些作品前,都是“小字辈”。所以,问题不是年轻人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剧本质量不过关,而是制片方和院团能不能发现有才华的年轻人,愿不愿意给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樱桃好吃树难栽。好剧本就是那好吃的樱桃,而优秀的编剧人才就是产出樱桃的树。要从根本上解决“剧本荒”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编剧人才的培养。
精要点评:剧本创作中,有“十年磨一剧”的说法。这说明了剧本创作过程的艰难、漫长。剧本创作尚且如此,更何况培养创作剧本的人才。要培养出优秀的编剧人才,仅靠高校四年或七年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院团、制作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一起接续培养。从制片方和院团的角度看,使用年轻人、培养年轻人,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承担一定的风险,但这是必要的长期投资,回报终会在将来得以兑现。因此,我们呼吁制片方和院团从现在开始,少点“摘桃”的急躁,多点“栽树”的耐心,看准了就要下决心花成本培养,少围着“知名编剧”转,多给年轻编剧些机会。
适用主题:英雄出少年、人才培养、机会、长期投资、成本与回报……
三
科技报道更应坚持科学精神
据媒体报道,日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基因学家盖坦·布尔焦因无法重复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发明的新的基因编辑手段,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提供原始数据。
科学有科学的规律,科学需要科学的判断。然而在还没有一个科学家敢断言能辨别一切“真”“伪”的情况下,“造假”的猜测就铺天盖地了。就像论文发布之初,还没有等到科学评价,就被捧为“诺贝尔奖级”的“学神”一样,而现在,在还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韩春雨又被“打”成了“鬼”。
事实上,就从事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论文被学术杂志接收发表,只意味着对审稿人而言,这篇论文描述的实验过程是脉络清晰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还要等待实践和其他科学研究的验证。回顾历史,科学史上沉沉浮浮,当时轰动、之后湮没甚至被证“伪”的成果,并不是个案。 因此,在科技领域报道中,更应坚持科学精神,对“度”的把握尤其重要,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大多数科学家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会反复强调,研究的成果都只是一种“可能”,是探寻真理过程中的一个节点,科学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对成果进行修正。
由于科学家自身的研究条件和知识背景不同,对于一些发表的科研成果存在不理解、不认可和不接受,在科技领域也是常事。不能急于定性,随便给科学家“扣帽子”。就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来说,也有科学家表示“可以重复”,那么其他科学家的不能重复,究竟是实验系统建设的问题,还是韩春雨实验本身的设计有疏忽,都要等他公布原始实验数据后,做进一步验证。至于怀疑韩春雨数据“造假”的假设,则更不应当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便妄加学术道德层面的恶意推测。
精要点评:有关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做出科学严谨的调查。在最后调查结论作出之前,舆论不应当武断地充当道德评判的角色,匆忙定性下结论。相反,应该客观报道事实,给真相以时间,理性地推动科学疑问的解决。
适用主题:捧与喷、科学精神、适度、道德评判、给真相以时间……
四
经典翻拍何以问题多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播完26集不到一周,不少网友又不干了,开始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微博上求更新。
《新葫芦兄弟》遭遇的市场吐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早在其传出要制作的消息之时,诸如“求放过”“不要毁童年”的调侃就盛行于网络。现在看来,确实只是又一次被不幸言中。
正如有评论者所称,一部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为什么要迎合“80后”的口味?事实上,《新葫芦兄弟》主创团队将该片主要观众定为7岁至11岁的小学年龄段儿童。也就是说,它是拍给当下的低龄观众看的,而非大多数已为人父母的“80后”,其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也有明显的低龄色彩。但这正是经典翻拍的难处所在——无论你是何种定位,都难逃倾心于原经典作品的观众以他们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因为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典之作会在观众心中自然地产生一种美化效果。这种记忆美化其实已经超越了经典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多是一种情感认知。这决定了对于经典的改编,必须要完成巨大的群体性的情感超越,方能取得预想的成功。这不只是《新葫芦兄弟》所面临的难题,而几乎是所有经典改编共同遇到的困境,可谓“成也经典,败也经典”。
选择翻拍经典,被有些制作单位视为寻求成功的捷径,以为只要扛起经典再现的宣传噱头,就自然能够俘获观众,而降低了对电影制作本身的质量追求。比如《新葫芦兄弟》的一个重要槽点,就是粗糙的视觉特效。若是如此,无疑体现了影视创作的一种功利和浮躁心态。
《新葫芦兄弟》的市场反应似乎有着两极化的色彩。如在某视频网站上,其总播放量达426亿次,评分也较高,而在另一网站上的评分却相当低。据此,也有专家认为,“一部作品无论是不是翻拍经典,它最终的成绩都将取决于其市场表现和文化表现”。此一说法或许并非毫无道理,但必须正视的是,衡量一部剧成功与否,票房或播放量并非唯一标准,如只是强调市场表现,恐怕无助于提升电影工业的水准和质量。然而,在当前我们的电影工业中,正是由于客观而多元的评价体系未能真正形成,导致多数时候,票房恰恰成了唯一的成败标准。
精要点评:随着中国影视剧市场的繁荣,更多的经典被再现或由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当前经典翻拍热和由此所折射的问题,包括创作心态、评价标准等,值得深思。
适用主题:定位、重温经典、众口难调、浮躁心态、评价标准……
五
看奥运与调心态
在观战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过后,很多观众颇为意兴阑珊地说“不够精彩”。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刚刚开始的奥运会正式比赛中,首个要决出金牌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在其改制后被公认为是当之无愧的“最刺激项目”;而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和澳大利亚名将霍顿“半个手臂”的冠亚军之差,也让人大呼过瘾。更别说在篮球比赛中,赵继伟晃倒梦之队巨星;在女足比赛中,谭茹殷上演惊天吊射破门。就我们国人关注的这些精彩瞬间,都足以见证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奥运盛会。
其实,观众“不够精彩”的潜台词,是中国军团在里约奥运会首个比赛日未见金牌入账,因此感到“激烈有余,精彩不足”。诚然,在首日可以夺金的项目中,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杜丽、易思玲双保险“失效”;被寄厚望的击剑女子重剑被挡在了决赛大门之外;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里,孙杨惊天大逆转但功亏最后一刻,所谓奥运首日的金牌兜底就此不复存在。然而,不正是无法对奥运金牌“内定”,才使得体育竞技充满未知的魅力吗?如果看到杜丽、孙杨毫无悬念地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恐怕观众们又会有“索然无味”的另一番感慨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奥运会金牌是走向人生巅峰的“证物”,但凡有机会争取,必会倾尽全力。而作为观看奥运的大众来说,把期盼夺金和欣赏比赛做五五开,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比例。但有些观众却舍本逐末,过于看重金牌花落谁家,而对整个过程不闻不问。“最后告诉我谁拿金牌了”——这其实是把丰盛的奥运大餐给囫囵吞枣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优秀运动员焦刘洋获得一块宝贵的银牌。在其后一次赠送“奥运英雄”名家字画活动中,轮到焦刘洋时,工作人员问:“你是奥运冠军吗?”焦刘洋摇头。工作人员表示:“不好意思,你不是,就没有。”试想一下,谁都能体会到焦刘洋被刺痛的尊严。联想到我国的一些优秀运动员获得奥运银牌铜牌时,却垂头丧气,这其中,恐怕就有“没拿金牌,如何对大家交代”的心理落差。而这种语境,往往是外界强加的。
精要点评:看奥运,论奥运,我们还真得对金牌“去杠杆”。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奥运金牌的掐尖,既是对运动员的隔空施压,也是对自己的情绪抬杠。想来,观看奥运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毕竟四年才有一次。看到中国运动员夺金,当欢呼;但银牌、铜牌甚至是没牌,也不妨乐在其中。
适用主题:见证、舍本逐末、真正的魅力、尊严、心理落差……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